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读美文丨董宏猷:舌尖上的武汉之面窝

 沈维鑑 2018-05-28

文/董宏猷 


面窝其实是应该称为“米窝”的,因为炸面窝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而不是面粉。武汉人称这种油炸食品为面窝,我以为是因为其形状“团团如面”的缘故。圆圆的脸儿,还有一个酒窝儿,用武汉话说,灵醒得很呢!


面窝是地道的武汉小吃,而不是“外来妹”。它与热干面、豆皮、牛肉豆丝一起,并称武汉四大名小吃。既是武汉土著,必有传说相随。传说亦不遥远。起至清朝光绪年间。话说汉口汉正街口的集稼嘴码头附近,有一摊贩,名叫昌智仁。昌某确实有“智”,于烧饼生意清淡之际,别辟蹊径,找铁匠打了一个窝状的铁勺,将大米加黄豆用清水浸泡沥出磨成细浆,又在浆中加入葱、姜等佐料,先将芝麻撒在铁窝勺底,然后舀一勺米浆入窝,用勺边从中刮一道勺印,呈空心窝状,放入滚油中烹炸。一面金黄,翻面续炸,即成两面黄、外面酥,里面软,中间脆的面窝。集稼嘴为商品集散之地,车贩走卒,每日水流云涌。而面窝价廉味美,过早方便,于是迅速普及开来。


传说终归传说。但靠炸面窝而名扬三镇的当数武昌户部巷的“谢面窝”。炸而窝为谢氏家传,至本世纪40年代,谢德荣一改祖辈沿街叫卖为固定经营,于户部巷专售面窝。遂远近闻名。谢家面窝用料考究,油为芝麻香油,浆为大米黄豆糯米,如此精心创造,面窝遂姓谢焉。


我读小学时面窝才3分钱一个。那时家中贫寒,每天过早,也就是3分钱,有时5分钱,只够买一个面窝。有一次,见一同学用竹签一次串了5个面窝,仰面大嚼,不禁十分惊异,亦十分羡慕。5个面窝之于我,无异于今日之大腕大款了。呆呆地眼红,然后在心中暗暗发誓,倘若有一天,赚了钱,一定也用竹签串5个面窝,大嚼于闹市之中。


但当我真正第一次赚到了钱后,我却一个面窝也舍不得买了,那是我在课余时间拖板车赚来的,我要用这钱去买书。


那时我才9岁,正是馋面窝的年龄。


面窝除了用米做原料外,还有“红薯面窝”与“豌豆面窝”。武汉人称红薯为“苕”,因苕实心,不似藕空心,因此又用“苕”来喻“傻”,喻“老实憨厚”。后来词义延伸,“苕面窝”也成为“傻”的借代。作为一种大众食品,面窝又成为物价的晴雨表。如今的面窝,已涨到3角钱一个了。因此幽默的武汉人又创造了一句口语:“你还以为面窝三分钱一个哟?”


面窝的价钱胖了,可是面窝本身却瘦了。当然,随之而瘦的,还有经营者的良心,以及比小吃香味儿更重要的人情味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