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全心语:“特情法则”将风险降到最低

 秀实lfqb5fqhkh 2018-06-06
“起飞、降落”虽然只是简单的几个字,但是对于每名飞行员来说,每次起飞都是希望,每次降落都是安心。从起飞到落地这个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威胁飞行安全的各种意想不到的特殊情况。面对特殊情况,飞行员应该怎样去处置,怎样处理才是最佳方案?

对于飞行员来说,在正常飞行中每个阶段该做什么,就像吃饭和穿衣一样再熟悉不过了。但是,面对特殊情况的发生,飞行员需要面对心理的干扰,对故障信息进行接收和反馈,并考虑到当时的人、机、环境采取决策,分析怎样更好地协调和管理好机组资源,故障带来的影响怎样去准备,故障时该通知哪些人?在面对综合故障时,先处理哪些故障,是每个航空从事者共同研究的话题。“万事万物有其共同的规律”。同理,面对特殊情况的飞行也有其共同的“特情法则”,它让飞行员在出现特情时保证高效运行,从而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




故障信息接收的心理法则
“冷静,认知,判断,评估,决策”


突发的故障具有意外性、复杂性、紧迫性、危险性和心理临界性。面对严峻的形势时,飞行员是否能保持冷静的心态,是否具备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让外界因素突破你的心理状态很关键。俗话说:“欲令其灭亡,先令其疯狂。”讲得就是人只有在心里疯狂的时候才会做出异常反应。人往往在慌乱时做出的决策错误概率大,在冷静时做出的决策是最佳的。这就是面对特情时“冷静”的重要性。


认知是对故障信号的感知过程,而判断是在对现象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论知识判断是什么故障。例如飞行中出现单侧高度表内黄色ALT故障旗现象,通过按“effice”面板上的其他按钮看是否有变化,便可知是否是显示控制面板的故障。所以感知现象时,能否作出正确的判断是建立在良好的理论基础上的。判断在心理战术处理故障法则中很重要,如果对故障现象判断错误,随后的评估和决策都是错误的。

评估可以说是最错综复杂的心理过程,它需要依据理论知识和飞机的状态,还要考虑到人、机、环境。在多重故障时,评估出主次矛盾和根本原因等,需要将这些综合因素考虑进去,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思考,全面地进行评估。换句话说评估就是把你所拥有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的过程,在高速运行的飞机中需要飞行员快速思考作出反应。评估是在判断故障后进行的,也是作决策的前提条件。

决策是认知、判断、评估的结果。决策是对飞机“走、停、返、备、迫”的决策。这种决策关系着飞行安全和生命安全,是对公司利益是否构成损失的决策,决策在时间上大部分要求紧迫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决策是一门值得去研究的学问。古有赞美张良决策的词句:“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子房功也”,意思是说在小小军帐里做出的作战决策部署,就能决定千里之外的胜负。决策能力不仅对带兵打仗、生活及人生至关重要,其实也和我们的飞行息息相关。




处理特情的管理法则
“状态,决策/排故,准备,通知”


如果前面说的“认知,判断,决策,评估”是心理战术法则,那么“状态,决策/排故,准备,通知”则是行为战术法则。处理特情时如果遵循这样的法则,按流程去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快速检查单中没有考虑到的缺陷,防止在过度应激状态下出现思维空洞现象。


一个人如果没有正确的状态,迟早会误入歧途。同理,飞机也一样,如果遇到特情时,丢失飞机的正确状态,迟早会机毁人亡。在这里“状态”不仅指正确的姿态和形态,而且包含系统状态。也同时要考虑到人、机、环境下飞机应有或预计的形态和姿态。例如,飞机在一定高度上应该具备怎样的增压状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飞机的姿态和形态及系统状态属于“知己”,而外在的“人、机、环境”属于“知彼”,只有达到“知己”和“知彼”,才能更好地确定出飞机应有的和预计的正确状态。

决策是一种心理活动,但是必须在状态得到控制的情况下才能去表达。故障一般分为:检查单可以解决的和检查单解决不了的。“排故”有两种方法:快速检查单排故和人为排故。飞行员在排故时必须在精通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并且在空中快速检查单解决不了时进行。

而“决策和排故”谁先谁后要根据飞机具体的情况和对故障的了解情况而判断,如果飞机的故障是不可恢复、具有急剧破坏性质或者很清楚此故障的处理思路时则需要“先决策再排故”;如果飞机的故障经处理后可恢复、不具备破坏性或者不清楚故障的处理思路时则需要“先排故再决策”。

在我们决定在某机场降落前需要进行下降进近准备且飞机无任何故障,这种准备叫做“正常准备”;而飞机发生特情时,我们在正常准备完毕后,还要根据故障带来的影响修改必要的参数和设置,并考虑到这些故障对人、机、环境有什么要求,这叫非正常准备。

在飞行中,我们还会经常碰到和各种人员的通知。大到应急保障通知,小到落地后的轮椅服务通知。尤其在面临故障特情时,飞行员需要通知相关的人员给予协助。大部分情况下需要通知的人员有:管制、机务、乘务、签派。每类人员都有他们的作用,在空中和地面通知每类人员的顺序有所不同,要根据其作用和处境时机、主次而定。




综合故障的处理法则
“先红,次黄,再蓝,后正常”


综合故障的处理要根据多重故障时的主次而决定处理故障的先后顺序。故障组合也许是两个或多个。飞机每个系统都会有一些灯光和警告。大部分情况下,各个系统的不正常情况都会在再现牌里显示出来,同时伴有黄色警戒和红色警告。一般来说,“红色”代表非常危险的情况,需要立即作出处理;“黄色”代表警戒的情况,危险程度次于红色,“蓝色”不会在再现牌里显示但也要处理(例如机翼防冰活门开蓝色明亮灯或发动机整流罩活门开蓝色明亮灯的处理),最后再执行正常的处理或根据检查单处理。


例如,在空中出现“液压A系统失效”和“轮舱火警”两个故障叠加时,我们必须先处理火警,但是我们要知道轮舱“火警”的目的就是放下起落架靠空气动力灭火,但是在液压A失效的情况下不能放下起落架,且如果执行液压A失效检查单并不能做到第一时间放起落架,所以此时应终止所有检查单而执行“人工放起落架”检查单是最合适的决策,做完“人工放起落架”检查单后,再执行黄色警告“液压A系统失效”检查单。如果此时模拟机教员再增加一个“右转换汇流条故障”,执行完此检查单后,右转换汇流条仍故障,还要通知客舱人员,监视轮舱部位是否有烟火再次产生,因为主轮舱防火由2号交流转换汇流条供电的火警探测器组成。

确保飞行安全是航空业者永恒的主题。飞行机组确保飞行安全和提高运行效率的度要把握好,不能为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轻视飞行安全,经济效益须建立在飞行安全底线之内。当遇到风险时,机组要评估此风险是否影响继续飞行,如何决策才是最佳的。

作者:冯海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