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得意,怎能没有幕后推手?

 亦cpoksca0g2nt 2018-06-12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1504 篇文章

Photo by Vidar Nordli-Mathisen on Unsplash.

作者:邢军 Julie Xing,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学博士;现居美国并任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粉丝众多的高产文字工作者,现为奴隶社会每周二「职场邢动力」特邀专栏作者。本文为专栏第二十六篇。

职场的晋级,不是所谓越努力就越成功的仅靠自我奋斗就万事大吉的简单线性逻辑。这中间,需要有多维的推手,就是肯为你说话,肯为你争取利益,肯为你花政治资本推你前进的力挺你的贵人。在这里,我简单粗暴地把这类贵人统称为职场导师。


我经常接到这样的问题:怎样选择职场导师?怎样让人愿意持续给予指点?导师可以怎样帮到我?让我们来个全面揭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要明白有些职场前辈为什么愿意做你的导师。当然原因有多个,主要可以概括为两大类:

 

爱才惜才,以伯乐身份发现千里马本身就很有满足感。

 

慧眼识才,着力培养、力挺人才,也是导师积累个人品牌的好渠道,导师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影响力加分不少,利人又利己。


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知道导师是可以有动力帮助别人的,我们要做的,是要成为那个 TA 想帮助提携的幸运儿。


 Photo by rawpixel from Unsplash.




Part

1

选什么样的人做职场导师?


每人脾气不同,秉性各异,喜好也可能大相径庭。但在选职场导师的问题上,以下几个原则基本没错:

 

  • 找职位、经验、技能、眼界这四者中,至少两样最好四样都比自己高的人。


说到职位,找级别比自己高一级或两级的领导,不需要再高。不仅因为级别差太远,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还因为太高的领导可能对自己早期职场初级跋涉的实用技巧的记忆已经不是那么深刻了,更何况时过境迁,当时的妙方今日可能已不适用。另外,在任何机构中,与级别差太多的领导对话时共同语言可能有限,少有共鸣的对话往往没有激情和内容,不可持续。

 

  • 找与自己的下一步升迁没有利益冲突的领导。


比方说,这个领导自己的下属不会和我们竞争同一个岗位。这样的领导,更容易轻轻松松敞开心扉去帮助我们,没有负担的情况下帮助会更到位。 


▲ Photo by rawpixel from Unsplash.


  • 在你的职场导师中,一定要有非本部门的。


职场导师的关系建立本身就是个建立关系网络的过程。这样做可以帮我们在外部门织起另一张网,我们会因此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信息及横向职位信息。外部门的领导往往旁观者清,在我们遭遇困惑身处矛盾中心的时候,更需要客观的第三方的判断和指导,这时导师就派上了用场。


  • 找乐于助人的不自私有担当的人。


有人过分爱惜自己羽毛,TA 自身再好也不适合当导师。




Part

2

怎样让人愿意当你的导师,

并持续巩固这个关系?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一个职场前辈成为力挺你的人的四步曲:

 

1. 你相识,对你开始有个大概了解,有个好印象。


2. 熟悉你的为人和工作,对你的工作范畴,职责广度和深度,做人的靠谱系数逐渐深入了解。


要做到这两步,广结人缘,适当表现很重要,这两步在职场邢动力的《高质量人脉,是所有职场上行的加速器以及《打造职场影响力的三张王牌》中有详细阐述。


3. 你以人品及业绩赢得 TA 的深入信任。


4. TA 完全认可你,愿意挺你,为你当伯乐。

 

了解了这四步,便有的放矢地去行动,一步步赢得导师的力挺。以下几条供参考。 


  • 做好当下的工作,做个极端靠谱之人


此话怎讲?在专业领域够努力够优秀,自然出列,引人注意的机会就会大增,这样会让未来导师认为挺你的风险系数低,谁都更愿意做成本不高的顺水人情。


你可以有个性,但是一定要靠谱,靠谱就是说到做到。这好比风险投资,你要以实际行动实际产出使对你劳心劳力的投资人信心满满,投资人看到输出确定性后,更愿意追加资本。这个道理,在导师和你的关系上是一样的。


▲  Photo by Artem Bali on Unsplash


  • 定期联系


接触频率决定熟悉程度,而熟悉程度可以影响信任指数。就像无孔不入的产品广告可以左右我们的消费行为是一样的道理。当然,这里的联系频率需要掌握好度。过度打扰会让人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容易让人产生你的功利心太重的误解。


可以与导师达成见面频率的共识,不过度为之,并使每一次见面富有成效,使导师形成每次和你的见面 TA 自己也有收获,TA 还期待下次再见的正向心理行为,这就涉及到下面几条。

 

  • 你能为导师做什么?


不要以为自己级别、经验、眼界都比导师低就没法为导师做什么。任何的双边关系,大到两国之间,小到同事之间,都必须互利互惠才能长久。你可以利用自己的术业有专攻,而给导师提供一些帮助。


比如,你是市场部的,而导师是做财务的,你可以分享一些最新的市场动态和竞品信息。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分享你自己的看法,展示你的策略性思考和格局。


你还可以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善用自己的长处,默默地给导师当个幕后英雄。对导师的帮助,不一定非得是和工作相关的,分享一些生活中的你做得比较出色的事情也是可行的。但这通常要在双方关系比较熟络之后,以避炫耀及班门弄斧之嫌。 


 Photo by Andrea Tummons from Unsplash.


  • 每次的见面认真准备议题


导师时间很宝贵,TA 肯把一个时间段留给你,你要珍惜并好好利用。请想好一个或两个主题去与导师讨论。可以请求导师解惑,可以是探讨行业一个动向,可以是关于职业发展的请教,请聚焦于你准备的话题,避免东扯葫芦西扯瓢。这既是对导师时间的尊重,也是对你们双方关系的尊重。


话题的准备是个技术活,是体现你格局的小窗口,要避免的是,谈话仅仅是我我我的以“我”为中心,你准备的话题应该是行业、你服务的机构、你个人兴趣点和导师知识覆盖面四方面的得体平衡。


  • 用成果来报答导师


你工作上取得的点滴成绩,请第一时间让导师知道,并及时地表达感恩。感谢时要具体化,避免泛泛地空洞吹捧。如果是导师的哪一条建议帮助到你取得成绩,请具体地说给 TA 听。这一方面说明你“孺子可教”,另一方面,也使导师得到了具体形象的鼓励,别忘了,导师也是需要鼓励的。




Part

3

选导师请多元化


正因为导师和你的关系是双方自愿的动态关系,很可能你们最终的关系就停留在高级同事的水平,因为并不是每个导师都最终愿意力挺你,或者有能力把你挺到新的高度,所以职场导师也需要有多个。我建议你的导师中,最好包含三类人:

 

  • 严师型


这类导师可能是刀子嘴的犀利款,目光精准,一针见血。我们的成长进步需要这种人。和这种导师打交道,我们需要收起那颗易碎的玻璃心。很多时候,实话往往简单粗暴,而谎言却经常被包装得温情脉脉。请记住,被碾压可以提高我们的免疫力,我们脸皮厚一点,方能走得远。


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导师。对我向来单刀直入,多年积累下来的信任使我们的谈话从来不需要粉饰太平。很久以前他曾经对我说过:如果你的牙齿上不小心沾上了菠菜叶而你自己却浑然不知继续出现在公众视野,我会是那个把你叫到旁边让你赶快去清理的人,因为我希望你好。这句知心话让我记一辈子。


几年前我履新时,满耳听到的都是恭喜之辞。他却说,我得给你点小警告:你强大的脑袋,敏捷的思维,卓越的执行力都是不可多得的长处,但请记住,在奔赴新岗位时,若使用不当,长处也会引起祸端。你初来乍到,不要急于表达,提醒自己慢半拍。因为你若既快又说对了,有人也许会因为不阳光的心理,滋生嫉妒甚至怨恨,从一开始便对你设防。你若图快说错了,会落下莽撞和无知的恶名。所以,把你的大小聪明暂时存放在脑子里生利息。听了他的话,我像脑门上涂了酒精,瞬间清醒。


 Photo by Alessio Lin on Unsplash


  • 慈父慈母型


这是无条件支持你的那一款,TA 是你可以示弱,可以分享难堪经历的最安全听众,TA 说的所有的话都是为了你的利益,TA 急你所急,想你所想,TA 愿意花费自己的政治资本去为你力挽狂澜,帮你走出险境。有这样的“职场爹妈”真是件太幸福的事。

 

  • 情怀境界型


我们职业越往上走,越要讲情怀讲境界。越要讲究从具体事情中提炼出规律,从具体想法中升华出策略。你需要有具有大师级思维模式的导师引你上路,给你点拨。


有一次,工作中遇到一件事叫我觉得不公平,我去找一个熟识的导师。他了解了实情,帮我想了个行之有效的具体应对办法,我起身离开之时,他说:如果你觉得有人对你排斥或者不如你期望的那般友好,别放心上,让大格局指导你的方向。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有胸怀者得天下。把所有人都往好处想,当你用以德报怨的心态对待小人,即使小人不买账,别人门儿清着呢,这可是积累个人品牌的好机会,用好它。


哇,听他一讲,我都觉得若不宽容对待此事,则对不起他的苦心栽培。 


导师是职场升级的长途跋涉中必有的关键装备。自身优秀更容易吸引别人伸出援手,在此基础上去用心经营这个贵人圈,总有一天,你无需仰望别人,因为自己就是好风景。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