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植物胶原蛋白”到底是个什么鬼?

 wangzhongtai27 2018-05-29

“植物胶原蛋白”是什么鬼? 来自植提桥 07:22


女士们对于胶原蛋白肯定不陌生,多年来一直被奉为“美容圣品”。近些年,也许你会看到有关“植物胶原蛋白”的说法,在许多“健康食品”“美容食品”中频频出现。“植物”和“胶原蛋白”对于女士们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但这二者的组合,到底是个什么鬼?


 

真相其实很简单:“植物胶原蛋白”的概念根本就是一个忽悠!至少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胶原蛋白都来源于动物,不存在来源于植物的“胶原蛋白”!

 

胶原蛋白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的皮、骨等组织中的起结构作用的蛋白质。在植物中不存在这样的组织,也不存在这一类的蛋白质。市场上所谓的含有“植物胶原蛋白”的食物,比如银耳、桃胶、珊瑚草等等,其实里面蛋白质都几乎没有。所谓的“植物胶原蛋白”,实际上是一些多糖,经过高温烹煮会形成黏黏糊糊的溶液,就被当作了“胶原蛋白”。它们根本不是蛋白质,而是碳水化合物,又被称为“植物胶”。 


植物胶有哪些?


天然胶体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植物体——植物胶,主要是由植物渗出液、种子、果皮和茎等制取获得的非淀粉多糖类物质。按照植物胶来源形式的不同, 植物胶可以分为植物籽胶、植物树胶和其它植物胶三类。

 

植物胶的主要种类

植物籽胶(植物的籽实体中获得)

瓜尔豆胶、槐豆胶、决明籽胶、罗望子胶、他拉胶(刺云实胶)、沙蒿籽胶、亚麻籽胶、田菁胶、胡芦巴胶、皂荚豆胶

植物树胶(树木的树皮分泌而获得)

阿拉伯胶、达瓦树胶、黄蓍胶、刺梧桐胶、桃胶

海藻来源胶体

海藻酸盐、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海萝胶

其它植物胶(果皮、根、茎等处理获得)

果胶、魔芋胶


食品添加剂,植物胶重要的应用价值

说到“胶”、再提及“添加剂”,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都是有毒的,不能吃。这也使得很多植物胶蒙受了“不白之冤”。其实,植物胶作为食品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食品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主要作为食品添加剂,有着增稠、胶凝、乳化稳定、悬浮分散等许多的功能。

 

植物种籽来源的植物胶,如瓜尔豆胶、槐豆胶、罗望子及刺云豆等,其主要成分是甘露半乳聚糖。这些植物胶已被我国和FAO/WHO等许多国际食品立法机构批准用作食品添加剂。

 

植物树胶是树木的创伤部位渗出的一种黏性体液, 在阳光下干燥形成具有一定色泽和无规则形状的略透明的胶体。我国以及JECFA(FAO/WHO食品添加剂专业委员会)等机构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树胶有:阿拉伯胶、达瓦树胶、黄蓍胶、刺梧桐胶等。其它一些树胶如桃树胶,在我国可作为中药产品使用。海藻来源的海藻酸盐、海藻酸丙二醇酯、卡拉胶、海萝胶、果胶和魔芋胶等也都是我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


不仅仅是食品添加剂

随着健康需求的增加, 在食品中, 越来越多的植物胶体用于低热量食品的生产。植物胶体在其中的使用, 既可减少高能原料如脂肪、糖等用量, 同时也可增进口感与质构, 降低因这些原料的减少对产品口感的影响。

 

如阿拉伯胶,是非洲豆科类植物Acacia senegal和Acacia seyal的分泌产物, 是一种水溶性的多糖物质, 具有以阿拉伯半乳聚糖为主的、多支链的复杂分子结构, 属水合胶体。阿拉伯胶基本不产生热量, 是良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 具有益生元特性,可作为糖和脂肪替代物,被用于消化健康和体重管理的营养产品开发。在医学上阿拉伯胶还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也广泛地被用于其它工业。

 

魔芋胶的主要成分葡甘聚糖(KGM),也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几乎没有热量,但可以吸水膨胀,形成胶冻状物质,起到填充胃袋、增加饱腹感的作用,因此成为体重管理和代餐产品的主要配料。另外,魔芋胶还可延缓胃的排空,减慢餐后血糖上升速度,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高血脂、高胆固醇。此外亚麻籽胶、刺梧桐胶、果胶等都具有和魔芋胶类似的饱腹感功效,可作为功能食品的健康配料。

 

作为大分子多糖, 亲水植物胶体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不参与人体的代谢, 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作为优良的功能性配料, 在食品中亲水植物胶体在低使用量下就可以表现较为明显的效果。 


植物胶囊,植物胶的另一番天地

当前我国药用软胶囊的囊材大多数为动物明胶,但随着明胶软胶囊的深入发展和应用,其缺点和不足之处越发突出,加上近年全球动物疫情偶有发生、动物性有毒物质残留和“毒胶囊事件”,使明胶软胶囊面对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随着纯天然及素食概念的风靡,植物胶软胶囊已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