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味既可补虚又可清热的草药,还是个”和事佬“

 李哥就是我 2018-05-27


  
广东中医药
2小时前 · 广东省中医药局官方头条号




医学指导:卢传坚 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学术流派学术带头人、教授

脾胃好,百病少;好脾胃,食疗养。自然的产物是最适合脾胃的“补品”,草木虫鱼,瓜果菜蔬,无分贵贱,皆可成为有益于脾胃的“本草”。善用生活中唾手可得的材料,活学活用,当自己的“调养师”。



在医圣张仲景的著作《伤寒论》中有这样的记载,“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意思是如果出现咽喉疼痛而且属于中医认为的少阴病的情况时,可以服用甘草水来治疗,可见甘草是一味很好的利咽喉、止疼痛的草药。但甘草的作用远不止这些,下面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甘草的世界。







甘草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解毒。”甘草味甘,微寒,归心、肺、脾、胃经,在中医院校《中药学》教材中,甘草同人参、黄芪等药同类,均归类于补气药中,可见甘草适用于虚人,以补虚为主,

具体说来,其作用有补心脾气,止咳祛痰平喘,缓急止痛,清热解毒,调和药性。所谓调和药性,指的是方剂配伍中,如果加入一味甘草,就可以降低某些药物的毒性(偏性),而且甘草味甜,可以加强汤药的口感,所以甘草又有“和事佬”之称。目前药房中甘草分生用、蜜炙两种,生甘草偏于清热解毒,比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都可以;炙甘草性温,偏于补气补虚。



医用方面,甘草很适合于瘦人服用,尤其是肌肉瘦削无力甚至萎缩,都是应用甘草的指征,这是因为中医学理论有“脾主肌肉”一说,肌肉瘦削等症状均是由于脾虚不能运化水谷精微导致的,而甘草恰恰是补脾佳药,所以甘草是瘦人诸多药食同源的选择之一。另外对于心悸、心慌的病人,甘草更是汤药中不可缺少的,如治疗“脉结代,心动悸”的炙甘草汤,“脉结代,心动悸”相当于现在的心律失常,其中炙甘草的量用到四两,对于缓解心慌、心悸是有帮助的,当然对于紧张、焦虑或受外界刺激所引起的心悸心慌另当别论,这时就要疏肝解郁了。



中医临证开方时,都很注意甘草的生用与炙用,凡是药方中写“甘草”者,药房均按生甘草抓药,凡药方写“炙甘草”者,当然按炙甘草抓药。当病人脾胃虚弱时,往往要用炙甘草,这是因为甘草用蜜制过,其温补之力增强,甘入脾,脾胃虚弱之人本就喜甜食,炙甘草味甜,一举两得。



市面上也有很多甘草制成的零食,如甘草杏、甘草橄榄、甘草话梅、甘草糖……均取甘草生津补虚的作用。甘者令人中满,故易水肿(眼胞、下肢等)的人群不适宜服用甘草。



甘麦大枣馒头

这里介绍一款零食,味道尚可。主要治疗神志方面的疾病——甘麦大枣馒头,甘麦大枣馒头对于一些无故悲伤、动辄哭泣或精神压力大的女性有效,她们往往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烦躁、紧张又莫名悲伤,这时,不妨试试甘麦大枣馒头。



材料:大枣100g,生甘草50g,面粉500-1000g。

做法:生甘草煮水去渣,和面,大枣100g做枣泥,掺入面中,揉至表面光滑。盖布发酵,发酵后揉匀排掉气体,制成圆形面坯。蒸好后即可食用。■

【来源:广东省中医院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岭南补土流派 编辑:查冠琳 责编:宋莉萍】

运营人员: 靳美晨 MZ018

相关搜索
黄芪
瘦人
盖布
人参
张仲景
脾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