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小刚,变了也没变

 为什么73 2023-04-06 发布于北京

原创 叉少 往事叉烧 2023-04-06 12:00 发表于北京

图片

 “我还不如他养的狗。”

 

饭桌上,儿子没得到父亲答复,期待落空,不停往嘴巴里塞菜,抑制眼眶里的泪水。

 

嘴上不表态,但当晚陈敬修心软了,同意儿子去北京闯荡。他冒雨给儿子买了两大袋烧腊,却因为淋雨,吃了感冒药,第二天起晚了。

 

陈敬修带着狗狗八筒去给儿子送行,眼看火车就要开了,八筒撇下陈敬修,狂奔了起来。儿子望着站台上狂奔的八筒,瞥见父亲给自己准备的两大袋烧腊,湿了眼眶。

 

这是冯小刚在新片《忠犬八公》里的角色,跟过往饰演的“大哥”形象不同,这一次,冯小刚演的父亲把所有的爱都埋在心底。

 

电影院里一片啜泣,有人说:“我爸就是这样的”,“在他身上看到了我爸的影子。”

 

从业近40年,冯小刚在自己的路上不断突破。从拥抱商业到回归文艺,从专注电影到拍电视剧,从导演到演员,从八面玲珑的汤师爷到名震京城的六爷“老炮儿”,冯小刚不停做出改变。

 

也正是这份不断突破,不断打破舒适区的创新精神,才造就了真正的电影人冯小刚。


图片

人与狗

3月31日,冯小刚、陈冲主演的《忠犬八公》上映,冯小刚饰演忠犬“八筒”的爹,一个怕老婆的大学教授。

 

一次在外出考察的路上,陈教授偶然捡到了一只刚满月的小狗,因为没人领养,陈教授只能把小狗偷偷带回家。

 

之所以说“偷偷”,是因为陈敬修的老婆李佳珍从前被狗咬过,反对在家养狗。陈敬修又是个不折不扣的“耙耳朵”,对老婆的话言听计从。
 
可这次,陈敬修却“忤逆”了李佳珍,决定把狗留下。他喂小狗牛肉干,带它散步,得空就给它洗澡,俨然成了“爷儿俩”。李佳珍看得直叹气又无奈,只得同意把狗留下。
 
现实生活里,冯小刚也养过一只流浪狗,名叫丢丢。冯小刚的夫人徐帆也跟电影里的李佳珍一样,一开始怕狗,但最终还是决定收养。
 
刚领回家时,丢丢只有七八个月大,非常怕人。冯小刚夫妇细心地喂养它,带它散步,陪它玩,又花了很长时间帮它建立信心。丢丢也终于融入这个大家庭,每次冯小刚出差回来都黏着他不放。
 
冯小刚感慨:“养小动物,就得对它好,动物与人是有感情的。”
 
影片中不同年龄段的八筒,实际上是由18只狗狗共同扮演的,而主演“大黄”,就是一只被营救出来的流浪狗。
 
刚来到剧组的时候,大黄怕人,怕生,极度没有安全感,听到菜刀的声音都会颤抖到失禁。为了和大黄“搞好关系”,冯小刚绞尽脑汁跟狗狗互动,狠劲夸、哄,塞零食、鸡腿,彼此间越来越有默契。到了后来,大黄也在大家的关心下放下戒备,出色完成了表演。
 
实际上,陪伴冯小刚十六年后,今年的大年初三丢丢去世了。巧合的是,丢丢去世后不久,《忠犬八公》确定3月31日上映,冯小刚感慨:“感觉这似乎冥冥之中有一种缘分。”
 
图片
 图源|《忠犬八公》

在过往的影视形象中,冯小刚擅长饰演那种霸气、严肃的大哥角色。
 
不论是《老炮儿》里威震一方的老炮六爷,《建国大业》里的上海滩黑社会头目杜月笙,还是《功夫》里霸气十足的鳄鱼帮老大,都跟陈敬修的形象大相径庭。

 

陈敬修这个角色,木讷、话少、自尊心强、在家没什么地位……可令人惊喜的是,演这类“闷葫芦”的角色,冯小刚演得毫不费力,且非常逼真,一腔一调都很生活流。
 
跟“偶像”陈冲的对手戏,冯小刚也演得非常过瘾,在李佳珍那种泼辣、强势又接地气的老婆面前,冯小刚把丈夫的小胆和委屈演得活灵活现,活像一个受惯了气的“小男人”。
 
在演技加成下,电影整体节奏舒缓而快慢有度,没有夸张的造作,也没有刻意的煽情,而是用最平和、温暖的基调来打动人心。
 
电影刚上映,豆瓣评分就冲到了8.1分。网友评价:“放下喧嚣,回归温情,冯小刚这次真是返璞归真了!”
 
图片
 图源|《回响》

除了在《忠犬八公》里的精彩演绎,冯小刚导演的网剧《回响》也在热播。

 

不同于典型的侦探推理剧,《回响》在类型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冯小刚往刑侦戏里掺杂进对婚姻情感话题的辛辣探讨与洞察,为悬疑剧树立了新的榜样。

 

《回响》播出后热度飙升,3月21日爱奇艺站内热度峰值突破8845,引发大规模讨论。

 

而冯小刚的这次加盟,也让诞生三年的迷雾剧场再度创新,通过“悬疑”来探讨情感、人性和社会,向深度和广度开掘。

图片

从编剧到导演

能演好陈敬修这样的角色,不仅是因为冯小刚自身积淀的人生阅历,也因为他在行业内多年的坚持和不断的突破。

 

从业30多年,不论作为演员还是导演,冯小刚都留下了不少优秀作品。

 

可身为商业片大导、京圈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冯小刚的电影之路一开始却并不平坦。

 

跟王朔、姜文、叶京等大院子弟比起来,冯小刚算是妥妥的草根出身。他最初是学美术的,爸妈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

 

妈妈身体不好,一个人拉扯着冯小刚和他姐姐,她教育冯小刚说:“孩子,你以后一定会顺顺利利的,所有的苦难都让妈替你尝尽了,你有出息,我的罪就没有白受。”

 

冯小刚记住了妈妈的话,他长大后进入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做美工,因为相貌不佳、出身平凡,很多人都没拿他当回事儿。但冯小刚人勤快,又聪明,很快就遇见了郑晓龙这个贵人。

 

跟着北京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郑晓龙,冯小刚踏入“京圈”,认识了王朔、叶京等一干人。冯小刚非常崇拜王朔,对他的很多作品倒背如流。多年后回想认识王朔的这段经历,冯小刚说:抬头望见北斗星。

 

1991年,“海马影视创作室”筹拍《编辑部的故事》,王朔写得非常顺利,可正要开拍,本子突然丢了,没人愿意再重来一遍。

 

冯小刚找到王朔,说希望能一起把这个本子弄完。凭着记忆,冯小刚硬生生把剧本还原了出来。

 

这部剧成了当年的大热门,收获了金鹰奖、金萱奖、飞天奖等多个奖项,至今豆瓣评分9.1。

 

冯小刚作为编剧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郑晓龙评价冯小刚说:“冯小刚非常聪明。王朔的语言中暗含着珠玑,暗含着思想,而冯小刚呢就比较在嘴皮上下工夫,他长项是有悟性。”

 

冯小刚这就算真正入圈了,他转行成了编剧,又联合郑晓龙执导了《北京人在纽约》,走上了导演这条路。

 

图片

 图源|《甲方乙方》

从90年代中期起,国内电影行业开始遇冷。电视剧冲击,审查变严,上影、西影等制片厂接连亏损。可这股电影业的低潮,却意外成就了导演冯小刚。

 

1997年,冯小刚受韩三平的委托拍一部反映工人下岗生活的片子。冯小刚思来想去:“下岗工人没人爱看,也没人愿意花钱去看,不如咱拍个喜剧?”

 

于是就有了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甲方乙方》。

 

《甲方乙方》采用了小品串联式的电影结构,为了拍这部片子,冯小刚下了血本,放弃导演片酬,只拿票房分账。结果《甲方乙方》拿下3600万票房,几乎是投资的十倍。

 

冯小刚彻底红了,不但形成了独属他黑色幽默的“冯氏风格”,还开启了国内贺岁片的概念。

 

1998年,冯小刚加入华谊,当年拍的《不见不散》票房高达4300万,成了年度票房冠军。

 

高票房的同时,《不见不散》还收获了高口碑。这部讲在美国的北京人爱情故事的片子,被评为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十大优秀爱情电影。

 

接下来,冯小刚又拍了《没完没了》《大腕》《手机》,部部叫好又卖座,华谊兄弟也一跃成为内陆影视圈的龙头老大,佳作不断。

 

多年以后,王中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华谊兄弟的江山,有一半是冯小刚打下的。”

 

2004年,冯小刚拍摄刘德华和刘若英主演的《天下无贼》,他一改往常过度依赖语言的喜剧模式,转而向类型片靠近,并开始引入动作电影的表现元素。

 

这部极具好莱坞风格的影片上映后大受好评,票房过了亿。刘若英、王宝强、李冰冰等演员都凭借该片收获了极大热度,冯小刚也被评价“思想性方面有了喜人的突破”。

 

至此,冯小刚成了中国最有观众缘的电影导演之一,也是最懂市场的商业导演之一。


图片
不停突破,永立潮头

享受观众掌声的同时,冯小刚也招来不少同行和媒体的批判。

2005年,第五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选出“百年100位中国导演”,冯小刚没入榜。批评者认为,冯小刚拍的不是电影而是电视剧,缺乏思想缺乏艺术性,“不知道他这拍的是一个什么东西”。

冯小刚也在反思自己前些年的创作,觉得步子迈得太大太快:

“一年一年都在拍电影,我没有了生活。我觉得正在一个特别窄的胡同里长跑,怎么跑两边都是一个墙,越跑越窄。”

图片 图源|《集结号》

其实,对媒体所有的的抨击和同行的嘲讽,冯小刚都心知肚明,只是很少出面反驳。

冯小刚早年是个“弱势群体”,没有地位,没有发言权。有了票房、热度和地位,才能撒开手去干自己想干的事。
这个“曲线救国”的过程,被冯小刚自己总结为“前十年,顺流而下;后十年,逆流而上”。
“前十年,顺流而下”,指的是同侪们都在拍艺术片的年代,他却顺应市场经济大潮,成了商业片领军人物;“后十年,逆流而上”,则是指在同辈人拥抱商业的近年,他却敢于回溯文艺片,坚持着对艺术的追求。
2006年,张艺谋拍起《满城尽带黄金甲》,2007年,《三毛从军记》导演张建亚拍起《爱情呼叫转移》,在大导们一个个向商业靠拢的时候,冯小刚反而拍出了一部撼动人心的《集结号》。
《集结号》摆脱了直白的英雄主义和简单的二元对立,采用了纪录片的手法来表现现实主义的风格。
冯小刚把影片的视角放在那些普通的士兵身上,放在那些勇敢但也怯懦、甚至因战友的死亡而犯错枪杀俘虏的士兵身上,观众由此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弱点。
影片上映后,票房收获2.1亿,不少人对冯小刚刮目相看,“少见的大陆好片子,冯小刚拍出了国产主旋律电影的新榜样”。张国立说:“这次冯小刚拍出来一个独一无二的自己。”
这之后,冯小刚又拍了灾难题材《唐山大地震》,“民族心灵史”《一九四二》,聚焦女性视角的《我不是潘金莲》《芳华》,成功完成了文艺片导演的转型。
转型后的冯小刚,离过往贺岁片的舒适区越来越远,离自己的艺术初心越来越近。
“三十岁,我可以妥协,退而求其次,因为来日方长;但我已经快六十岁了,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我就不愿意妥协了,因为时间无多。”
2019年,冯小刚执导了改编自挚友真实经历的《只有芸知道》,这是冯小刚最后一部贺岁档,讲述了一段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只有芸知道》是一部“回头看”的电影,迥异于冯小刚以往充满幽默和平民色彩的贺岁片。这也是冯小刚最朴实无华的片子,“整部影片充斥着静水深流的深沉”。
这之后,冯小刚放缓了拍电影的节奏,他突破自己,拍起了电视剧。
2021年,冯小刚拍了《北辙南辕》,今年三月又上线了《回响》,冯小刚拍电视剧,题材多变,可仍旧向电影水准靠拢。
图片 图源|《只有芸知道》
步入人生下半场的冯导,又开始频频演戏。
早年间,冯小刚就在《编辑部的故事》《阳光灿烂的日子》和《北京人在纽约》等戏里客串过角色。新世纪以来,他又出演了《我是你爸爸》《功夫》《建国大业》等影片,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2015年,冯小刚主演了管虎导演的《老炮儿》里的六爷,一定程度上,这个角色可以视为他导演地位的写照:
曾经叱咤风云,十四年(1997-2011)间票房独孤求败,虽因时代变化受到冲击,却仍旧保有骨子里的那份实力和坚持。
这份带着昔日锋芒的英雄气概,正是冯小刚在《老炮儿》里的表演精髓所在。这个角色,可以说是为其量身定做。
凭借着六爷这个角色,冯小刚斩获了当年金马奖最佳男主,还提名了金鸡奖最佳男主。
今年3月底,冯小刚搭档陈冲主演的温情催泪大片《忠犬八公》上映。
冯小刚饰演的陈敬修,是中国人非常熟悉的人物形象。在他的身上,有着父亲的无言的沉默,有着丈夫的责任和担当,有着对工作的严谨,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对物的真诚和善良。
这部片子里,冯小刚抛弃了六爷身上的痞气和江湖气,用质朴深情又真诚的演技完成了对角色的演绎。
这个角色,也让冯小刚再次突破舒适区,证明了自己的演技。
从业30多年,冯小刚不论导演还是拍戏,都在不断求新求变,不断突破自己。
也正是这份对电影的坚持和突破,才造就了不同阶段都有代表作的冯小刚,造就了真正的电影人冯小刚。一个好的导演,不仅要给观众带来笑声、泪水,也要带来思考和激励。
冯小刚在这条路上,一直前进着。

图片
[1].《第五代导演的下半场》,饭统戴老板
[2].《冯小刚:要像打高尔夫那样生活》,第一导演
[3].《忠犬八公:早就被剧透,但还是会哭成狗啊》,澎湃有戏

*图片来源:《忠犬八公》《甲方乙方》《集结号》剧照及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