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星河岁月 2018-06-02

 

成都访书记

 

      每逢年末岁尾,是开会的黄金季节。2011年12月底也不例外,我们飞赴四川成都参加系统会议,下榻望江宾馆,这是一个蓉城人都知道的地方。

    会议在第二天下午三点结束,别人在忙着收拾行囊的时候,我早有准备地冲出会场,直奔街上寻找出租车。望江宾馆像个大花园式,满目绿色,郁郁葱葱,跟当下北方的满目萧疏形成了强烈反差。从宾馆走到街上,用了七八分钟的时间,其间几乎一步一回头,盼望一辆出租车翩然来到身后,载着我呼啸而去。

    来到锦东路上,左顾右盼了10多分钟,才坐上一辆的士。沿锦东路——一环四段——双林路——三槐树路——玉沙路——德胜路——草市街——金马路——白云寺街——通顺桥街——五岳宫街,来到了位于成都市中心的文殊坊。这是成都市乃至四川省和西南地区著名的文化产业聚集区,不仅拥有古老的文殊院、成都会馆和大宅院,还有大量新建的仿古商业设施。下图是个大宅院的大门口,宅号清晰,但难住了我这个中文系毕业生。好在在我不耻下问,问了问门口的两个小姑娘,可惜她们也同样不认识。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按照电话约定,来到了位于五岳宫街17号的“淘书斋”书店。这家书店位于临街一楼,面积约四五十平方米,当代书居多,古籍线装书也不少。这是蒋老板的书店,在这里虽然没有见到他本人,但曾经在孔子旧书网上买过一些他的书,彼此还算“熟悉”。我来这里的时候,跟他进行了联系,他的女儿让我到文殊坊来,说这里的这家书店一来书多,二来营业时间到晚上九点,有充裕的时间选书看书。

    进得店来,直奔存放古籍的书架。存放线装书的有两个大书架,粗略数了一下,约有100部书左右,大部分是清刻本和比较常见的医书、四书五经类,没有让我眼睛放光。仅有的几部明版书,如《二如亭群芳谱》、《苏文忠公全集》、《词林纪事》等,由于本人书架上早已拥有,版本也了无新意,也就不感兴趣了,只是问了问价格,感受一下价格的变化,仅此而已。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热情的店员根据我的要求,不断地取书、放回、讲解。我翻看了十几部书和碑拓,首先产生据为己有欲望的是这本薄薄的《石鼓文红拓本》。它只有九页,清代拓本,精拓本,红拓本,开本较大,虫蛀累累,昭示着岁月的痕迹。几经摩挲研读,坚定地收入囊中。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第二部看上的是一部清刻巾箱本《广虞初新志》,20册全。前些年我曾委托卓老师从日本买回过一部明版《虞初志》,后来想与书友小张一起写一篇《虞初志》考证校雠专著,还到河北师范大学图书馆拍摄了整部翻印本《虞初志》。对《广虞初新志》产生兴趣,完全是出于爱屋及乌的考虑。可惜的是,在结账的时候,囊中羞涩了,刷卡去吧,又没有成功,只能选择放弃。其间,还看了几部书,如《稽古录》(清同治11年崇文书局刻本,四册全,大开本)、《三坟》(明刻本,为《穆天子传》的子集)等等。

    出得“淘书斋”,对面也是一家书店《全蜀艺文史书局》。据说偌大的文殊坊只有这两家书店有古籍出售。这里也有百部左右的线装书,但层级更低一些,多是一些医书、药书、经书、志书。清末民初的志书很多,都是四川省的地方志,虽然也有一定收藏价值,但由于远离巴蜀,了无乡情,也就敷衍而已。对一册写本和一部清刻本《一鸣集》很感兴趣,但由于早知自己钱囊空空,仅剩百十元车资,也就索了电话,以图网购和邮购了。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从文史书局前行,不知不觉间来到了文殊院。花5元钱从北门进去,开始了另外一种情形的追寻。文殊院与文殊坊一墙之隔,竟是两个世界,两种情怀,两种意境,两种谁也说服不了谁、谁又离不开谁的情缘。文殊院始于隋唐,毁于明末,复于清初,盛于当代。院里古树参天,尤其是几十株古银杏树,满目金黄色,令我惊叹不已。银杏树,族群稀缺,生长缓慢,有活化石之称。在一个城市的中心,在一个清静的寺院,能看到这么多硕大苍劲挺拔的银杏树,这是我生平第一次。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穿行于银杏林中,倾听着梵音圣乐,有一种心灵净化之感。特别是路旁的一个个提示牌上,写有一段段的名言警句,令人思索,催人向善。如“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对失意的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时莫忘失意时”,“世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过去已成虚幻,未来尚是梦想,把握现在最重要”,“无事忙中老,安里有哭愁,本来没有我,生死皆可抛”,“真理从清醒而来,善良从体谅而来,气质从智慧而来,美丽从慈悲而来”....。正在这时,收到了两年前曾同游成都的朋友的短信,说“你又到成都了,那个天府之国,熊猫的故乡;那个留下我们回忆的城市,想起那里的竹林,那里的三星堆,杜甫草堂,想着那里的你。”让我为之心动,刚才还沉浸在遁世情节里的我,顿时有了思凡的念头。毕竟自己还是俗人啊,鱼与熊掌安可得兼。

    夜幕降临,步出文殊院,重回尘世间。在紧邻文殊院的小街口,花2.5元钱买了一块烤红薯,算是晚餐了。手捧红薯,边走边吃,边吃边转。在一个露天的小书摊上,竟然看到了两册线装书,煞是兴奋。年轻的摊主说这两册书是前两年买来的,一直没有卖出去,我问书全不全,他说全,开价300元。


            访书记之八:成都访书记

     这两册《周易备旨精解》,是清末民初的木刻本,竹纸,两截版,单边,其实不全,应为四本。易经类书籍存水量较大,若是在北方,我是不会感性趣的。出于贼不走空的心理,我还是想买下,算是充实一下自己的购书经历吧,亦是为自己的访书记增加点谈资。几经谈判,最后以240元成交。

    夜幕下的成都,繁花似锦。在打车回宾馆的路上,思绪万千,回望这个有几千年历史的古蜀国都城,云烟散去,几度峥嵘,花开花谢,几许梦幻。三国时的先贤们,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几千年后人们创造的盛世繁华。感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人们,做梦也想不到泜水草堂主人只区区两小时便可飞回赵子龙的家乡。成都曾是史上书籍出版中心之一,那些刻书印书卖书的先人们,做梦也想不到他的后人会传承他们的事业,会千里迢迢来此淘书,可能买走的还是他们不屑的邋遢本而“掩口葫芦而笑”。

    是啊,那些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而如果古籍典章也算是财富的话,我则愿意被她所拥有,永永远远地拥有。

 

                                                二0一二年元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