分享

关中传奇:郭裕禄与袁家村的故事

 文野 2018-05-26

我和郭裕禄相识已经三十多年。他的家乡-礼泉县袁家村,我去过不知道多少次。郭裕禄和袁家村的许多故事,都在我的记忆之中。
第一次见到郭裕禄,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改革开放之初。郭裕禄先前曾外出当过五年合同工。一九七零年回到他那个当时只有三十七户人家的小村庄,当了当时叫做袁家大队的大队长。这个大队长,他是当也得当,不当也得当。因为袁家大队的大队长,是挨家挨户轮着当的,在此之前,已经换过三十五任大队长,应该轮到他这个刚刚从外边回来的年轻人了。然而这又是个既贫穷又不团结的村子,历次政治运动结下的恩恩怨怨竟使多半人家见面连个招呼都不肯打。因而这里既没有人情愿当大队长,又没有人情愿让别人当大队长。在选举新的大队长的选举大会上,郭裕禄竟然是以五票的多数当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郭裕禄那年二十七岁,血气方刚。而且他读过农业中学,又在外边闯荡了五年,比起没出过家门的乡亲,眼界宽,办法多,胆子也大。可能连郭裕禄自己也没有想到,居然在四五年时间里,就把这个一言难尽的老落后变成了全县乃至咸阳全地区的先进典型。过去年年吃返销粮的这个小村庄,一九七九年竟然给国家上交商品粮二十多万斤,每人平均上交一千零五十斤,在全咸阳地区夺魁。一九八一年,这个大队的公共积累也由一九七零年的五千元增加到五十九万元。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二十年间,农村改革是中国改革的主战场。那时我在省委研究室工作。这个袁家村自然而然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郭裕禄和袁家村的故事多多,许多都成为改革佳话。袁家村改造低产田,兴办乡镇企业,把自来水引到村民家里来。郭裕禄带头苦干,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耐心做团结工作,感动了许多有本事而不想干的干部群众,大家齐心协力,使得这个不知名的小村庄迅速红火起来,富裕起来。袁家村家家有了电视机。袁家村建起小楼房群。先前这里的小伙子不少人打光棍,如今邻近村庄争着把姑娘往袁家嫁。袁家订下新规矩,新娘至少要初中毕业。郭裕禄还给个头低矮的饲养员找了个对象。一时间,参观袁家村的人川流不息。
袁家村是以兴办乡镇企业致富的,出名的。一九八六年,省委研究室写了一本《乡镇企业家列传》,郭裕禄名列其中。也就在八十年代初,郭裕禄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担任了礼泉县的县委副书记,还被选为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因为工作上的关系,我多次来到袁家村,多次和郭裕禄交谈。我曾陪同中央研究室副主任有林同志到过袁家村,那时,包干到户正席卷陕西全省,偏偏这个先进单位却要坚持搞他的大队所有制,县上领导为郭裕禄着急,怕他犯错误。郭裕禄说,不是我不想包干到户,农民不愿意嘛。什么事都得让农民愿意了才能做好嘛。你要是硬把地分给农民,农民不好好种,不是把好事做成了干事嘛。后来,袁家村也搞了包干到户,那是水到渠成。我还曾陪同李瑞环同志来到袁家村,那天就在郭裕禄家里吃的饭,郭裕禄的妻子下厨,包饺子,油泼辣椒红亮红亮,香气扑鼻,留下深深的印象。借这好机会,我们好好地宣传了一回,关中人吃辣椒,与四川人比,与湖南人比,决不逊色。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退休了,我和郭裕禄的关系也随之转型,由工作兼朋友转变为纯粹的朋友。这以后,我还时不时地到袁家村去,时不时地见到郭裕禄,那是为了看一个朋友,为了带一个朋友去看一处有好故事的好看的地方。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忽然发现,郭裕禄也到了退休年龄,我还发现,袁家村也在转型,由一个生产型的典型转变成一个旅游型的典型,成为体验关中传统乡村生活的一个热点旅游地。袁家村又是人流滚滚,车水马龙。这里有好多条巷道,还有一个十多亩大的停车场,可是到了节假日,从城里来的私家车都放不下了。我不由不惊叹说:这个好熟悉的地方,叫人有点儿认不出来了。
二零一一年春节过后,我又一次来到袁家村。是在参观礼泉县心特软食品有限公司后,和公司副总经理一起顺道也专程前来的。心特软的副总经理对我说,袁家村的人心最齐,郭裕禄的威信非常高。现在,袁家村已经由年轻人当家了,郭裕禄的日子过得非常滋润。我想,郭裕禄也真的应该过滋润日子了,他也是六十八岁的老头子了。我知道,郭裕禄是个秦腔迷,礼泉县秦腔剧团前些年经营状况不好,后来成为袁家村领导下一个文化企业,情况有了转变,想起来,郭裕禄现在说不定正在听秦腔清唱哩。来到袁家村,果然,那座标志性建筑戏台子下边,围坐着二三十个人,二胡拉响,秦腔唱起,郭裕禄正听得十分投入。看见我,他站立起来,走了过来,握手,拉谈,上戏台子,这也是茶楼,喝茶。聊了一会,又带了我去吃农家乐,走在袁家村的巷道里,看见许多关中农村的老古董:毛驴拉碾子,妇女纺线线,织土布,土法碴油,所有这些,对老年人而言是久违了,对年轻人而言,是从未见过;看见许多制作并销售关中小吃的小小饭馆:烙面,菜盒,凉皮,搅团,醪糟,麻花,可谓应有尽有。我看见,袁家村不仅早已不是先前那没人当队长、房屋破旧不堪的老村庄,也早已不是后来那差不多一模一样的小楼房的新农村,这里出现了地道传统关中民居,青砖到顶,围墙成院,风格相近,样式各异,令人耳目一新。看着一家又一家的作坊、饭馆、农家乐,我不由不生一疑问:这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庄,能有如此之多的人来经营如此之多的行业吗?
郭裕禄回答了这个问题。他说:这里的作坊、饭店,很多都不是袁家村人经营的。袁家村实行一条新规矩:广揽关中能工巧匠,只要你有绝活,就欢迎,店铺是盖好了的,现成的,让你免费经营。条件就是能工巧匠,就是绝活。有一家人,几辈子做醪糟,做得极好,就是苦于没有用武之地。不能让这些传统宝贝断了绝了。袁家如今是个平台,就提供给他们。
我听了不禁叫绝。这样做,一则解决了袁家发展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二则解决了附近一些地方想发展而缺少机会的问题,一举多得,既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又保存了传统精粹,功德无量!
2011-04-08 15:17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