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纪实摄影 ▏身边的传统手艺人:打铁匠老戴

 百合仔 2018-06-12

  你最后一次看到打铁匠是什么时候?  十年前还是五年前?  还是压根儿就没见过? 古老的运河岸边沧县捷地老街上,有一个铁匠铺,几十年来打铁匠老戴和他的女婿坚守着这份传承。腊月里我和几个朋友几次来看望老戴,也想记录一下这老手艺,  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打铁已经不多见了,现在的孩子们没人喜欢这枯燥、挣钱少的营生,也没人会接手他的手艺。也许要不了多久,这个老行当就消失在人们的记忆里。抢救传承文化,留下美好影像,成了一份责任。希望我的记录留给后人对打铁匠的一份念想,并发起抢救非遗文化的一种担当。

头戴一顶薄尼帽,身上的长袖长裤,沾满黑色的铁屑,还有很多数不清的破洞。这是75岁的老戴每日的着装,即使是炎炎夏日,也不例外。这与他的职业有关,他是一名打铁匠,一个与铁打了50多年交道的手工艺人。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农村,打铁是门吃香的手艺活。

每把工具都是定制款。锄头、镰刀、砍柴刀…….形状各异的农具,就在这间小屋里诞生。

老戴是土生土长的沧州人,20多岁时开始学艺,学成后开了这家铁匠铺,到如今却成了他挥之不去的情结。

滚烫的烘炉、磨刀石、砂轮机,以及各个型号的铁锤、钳子应有尽有,这间常年敞开的小屋里,堆满了打铁制刀的工具和材料,这也是老戴如数家珍的宝贝。

俗话说,世上有三苦,撑船、打铁、磨豆腐,一语道出了打铁这个行业的艰辛。

打铁的环境也艰苦,满屋黑黑的铁屑,一些小烫伤更为难免。所以,如今已没人愿意学打铁。

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要围在火炉边干活,特别是到了夏日更为难熬。

小锤指挥,大锤捶打很有讲究,叮当叮当很有节奏。形状、厚薄,都在捶打下形成,反复几次。,叮叮当当的世界里度过,老戴早已习惯,也乐在其中。

一件刀具好不好用,关乎取材、捶打、成型、淬火等十几道工序。所以从选料开始每个步骤都有讲究。

烧铁的时候要注意火候,既要将铁烧熟,又不能烧化了。捶打的时候要注意压得厚薄均匀,锤几下,如何锤出形状,都有标准。

老戴说,一把刀最少要花上半小时去打磨,有的复杂的刀具能磨上一天。


着铁坯加热的需要,炉子中的火苗被鼓风机吹得呼呼直蹿。火候一到,老戴麻利地将烧红适度的铁坯夹到砧子上,指挥女婿抡起大锤锻打。

  老戴左手握铁钳翻动铁坯,右手挥动小锤,用一种特定的击打方式指点大锤需要击中的位置和力度。

随着'丁冬、丁冬'的有节奏的响声,几个回合下来,铁坯就变成了各种各样的铁器。

再次回炉后,老戴夹着回火的铁器伸进水缸里淬火。'嗞'的一声,一阵白烟冒起,红彤彤的铁器瞬间变成了铁青色。淬火完成,整个打造过程结束。

接着在砂轮上开刃打磨,打孔上把。

还要进行磨刀环节,一把刀具基本成型。

在这个机械化时代,手工行业越来越没有了市场。小作坊式的大铁铺早就被流水线的工厂所代替。如今全沧州地区也找不出来几家铁匠铺了。


也许要不多久,这方炉台就要归隐寂寞了。

能够跟百姓带来方便,是老戴做下去的动力和支撑,

虽然自己的生意只够糊口……

虽然手上有各种烫伤的疤痕……

虽然大分贝的捶打令他听不见太轻的声音……

老戴依旧守候着这份工作,因为他不觉得这是辛苦与枯燥,因为他把打铁当做一门艺术,乡亲们认可、爱用这一件件'作品',是对他最大的慰藉。


图文:聆听花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