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山西被称为“小杂粮之乡”?

 阿牛哥8mi3kbb7 2018-05-28


龙首山

山岭地貌

山西属山岭地貌,地无三尺平,路无三尺直,无法灌溉;地势高,粘质土、气温低,杂粮种植优势得天独厚。山西杂粮品质好,一年一熟的种植方式,同品种杂粮的营养成价较外省份高出2-3个百分点,小杂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具有天然的营养成分的保健作用,具有难抵诱惑的山野之美、绿色之美.小杂粮是山西优势粮食品种,品种繁多,品质优良,种植广泛。是全国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基地。“世界杂粮看中国,中国杂粮看山西”这样的评价,绝非溢美之词,而是实事求是的现实。

山西山岭地貌

山西杂粮主要有茎类、谷类、豆类、薯类、糜类和黍类等七大类等120多种,种植面积1500万亩左右,占全国的10%,占全省粮田的40%,年产量25—30亿斤,面积之广、产量之多、品种之丰,居全国之首,是名副其实的“小杂粮王国”。山西杂粮生产主要分布在晋北、晋西北和晋东南的山区和丘陵地区,这些地区山高水清,气候适宜,土壤和空气几乎处于原始状态,没有受到过污染。在这样的环境中生产出的小杂粮,可以说是绿色中的绿色。。特殊的地形、多样的气候、悠久的农耕历史和丰厚的小杂粮品种资源,使山西成为优质杂粮的黄金产区。

五谷杂粮

自2000年以来,山西就把谷子、荞麦、燕麦、糜黍、豆类等杂粮,作为优势产业重点培育。以下一组数据可以显示出山西小杂粮的地位、规模和影响。山西谷子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燕麦全国第二位,荞麦全国第五,糜黍全国第一,高粱全国第一,绿豆、小豆、豇豆、小扁豆全国第三。仅2015年,全省小杂粮种植面积就达1485万亩,总产量218万吨。

五谷杂粮

基于小杂粮资源丰厚、品质醇正,忻州市被冠以“中国杂粮之都”,神池县则有“中国亚麻油籽之乡”的美誉;类似的荣誉还涉及到许多地方,比如:沁县是“沁州黄小米之乡”,岢岚是“中华芸豆之乡”,五寨是“中国甜糯玉米之乡”,静乐是“藜麦之乡”,平鲁区是“中国红山荞麦之乡”怀仁是“中国绿豆之乡”等,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地方一种主产杂粮,所以山西为不折不扣的中国小杂粮之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