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分钟心理学 | 顿悟:教你如何突然开窍!

 柠檬心理课堂 2020-09-23

柠檬心理FM
用专业温暖你的世界


不知道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之前觉得难的要命,这辈子都不可能学会的东西,突然有一天就找到方法了,好像自己在这方面一夕之间开窍了一样。

柠檬高中时就曾这样,化学最差的时候全班倒数,上课时化学老师就盯着我,我看到化学两个字腿肚子都打颤,但到了高三突然就开窍了,变得得心应手起来。有时候都会困惑,这么简单的题以前怎么就不会做呢?

其实像这样通过改变思考方式而获得新的领悟,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顿悟”

德国格式塔派心理学家W.苛勒认为学习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境认知后的顿悟。顿悟是自发的对某种情境中各刺激间的关系的豁然领会。

这个理论是苛勒在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后提出的。

实验过程很简单,就是让黑猩猩去拿香蕉。

一个叫苏丹的黑猩猩很聪明,当它发现用手够不着的时候会借用竹竿把香蕉从远处拨过来。

然后苛勒改变了情境,把香蕉放到了更远的地方,还给了苏丹两根竹竿,一根粗一根细,粗竹竿里面是空的,两根竹竿组合起来正好可以够到香蕉。

苏丹一开始跟以前一样,会借用竹竿去够,一会儿用小竹竿,一会儿用大竹竿,但怎么也够不着。像这样的无用功它做了很长时间,因为之前它积累的经验都只是告诉自己,用一根竹竿。

直到它有一次把一根竹竿伸出笼子,用另一根竹竿把前一根竹竿往前推,这样正好可以碰到香蕉,但是却没办法把它够过来,苏丹反复做。

过了一个小时,苏丹开始呆坐着看香蕉,苛勒都以为它要放弃了,它突然拿起竹竿开始摆弄,结果偶然的把它们组装起来了。

苏丹为自己的发明而高兴,然后轻松的够到了香蕉。在第二天重复这一实验时,苛勒发现苏丹很快就能把两根竹竿连起来取得香蕉,而没有漫无目的的尝试。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也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

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上一秒你还完全处在无法解决问题的状态中,而下一秒就突然身处即将解决问题的边缘,有一种灵光一现的感觉。

这就是顿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换个角度看忽然变得豁然开朗。但是顿悟并不是靠着单纯的努力或是经验的积累就能得到的,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对从事创作型工作的人而言尤其重要。

如果下次你在遇到类似的困境,柠檬给你的建议就是,当你觉得问题陷入僵局,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最好停下来,转换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或者是让做一些能让自己大脑得以放松的娱乐活动,然后再回头看这个问题,也许你会获得另一种看待问题的方式。

《少年包青天》里面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每当包拯觉得案子有个点接不上的时候,出去转一圈,就会突然获得路人提示,然后找到破案的关键。

大家也可以试试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