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鸿章临终前,双目圆睁泪直流,听到这句话才安然离去

 霸兔斋 2018-06-11
 
 
  19世纪的大清就好比一座没有围墙的破房子,今天被邻居拿走一块砖,明天又被割走一块地,眼看着房子千疮百孔,就要散架了,但这房子的主人慈禧还是满不在乎,非要把房子搞塌了才开心。这不,历史刚刚进入20世纪,慈禧又闲不住了,她听说列强们准备扶植光绪当房主,慈禧心想,这还了得,洋人拆房子割地,她都能忍,但不让自己当房主,那是绝对难以忍受的。你们不是要扶植光绪吗,那好办,我就把这破房子搞塌,大家都别玩了。
 
 
  慈禧一声令下,大清向所有洋人宣战,然后又利用义和团,进攻洋人的使馆。其实慈禧得到的消息也是道听途说,洋人们根本没有扶植光绪的打算,她慈禧这么听话,洋人们哪有换代理人的必要。但慈禧的权力欲望非常强,一听说洋人要对付自己,便准备先发制人,于是就有了这场大清向十几个西方强国宣战的闹剧。
 
 
  慈禧这个任性的决定,无异于亡国之举,但这老太太有句名言,谁让我一时不舒服,我就让谁一生不舒服。这么一来,满朝文武都不敢不从,整个大清,只有一个老头是反对慈禧的,但由于这个老头已经致士在家,即使发对,也是鞭长莫及。这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有着大清裱糊匠之称的李鸿章。李鸿章和慈禧正好互补,慈禧拼命的拆房子,李鸿章就拼命的修补。
 
 
  哪里破了,就补哪里,李鸿章真可以说是大清第一忠臣。当时李鸿章正在南方悠闲的过着退休生活,但一听说,慈禧向十一国列强宣战,顿时伤心的老泪纵横,李鸿章当时就想,这老妖婆是非要把大清搞垮才罢休啊。后来的局势果然不出李鸿章所料,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被迫带着光绪跑到了西安。然后列强又逼迫清政府赔偿四亿五千万两白银,相当于大清百姓一人赔一两。
 
 

  对于大清百姓来说,这当然是一场屈辱,对于李鸿章来说,更是屈辱,因为代表大清和列强签下这份屈辱条约的人,正是他李鸿章。当时慈禧逃到西安,在紧要关头又想起了李鸿章,于是一封诏书,就把李鸿章调到了北京,担任和列强的谈判代表。李鸿章自然知道这是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但没办法,谁让他是大清裱糊匠呢,在房子就要倒塌的时候,他不出马,谁出马。

  辛丑条约签订后,列强退出了北京,慈禧又可以继续当她的老佛爷了。而李鸿章就不同了,他签订了卖国条约,当即就成了人们声讨的对象,卖国贼,秦桧等标签全部贴在了李鸿章的身上。此时的李鸿章已是78岁高龄,在内忧外患的打击下,他最终病倒了,而且病得非常严重。

 
 
  在李鸿章临终前,好像还有一件未了之事,他眼睛圆睁,一直流着泪,张口像是要问什么话,但就是说不出。身边的人见状也都号啕大哭,说李中堂是大清一柱,不能就这么走了。但李鸿章已经病入膏肓,说这些话又有什么用呢?这时身边一些机灵的大臣,看出了李鸿章的心思,于是说道,两宫马上即可回鸾,其他未了之事,吾辈自可当之,请公放心。李鸿章听了这话,随即闭上了眼睛,安然离世。从此,大清失去了一位称职的裱糊匠,这座破房子又坚持了十年,最终彻底倒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