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看章丘】巍峨神奇大胡山 秀丽古朴马家峪

 爱看章丘 2023-09-25

公众号爱看章丘

人对青山山对人,

不知谁主与谁宾。

猛然谷里一声笛,

唤出梅花陇外春。

这是明代嘉靖诗人、书法家苏州(号雪蓑)关于胡山的诗作《胡山兀坐》。

胡山海拔693.8米,位于明水城南约8公里。胡山山势险峻,雄奇秀丽,文物古迹众多,素有“小岱岳”之美誉,是章丘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名山。


据史料记载,“因山多槲树,故名槲山,后沿革为胡山”。

胡山因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山顶古有军事地道、汲水工程、庙宇、砖塔、寺院等。东西各有一个寨门。


山顶残存的碑碣。

近期修葺过的老君祠。



山顶的军事地道。

胡山之上多溶洞。位于胡山南侧百丈深崖下的朝阳洞,是明代嘉靖八大才子之一的李开先罢官回乡后读书和休息的场所。据说洞内十分宽敞,现在里面仍有石床和石座。

胡山的标志性景观鹰落石,位于山顶西南,是一片孤立突出的山壁。落鹰石高50多米,南北长8米,东西宽5米,下端怪石嶙峋,多奇孔异穴,上端有一天然拱门,不时有飞禽穿越。


关于鹰落石有一个神奇的传说。传说古时候,胡山一带被一群鼠妖占据,为祸一方。为首的鼠妖神通广大。玉帝多次派天兵天将前来清剿均未成功。后来观音娘娘率领七仙女裁制了上千的纸鹰,来到胡山上空将纸鹰撒下,纸鹰瞬间化为老鼠的天敌神鹰,将大小鼠妖一网打尽。从此胡山恢复了往日的安宁。神鹰落脚栖息过的这块巨石就被称为鹰落石。

后来为了纪念神鹰除妖,玉帝批准每500年神鹰在胡山大聚会一次。传说清嘉庆二十二年十月初一是神鹰聚会之日,神鹰王站在鹰落石上,数百只神鹰或飞或立,遍布胡山。清代李廷启为此撰写有《神鹰记》,鹰落石下原有碑文《神鹰赋》,此碑已断四截,分布在百米方圆的密林草深处。

多年前的一场山火,将大片的松树烧死,干枯的树干仍然挺立在胡山西南的山坡上,令人触目惋惜。

胡山的西南山脚下,是一个古朴秀美的小山村——马家峪。

据《马氏族谱》记载:“明洪武三年(1370年),马氏由枣强迁来建村于两山之间的峡谷中,以姓氏加地理特征取村名马家峪。”

马家峪村文化底蕴深厚。村子中心街西头是文昌阁,原为上下两层的建筑结构,上面是原来供奉文昌帝君的庙宇,下面是供人穿行的拱形门洞。现在上层的庙宇已不存在,石阁门洞也不再用来通行。

东面上方有“文昌阁”三字

石阁西侧上刻“永清”二字,被石缝里长出来的两棵荆树掩映着。

“文昌阁”历经岁月沧桑,但仍古朴庄重,依稀可见当年鼎盛时期的模样。

文昌阁向东几十米的水塘边上,有一组石刻组件。据村民介绍,是从山沟墓地搬到这里的。


再往东不远,是清朝光绪年间的武举人马朝佐的府第。马朝佐(1860-1933),光绪十四年戊子科武举人,自由酷爱武艺,苦学苦练。八国联军侵入中国后,他加入义和团抗击外寇,并成为章丘义和团的首领人物。




从文昌阁往东百十米路边便是一泉八碑。原本是一座单开间的石头房子,屋顶已经坍塌,只剩两堵山墙和后墙。墙上嵌有大小不一的石碑八通,时间跨度从清雍正、乾隆到民国,内容均为修缮泉井有关。从民国十年的《德泉碑记》可以看出德泉这个名字大概出于感谢上天之德,有碑刻上也称之为“十字路管井”,不过村民平常还是称之为马家峪泉。


古老的石板路和古建民居随处可见。









长长的石墙。

蜿蜒的石路。


农家院里的红杏。


茂密的爬山虎爬满了整面石墙。

看不尽的田园风光。


如今,章丘区正在建设国家森林公园大胡山风景区,相信大胡山及周边山村的自然风貌和人文历史景观会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开发提升,显山露水、保泉润城、修古兴业,美丽的大胡山会越来越迷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