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共读】《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费眼图书 2018-06-12


《道德经》的第三十三章把修行向内和世人向外这两种方向及状态进行对比。《道德经》共读分享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订的《道德经古本合订》(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经》今本(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编著)。


古本



知人者智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而不忘者寿也。


今本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谢国仲】《老子禅解》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是往外的方向,是一种外耗;“自知”,是往内的方向,是一种内养。“知人者智”,是向外攀缘的世间智,是一种分别心,善于分辨他人,好像很聪明的样子。“自知者明”,往内返观、内修,直到“明”的程度。所谓“明”,即前面第十六章讲到的“知常曰明”,就是通过修行返还,已经见道,即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的过程。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往外走的时候,战胜别人,叫作“有力”;往内走的时候,战胜自己,叫作“强”。我们在修行的时候有很多妄念,妄念能否不升起?能否“降伏其心”?能降伏其心者,谓之强。所以佛陀有二个名号,叫作“调御丈夫”,就是表示佛是能够降伏自心的人。战胜别人,只是有力而已,只是一种力量的对比,只有战胜自己才是强者。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知足”,是指内养、内观。人总是不知足,不内养而向外攀缘,心中充满无穷的欲望,“人心不足蛇吞象”。所以在修行的过程中,你能否知足?能否把自己的欲望转化掉?能否具备布施的心态?知足即富,因为不断内观,处在道的、自性的状态,充满着法喜,已经降服自心,自然满足。“强行”则是往外攀缘,这样的人,叫“有志”。老子在第三章曾讲到“弱其志,强其骨”,也就是说,强行有志是不可取的。因为“强行”是一件很有为的事情,与内观见道背道而驰。“强行”相当于已经用兵了,而且是强兵,这绝对是不可取的。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所”,在这里指道。“不失其所者”,没有忘本,没有失道的人,才能长久。“死而不亡者”,“死”,肉体虽然死了,“不亡”,就是不亡其所,心性还是处在自性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寿”。这就是六祖所说“念念不离自性”,不亡道,不失道,随时处在道中,才能久,才能寿。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本章讲个人修养与自我建立。一个能“自知”、'自胜'、'自足”、'强行”的人,要在省视自己,坚定自己,克制自己,井且矢志力行,这样才能进一步的开展他的精神生命与思想生命。在老子看来,知人、胜人固然重要,但自知、自胜尤为重要。


【傅佩荣】《解读老子》


关于'明',有'知常'(十六章)、'不自见'(二十二章)、'见小'(五十二章)等,都是指'启明'而言,表示它不是一般的聪明才智,而是化解执著之后,走向悟道境界的启明。老子的'知',除了强调区分与避难之外,目标即是此一启明。

'自胜者强',因为真正的强者是可以自我做主的人。依此而论,世间未必人人有力,但是人人皆可以成为强者。老子对人的期许虽然容易达成,但无疑是均等的。


'强行者'是指'勤而行之'(四十一章)的人,亦即坚持力行,也可以说是勉强而行。真正的志向在于追求悟'道',除了强行别无捷径。


'不失其所'的'所',是指本性与禀赋而言,亦即只有守住'德',才有可能持久。至于'死而不亡',则有二解:一是精神长存,足供后人景仰效法;二是回归道体,则将永是不是消逝。人若未能悟'道',则身死如灯灭,因为真正恒存的只有'道'。


【今人悟】


中国有一句话,叫“人贵有自知之明”。这句话的最早表述者,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本章里,老子提出精神修养的问题。任继愈说,这一章“宣传了一系列消极、保守、反省的精神修养观点”,“还宣传精神胜利法,说什么死而不亡是长寿,这些都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任继愈《老子新译》)对于这种观点,有学者表示不同意,例如张松如认为,老子所说的这种观点“为什么是唯心主义呢,难道‘死而不亡’是‘有鬼论’吗?”他认为,这是见仁见智,人各有心。他认为个人的精神修养,可以使人具有智、明、力、强、富、志、久、寿这些品格和素质,这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老子极力宣传“死而不亡”,这是他一贯的思想主张,体现“无为”的思想主旨。“死而不亡”并不是在宣传“有鬼论”,不是在宣扬“灵魂不灭”,而是说,人的身体虽然消失了,但人的精神是不朽的,是永垂千古的,这当然可以算做长寿了。


清末民初对《道德经》也有研究的著名学者梁启超,他曾说,人的肉体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肉体虽然消失了,而他的学说、他的思想、他的精神却会长期影响当代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梁启超的这种观点,应该讲主要所受的不是佛学的影响,而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