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提升工作效率方面,常常用到的是搭建一个完美的任务系统,大多采用GTD理念来搭建。 GTD核心理念: 1、收集2、处理3、组织4、执行5、回顾
通过这5个步骤,能搭建一个很完美的任务系统。 这里边有个问题,大家一致没有注意到,把任务合理的安排到每一天去完成。 举个例子: 今天是30号,假如你给你自己安排了以下的工作任务: 1、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2、设计一个课程ppt3、录制一个讲课视频4、修改某网站密码5、了解以下如何养生6、买一件自己喜欢的T恤
.......... 正常情况下,都是按照这个顺序,一件一件的完成工作任务,按照常理来说,确实如此。 据我了解的很多朋友,都会设计非常完美的每天执行工作清单,最后的结果是执行了1-天都果断放弃了执行计划的动力。 
为什么?很简单 只是安排了任务的工作清单,却没有安排精力分配,最后完成工作的必定是人,但人在一天当中的精力有限,有最佳状态,有打不起精神来的时候。 按照今天这份工作清单,大多都是要伤脑细胞、也耗费心理能力,这么一来你怎么可能执行的下去。 在加上人天生就是有拖延、有懒惰特性。 也许,你还不太明白,我们根据30号的日程清单来分析一下就明白了。 第一件事情:写一篇高质量的文章 一听到写文章,你可能头都大脑了,因为这是在做超出自己舒适区的事情,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精力、气血来完成一篇文章。 随随便便一篇文章下来,最少也要30分钟左右,而像我自己,有时候写一篇文章需要2小时。 这么长时间的专注工作,身体也会感觉到累,表面症状是脖子衰退,心理表现是好累,然我休息一下。 我们把身体精力用数据来表示的话 精力充沛的时候,是10分。 然而,当你写完一篇文章之后,所消耗的精力有6分,10-6=4分。 
6分是身体消耗和心理能力加起来的消耗值 做了一件超过舒适区任务之后,我们的精力分值只有4分了。 按照任务清单,第二件事情是设计课程ppt 设计ppt其实也是一件耗费脑力的事情,因为你要把某个主题的知识点,按照逻辑顺序一个点一个点的设计出来。 举个例子: 需要设计一个关于如何每日写文章的授课ppt 大概的框架结构是这样: 1、不写文章的坏处2、写文章的好处3、如何实现每日写文章4、大家互动 有了这个框架,已经有了制作ppt的方向,剩下的工作,只需要往里填充就可以了。 第一步:不写文章的坏处 设计这个点,我们就要开始启动思考模型,此时又要动用剩下来的4分能量。 无形中又会消耗掉1-2分的能量值,接下来出现的情况是,你可能做了一半的ppt设计,有就有点做不下去了,没精神了,你的大脑也在告诉你,我要罢工了。 10分的精力能量被耗光了,也以为这你的工作系统没有能量运转了。 这就是为什么明明安排了一个完美的工作清单,缺执行不下去的原因。 一般,文章写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但是我不经告诉你存在的问题,还告诉你如何解决它。 相对来说,如果你是在公司上班,那么这个方法比较适合你。 在做了一件浪费了大量身体能量值的事情之后,接下来你需要在做一件耗费能量值得事情。 这个时候,你需要仔细的考虑一下,当下的身体情况是否还能维持下一件事情的精力。 这点很重要。 因为一旦开始了,就需要耗费自己的精力,但是最后没有很好的完成,会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从而慢慢形成拖延的情况。 而在两件事情的中间,有一段缓冲期,那就好了很多,持续深呼吸调整,可以帮助你再次把身体调整到1-2小时的最佳状态。 
方法很简单 慢慢的深呼吸,在慢慢的吐气,持续3-5次这样子,最后感觉一下。
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是跟心脏跳动有直接关系的,你呼吸的越急促,心脏跳动的也就快,你呼吸的越慢,心脏跳动的也就越慢,这是一个调整整体状态的好方法。 这个方法比较适合,时间自由的朋友。 
当你明显感觉到疲惫的时候,你不要着急去做下一件事情,什么都不要想,躺下来放空自己,先睡10分钟,给自己设个计时。 为什么是10分钟呢? 这是相关科研机构研究出来的成果。 如果是睡30分钟,可能会进入深度的睡眠,醒来后要花很张时间才能让自己精神起来。 而睡10分钟,本身时间不长,而且后续维持的精力确实不错。 这个方法,我在平时也经常用到,特别是在中午的时候,一定要睡上10分钟的午觉,醒来后的第一感觉是非常清醒。 好了,方法分享完了,赶紧去试试看吧。 作者:周振兴(微信公众号:z585895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