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基于Urban教授的理念- 香肠植骨技术在水平向骨增量上的应用

 crq388 2018-05-31


Urban大神亲自推荐游学班课程

Istvan Urban教授是世界著名的骨增量大师,我们曾多次拜读过他的论文与书籍。2019年1月5日-15日,我们非常荣幸全程参与《口腔种植读书会》与Istvan Urban教授联合主办的游学班,与国内众多专家一起到布达佩斯参加Istvan Urban教授最精华的课程口腔种植治疗中骨与软组织再生高级培训,朱一博博士将担任此次课程的翻译。特别难得的是,2020年前布达佩斯 Urban培训中心的课程已被全世界的同道预订一空,足可见他在当今国际口腔种植届的火爆程度。应崔广博士的邀请,基于Istvan Urban教授的理念与文献回顾,特别分享香肠植骨技术在水平向骨增量上的应用。

(1)水平向骨增量的适应证与方法选择:

刃状牙槽嵴,或 Cawood&Howell IV类牙缺失区域,往往存在水平向骨增量的需求,刃状牙槽嵴的骨高度足够,但是颊舌侧宽度不足,如果不进行水平向骨增量就无法植入种植体(图1)。由于剩余牙槽嵴可以用来固定骨移植物,减少它的移动,而骨移植物的移动是导致骨增量失败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水平向骨增量的预后较好。

 图1   上颌后牙区刃状牙槽嵴

水平向骨增量的方法主要有:

a、自体块骨移植(onlay植骨术),使用固位螺钉确保自体骨块的稳定;它可提供有限数量的额外成骨细胞进入骨增量位点,并且能够减少非可吸收钛加强膜的使用。Onlay植骨的临床研究显示其成功率大于90%;主要与取骨的位置和骨的早期吸收相关。因此,引导骨再生技术(GBR)被建议为水平向骨增量的适宜方法。

b、引导骨再生(GBR术):临床上可采用不可吸收膜和可吸收膜来进行GBR治疗。为了获得预期的牙槽嵴骨增量,需要把自体骨或骨移植材料放置在屏障膜下方以防止增量体积的坍塌。可吸收膜与不可吸收膜相比,有更好的软组织相容性。临床报告和临床前动物实验显示利用可吸收膜和颗粒骨或者骨替代材料能够用于刃状牙槽嵴的水平向骨增量。然而,我们必须明白,使用可吸收膜进行水平GBR骨增量所获得的骨量要少于非可吸收膜的。不采用非可吸收钛加强膜进行GBR的难点是-如何获得颗粒状骨移植材料的稳定性?发明香肠技术(sausage technique)就是要克服这些难点;它不仅是一个名称或是

商标(香肠植骨技术已由Istvan Urban教授在欧盟注册为商标),而是一种外科技术和固定骨移植材料的方法。Urban教授推荐大家在临床实践这种技术。不过,要强调的是,用膜和钉的技术并等同于Urban教授所阐述的香肠技术。临床中香肠技术临床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骨移植材料和膜的稳定性处理不当。

(2)香肠植骨技术的要点:

Istvan Urban教授在临床使用不同种类的可吸收膜与ABBM颗粒(无机牛源性骨移植材料)和自体骨颗粒相结合的香肠技术用于刃状牙槽嵴的水平向骨增量。不同种类的可吸收膜包括:聚乙醇酸(PGA)和三亚甲基碳酸酯(TMC)人工合成的可吸收膜(图2)、交联胶原膜以及天然胶原膜(多为猪来源,图2)。人工合成可吸收膜可被设计成缓慢吸收时间为4~6个月,以便提供延长的屏障功能确保新形成的骨有足够的时间成熟;这是它相对于吸收时间较短的天然胶原膜的优势,但是对于水平向骨增量而言,延长的时间并非有实际的意义。

 图2  用多颗钛钉固定的合成PLA-TMC膜(右)和天然胶原膜(左)

总结而言,天然胶原膜用于水平向骨增量有下列优势:

a. 它不会引起异物反应和炎性反应,而交联胶原膜和某些早期的人工合成膜会引起

异物反应和炎性反应。

b. 它具有生物相容性,愈合的第1周内出现始于骨膜的血管穿入。血管化是骨形成的先决条件。已经证实,毛细血管无法从交联膜穿过。

C. 如果发生膜暴露,暴露部分会吸收并且伤口会迅速再上皮化。这是天然胶原膜和交联胶

原膜之间的主要区别。在随机对照试验中发现如果交联胶原膜出现暴露,植骨位点将失去48.5%的骨移植材料。这是因为交联胶原膜更抵抗吸收,并且暴露的伤口愈合需要更长时间,这样骨移植材料就会有更长的片状脱落时间。

d.因为天然胶原膜比交联膜和人工合成膜更有弹性,这种物理特性在香肠技术里面更有用。

因此,由于在用膜钉固定时能够拉伸,天然胶原膜更简单和更易于固定骨移植材料。

使用香肠技术要特别注意膜钉的位置(图3):注意第1颗膜钉放在最后一颗天然牙的远中,通常在此区域存在牙槽嵴顶骨三角区。舌侧放置2颗膜钉。然后,远中和近中膜钉放在颊侧,并在最后的将骨移植材料推上牙槽嵴顶后,用1颗或2颗以上的膜钉进行固定。 

图3 下颌后牙区香肠技术手术示意图。

(3)Istvan Urban教授使用香肠技术的骨增量案例:    

患者为健康老年女性,下颌后牙区牙槽嵴狭窄。最远端天然牙的远中有一块三角形骨,这里便于放置第一个膜钉。从颊面观,第一个膜钉放入三角形骨;远中舌侧放入第二个膜钉(图4)。

 图4  下颌后牙区水平骨增量

使用两颗膜钉固定天然胶原膜后,将比例为1:1的自体骨与ABBM混合移植物就位就位后,放入远中颊侧膜钉后,我们可以向近中牵拉天然胶原膜,测试它的弹性。然后,放入近中颊侧膜钉(图5)。

图5 注意每一步放置膜钉的细节,目的是确保骨移植材料和膜的稳定性。

完成上面的步骤后,我们开始做香肠技术中最有趣的一步-“上推骨移植材料”,将植骨材料被定位于牙槽嵴顶。 将膜推上去后,用另外的2颗颊侧膜钉确保移植材料的安全。已伸展并固定的膜,可以确保移植材料完全不移动。这时可以用压力检测,既可以用手指也可以用器械,最后是保护颏神经(图6)并双层严密关闭创口(图7)。

图6  香肠技术中“上推骨移植材料”的步骤

图7 双层严密关闭创口

2周愈合后拆线,在术后平稳愈合8个月后,我们就在狭窄的下颌后牙区获得了漂亮的、宽度足够的牙槽嵴,为植入种植体创造了非常好的基础(图8)。

图8   增量后宽度足够的下颌牙槽嵴

 常规植入3颗种植体并完成修复,负荷1年后的根尖片显示稳定的边缘骨位置(图9)。

图9  常规植入种植体,负荷1年后的X片。

通过香肠植骨技术,避免了一些传统骨增量术式的弊端,为重度骨缺损的患者打开了一扇提高生活质量的大门。

以上是我们阅读Istvan Urban教授书籍及文献的一点总结,错漏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感谢精萃-中国提供精美图片支持,期待与大家一起做更多的交流。

作者介绍:

陈琰  博士

副主任医师,口腔修复学博士, 北大口腔种植专业博士后。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二门诊种植科主任。

美国华盛顿大学牙学院修复系访问学者。

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口腔整形美容分会理事,华人美学牙科协会理事。

国际口腔种植医师学会(ICOI)中国专家委员会理事。

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委会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医疗器械评审中心评审专家。

副主编专著《小鼠胚胎发育生物学及操作指南》,主译《口腔种植修复学》(第2版)

、参译《口腔种植体基台临床设计与制作指南》。

在国际及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中英文论著二十篇,SCI收录英文期刊及多个国内口腔核心期刊和统计源期刊同行评议专家。

朱一博  博士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

《口腔种植修复学》(第二版)主译

1999-200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师从林野教授,获得种植博士学位。

2009-2012就职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任主治医师。

2012至今就职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从事口腔种植临床工作。

2011年获得德国国家学术交流奖学金(DAAD)和中国国家公派留学基金,赴德国海因里希-海涅大学访问学习。

2012年赴苏黎世完成Uli Grunder的美学种植培训。

2013获得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青年科研基金。

2014年赴慕尼黑完成Marc Hurzeler的牙周种植培训。

2015获北京大学口腔医院临床新技术新疗法重点项目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