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艺海拾贝》摘录

 沧海一粟1951 2018-06-06
《艺海拾贝》摘录

  作者:秦牧

    这是一部美学著作。它介于哲学与文学艺术之间,既有哲理,又包含着丰富的文学艺术知识。因此,对于提高文学艺术修养,该书是一部难得的读物。

 

                         

在艺术创造上,也让我们赞美人为的加工的作用,放弃那种原始的、自然崇拜的观点吧!                                                                                   

`政治方向上,永远都需要一致性,在艺术风格上,任何时候都应该提倡多样化,那种在艺术风格上扬此抑彼甚至独定一尊的论调,是最妨碍“百花齐放”                       的。                                                                                            

从菊花和金鱼的多姿多彩,也使我想到“风格”是大胆发扬之后才能够形成的。                                                                                           

新的文学艺术代替了旧的文学艺术的过程,常常也就是新的习惯势力驱逐旧的习惯势力的的过程。                                                                           

 

过大的估计文学艺术的作用是不必要的,但过小的估计它的作用也同样是错误的。穿凿附会的传说有时尚且能够产生这样巨大的影响,完全宣传革命真理的文学艺术应该发挥多么巨大的作用才对呵。而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作品应该有荡气回肠的感人力量。                                                                

 

一切艺术所以能够感动人,只是因为被感动的人从这种艺术里面引起某种程度上的共鸣。没有这种共鸣是谈不上感动的。因此,这一阶级的艺术可以使这一阶级的人感动得如醉如痴,但对于牢固保持敌对阶级观点的人来说,却可以完全不发生作用。                                                                                    

我们看到一枝并蒂莲、看到一对鸳鸯鸟,就会引起一阵美感。这固然是过去的艺术作品多少给我们一些影响的原故;另一方面,却也是由于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对人无害有益的。                                                                                  

 

美感任何时候都是以一定的思想内容为基础的。不过有时候,在某种艺术作品中,这个基础,在外表看来,偶尔表现得比较隐晦罢了。                                             

 

从并蒂莲、双飞蝶之类能够激发人们的美感,而血吸虫则完全不能,充分说明了离开思想原则的、形式主义的美学的破产。                                                                                                                                               

事物可以推想是一回事,实地经验总比看听空想确凿又是一回事,这两个道理是同时并存着的。                                                                              

 

从干荔枝的味道尚且不能很好推知鲜荔枝的味道,更不要说凭其他果子来想象鲜荔枝的味道了。这种道理告诉我们,即使对生活经验怎样丰富的人,亲知知识也是必须不断补充的。  

 

没有精彩的细部,旧很难有卓越的整体。这道理是很浅显的。但是,细部好了,还得结构和谐完整,才能构成卓越的整体。没有这种和谐,就变成驳杂纷乱了。这种道理不但存在于绘画中,也存在于一切艺术领域中。              

 

茅台或花雕的内容(酒味)和它的形式(盛器),存在着一种奇特的关系。由于它的内容太卓越了,朴拙的形式并不构成不良的影响;相反的,却使它相得益彰。“朴素的美”原是靠异常出色的内容的美才挺起脊梁来的。                                          

 

美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可以华丽一些,可以朴素一些,也可以朴素与华丽相互交错。浓妆淡抹总相宜这句话说得好极了。真正具有实质的美的东西,可以采取各样的形式来表现它。

 

我们不能因为只看到总的流向,就以为每一小节的流向都是这样;也不能因为看到一小节的江河流向的殊异,就忘记了那个总的流向。                                                                  

   

    社会、历史有一个总的流向,这是完全肯定的。而生活的细节则象是浪花飞溅似的,可以有无穷无尽的样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础的功夫很重要。好象积木游戏,底下不端正,搭起来的东西就容易倾倒,就是不倾倒,也很容易歪歪斜斜。有些不是科班出身的演员,成为著名演员之后,仍然必须大练基本功,道理也正在这儿。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够建造房子,这道理是很浅显的。但是好高务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不但在开始学习的时候,应该从最基本的事情入手,就是到了获得卓越技能之后,也仍然必须不断“练功”,这道理比上面的道理,也许就要稍深一层了。                                                               

 

有些人所以以为艺术工作有什么秘诀,是因为他们把艺术和什么“祖传秘方”或者什么纯技术性的事情(如绘画时用颜料配出某一种颜色)混同起来。我们可以读到各式各样的美学论文、艺术工作经验谈,然而,那都不是“秘诀”,那都不过是一些艺术工作的根本规律的探讨,或者一些个别的经验之谈罢了。它们,如果是正确的话,就像是一块块指路的“将军箭”,告诉人们,通过什么道路就可以达到什么结果。至于走路的事情,仍得靠各个人自己去走。对于不肯付出辛勤劳动的人,这些美学理论、艺术经验谈并不能起什么作用。这正象立场不正,或者没有斗争经验、知识贫乏、懒于思索的人,即使把一本关于辨证唯物主义的书籍背得滚瓜烂熟,也并不可能由此掌握辨证法一样。

 

然而,有些人不是这样想,他们认为某些艺术家掌握了一些“秘而不宣“的手段,当作看家本领,当作“撒手锏”,不肯告诉旁人。

 

高尔基曾经意味深长地说:“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象火花,它既可以熄灭,也可能燃烧起来,而逼使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每个人应该尽其在我地贡献力量,不必因为力量微小而羞惭。……力量小而拼全力工作的人在某一点上甚至比力量大而没有发挥尽致的人还要伟大。……天才在某种程度上是汗水的结晶物。如果把天才和汗水隔开,许多人不把汗水灌溉到文学艺术的园地上面来,这片园地就不能出现更多妍丽的花朵了。

 

伟大的艺术家不但接受历代的优良传统的教养,实际上也还受着同时代广大群众的教养。试问有那一个伟大的艺术家是可以不生活在群众中,不广泛阅读同时代人们的作品和倾听各方面的声音的?

 

各种学问彼此的关联十分密切。人们只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才把它们分门别类罢了。而事实上,各种知识象一个网似的,网孔与网孔之间互相关联,越向知识的领域走前一步,就越体会到各部门知识的血缘。

 

知识,的确能够增加掌握它的人驾驭事物的本领。人的行为越符合于客观规律,而且知识越丰富,也就自然越有力量。

 

掌握丰富的知识,又有助于我们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巩固。……丰富的知识,又能够提高艺术敏感。

 

掌握丰富的知识自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天道酬勤”,深入生活,博学切问,并用一根强有力的思想的线索去贯穿起那一切,将逐渐使我们成为知识丰富的人,许多老前辈们早就给我们做出光辉的榜样了。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重要的。没有直接生活体验,光靠书本,只能使人成为书痴;然而不博览泛读,接受历史上无数的人的生活经验的结晶,知识无论如何也是不会丰富的。

“重心所在应该有饱满的份量。”

 

简洁是重要的,但是,文学工作,细致也是重要的。有些地方应该力求气其短;有些地方,却应该适当延长。缩短和延长,都是艺术家的本领。而这种本领,不能单求之于文字技巧,没有一定的思想水平和生活知识,谈不上适当的缩短和延长。

 

艺术植根于生活,生活基础深厚,艺术上的花样才有可能丰富。……“平中之奇”原是随处都存在的。对生活不熟悉的时候,只能够看到“平”,深入熟悉的时候,就自然会看到这“平中之奇”了。这“平中之奇”,在艺术表现上是多么重要啊!艺术上切忌划一和平庸,能够掌握一般性,又掌握特殊性,就有可能不陷入艺术风格上划一和平庸的泥淖了。

 

没有千万朵花是酿不出一磅蜜来的,没有许多的果子也是提炼不出一瓶果子汁来的。没有丰富的生活知识就谈不上什么“概括”,什么“厚积而薄发”。

 

想象的列车可以纵情奔驰,但是它不能离开坚实的生活基础的轨道。

 

古巴革命先驱者诗人何塞•马蒂,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写作的艺术,不就是凝练的艺术吗?”

 

一个人接过别人献赠鲜花的时候,起初总是把花束捧持起来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手才会垂下去。前一个姿势比后一个姿势要严肃和生动的多。艺术要表现的正是最动人的事物。

 

抛弃自己的风格来模仿别人,既然在理论上和事实上都可以完全证明是一条“死胡同”, 为什么历代还是有许人醉心于模仿呢?这大概 是由于初学者往往从“模仿”开始,少年人的模仿,成年人是不便加以责难的。但是一个人学习达到一定水平,或者说,到了应该长成的阶段之后,如果不能推陈出新,不能发扬自己的风格,也就谈不上什么创造了。“模仿”比起“创造”来不知要容易多少万倍,唯其容易,所以贪图方便的人就往往钻进这条死胡同去了。

 

模仿之所以必然糟糕,我想有许许多多方面的原因存在。

 

一,艺术是反映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要反映生活的新鲜内容就必须随着生活而发展。

 

二,艺术的新鲜感离开“个性”、“独特风格”就要打打折扣了。

 

三,艺术应该注意广泛继承。

 

四,“取法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种,仅得其下。”

 

模仿总是不能十全十美的,总是不能超出所模仿的东西的。一切对亦步亦趋、处处模仿那种行为的批评并不是用来批评小孩子和初学者的。任何人起初都必须经过这么一个阶段,那一类说法是用来批评把模仿当做永远方向的成年人的,是用来批评那些已经学习了很多、却“不敢越雷池一步”、在艺术手法上陈陈相因的人们的。

 

优秀的语言艺术家,总是象海绵吸水似的,去吸取大量富有生命力的词汇;总是象一座喷泉喷出水柱似的,擅于说出优美动听的语言;总是象卓越的射手似的,要使他的语言的箭精确地射中“意义的靶心”;总是象一具精密的天秤似的,能够称出各个意义仿佛相似的词儿细微的区分……

 

……从这些事例中,我想颇可以吸取一点关于语言艺术的滋养。当要一两句话去打动人心的时候,必须很好地掌握对象的心理状态,而这些话又是决不能流于平庸的,它们必须警辟。或者是采取笨拙的形式,而包含着少许言外之意;或者是聪明毕露,光芒四射。如果有这样的作家,他写作品,只在精彩之处、骨节眼的地方才着意作艺术加工,而在叙述平凡的事物的时候,却文笔沉闷,流于平庸;我们能够说这样的作品是完美之作吗?我想:也不能。

 

我想我们必须很好地认识笑的力量。幽默,使人想起了智慧的微笑;讽刺,使人想起了横眉的大笑。通过这些笑声,我们还可以感受到蕴藏于其中的锐利、严肃、豪迈、信心等等因素。人们通过笑声来认识事物的时候,那种了解,往往是十分深刻的。笑声有时象烈火,可以烧掉一切丑恶的事物;笑声有时又象清泉,可以让人的灵魂在其中好好荡涤一下。

 

文字的暧昧是由于思想的朦胧。

 

只有当思想、生活知识、艺术技巧这几方面都达到相当水平,并且互相水乳交融地结合的时候,才能够产生真正的艺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