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PP项目实施机构的困境——政府的私权何处安放

 我是谁Wrr 2018-05-27

  

  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核心依据,除了明文的法律、法规之外,就是PPP合同了。按照目前法律界主流的认识, PPP合同同时包含行政合同和民事合同双重属性。因此,政府在PPP项目的执行阶段,应该同时行使行政权力和民事权利。笔者重点将PPP项目各阶段政府行使私权的角度,解读实施机构的困境,并提出破解之法。

  一、实施机构公权和私权的边界

  实施机构作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授权部门,对社会资本实施项目的各个阶段进行监管,就是依据其所掌握的公权力。一般来讲,以行业管理部门作为实施机构,将行业管理部门的行政监督权力列入PPP合同中,有利于政府方提高监管效率、避免多头监管。笔者认为,界定实施机构的公权边界其实并不难。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只有法律、法规授权的才能做,凡是法律、法规要求的必须做,不可不作为,也不能乱作为。简单的说,对公权,就是法无授权当禁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