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服装厂:当管理大于经营意味着亏损?为什么加班带不来业绩?

 王文周 2018-06-03

只有20%的员工工作是高绩效的
也就是说公司中有60%的员工的工作没有正常产生绩效,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尽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也学习过不少管理知识,尝试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总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
这是专家10年间对200家企业跟踪研究的发现:
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去甚远?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了无效的、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影响人们工作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人员为什么会流动?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用?

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源于管理观。
一、用绩效说话:管理只对绩效负责
现象一:功劳与苦劳
现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劳”是对绩效没有帮助的。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有了“苦劳”之后,就会觉得已经很对得起公司了。其实我们也会接受这些看法,很多公司还是以苦劳为考量标准。这说明对管理的观念还是没有认识清楚。讲苦劳是对管理上的第一浪费。

现象二:能力和态度
(现场测试:分歧开始在这里产生。绝大部分人认为态度比能力重要。给出的理由是:有能力无态度,对绩效无用;能力强态度不对,会产生副作用;应该先端正态度,再发挥能力等)
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直接产生绩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态度。谁产生绩效,谁就最重要。当态度转化为能力,才有用。
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业,你公司活得好的员工是谁?是不是能干的人累死,不干活的人活得很好?而通常是能干的人总是态度不那么好,不能干的人总是很讨好。那么你的管理就一定出问题了,你考核的是态度多,还是能力多?
如果你50%的内容都是在考核态度,那你的公司能干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这意味着如果有机会,他就会流走。这是对管理的第二大浪费。

现象三:才干和品德
(现场测试:大家的误解加深,普遍认为品德差、能力强的人,破坏力极大,坚决不能启用。)

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战时才能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去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是好还是坏,管理不能把赌注押在这里,而恰恰应该去设法解决它:管理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没有机会让人去犯错误,让品德转化为才干,创造绩效。所以学管理,要看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
两点重要补充:何时“德”比“才”重要?

必须要说明的是:在两个时间点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时;一是在提拔时。
①招聘时:德比才重要,是因为一个人大学毕业后,社会修炼基本完成、品格塑造也基本定型。这里的所说的“德”,是指社会的基本公德,如正向思维、乐观向上等。另有对公司价值理念的认同、团队与责任承担等。所以重要岗位面试很重要。
②在提拔时:德比才重要,因为管理中有一个重要的能级原理(彼得原理)——人一定能提拔到他不能胜任的岗位之后不再提拔。通俗讲就是:高位的人都不胜任。这个时候“德”就会发挥作用——因为信任度高而被拥戴,得以发挥团队的力量、群体的力量制胜或解决问题。所以高管任命一定要是品格高尚的人。

等边分配法则:管理是一种分配
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即权力、责任、利益三角对等。
几乎所有管理出问题,都是因为三者的不对等。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分配,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这里分配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权力。我们在管理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分配权力。必须明确,权力分配的依据不是岗位,而是责任。

比如:如果完成绩效的责任分公司的责任最大,那么权力最大的就应该是分公司经理。但是现实中常常不是这样。我建议大家做两个重要观察:
①公司的总经理经常给谁开会?参加会议的人就是权力最大的人。他是经常给总部职能部门的人,如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开会?还是经常和分公司经理、一线经理开会?和总经理经常开会的人最有权做决定,只不过这个决定是通过总经理部署下去。
②公司头衔的设计,是一线人员的称谓高,还是公司职能部门的称谓高?称谓具有象征意义,权力常常在岗位的称谓中就分配了。
你会发现,总经理的会议室里多是职能部门的人,而二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称谓都比分公司、一线岗位的称谓高。你又如何让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去为一个小小的一线经理服务?彼此见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态就立刻拉开了。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基于责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

管理观三: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
第一,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决定;
第二,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
为什么管理做什么要由经营确定?
在一个公司中,“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对。逻辑关系非常明显。比如通常情况下,薄利多销经营,对应规模化和成本管理;一分价钱一分货经营,对应品质和品牌管理;服务化经营对应流程管理;定制化经营对应柔性化管理等。

什么管理不能大于经营?因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大于经营能力的话,那常常意味着亏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进、人才很优秀,但就是经营不景气的原因。虽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观有问题。
你不妨看看,你公司最优秀的人是在做经营,还是在做管理?你开内部会议多,还是开外部会议多?如果你的高管团队每一次都是开内部会议,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属,那么你的管理就大过了经营。这就是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说: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开内部会议,下午不重要的时间见客户;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见客户;下午尽量少的时间开内部会议。从时间的分配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经营大,还是管理大。

企业管理的本质就是绩效管理,绩效管理的核心就是利润管理,利润管理的关键是开源与节流,开源靠业绩增长,节流靠系统托管。老板要想绩效增长自己解放,唯一的方法是引爆团队和导入绩效系统。
没有绩效系统,再好的业绩也没利润;
没有引爆团队,再好的系统也没业绩;
绩效系统解决顶层设计;
绩效增长解决引爆团队。
要想把企业做大,您必须要懂得绩效与薪酬。
那么,接下来,您一定要来参加我们品誉公司杨振天博士的《新时代绩效与薪酬创新管理》课程的学习!

主讲嘉宾:杨振天 博士
◆ 品誉集团发起创始人
◆ 品誉商学院院长、品誉战略总顾问
◆ 中国绩效落地管理开创者与领导者
◆ 专注绩效落地17年,被誉为中国最实战的绩效管理专家
杨振天老师从事咨询培训行业10多年以来,他的课程开遍全国各地,全国30多万学员听过他的绩效课程,总裁学员数达万10万余人,是目前国内绩效课程学员最多的老师,被学员誉为绩效落地管理权威。

杨振天老师三个唯一
全国唯一绩效管理课程超过3000多场的培训咨询老师
全国唯一把绩效落地管理作为博士研究方向的培训咨询老师
全国唯一手把手亲自辅导超过100多个行业的绩效培训咨询老师

由他主导的咨询培训项目涵盖学校、医院及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在房地产、金融、服装针织、餐饮服务、物流配送、装饰工程等行业颇有建树,具有丰富的咨询辅导经验,其亲自辅导的企业有中国银行、中国移动、中国人寿、劲霸男装、哥弟服饰、方太橱柜、红蜻蜓、俏江南、里食真馄饨、业之峰装饰等,是目前国内唯一亲自辅导超过100家企业的绩效管理专家。

中小型企业为什么要做好绩效管理 ?
1、只有完善的绩效系统管理体系,员工才会看到方向,提升企业团队凝聚力,降低人才流失率。
2、绩效系统管理体系,包含企业战略目标规划系统、组织架构系统、工作分析系统、薪酬管理系统、绩效考核系统、生涯规划系统等等,而《新时代绩效与薪酬创新管理》会详细讲解其具体方法、工具。
3、只有完美的准备,才有完美的结果, 让绩效考核与员工收入,晋升,奖金,目标挂钩。关键人才薪酬如何发放?
4、一个好的绩效管理系统,让企业管理者得心应手,便于目标实现。企业各岗位需要配合,什么样的薪酬设计会让不同岗位的人动起来!如何通过体制改由老板操心到全员操心!
4、 好的一个绩效考核是助您完成企业年度目标战略的,本次杨老师所讲的绩效不是理论体系,运用好了,它是一定可以助您完成年度业绩和利润目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