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为什么反复要求患者反馈治疗信息?

 herngwu 2018-06-06

  这个世界上,我觉得螺旋形是最美丽的图,因为啊,从这个图片所在平面,任何一点都是旋转对称的。但是呢,还有一个更美丽的图形,就是螺旋上升形。因为啊,任何的事情发展都是这样的。历史是这样,疾病也是这样,治病更是如此。



 

  很多人不是很明白的。生病了,总是希望一蹴而就,巴不得上一秒得病,下一秒就治好了。

 

  人体是非常复杂和精密的,正如老祖宗说的:“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我想啊,如果稍微明白这点道理,在面对疾病以及很多其他事情的时候,那么就会更有耐心了。

 

  我说这些,跟我要说的主题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关系了。

 

  门诊的很多病人,来了中医科看病的,我都会要求留下联系方式。比如微信啊,电话号码。然后会说:“吃完药记得反馈情况,吃了3包的时候也可以反馈情况,不论好的还是坏的。”

  说的久了,发现一个现象。其实很多人不太重视。可能以前没有过这样的待遇。还有些人以为有什么其他目的。为此啊,我就想到了写上一点相关的东西,普及一下关于中医的道理。

 

  其实,对于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很多人并不那么了解。很多人都习惯“想当然”。为此呢,我前面还写过一篇文章《中医是怎样看病的》,就是想要简单的解释下我们看病的一个过程。我们更注重的是“病的人”而不是“人的病”。所以面对一个病人,我们需要综合参考患者具体的情况,比如高矮胖瘦,体质强弱,甚至天气气候和心理情绪都要考虑。基本可以说是个性化的精准治疗。我在那个文章中也反复强调,中医生啊,看每一个病人,基本都相当于做了一张试卷,是非常耗费脑筋的。



  记得以前有同行分享过这样一个事情:

 

  很多病家问:这个病你看过吗?

  我们都会回答:我治好过的病,不代表以后这样的病都可以治好。没有看过的病,也不表示我治不好。

 

  由于方法论和系统论的不同,着眼点的不同,中医就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看一个病人,医生可以根据自己或者前人经验还有中医理论,以及当前患者的具体表现,认真收集足够的资料,如同法官断案一样,处方用药,但是效果怎么样,这张试卷能够得多少分,60分还是90分或者不及格,都必须从患者那里才可以知道。正如前面说的,即使是看的滚瓜烂熟的病了,也有出现错误失败的时候,不然这个世界就没有人生病,更没有人会去世了。人体的复杂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复杂。我觉得不论谁,保持一个对生命的敬畏或许能够对你治病有所帮助。

 

  当你提供了反馈的资料,这个螺旋上升的机制就触发了。反馈回来的信息不断指导医生做思路调整。形成一个“治疗——反馈——修正”的闭合反馈环路。其实在这样的不断磨合中,一个病人和一个医生,接触越久,对于病家的体质,比如是阳虚底子还是阴虚底子等就会越来越清楚,等下次身体稍有不适,处方用药就会更精准更合适。对于一些慢性病,尤其如此,你的不断反馈对调整对你的用药,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医生呢,也可以有更多时间来思考,来查阅文献。

 

  我觉得有必要举个例子。

 

  比如这个胃炎,很多人都有。门诊有一类寒热错杂的胃炎的病人比较多。可能跟现在很多人的饮食习惯有关系。比如啊,一下吃火锅,热火朝天,一下又冰激凌,冰天雪地。自己爽一时,胃可就苦一世了。

 

  这样的患者,可能吃冷的吃不得,也烧心啊,反酸,这个舌苔啊,可能是黄白相间的,半夏泻心汤就有使用机会了。我第一次听用这个方子,还是从高格非那里,他特别说到要调节这个药物的寒热比例。当时啊,不是很明白,跟的临床久了就有一些感觉了。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半夏泻心汤的药物组成:

 

  姜半夏,黄连,黄芩,党参,干姜,甘草,大枣

 

  这个方子,很有意思的。一半的苦寒药,比如这个黄连,大家都知道很苦,性是寒的。

 

  另一半呢,却是辛温的药物,比如这个干姜。

 

  所以,就要根据这个病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这个比例。比如这个黄连到底3克还是2克,这些都需要患者随时反馈情况。大小便啊,腹胀啊这些。这些是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的,因为每一个病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及时的反馈,下次过来复诊,那么就可以开出更有针对性的药物了。

 

  其实这样的寒冷共用的方子,中医里面还有很多,其中的比例都需要患者及时的反馈,医生才有可能及时总结和调整。

 

  另外,比如我以前写过一个文章,叫做《咳嗽老不好,寒热分清否?》,里面的咳嗽,如果不及时看到之前的治疗方案,医生没有进行反思,可能就会把这个寒热辨错了。反馈的重要性由此也可见一斑。

 

  所以,为了你自己的健康,

 

  服药后一定要反馈,服服药后一定要反馈,药后一定要反馈。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什么都没有,不见好也不见坏,也反应。这个也是反馈情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