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钦鉴:22年来中国功能饮料走过的五大误区!

 zhangji13 2018-05-27

 

 1359 


功能饮料新格局!

/

编辑 | 食业家(shiyehome)


当下,中国功能饮料步入重构阶段,从一枝独秀到群雄争霸再到品牌专属,功能饮料无论是品类、产品、渠道、价格及消费,都出现了新的变局。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功能饮料的机遇和价值何在?


5月11日上午,快联集团合伙人、前卡拉宝中国CEO、前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华南区负责人黄钦鉴,在“2018华糖夏季精品交易”会上分享功能饮料的新变局。现场,黄钦鉴先生用详实的数据为与会嘉宾解构功能饮料的新力量!


快联集团合伙人、前卡拉宝中国CEO、前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华南区负责人黄钦鉴


功能饮料的发展

 

一个不得不说的品牌:红牛

回顾中国功能饮料的发展,离不开的品牌是红牛,红牛是中国功能饮料的开创者。中国官方并无功能饮料一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特殊用途饮料。由中国饮料工业协会技术工作委员会牵头起草的《饮料通则》显示,特殊用途饮料分为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等,而红牛归属于能量饮料。功能饮料这一词汇的流行,是因为红牛的市场带动,它是中国功能饮料的开创者。

 


红牛,1995年12月25日进入中国市场;从0-10亿销售额用了8年时间,10-100亿销售额用了8年时间, 100-200亿销售额花了2年时间,最高销售额2015年230.7亿元。红牛营销团队14000多人,经销商客户2000多家,签约直供客户 30000多家,覆盖销售网点400多万家。红牛的功勋战绩是饮品行业的一个奇迹,它超过了很多品牌,包括大家所熟知的两乐。



红牛由于品牌之争,团队及市场被动摇,预计释放出至少70亿销量空间。根据尼尔森零售监测,红牛在能量饮料品类的占比由2016年的63%下降到到2017年的58%。

 

一个不得不说的国家:泰国

红牛在中国占据功能饮料的半壁江山,在全球也有较高的品牌占有率和市场知名度,但事实上红牛在泰国只占市场份额的10%,在泰国市场排名第三。排在第二位的是卡拉宝,卡拉宝占了市场份额的24.2%,该品牌已于去年进入中国。还有一个没有进入中国的泰国品牌M150,该品牌在泰国销量第一,本土市场份额占比 40.6%。

 


功能饮料在泰国是非常普遍的,价格上甚至比果汁、瓶装水和碳酸饮料等更便宜,所以在泰国功能饮料又被称作是“穷人的咖啡”。中国消费者渴了一般喝水,泰国消费者渴了会喝功能饮料。

 

目前中国功能饮料主要的品牌及份额

目前,中国市场上常见的功能饮料,有红牛、乐虎、东鹏、魔爪、卡拉宝、中沃、黑卡等品牌,各品牌市场情况如下:

 

 

中国快消品行业零售网点大概有500万个,其中中国偏远地区以及加油站、传统百货等渠道不计入此数据,对于功能饮料市场来说此数据有差异。例如,卡拉宝有40%左右销量出自加油站,并不在尼尔森的统计范畴中。

 

另一方面数据显示,红牛,乐虎,东鹏,占据了超过90%的市场份额,但是2018年开始都在下滑,功能饮料市场变局丛生。

 

中国功能饮料的发展机会

 

中国功能饮料销售额自2010年以来逐年上涨,功能饮料的概念也开始被广泛接受; 2014-2015年中国功能饮料消费增速最快,销量增长了5450亿毫升,销售额增长了91亿元,年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25%,增速几乎是美国功能饮料销量年增长率的四倍。

 


国内功能饮料市场的快速增长与大环境关系密切,随着国人健康观念和体育消费理念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对功能饮料来说是重大利好。

 

据中投顾问报告显示,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在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在2010年到2014年的5年时间里,行业平均增长率达到28.9%,预计2019年的销售额接近700亿元。但数据来源主体不一样,700亿元市场体量包含了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等。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对比国际市场,中国功能饮料市场仍有较大的市场容量空间,目前中国人均消费量1.5升,欧美国家则高达7升;中国功能饮料的市场容量位居世界第二。从中国的市场容量和人均消费来看,中国功能饮料的发展机会还是很大的。

 

以便利店为例,功能饮料是最重要的品类之一,且功能饮料有巨大的销售空间。



在此大背景下,作为亚洲的主力市场,中国的功能饮料产品的和主流品牌相对单一化,预示着这个市场拥有巨大的潜力,就像一条潜伏在河滩的巨鳄,蓄势待发,伺机而动……


 功能饮料的发展误区

 

中国功能饮料走过了22年,这里面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红牛主打抗疲劳,90%的功能饮料都是提神抗疲劳。红牛最早的广告语大家耳熟能详,“汽车要加油,我要喝红牛”、“困了累了喝红牛”,这样的广告深入人心。所以红牛的功能诉求是抗疲劳、提神醒脑、补充体力,所以市面上90%的功能饮料是提神醒脑、补充能量。但如果把功能再细分,喝矿泉水解渴、喝凉茶去火……从广义上来讲也是一种功能。

 


误区二:功能饮料等于高价位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比普通饮料拥有更大的定价空间,利润要超普通饮料,厂商也有更强烈的意愿进行市场培育和推广。但泰国的功能饮料是“穷人的咖啡”,比普通饮料价格还要便宜,中国功能饮料的高价是一大特色。


误区三:把模仿作为成功的主要手段,模仿功效、模仿包装、模仿营销......中国功能饮料把模仿作为主要手段,不仅模仿功效、包装,更是大力加码体育营销。它们的产品定价和品牌传播也都相近。大量广告都在强调年轻、运动、健美、新生活等主题。

 


误区四:概念功能化、销售传统化。用功能概念把产品价格抬高,营销方式传统不变,消费者找不到消费的理由。

 

误区五:追逐潮流,急功近利,不见成效,过早放弃。红牛从0到10个亿花了八年的时间,部分企业家原本找到了适销对路的方式和产品,但因为销售增长缓慢,两三年就放弃了。

 

中国功能饮料的发展趋势

 

一枝独秀向群雄争霸演变

2016年,由于受到商标权的影响,泰国天丝和华彬集团僵持不下,态势不明,中国红牛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变数之中。功能饮料格局巨变,行业进入重构期,功能饮料也由原来的一枝独秀向群雄争霸演变。

 

高价格定位向多价位发展

未来中国功能饮料群雄纷争,市场不断被蚕食分割,功能饮料市场由原来的高价位向多价位发展。

 

由产品销售向品牌营销转变——消费者心智的占领是关键

中国功能饮料正在由产品销售向品牌营销转变,未来的消费者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产品,更不会强制性的接受产品,当下正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通过营销去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是关键。

 

产品功能多样化,消费人群细分化

中国功能饮料的诉求大多为“提神醒脑”、“补充体力”等,但功能饮料的类型还有很多,面对细分化的消费人群,未来功能饮料的功能诉求必将多元化。

 

销售渠道由传统渠道转向专业化

并不是所有的销售渠道都适合功能饮料的销售布局,企业只要做好某些渠道就可以生存发展下去。针对司机消费群,红牛选择了加油站每年有十几亿的销售额是很好的案例。

 

功能饮料行业成功的关键

 

功能饮料行业成功的关键,首先是精准的目标市场。用一款产品覆盖所有的市场和消费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所以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精准定位。想做的很多,反而得到的很少。当专注某一领域,反而得到的会更多。在战略规划中,一定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其次是差异化。中国功能饮料品牌为什么有很多不能成功,关键在于大家都在模仿红牛,模仿功能、包装、定位、营销等。红牛是中国功能饮料行业的珠穆朗玛峰,超越红牛太难了。功能饮料企业一定要创建自己的DNA,占领属于自己的山头。

 

最后是坚持。在互联网时代,一夜爆红的产品成为可能,但要成为行业的领导者,一定离不开企业家脚踏实地持续不断的努力与付出,企业成功最为珍贵的两个字——坚持!所以,一定不要死在黎明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