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皇帝准备处死苏轼,王安石只说了9个字,就让皇帝改变主意

 qiangk4kzk8us4 2018-05-27

王安石比苏轼大十六岁,两人都有许多共同点,聪明好学、才华横溢,中进士的时候都是二十出头,文学水平不分伯仲,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均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他们二人仕途的起点差不多,但官职却相去甚远,王安石48岁就当上了宰相,与他相比,可以用悲惨二字来形容苏轼,一生多次别贬官,呆在京城的时间很少。

众所周知,苏轼的仕途之所以坎坷,与王安石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两人在变法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王安石一心想通过变法,提高大宋的国力,而苏轼则激烈反对,简直就是死对头。早在苏轼参加会试时,就写文章表达了对当时朝政的看法,作为考官之一的王安石,痛斥道“全类战国文章”。

幸亏当时的主考官是欧阳修,他对苏轼的才华相当欣赏,否则苏轼很可能榜上无名,换句话说,苏轼还未踏入仕途,就已经与王安石结下了梁子,只是此时的王安石还不是宰相。虽然两人政见不合,但苏轼并不是个偏激的人,能做到就事论事,当父亲苏洵写《辨奸论》暗讽王安石时,他认为父亲有点过了。

考取功名之后,正当苏轼要大展宏图时,传来了父亲病逝的消息,他和弟弟一起返回故乡,为父亲守孝了三年。守孝结束后返回京城,而此时王安石变法已经开始,且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那些反对变法的大臣,都被调到外地做官,其中还包括苏轼的恩师欧阳修。

若是苏轼能选择隐忍,不公然提出反对意见,至少可以好好留在京城为官,但性格耿直的他,直接写了一封几千字的奏折,呈递给皇上,内容都是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弊端。得罪了宰相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况且变法是经过皇帝同意的,岂能容他们妄加评论。

不久后,苏轼就受到了排挤,感觉在京城混不下了,就主动提出离京,皇帝二话不说就批准了,下旨把他调到杭州为官,几年后又到湖州做知州。按照朝廷的规定,苏轼需要写一份述职报告,可能他心中怨气未消,用了有些不太恰当的词语,被大臣当作把柄,甚至说他暗讽皇帝,这在当时可是死罪。

宋神宗闻之大怒,就把苏轼抓到京城,一些平日里就看不惯或者嫉妒苏轼的大臣,借此机会想把他置于死地,神宗也决定下旨把苏轼处死。此时的王安石已经退休在家养老,得知此事后大惊不已,虽然认为苏轼有罪,却罪不至死,决定尽全力帮他。

于是,王安石思考了一个晚上,给宋神宗写了9个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并让人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送往京城。尽管此事王安石已经辞去宰相,但他在神宗心中依旧有很重的分量,而且用这9个字提醒皇帝,不要忘了太祖制定的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就这样,快要被杀头的苏轼获救了,王安石晚年还曾劝苏轼与他做邻居,两大文豪还一起饮酒赋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