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幼科发挥

 旧年Best坏坏 2018-05-26

热因寒用: 治疗学术语。系反治法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
①指温热药治寒证,反佐以寒而发挥作用。例如阴寒证格热于外,服温热药常见格拒吐出,佐以少量寒药或热药凉服则不呕吐。《素问注证发微》:“热以治寒,而佐以寒药,乃热因寒用也。”
今天在明·万全的《幼科发挥》中,还真看到了这么一则医案,与大家共享。
“本县儒学教官陶有一子,生八月,病吐,诸医治之不止,汤丸入口即吐。诸医云:食入即吐,是有火也。欲作火治,用泻火药又不效,众医不能治,其吐益剧,即请予至议治。予曰:理中汤。师曰:服此方不得入也。予曰:用法不同。时有生员蔡一山,素与予不睦,在旁哂笑云:不必多言,且看汝法何如也。予曰:汝亦不必多言,明早来问,始见吾之能也。此非试宏词博学科,何相忌耶? 予即作理中汤剂,用獖猪胆汁、童便各半,拌之炒焦,以水煎服,药入立止。次早蔡生来问,师曰:果效。问是何方。曰:理中汤。蔡子又问何法,予曰:此在《内经》、《伤寒论》中,伤冷,猪胆人溺白通汤方下,兄归读之,自能理会。师又问予曰,吾闻蔡子常妒汝,今信之,请言其法。予曰:吐本寒邪,当用理中汤热药以止之,内寒已甚,格拒其阳,故热药入喉,被寒所拒,不得入也。今胆汁之苦寒,童便之咸寒,下喉之后,两寒相得,故不复出。须臾之间,阴气渐消,阳气乃发,此热药须冷服,以主治格拒之寒,以止呕哕者是也。”
译文:本县儒学的老师姓陶有一子,生八月,得了呕吐病,诸多医生治都不能止吐,都说:吃了就吐,是有火邪。用治火邪的方法,用泻火药又不能奏效,吐得反而更厉害了。就请我(万全)来商量怎么治。我说:用理中汤。老师说:用过这个方子,根本喝不下。我说:用法要有变化。当时有另一个学生叫蔡一山,和我素来不和睦,在一旁讥笑我说:不用多说,倒要看看你的方法怎么样。我说:你也不必多说,明天早上来问,就知道我的能耐了。这又不是科举考试,至于这样吗?我随即作理中汤剂,用阎过的(还是公的?)猪胆汁和童便各半,搅拌后炒焦,以水煎服,喝了药,吐马上就止住了。第二天早上蔡生来问,老师说:果然有效。问是什么方?理中汤。蔡生又问是什么方法?我说,这在《内经》、《伤寒论》当中,被寒冷之邪所伤,白通汤加猪胆汁、人尿方,老兄回去读读,自然就明白了。老师又问我:我听说蔡生常嫉妒你,今天才信,你说说你用药的方 法吧。我说:呕吐本是由于寒邪,理当用理中汤热药来止。但内寒已重,造成格拒阳性物质的状态,所以热性的药物一过喉咙就,就被寒邪挡着,进不去了。猪胆汁苦寒、童便咸寒,下喉之后,药物之寒和体内之寒相吸引,所以不会再吐。过一会儿,理中汤就会发挥作用,阴气就会慢慢消失,药中的阳气会慢慢发散,这就是治格拒之寒,药还必须凉着喝治疗呕哕的道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