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马未都点评冯小刚:千万别把我当人

 張清 2018-06-08
历史新编
每天读一篇,学会用常识说话


一份严肃、用证据说话的历史微刊


冯小刚:我不是人 来自历史新编 21:10

冯小刚,冯大导演。


你跟一个人认识啊,他没名的时候,跟他出名的时候,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我跟冯小刚认识,没王朔那么早,但也有25年了。我跟冯小刚认识,是从大家很熟悉的《编辑部的故事》。北京电视台的《渴望》播出后,编辑部的朋友们都感觉电视剧要超过小说的热度了,因为什么呢?万人空巷。


从此,大家开始都想混入电视剧制作队伍。那个时代,大家看不起电视剧的写作,都以写电视剧为耻。说大家都喜欢说,但就是不想写,写电视剧的地位是很低的,写小说地位最高。


当时就想,做个什么样的电视剧呢?做个室内剧。因为成本低呀。


当时把中国的各个领域都排个队,但是哪个领域都不能动。写工人阶级?工人阶级那是老大哥,是领导阶级,你不能写他的缺点,不能写。写农民,农民是兄弟啊,你不能写得太低,有歧视之嫌。写解放军?那是钢铁长城,你不能看见他,也不能写。最后想了想,只能写我们自己。


因为最初呢,我们这些编剧最初大部分都是编辑。比如我是编辑,比如魏东生是编辑,苏雷是专业编剧,剩下一个半无业游民,王朔是半个编辑,他把冯小刚拉来了。


我说这人是谁啊?王朔说是个画布景的。你别瞧不起这画布景的,现在美国很多大艺术家是画布景的。


冯小刚这人特聪明,东西不需要多听,听几句就明白了。


我们今天觉得这电视剧很好玩,但当时不好玩,为什么呢?老被枪毙。


当时定那么几个人的性格,都是先定好的,比如牛大姐,一定是那种因循守旧的性格。比如李东宝,葛优当时因此一炮而红。


当时我们谁都不敢糟蹋,只能糟蹋自己。这就是《编辑部的故事》。今天有名的电影店员,当时都在电视剧中饰演过角色。


比如濮存晰,当时演一个男文青。


比如张国立,当时饰演一个要自杀的恋爱狂。


比如李玲玉,当时东方歌舞团的女歌星。


当时定完调子后,每个人分开写,大家的态度都不积极。因为当时不见响,因为剧本呈上去后,杳无音信。因为又被毙了。大家只能都回去,各干个事。


后来王朔修改了下,呈上去又石沉大海。我的感觉就是彻底凉了。这个事情搁置了很长时间。


最后北京电视台缺本子,说剧本还能不能找回来,我都不知道扔哪里了。因为那时候剧本就是一包纸。这时候大部分人都打退堂鼓了,因为已经被枪毙两回了。


但当时冯小刚觉得这本子我能写。因为他模仿能力特强,大家写的剧本都差不多。


于是这个本子最终主要执笔者就是王朔和冯小刚写的。然后就开拍了,居然就红了。当时为啥这个本子能红呢?因为当时所有人的说话方式,跟过去所有影视剧中的说话方式都不太一样,那时候说话比较自由、比较洒脱、比较片儿汤,就是说:有话不好好说。


很自由,都把自己不当人。所以王朔有一本小说,叫《千万别把我当人》。所以冯小刚有这样一种态度:会自嘲。这个自嘲精神很重要。尤其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中,我们生活中如果不会自嘲,是很难化解心中郁闷的。


这个冯小刚前几年,跟我打电话说我家里搞个小聚会,请你吃个饭。电话打得很急,我想朋友间聚会,空着手不好意思。怎么办呢?拿两瓶酒吧,这酒我都拎上了,我又搁下了,觉得我自个儿土。


我一想,我新买了一根拐杖,我就拿上了,他一开门,我就把拐杖顺手给了他。你知道在中国有两样东西不能送,一样是钟,钟表的“钟”,一个是拐杖。可我就把这事给忘了。


我把这拐杖顺手给了他。给他后,他拿着看了看,说你怎么知道我快要使上这东西了。你看,他就有自嘲精神,自己能解释自己。我当时就感觉尴尬局面,但他就给化解了,也不会使我尴尬。


冯小刚最早拍电视剧,是跟着郑小龙拍的,《北京人在纽约》。


他自己的第一部电视剧被毙了,第二部是《甲方乙方》。那都是王朔的语言,冯小刚特别会模仿。比如英达、葛优、刘蓓,所有角色,最经典的台词: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你知道,一个电影中,有一句经典台词,都是不得了的事。比如我们小时候看电影,地雷战还是小兵张嘎中的:高,高,实在是高。


我当时只是觉得小刚就是有点小聪明,谁还不会啊!我什么时候才开始觉得他有点能耐呢?是他拍的《夜宴》。


拍夜宴那年,三大导演拍了三部大片。陈凯歌的《无极》,张艺谋的《黄金甲》,冯小刚的《夜宴》。我公开说过,在这三部片子横向比较中,冯小刚的夜宴明显高过其他两部。


黄金甲呢,有点虚张声势,让王朔誉为是搞装修的。确实场面很奢华,但是那时代说不清是哪个时代。然后每个演员都非常挤着自己,是那种感觉。


夜宴后,他拍了很多片子,我不是每个都看。比如《非诚勿扰》,对我来说,这种片子就是一种调剂。有点想去餐厅吃饭,点了一拍黄瓜,可点可不点。


可是像《非诚勿扰》这部片子,他卖的很好,票房很好。他第一步票房过十亿的。在那个时代票房过十亿是不得了的事情,因为那是时候全中国的票房都没多少。


比如在拍《非诚勿扰》之前,他还拍了部《天下无贼》。天下无贼很有意思,推出了个男配角,王宝强是典型的北漂,屌丝逆袭。


我原来老以为王宝强这人就是天生带点喜感的人。我以为他就是个练武的,但那天他把自己头发掰成个烧鸡似的。我就觉得这人还是


《集结号》这事我是很清楚的。冯小刚当时动用张涵予下了很大决心,要把张涵予集结的人气都赌在这张台上,如果这张台输了,那是满盘皆输,如果赢了,那是眼力。张涵予也是主动请缨,就是说,我一定下大工夫,努力把这个戏演好。张涵予就是这部戏后,成了新的一线男演员。


《集结号》这个片子很不好拍,就是他很容易流于枯燥。他故事的交代呢,虽然是个战争场面,但时大幅度的时间都给了寻找、归队等等这些情节。这部片子获得成功,使冯小刚导演的品牌价值大大的提升一部。


他拍《唐山大地震》,我当时好像跟他念叨过,我说这戏有点悬。为什么呢?很简单。中国人拍灾难片,肯定是拍不过好莱坞。好莱坞技术支持力量太大,他在上面的投入太大。我们拍个《唐山大地震》,后面搭两布景,道具们拿绳一拉,拉倒塌了那不像。所以我说灾难片最好不拍。


但是小刚知难而上。结果我看片子排出后,他更多是在人性上做文章。他当时五十了,人过五十,我觉得是人性的一个成熟。唐山大地震主要表现的就是人性的关怀。


我觉得冯小刚最有成就的片子,也就是他遭遇滑铁卢的,是《一九四二》。当时所有人都不看好,我非常看好,因为我看到样片了,我觉得他一定不会在票房上失败。没想打在票房上失败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不了解现在的年轻人。你知道哭一场比笑一场,内心感受是活得更舒服。很多年轻人说:我活得好好地,我为啥要跑去哭一场呢?你不知道,一个人活得长,不是因为你笑,是因为你哭。容易哭的人,寿命都容易长。为什么你?他能够宣泄。


一个人在那傻乐,有什么意思?我们现在很多片子,就是让你傻乐。


我当时写过两篇博客,我对《一九四二》的评价非常高。我们的传统电影有个结点,《一九四二》是个结点。在这部片之后,我们的传统电影就告一段落了。我觉得之前,是有责任的电影。我这么说,很多年轻人都不接受,因为你没挨过饿,什么叫挨过饿?就是长时间吃不过。年轻人都没经历过,但我们都经历过。


你没有这段经历,没有民族的记忆,是不能理解这部电影的。


你今天可能觉得困难离你很远,其实困难与甜蜜之间,没有多远。


一个导演在电影娱乐化的今天,能够有责任感的去拍这样一部电影,是让我非常的受感动。


说起来,我跟小刚他们都是一代人,按照今天的说法,叫做五零后。我们到这个岁数,回忆起年轻时候的交往,你会看到一个人的成长。


他这个人的好处,极为聪明,模仿力极强。在模仿力的基础上有创造力,一次一次超越自己。不躺在自己前面的功绩上,他很容易流俗,变成一个喜剧导演。你看今天大赚其钱的都是喜剧片,尤其是恶搞一点的。




换个角度读历史deepreader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