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镇干部是不是形成三农问题的“罪魁祸首”

 政博 2018-05-29

☀ 基层干部的家,讲述你我的故事

有句话一直没有机会说:中国是靠什么来维持日常运转?不是警察,不是部队,而是党政群体。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这个队伍是客观存在的。有时候很奇怪,为啥房地产有很多学者,股市有很多专家,汽车也有太多专业人士,但面对庞大的党政群体,却鲜见有足够的研究人士。谁来给个答案?

虽然传统媒体上不多见对“三农”问题的讨论和分析,但网上却吵翻了天。网友们怀着对农民的同情,对农村和农业的关注,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议论。但他们通过讨论得出的结论,竟然是乡镇干部是形成“三农”问题的“罪魁祸首”!认为农民只所以苦,农村只所以穷,农业只所以危险,都是乡镇干部惹的祸,因为乡镇干部害苦了农民,吃穷了农村,光干坏事而使农业变得危险起来了,于是网上骂声四起,纷纷要求乡镇干部们“下课”,并美其名曰:还农民自由。

在他们眼中乡镇干部行为卑劣,素质和工作能力低下,在农民面前作威作福,平时不干任何事,只是向农民乱收费来供自己挥霍。甚至有人认为乡镇干部是专门“坑害”农民的,比如拆掉农民的房子(违规乱建的)、牵走农民的猪羊(拒不纳税的)、强令农民种某一农产品而使农民蒙受巨大损失(进行结构调整时)。就连一些有名声有地位有成就的专家,在其分析“三农”问题的文章中,也把裁减乡镇干部视为重要的解决“三农”问题的手段。乡镇干部们大多对此麻木不仁,连讲出实情的都少,更没有据理力争的。任这一小撮人在足以引起全社会关注的网络上,把乡镇干部形容得如强盗土匪一般,把乡镇干部视为“最可恨的人”。

湖北省监利县棋盘乡党委书记李昌平,于20003月给当时的朱总理写了一封信,指出现在农民真苦,农村真穷,农业真危险。说农民的现状是:盲流如'洪水'、负担如'泰山'、债台如'珠峰'。并批出形成这样情况的原因是:干部如'蝗虫'、责任制如'枷锁'、政策如'谎言'、假话如'真理'

朱总理阅后动情批示,派了中央工作组去监利市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李昌平在信末尾指出:“农民和农村的基层干部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很多文化产品把他们贬低得一钱不值,其实他们艰难,甚至忍辱负重地支撑着整个国家和民族。基层干部受尽各种屈辱完成各种税费,自己工资却无着落,拿着'白条'回家过年。”他反映导致农民穷苦的主要原因是税赋过重,而税赋又是用来养活乡镇干部的,这一情况被那些人“断章取义”而且“以偏概全”地认为,农民的主要负担就是必须要减少乡镇干部,而且认为这样的情况在全国农村具有普遍性。一个地方乡镇干部坑害农民和乱收费的个案,可以引起成千上万人的愤慨,可以以此把乡镇干部给定位了。

但是乡镇干部普遍待遇低、条件差,有心为农民办实事的实情,却没有人来讲给大家听。

目前谈论“三农”的人,很少是农民或者是以农村工作为主的基层干部,而大多是一些“知识分子”。他们由于不了解“三农”,又没有对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的精神和条件,他们一直在避开“三农”谈“三农”,更是避开主要问题而大谈枝节问题。乡镇干部却很少有为自己辩解的声音,所以在“众口铄金”的效果下,乡镇干部在“三农问题”中的“罪魁祸首”身份就这样被确定了,乡镇干部的“替罪羊”境遇也就形成了。

但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现在我就从我自己和亲戚的农民家庭情况,以及我从事农村工作所接触和认识到的“三农”情况,还有我为了思考“三农”问题而进行广泛了解的情况出发,来谈一谈“三农”问题。

一、农民负担的构成

我没有找到对“农民负担”一词的科学解释,但是目前大家都把农民必须向政府交纳的实物或现金,当作农民的负担来看待,这显然是错误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而农民的负担应该理解为农民在生产,和过正常生活所必须支出的资金和实物,包括农民必须向政府交纳的税费、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子女读书的教育费用、日常生活的各项支出、进行生产支付的生产成本、子女结婚所付出的费用、房屋等生活环境改造的费用、参加红白喜事等人情支出,这些支出项目一起构成了农民的负担。而即使在税费改革前,每户农民向政府交纳的税费也是在200500元之间,税费改革过后农民所须交纳的税费减少了一半。乡镇干部违反政策、法规,向农民乱收费和乱摊派的事情绝不会是普遍现象,因为农民并不是象某些人想象的那么愚昧,他们也可以从电视、报纸等其他渠道知道政策,而他们为了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还是很强的,税费改革更是从根本上杜绝了干部乱收费的现象。

所以即使政府不向农民收取任何费用,农民们也只是每年少支出100200多元钱,这完全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且国家对农业的投入远远大于向农民收取的费用。社会大众因为不了解实际情况,而把眼光死死钉在农民向政府交的这些税费上,不少人偏激地认为向农民征税大大加重了农民负担,而为了“养活”乡镇干部又不得不向农民征税,所以他们就得出了乡镇干部“吃”垮了农民,不要乡镇干部农民就会富起来这样一种错误而荒谬绝伦的结论。

不过近年来农民的负担大大加重了,这是由社会经济的发展决定的。社会的发展决定了农民有追求更高生活质量的需求,以前让农民幸福万分的有田种有房住,能吃饱穿暖的生活现在只能算作最底生活要求。同时经济的发展让农民必须付出更多的金钱,才能够很好地进行生产和过上好生活,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教育费用从以前的中小学每年交几元钱到现在每年交数百元,中专大学由以前国家供养到现在每年数千元;农民的医疗费用更是一笔让农民最害怕的支出,一旦生大病便可导致倾家荡产甚至巨债缠身;农民参加亲戚邻居的婚丧嫁娶等活动的人情支出,也由以前的几元钱到现在的数十上百元,而且现在的民俗民风中,这些活动花样翻新并越来越繁多。农民的负担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已经在十数年中向上翻了数倍。

二、传统农业生产的缺陷

传统的农业生产内容和模式,是当时为了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而产生的。以家庭为单位独立进行生产是其主要模式,生产粮食、猪肉、棉花为其主要内容。另外农业只有生产没有经营是其最大特点,农民只是原材料生产者,而获利最大的却是加工和最终销售者。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可以政策性地提高农产品价格,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却只能由市场来决定农产品的价格。传统的粮猪型已经供应过剩的农产品,又普遍存在着农药残留等污染重、品种过时、口味差、营养低、无包装等质量低下的特点,其本身在市场上价值就不高。

由于传统农业生产存在着这些缺陷,农业为农民所创造的经济效益便非常低,虽然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农民较好地生活和进行生产所必须承担的负担翻了数倍,但是农业却没有随之发展,反而由于生产资料涨价使生产成本过高,农产品又不断降价而导致农业生产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不但没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反而下降了。这样的矛盾才是形成“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而不是人们错误认为的是乡镇干部“吃”垮了农民。

三、需要改革的方面

农业产业结构向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方向调整,发展农业产业化等思路早在十多年前提出来了。农业信息化是新时期农业新基础工作的观点,也正被人们所认识。不过在现有的基层政府体制下,很难做好农业信息化等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必须首先对基层政府的政体进行改革。人们现在很缺乏这种认识,他们把基层政府已经不能很好地为“三农”服务,归结为是干部自身素质的问题,而不能认识到这是由不合适的行政体制决定的。要围绕发展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进行彻底地改革,对一大部分乡镇干部部的身份、人事、资金渠道等方面进行彻底地改革。

从而组建起一支其待遇高低、职位升降都完全由农业发展情况和农民满意程度决定的队伍,这支队伍彻底脱离行政身份,而是为“三农”服务的专业队伍,向上各级组建相应机构,负责农业发展管理、人员管理特别是相关市场建设,国家给予这套人马政策上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各级政府从行政职能上给予最大支持。只有通过这样的彻底改革,农业信息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等工作才有可能得以真正落实和正确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才可能跨出真正的第一步。

(

(作者:火柴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