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昌吉利的故事:顺祝大家元旦快乐

 昵称55301288 2018-05-31

2016年我在吐鲁番的乡村里,看那些神神怪怪的时候,一次和旱子等人一同瞎转悠。

旱子同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久经风雨国色天香,此前一直潜心创作盗墓奇幻类小说,但是学问多了,有时候难免也有溢出来的时候,比如他有个外号就叫明太祖努尔哈赤,就是一次不小心把努尔哈赤说成了明太祖,本质上是属于学富五车中的其中一车给装错了车。

那么我这篇文字是要聊聊高昌吉利的,为什么扯上了旱子同学呢?

这是因为如果那次没有旱子,也许我就不会注意什么高昌吉利还是高昌如意。

因为旱子同学是神鬼奇幻派小说流的大师,所以创作过一系列包括《萝卜龟儿》——不对,这该死的输入法——是《罗布鬼耳》在内的作品,未结集出版前,曾在网络上连载过。而当时陪同我们转悠的那位大神,就是神鬼奇幻派小说流的狂热粉丝,此前在网上专门追过旱子的连载。

因此当我们坐在艾力开木餐厅吃豆豆拌面的时候,闲聊中,对方方才得知自己追了半天的连载,仰慕已久的作者,就坐在对面,还正在气定神闲,吸溜吸溜地吃豆豆拌面,顿时是激动万分。

当时的场景我还记得,对方是进入了复读机模式,盯着旱子,一直说:啊,原来是你,原来是你,原来就是你……原来……真的就是你么?

不知道的还以为旱子欠了人家好几万块钱。

因为这个缘故,后这位大神就主动拽着我们,走乡串村的看宝贝,也就是看那些文物贩子们倒腾的文物。

虽然我对那些文物没什么研究,但是应该是有看到些好东西的,说实话,有些东西比博物馆的品相还好。当然,更多的则是赝品,这就包括一枚高昌吉利。

当时对方从抽屉里摸出来一枚钱币,神秘地递给旱子,问这个咋样?我凑过去一看,上面写着“高昌吉利”四个字。但是旱子瞥了一眼,满是不屑地说:假的。

后来随着我对高昌吉利的了解不断增多,现在再回过头来想,那枚高昌吉利,确定是假的无疑,因为首先是太新了,没有任何磨损,其次上面的文字也整齐而呆板,毫无古意。

事实是,真正的高昌吉利,目前存世的数量是非常之少。

关于现在到底发现了多少枚“高昌吉利”,钱币界的认识完全不一致,有50枚左右和100枚以上两种说法,至于赝品,那就数量巨大了。也正是因为高昌吉利发现的实物太少了,而且当年的西域高昌也没有专门的史官去记这些东西,所以一直以来,关于高昌吉利钱币到底有多少种质地?铸造时代和用途,一直存在非常大争议,很多问题现在也没法搞清,可以说迷雾重重。

高昌吉利一面为汉语,一面为突厥语,但是和很多人以为的不同,高昌吉利中的“吉利”二字却并非是汉语的字面意思,而是来自突厥语“颉利(ilik或ilig)”的音译,是汉语“王”的意思。

我们知道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刚登上皇位,当时的东突厥首领即率兵而来,意图趁唐朝政变未稳,攻打长安,直接陈兵距离长安城只有一箭之遥的灞桥,逼的李世民不得不亲自前去,连哄带吓,劝退了突厥大军。而这个率兵而来的东突厥可汗,就叫颉利可汗。颉利可汗的“颉”,今天有三个读音,但在这里应该是读作“ jié ”,古音则同“吉”。

那么今天所发现的高昌吉利,经过一个日本学者,叫片山章雄的研究,得出结论是共有三种质地,分别为铜、银和鎏金三种,而铜质的还分为红铜和青铜,其中鎏金的高昌吉利,迄今仅发现一枚,现藏于天津历史博物馆。

铜制的,真伪没啥好说的,而且也发现的最多,最早清朝的钱币收藏家们就已经有了。而上世纪初,日本大谷光瑞探险队在吐鲁番就得到了4枚铜制的,后来咱们的著名学者黄文弼也在吐鲁番收了一枚铜制高昌吉利。

但是银的和鎏金的,是不是真家伙争议就一直比较大。质地的问题,大概算是关于高昌吉利的争论之一。

高昌吉利争议最大的两个问题之一,首先是铸造年代的问题。

因为历史上没有文字记载,因此关于高昌吉利的铸造年代,是众说纷纭,高昌这个国号,在吐鲁番盆地出现了两次,一次是魏晋到唐初的汉族高昌政权,也被称为四姓高昌或者干脆是麹氏高昌;另一次则是唐朝晚期到元朝的回鹘高昌政权,也被称为天山回鹘政权。所以高昌吉利的这个高昌,到底是指的哪一个呢?

按照年代先后,高昌吉利的铸造年代就有了北魏说、隋朝说、唐朝说、五代十国说和元朝说五种。

但这事儿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解决了一大半。

首先是1970年10月,人们在西安的何家村发现了大量的唐代窖藏文物,里面出土了36枚古钱币,而其中就有一枚高昌吉利,据郭沫若当时考证,这批窖藏文物是安史之乱后埋入的,这就一下排除了唐以后的说法。到了1973年,在阿斯塔纳古墓群的考古发掘中,又出土了一枚高昌吉利,当时这枚高昌吉利是压在逝者身下的,而同时出土的墓志显示,墓主人是唐贞观十六年(624)去世的,贞观十六年,是麹氏高昌王国亡国后的两年,这就一下又将时代提前到了唐初。这两次发现便使高昌吉利铸造年代的说法剩下了三种。

(阿斯塔纳古墓群)

所以说,为什么考古发掘很重要就在这里,有人觉得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是文物,而盗墓出来的文物也是文物啊。其实根本不是那么一回事,考古发掘是包含着完整信息的,而盗墓管什么信息不信息啊,无论是大谷光瑞探险队还是黄文弼,之所以此前早就有了高昌吉利,但还是无法确定铸造年代,就是这个原因,因为他们的高昌吉利都不是考古发掘得来的,而是民间征集来的。

高昌吉利争议最大的另一个问题是钱币的用途,就是说这个钱是做什么用的?

最主流的说法,是认为高昌吉利为一种“花钱”,也就是说,不是流通货币,而是一种压胜钱、吉语钱或者纪念币之类。理由是:如果高昌吉利是一种正常的流通货币,那么今天发现的数量肯定要大的多,而不会这么罕见。同时,所发现的高昌吉利。都鲜有磨损的痕迹,也证明其不是用于流通。

所谓压胜钱、吉语钱,是古人用来佩戴祈福、驱邪的钱币,通常钱币上都会铸有吉祥用语或者图案;而纪念币我们则好理解,别以为古人不搞纪念币,古代往往也会铸造一些特殊的钱币用于庆典,进行馈赠或者就是对某件事进行纪念,和现在的性质相同。

不过,这个观点一样也有人不服。

首先发现数量不大,不一定就不是流通货币,比如,在河西走廊一带出土的一种钱叫凉造新泉的,也是发现数量不多,只有百余枚,但一样是流通钱币。

至于说高昌吉利都鲜有磨损的痕迹,也有人在吐鲁番调查,发现农民手中其实也有不少磨损很严重的高昌吉利,都是挖土啊、种地啊什么给无意间刨出来的。所以这一点也不成立。

但不管大家伙儿怎么争,高昌吉利价值连城反正是真的,因此后来,当我在末胡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见到他们设计的高昌吉利钥匙扣时,就觉得这个文创不错,当时拿了一个就揣兜里了。如果高昌吉利是古代的压胜钱、吉语钱,那么在今天作为一个小工艺品,其实也是一种祈福和讨彩,有着美好的寓意。

这也就是我赶在元旦要聊聊高昌吉利的原因,借着这篇文字,在这里祝愿大家都能在新的一年里,高兴开怀、昌盛兴隆、吉利如意。也希望在2018年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更多的新疆故事。分享有趣的人,好玩的事儿,分享美丽的景色和美食。

高昌吉利这么值钱,不过那次我和旱子在一起的时候,还不是很清楚,所以也就没往心里去,但是随即我就发现旱子的走路姿势有了变化。以前的时候吧,旱子同学走路都是器宇轩昂,左顾右盼的,但是自从看了文物贩子手中的文物后,走路就再也没抬起过头,一直低着脑袋,双目如电,一心也打算也捡个高昌吉利什么的——这是因为那位带着我们乱转的大神,和文物贩子,都告诉我们,有些东西是他们捡的,而且,那位带着我们的大神后来还真在某遗址上捡了个东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所以旱子这也就算是落下了病根了,总之是一到吐鲁番就发作,就算撞树撞墙撞到牲口身上。也不抬头。

要说功夫不负有心人,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后来我们在某个老麻扎转的时候,旱子还真看到了一个造型清奇,花饰古雅的青花瓷碗,一半都埋在土里了。旱子嗖的一闪,就给挖了出来,然后大家忙不迭的凑过去看制造年代,只见碗边写着五个字:“微波炉专用”。

(图中着绿衣者为旱子大师,正在一处未开放的神秘地下遗址,认真查看墙上的壁画残留,搜索唤醒妖兽的线索,从他矫健的背影和沾满泥土的臀部,我们不难看出……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虽然我那次和旱子没捡上什么东西,更别说高昌吉利,但后来还真有人告诉我,说事实上在吐鲁番,就有人挖出来过大量的高昌吉利,据说是挖出来了一麻袋——嗯,这大概是把当年高昌国的某家银行给挖了吧?

这事儿,等哪天有空,得和旱子一起去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