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休克疗法”给俄罗斯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博采简纳 2018-06-01

何为“休克疗法”?

一些人认为,当一个国家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就是“休克疗法”,因此它也被称为“大爆炸”的改革。



例如,对于一个长期处于粮食短缺和恶性通胀的政府控制下的经济体来说,只能从根本上进行改变——让政府快速抽身,哪怕在短期内可能带来经济阵痛。如果国家放弃市场,放弃价格和货币管控,取消国家补贴,开放边界进行自由贸易,找到新的收入来源以填补预算赤字,并让国有企业私有化,那么市场就能正常运行,商品在商店里出售,通胀就会缓解。


“休克疗法”在俄罗斯

20世纪90年代初,伴随苏联的解体,俄罗斯开始了其激进的经济转轨历程,并确立以“休克疗法”为路径依赖的转轨模式,急剧向市场经济推进。根据“休克疗法”的原则,80%的生产资料以及90%的消费品价格,开始由市场自由调控,政府不再干预。政策实施后立竿见影,在最初的几个月的确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制定物价的权力放宽,市场自主调节能力更方便人民生活,原先凭票排队购物的不便消失了。

 (俄罗斯民众购物排队的场景)


在当时的领导人看来,不出半年俄罗斯经济就会好转,几年之内一个现代化的西方市场经济就会出现,俄罗斯人很快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国家从此步入西方文明国家的行列。然而,事与愿违,就在民众还沉浸在新政策带来便利的喜悦中时,过多商品价格全由市场决定导致了局面的失控。就这样,实行改革还不到两个月,物价水平就一路狂飚——1992年4月的物价水平是上一年12月的65倍!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


“休克疗法”的实施不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反而如同开启了“潘多拉魔盒”一样:俄罗斯社会物价暴涨、卢布狂跌、日用品极端匮乏、民众苦不堪言,由此引发的社会动荡、政治不安频发,俄罗斯大国地位一落千丈。特别是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使原本就十分脆弱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俄罗斯政府痛定思痛,推出第二步“休克疗法”——调整物价,决定从财政、货币两方面实施“双紧政策”。很快,这一计划也遭遇滑铁卢,使俄罗斯市场更加混乱。信贷紧缩,企业间债务问题日益严重,纷纷裁员,政府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大量发放救济金,这使得原本就处于赤字的俄罗斯财政负担更重了。

(俄罗斯前代总理、著名经济学家和政治活动家伊戈尔·盖达尔,“休克疗法”主要由他推行实施)


决心一条道走到黑的政府又推出第三条救市计划——大规模实行私有化。而推进私有化的方式是无偿赠送,毫无疑问,私有化最大的受益者是暴发户们和特权阶级,大批的国有企业被他们收入囊中。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只在乎如何在短时期内榨取巨额利润,对企业发展漠不关心,员工备受压榨,企业难以正常运行。


俄罗斯经济在这一波的“休克疗法”后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中,改革期间,俄罗斯GDP直线下降,总量只有美国的1/10。


当然,一味地否定“休克疗法”毫无意义,毕竟它曾在20世纪中期强力带动德国经济腾飞,在20世纪后期拯救了玻利维亚的经济。


如果说“休克疗法”对俄罗斯产生了什么积极影响的话,那就是它对人们的商品观念和市场意识,起到某种启蒙作用;客观上促进了非规范市场的形成;企业的自我意识不断提高;对旧的计划经济和管理体制,是一次最强烈的冲击。虽说这些并不是俄罗斯领导人选择“休克疗法”的初衷。


参考文献:

黄超:《普京:为俄罗斯而生的万人迷》,台海出版社,2015年。

焦一强:《“休克疗法”为何在俄罗斯失败——一个文化视角的解读》,《俄罗斯研究》,2006年第3期。

叶利钦时代,这位能使苏联解体的总统,虽说他被英美利用,解体了苏联,也退出了苏维埃共产党。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深切希望俄罗斯再来一次经济大损失。同样,叶利钦和哈维尔再一次受西方国家的利诱,推行了"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在原来不景气的基础上又下跌了一半。真不知道这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当时是俄罗斯的功臣还是罪人?

"休克疗法"原出于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之手,实施这个"疗法"的起源是:南美玻利维亚小国。当时玻利维亚政治局势长期动荡不安,政府经济政策不断失误,因而引发了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1985年,玻利维亚经济预算赤字达485.9亿比索,约占国内总值的1/3,通膨率达到24000%,而上一年的外债是50亿美元,债务利息近10亿美元。从1980年到1985年,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了30%,国民经济已到了崩溃的边缘。玻利维亚的经济无异已达到了险恶的程度,于是聘用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来出谋策划:萨克斯大胆地提出一整套经济纲领和政策。

这些纲领和政策是:实行紧缩金融和财政政策、压缩政府开支、取消补贴、放开价格、实行贸易自由化、通过货币贬值实现汇率稳定,进一步改革行政和税收制度,将部分公营部门和企业民营化,重新按排债务和接受外援等等。该纲领和政策的实施,具有强有力的冲击波,在短期内可能使社会的经济生活产生巨大的震荡,甚至出現"休克"状态。由此,后来人们凡与经济与萨克斯提出的这套稳定经济、治理通货膨胀的纲领和政策借用了医学名词来定名"休克疗法",也是针对严重失衡的社会总供求状况,从控制社会总需求出发,釆取严厉的行政和经济手段在短时间内强制性地大幅度压缩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恢复经济秩序。这是一种明显的应急措施,根据社会需求,重要的是要刺激低迷的社会总供给的有效增长。休克疗法的调控重点放在了社会总需求上,加之措施力度较大,所以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玻利维亚在"休克疗法"的作用下,产生了奇秒且奥秘的效果,也是休克疗法原始涵义之精髓。但"休克疗法"与渐进方式的区别不是于转轨的内容和目标,而在于顺序和力度。

每个国家的状况会有不同的区别,当时的俄罗斯是否也适用呢?其实,俄罗斯当时的叶利钦总统借鉴"休克疗法"的出发点并不是他个人的意愿,由于叶利钦的政策重点放在了亲西方这方面,并且内中还存在着极大的腐败,这就导致了这次经济改革的失败,大量的俄罗斯国家核心资源流向了国外。

下面小编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斯蒂格利茨揭露:西方国家为了让俄罗斯经济跌入低谷,引诱叶利钦、哈维尔进入国内"休克疗法"经济改革的黑暗内幕。

斯蒂格利茨由于职位的重要性,掌握了大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黑幕的机密文件,文件显示在苏东剧变期间,国际金融家对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有条件援助",为了引诱俄罗斯采用"休克疗法",国际金融家对这些国家的亲西方领导人实行了"奖励",在东欧和俄罗斯休克疗法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要求接受紧急援助的国家签置大量秘密条款,其中有出卖受援国的核心资产:水力、电力、天然气、铁路、电信、石油、银行等等,受援助国必须采取具有极端破坏性的经济措施,为了减少来自政治上的阻力,国际金融组织为受援国领导人开设瑞士银行帐户,如果受援国领导人同意贱卖国有资产,他们将得到10/%的佣金,佣金支付到瑞士银行的秘密帐户上。斯蒂格利茨描述:你会看得瞪大了眼睛,那可是数十亿美元的巨款啊!1995年历史上最大的贿赂案就发生在俄罗斯私有化过程中,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东欧,发生在如哈维尔这一类政治家身上。斯蒂格利茨回忆:美国财政部认为好极了!因为我们需要叶利钦当选,我们并不在乎这是否是一场腐败的选举。我们希望钱涌到叶利钦那里。斯蒂格利茨是一位正直的学者,获得过经济学诺贝尔奖,身居国际银行副总裁。

斯蒂格利茨看到俄罗斯的经济由于当时官员的空前腐败,造成了俄罗斯经济产出几乎下降了一半,全国陷入严重衰退时,他的良知和正义感使他对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卑劣伎俩非常不满!虽然斯蒂格利茨揭露了这一黑幕,却遭到了美国政府的提议,最终正义的斯蒂格利茨受到了国际银行的解雇。

其实叶利钦并不是俄罗斯人民称职的国家领导人,更不懂得怎样来恢复苏联解体后的国家经济。这里的叶利钦其真正的目的也不是在为俄罗斯振兴,引进"休克疗法"的动机仅仅是为了掩盖出卖国家利益,同时获得了大量的私人"佣金"。

俄罗斯的"休克疗法"使得俄罗斯的经济再一次跌入低谷,人民的生活从苏联时期一下子滑进了深切地灾难之中,那时俄罗斯的生活物质极其匮乏,而又造成了4万多个寡头,大量财富涌进了寡头的腰包。

要说俄罗斯"休克疗法"的失败,并不单一在本国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乃至给世界形成了典型的反面教材,以此从俄罗斯的惨痛中接受深刻的教训。叶利钦迎合了西方却十足成为了俄罗斯的罪人!

休克疗法就是国退民进,把国有资产分给私人,实权派近水楼台先得月,就变超级富豪,最后导致俄罗斯政府两手空空,连军饷都发不起,只能靠贩卖武器渡日,军心动摇,结果在车臣战争中输给叛军,令俄罗斯变成软柿子。北约趁机东扩,兵临城下。

苏联解体时,欧美为俄罗斯量身定制了一款经济新衣,名曰“休克疗法”,俄罗斯曾试穿了一次,差点死在试衣间里,至今还留有后遗症!当时,俄罗斯和中国差不多同时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国是“摸石头过河”式的有计划有步骤的,一步步从山顶走到山下;俄罗斯则是跳崖式的,一步从山顶跳下山底。更糟糕的是,当时俄罗斯进行金融改革时,从美国请了一帮黄鼠狼,教自己如何养鸡!结果可想而知!!

就是西方社会对苏联的经济颠覆,现实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什么休克疗法,遮羞布而已,苏联的崩溃西方至少要付50%的责任!直到现在,俄罗斯依然没有像样的经济学家,在这上面吃了好几次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