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步根海: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和实践策略(上)

 老刘tdrhg 2018-06-01

 【语文如兰编者按】新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已于2018年1月正式发布,尽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尚未修订,但新课标的课程和教学理念,必然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做出积极回应,尤其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教学。为此,兰保民语文教师培训基地于2018年5月24日下午特邀请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原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步根海老师就“整本书阅读”问题对学员进行培训。征得步老师同意,兹将讲座实录整理成文字稿在本公号上推送分享,以引发语文界同仁对此问题的思考和探索。

步根海: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和实践策略(上)

整本书阅读绝对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叶老他们在提倡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时候就已经提出过整本书阅读。整本书阅读是语文教学,尤其是现代文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真正成为语文课程的主要内容。即使如此,从两三年之前,各区县各个学校也已经开始在研讨整本书阅读的问题,因为新课标任务群里面的第一个任务群就是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定位有两个:一个是文学作品;一个是科学作品(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这两类作品的相交点或相通处是什么?这里就要牵涉到学科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四个概念:一个是语言的,一个是思维的,一个是审美的,还有一个是文化的。这四个概念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恐怕这个问题的回答对我们理解整本书的阅读,甚至理解今后的课堂教学都是有价值的。

这四个概念里面,语言一定是基础,这个就无需多说了;而思维是核心,但这里的思维不只是指逻辑思维。按照新课标的描述是五种形态: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从思维的形式来看,形象的、创造的跟审美的紧密联系,文化的东西也是如此,因此,科学作品的阅读跟文学作品的阅读的相交点,就是思维。通过整本书的阅读,就是要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这里的思维更多地倾向于思想方法,通过思想方法来提升学生思想的和文化的品质。

由于新课程标准现在提出了整本书阅读,前一阶段大家也都在探讨了,尤其是北京等地方已经作为高考的内容,因此它的热度就越来越高。从目前来看,外面说的比较多的,形式也好,内容也好,已经出现不同的流派。

比如说最近出现的案例式。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者再现,跟单篇文章的教学尽管有不同点,但是从它的形态来看,跟单篇阅读还是基本上相近的,只是它加了许许多多的解释性的东西。比如说读这个作品要掌握的知识是什么?第二,它的这个作品的阅读价值是什么?第三,基本的活动形式是什么?第四,它每篇都要授课的,当然授课的内容,授课的形态不完全一样,但是基本的形式还是跟我们课堂单篇的教学有相通之处,所以它是扩大了的单篇教学。它也包括课堂的讨论,围绕着对某一个章节的某一个语段的认识,以及到最后的作业的布置,是单篇课文教学的扩大一点。 这是第一类,当然它有借鉴意义。

第二类是主题探讨式。就是把整本书的阅读归结为一种主题的探讨。比如说英雄观:《水浒传》的英雄观,《三国演义》的英雄观等等,他都把这个指导转换成一种主题,然后围绕着一个主题来设计学习任务。

第三类,相当于过去的课外阅读。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品,然后依据所选择的作品自由地组合来进行一些探讨。

第四类,是以活动为主体,把整本书的阅读转化为某种活动形式。有的是专门探讨建筑问题,比如谈上海的建筑。当然它也有很多的资料,但是它更多地是呈现为一种活动,比如说调查、设计旅游路线等。它以活动来带动整本书的阅读,我不多举例。这个是现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运用比较多的一种形式。

这些形式我们都可以借鉴。我们没法说哪个更好,因为各自的目标不一样,教师个人的素养不一样,特长不一样,指导不一样,因此我们现在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我们提出整本书阅读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一个目的是无需说的,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提升文学的、文化的修养,提升思想文化素质等等。

我们语文的整本书阅读,除了提升这些素养之外,它跟我们的语文课程内容,跟我们平时习惯所说的课堂教学,到底是一个什么关系?我们讲目的的话,恐怕要谈到这个问题。我们知道,现在我们谈的整本书阅读首先是课内的阅读,它跟过去纯粹的课外阅读不是一个概念。它首先是课内的,因为它既进入到课标,又进入到教材,每一册教材至少一篇。初中阶段,常常是两篇、三篇,甚至是四篇。尽管阅读要求不一样,但我们首先要把它当作教材内容或者课堂教学内容来思考。不过,它又不同于我们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单篇阅读。

现在有人对单篇阅读也提出了质疑,反对将一篇文章作为一个单元来处理的,希望单篇跟单元,跟学习任务,跟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认为过去过于关注一篇文章的文本内容及表现形式。尽管有人提出了对单篇阅读的一些新的思考,但是一般地说,单篇阅读还是主要关注“这一篇”。“这一篇”里面当然有很多其他因素在,而整本书的阅读恐怕不只是关注“这一篇”。单篇的阅读,我们考虑的是“学得”,而整本书的阅读,我们更多关注的是“习得”。“学习”本来是两个概念,“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获得,这个叫“学”。 韩愈所说的“古之学者必有师”,就是这个道理。《学记》里面的“教学相长”等等也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单篇的阅读更多地是学习语言运用,这也是课标的表述。

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尤其是学习语言运用的基本规范,在此基础上去感受文学语言。那么,这里就牵涉到一个文学的问题。我们过去一谈文学,更多地是作为一个文学作品的概念来谈的,所以我们说的文学,是文学作品以及跟文学作品相关的一些文学术语。其实,真正的文学是语言,叫文学语言。什么是文学语言?文学语言是基于规范的,它首先也是规范的,但是它是富有个性的语言的变换的形式。它虽然是基于规范,但是我们读这个作品的主要目的是来学习规范,来感受个性,来体验这一篇、这一部、这一类作品的语言的个性,所以叫变式。我们过去还有一个概念是初中阶段以学习语言运用的共性为主,就是归类,而高中阶段则是学习语言运用的个性,所以叫以感受语言的个性或者叫学习文学语言为主。这样,我们就大体可以明白了,课文的学习,尤其是初中,是要掌握一些语言的、规范的、规律的东西,掌握一些共性的东西。

通过一堂堂课的教学,不仅要理解、认识、把握文章的内容,更是体验到表现内容的语言形式,尤其是语言形式中的共性的、规律的东西,这个叫“习得”。这是要通过教师指导,逐步逐步地提升的。而整本书的阅读不像单篇文章阅读,需要教师做这么细的指导,也没有必要做过细的指导,更没有必要如同我们课文教学那样的文本细读。当然对学生个体来说,还是需要文本细读的,但从我们教学的角度来说,没有必要帮他们做这样的细读,因此“习得”的过程,首先是不断地唤醒记忆、调动积累的过程。教师的指导就是不断地唤醒与调动,把课文当中“学得”的那些转化为“习得”的东西。“习得”就是在语言实践过程当中的获得,这个叫习得。

第二,整本书的阅读更关注的是学习方法的形成。既然是形成,那么,我们这里讲的方法,就不是如同我们在课堂当中所说的那些可以操作、可以外显的方法,比如说圈圈划划、点评等。这个方法不是一个具体的操作形式,我们说方法的形成,就是一种或者叫思想、或者叫思维的形成。因此,整本书的阅读更关注方法的形成,而不是外显的操作形式本身。

第三,我们刚才讲的相通之处——思维。通过整本书的阅读,能够切切实实地落实我们在学科核心素养表述过程当中的那些思维的形式,由此升华为思维的品质,恐怕这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从语文的角度来说,也是我们要达到的。当然,我刚才说过了,文学审美、文化修养当然是要的,这个我就不多谈了。

我们是把过去的课外转化为课内,除了读书本身它具有的功能之外,我们在这三个方面是要做一点思考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