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 臟气法时”思想在《脾胃论》中的重要地位

 为什么73 2018-05-30

“臟气法时”,是中医学特有概念:“臟”:为五脏;“气”:我们可以勉强理解为功能;“法”:名字做动词用,宗法,效法之意;“时”:时间,包括四时,日夜等。 古代中医思维模式中五脏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和用药原则等,都和时间具有密切联系按照四时日夜等规律来运行,这就是“臟气法时”思想。


臟气法时”,是《黄帝内经》的重要理论,也是五运六气体系在中医学上的具体运用。所谓 “人与天地相参,以四时之法成”。《黄帝内经》有专门的《臟气法时》篇,其他的七篇大论中,处处显示了臟气法时思想的详细运用。


《脾胃论》,李东垣的代表性著作,也是脾土派的代表作,在中医学史上有重要的位置。 但是,现在医家对《伤寒论》《温病》研究较多,真正研究《脾胃论》原书的很少。甚至只认为李东垣仅仅治疗肠胃病,方剂也只限于了解补中益气汤,了解“甘温除大热”。 这些对李东垣理论的理解都趋于片面。


田合禄老师著作《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揭开了一个奥秘,即。《脾胃论》不仅仅是一本论述脾胃病的书,而是一套与《内经》的“五运六气,臟器法时”思想一脉相承完整体系。其中,“臟气法时”的应用,是李东垣对内经理论的最重要继承。 甚至可以说:“臟气法时”思想,是构成脾胃论的基本骨架系统,非常重要。 主要体现在基本理论框架、方剂组建、药物加减、临床应用四个方面:


一,《脾胃论》用“臟气法时思想”建立基本框架结构。


《脾胃论》的基础理论的架构,主要体现在2张图上: 《臟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和《气运衰旺图说》。而这二张图,都体现了臟气法时的思想。


《脾胃论》中上卷第二篇就提出了《臟氣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清楚表明春夏秋冬和12时辰和五脏六腑、脉象、药物性味之间的关系。 根据这张图,李东垣继续推理出“至而不至,所胜妄行,所生受病,所不胜乘之”四种脾胃虚弱的复杂情况,从而建立起脾胃论完整的生理,病理,药理和方剂的基本框架。


《臟氣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是《脾胃论》的总纲,书中其他部分阐述,基本出自这张图。此图明显继承李东垣老师—张元素衣钵,和张元素《医学启源》一脉相承。 但后世,很少有人重视这张图,以致对脾胃论的理解片面化,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详细内容,可以参看田合禄老师《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一书,第3章,第一节。


除了《臟氣法时升降浮沉补泻之图》外,脾胃论中卷中第一篇,还提有《气运衰旺图说》。本篇提出:“湿、胃、化热、小肠、长、风,胆、生,皆陷下不足,先补。。。。以助春夏生长之用也。”“春夏,乃天之用也,是地之体也。秋冬,乃天之体也。次天地之常道,即病反常也”。“春夏天之用,人亦应之。”


以上2篇图说,是《脾胃论》的总纲,阐述了中医基本理论,构建了李东垣脾胃论的基本框架。详细解释参看田合禄老师《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一书,第3章,第二节。


二,《脾胃论》用“臟气法时思想”建立方剂。


《脾胃论》中重要的方剂,几乎都和时间有关,显示了“臟气法时”思想对李东垣构建方剂时的重要影响。


我们可以看一看春夏秋冬不同的方剂:


1,春:补中益气汤。


后世学者,一般都把注意力放到补中益气汤的升阳,甘温除大热特点。但没有注意原文中以阴火理论来解释方理,阴火理论中,和春的臟气法时又有密切关系。 “盖阴火上冲。。。脾胃之气下流,是谷气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则无阳以护其荣卫,则不认风寒,乃生寒热”。


所以,补中益气的一个重要机理是内伤不足之寒热,要恢复春升之气,不能虚虚实实,大忌苦寒之药。


究竟什么是阴火,?如果扶阳?田合禄老师《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第5章解释的特别清楚,并且巧妙的用《伤寒论》“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来解释“一日之旦,一年之旦,阳气初升之时,”为少阳春气。“黄芪,人参,甘草”是“补三焦相火的圣药”。



2,夏:黄芪人参汤


《脾胃论》卷中《脾胃虚弱随时为病制方》中,提出“夫脾胃虚弱,必上焦之气不足,遇夏天气热盛,损伤元气。。。。当先助元气,理治庚辛之不足,黄芪人参汤主之。”


3,长夏: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清暑益气汤,凉血地黄汤,清燥汤。


脾胃和长夏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李东垣用于长夏的方子也最多。

最典型的长夏的处方是”清暑益气汤“。 “时富长夏,湿热大胜,蒸蒸而炽。。。宜清燥之剂治之。。。。名曰清暑益气汤”

”补脾胃写阴火升阳汤“:欲人知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也。。。。假如时在长夏,于长夏之令中立方,谓正当主气衰而客气旺之时也。。。。名曰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凉血地黄汤“:“今时值长夏,湿热大盛,正当客气胜而主气弱也,故肠睥澼之病盛,以凉血地黄汤主之”

”清燥汤“:“六七月之间,湿令大行,。。。而刑大肠。。。。痿厥之病大作。。。以清燥汤主之”


4,秋: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脾胃之虚。。。。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兼见肺病,洒淅恶寒。。。。乃阳气不伸故也。。。。名升阳益胃汤”


5,冬:草豆蔻丸,神圣复气丸


“草豆蔻丸”:“治脾胃虚而心火乘之,。。。。遇冬肾与膀胱之寒水旺时。。。。。经云:大胜必大复。。。。则苦恶风寒,耳鸣,及腰背相引胸中而痛,。。。。大便多泻而少秘,下气不绝,或肠鸣。。。。此药主秋冬寒凉大复气之药也”


“神圣复气汤”: “治复气乘冬,足太阳寒气,足少阴肾水之旺。。。。此皆寒水来复,火土之仇也。”


事实上,《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中认为”当归补血汤“,”补中益气汤“,”神圣复气汤“,”三种情况,只是三焦元起衰弱轻重程度不同所致“言简意赅的说明了三方的联系和区别。



三,《脾胃论》用“臟气法时思想”确定用药加减


《脾胃论》的方药加减法,有的明显和时间相关。其卷下的《脾胃将理法》中提出“夫诸病四时用药之法,不问所病,或温或凉,或热或寒,如春时有疾,于所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药;秋月有疾,加温气药;冬月有疾,加大热之药,是不绝生化之源也。钱仲阳医小儿,深得此理。”


因此,《脾胃论》中,许多方剂后的用药加减,均考虑臟气法时的时间因素。


如“补中益气汤”加减,许多和四时有关:“如夏月腹痛,而不恶热者亦然,治时热也。”

“如天凉时恶热而痛,于已加白芍药、甘草、黄芩中,更少加桂。”

“如天寒时腹痛,去芍药,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三分或二分,或加半夏五分、生姜三片。”

“如春令大温,只加佛耳草三分,款冬花一分;如夏月病嗽,加五味子三十二枚,麦门冬(去心)二分或三分;”


再如“调中益气汤”加减:

“如夏月,须加白芍药三分;如春月腹中痛,尤宜加。”

   “如冬月腹痛,不可用芍药,盖大寒之药也。只加干姜二分,或加半夏五七分,以生姜少许制之。”

  “ 如秋冬之月,胃脉四道为冲脉所逆,并胁下少阳脉二道而反上行,病名曰厥逆。。。。加吴茱萸五分或一钱五分,汤洗去苦,观厥气多少而用之。”

 “如夏月有此证,为大热也,盖此病随四时为寒热温凉也,宜以酒黄连、酒黄柏、酒知母各等分,为细末,热汤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百丸,白汤送下,空心服。”


如“清暑益气汤”加减:

“长夏湿土客邪大旺,可从权加苍术、白术、泽泻,上下分消其湿热之气也。”

“浊气在阳,乱于胸中”是用药加减:“夏月宜少加酒洗黄柏大苦寒之味,冬月宜加吴茱萸大辛苦热之药以从权,乃随时用药”

“寒月阴气大助阴邪于外,于正药内加吴茱萸,大热大辛苦之味,以泻阴寒之气。”。

“暑月阳盛,则于正药中加青皮、陈皮、益智、黄柏,散寒气,泻阴火之上逆;”

“如冬天,加益智仁、草豆蔻仁;如夏月,少用,更加黄连;”

“如秋月,气涩滞,食不下,更加槟榔、草豆蔻仁、缩砂仁,或少加白豆蔻仁;”

“如三春之月,食不下,亦用青皮少,陈皮多,更加风药,以退其寒覆其上;”

“如初春犹寒,更少加辛热,以补春气之不足,以为风药之佐,益智、草豆蔻皆可也;”

“如冬月,加吴茱萸、人参”

“如秋冬天气寒凉而腹痛者,加半夏,或益智,或草豆蔻之类”


再如“感应丸”炮制,时间不同,炮制方法不同

“春夏修合,用清油一两,于铫内熬令沫散香熟,次下酒煮蜡四两,同化作汁,就锅内乘热拌和前项药末,秋冬修合,用清油一两五钱,同煎煮熟,作汁,和匮药末成剂,分作小键子,以油单纸裹之,旋丸服耳。”

神应丸篇熬制也是如此:“春夏入小油五钱,秋冬入小油八钱,溶开”



四,李东垣医案中,多考虑发病时间因素。


《脾胃论》的臟气法时应用,并不只是在基础理论的探索。临床上,李东垣也充分考虑时间因素。《脾胃论》全书就4个医案,全部考虑时间因素。 可见李东垣把臟气法时用到了临床实处。


第一个医案是李东垣本人的医疗经过,李东垣“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癸卯岁六七月间,淫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泄利,湿多成五泄故也。”


第二个医案枢判白文举,“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至六月中,目疾复作。。。加之适当暑雨之际,素有黄证之人,所以增剧也。。。。制清神益气汤主之而愈。”


第三个医案范天駷之内,“素有脾胃之证,。。。。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得升故也”


第四个医案   一贫士,“七月中病脾胃虚弱,气促憔悴,因与人参芍药汤。。。。 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与麻黄人参芍药汤。”



总之,通过对《五运六气解读“脾胃论”》的学习,我们明白,“臟气法时”思想是构成《脾胃论》的重要理论基础,其意义远比李东垣的“甘温除热法”要深远和重要。在此基础上,田合禄老师更进一步总结,进一步阐述《脾胃论》中甲己化土、六经标本中气和“臟气法时的关系”,揭示了“脾胃论”的核心思想。


【来源:本文摘自公众号“杨永晓”杨永晓医生的文章。欢迎转载,请标明出处。图选自网络。由应象书院编校发表,图文版权均属于原作者。若有版权诉求,请及时联系。本订阅号历次及本次所发布内容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仅供专业人员学习参考,本订阅号及应象中医不承担因内容而产生的任何医疗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