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竹林七贤很有名,这七个人究竟都干了些什么?

 齐家平国 2018-06-13

“竹林七贤”的名称出处及真伪之争

“竹林七贤”是对魏晋时期七位士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的合称。据现有文献记载,“竹林七贤”这一称谓,似乎应以东晋初著名史学家孙盛(生卒年代为公元302~374年,另有公元308年~379年、公元320~391年二说,《晋书》有传。)撰写的《魏氏春秋》。其记载曰:“(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今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玡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后来,南朝宋时史家裴松之注《三国志》时,将这段文字系于《三国志·魏志·王粲传》。与孙盛大致同时的名士戴逵(生卒年代为公元326~396年,撰有《竹林七贤论》二卷,已佚。今存佚文若干,收录于《世说新语》、《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袁宏(生卒年代为公元328~376年,《晋书·袁宏传》记载他撰有《竹林名士传》三卷)、孙绰(生卒年代不详,据《晋书》有关记载,他与庾翼、谢安、王羲之等人交往甚密,撰有《至人高士传赞》二卷)在各自的著作中均对“竹林七贤”的有关事迹加以记载。后来,南朝宋刘义庆编纂的《世说新语》(《任诞》、《文学》、《排调》、《德行》、《伤逝》)、北魏郦道元撰写的《水经注》(卷9《清水》)、《晋书·嵇康传》对“竹林七贤”这一称谓及诸人的行迹均有详略不等的记载。由此可见,自东晋初孙盛等人以“竹林七贤”作为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七人合称后,历代史家均遵循不违,没有疑义。

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首先对这一称谓提出疑义。

他认为,文献记载的嵇康等七人,“固皆支那历史上之人物也。独七贤所游之‘竹林’,则为假托佛教名词Velu或Veluvana之译语,乃释迦牟尼说法处,历代所译经典皆有记载,”陈寅恪先生的这一观点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至时至今日,一些史学研究者依然援引立论。还有的学者提出,年龄差异和居地距离,使其不可能同时聚会于山阳。(参见周凤章:《“竹林七贤”称名始于东晋谢安说》,《学术研究》1996年6期;范子烨:《“竹林七贤”之名目探源》,《学习与探索》1997年2期)“竹林七贤”作为一个士人集团,其名称是由于以谢安等人为领袖的东晋士人在基于他们自己的审美情趣的基础上,对魏晋之际这一士人集团与代表士人精神的竹林加以整合提出来的,而数字化标榜也是“竹林七贤”集团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刘静安《“竹林七贤”名称的形成》,《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不过,依据文献有关记载,“竹林七贤”这一称谓出于后人比附佛教经义伪托、杜撰的可能性不大。尽管“竹林七贤”的名称在东晋时期比较模糊,时人或称“七贤”,或称“竹林名士”,或称“竹林七贤”,但由于《世说新语》、《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等在当时和后世均有重大影响的书,多处称引《竹林七贤论》及其相关内容,故“竹林七贤”的名称在后世得到广泛响应,并成为一个专有的名称。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为尚书郎,少时,以病免。司马懿命籍为太傅从事中郎。司马懿崩,复为司马师大司马从事中郎。曹髦即位,封关内侯,徙散骑常侍。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酣饮为常。司马昭欲为子司马炎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

司马昭辅政,籍言于昭曰:“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有司言有子杀母者,籍曰:“杀父乃可,至杀母乎!”众人怪其失言。司马昭也惊问曰:“杀父,天下之极恶,而以为可乎?”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杀母,禽兽不如。”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与决赌。结束后,阮籍又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又吐血数升,毁瘠骨立,殆致灭性。籍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赍酒挟琴来,籍大悦,见青眼。礼法之士疾之若仇。后任步兵校尉,后人遂称之“阮步兵”。籍嫂尝归宁,籍相见与别。人有讥之者,籍曰:“礼岂为我设邪!”邻家少妇有美色,当垆沽酒。籍诣饮,醉,卧其侧。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死。籍不识其父兄,径往哭,尽哀而还。其外坦荡而内淳至,皆此类。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景元四年冬卒,时年五十四。其生平事迹具载《晋书》卷49《阮籍传》。

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县)人。魏晋时期名士。阮籍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任达不拘,居母丧,纵情越礼。素幸姑婢,姑归夫家,初云留婢,离开时却又带走。时阮咸正陪客人交谈,闻姑婢离去,遽借客马追婢,既及,与婢累骑而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咸与籍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服,皆锦绮粲目,咸以竿挂大布犊鼻于庭。妙解音律,善弹琵琶。虽处世,不交人事,惟共亲知弦歌酣宴而已。诸阮皆饮酒,不复用杯觞斟酌,以大盆盛酒,圆坐相向,大酌更饮。时有群豕来饮其酒,咸直接去其上,便共饮之。其生平事迹具载《晋书》卷49《阮咸传》。

嵇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不自藻饰。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所与神交者惟陈留阮籍、河内山涛,豫其流者河内向秀、沛国刘伶、籍兄子咸、琅邪王戎,为竹林之游,世所谓“竹林七贤”。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山涛将去选官,举康自代。康与涛书,与之绝交。

钟会拜访嵇康,遭其冷遇,怀恨在心,遂向司马昭进谗言曰:“嵇康,卧龙也,不可起。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并捏造嵇康与毌丘俭合谋叛乱之事,宜因衅除之,以淳风俗。昭昵听信会,遂害之。康将刑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以为师,弗许。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时年四十。其生平事迹具载《晋书》卷49《嵇康传》。

向秀(约227年—272年),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贤之一。雅好老庄之学。庄周著内外数十篇,秀为之隐解,发明奇趣,振起玄风,读之者超然心悟,嵇康善锻,秀为之佐,相对欣然,傍若无人。又共吕安灌园于山阳。康被诛,秀应本郡计入洛。司马昭问曰:“闻有箕山之志,何以在此?”秀曰:“巢许狷介之士,未达尧心,岂足多慕。”昭甚悦。后为散骑侍郎,转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其生平事迹具载《晋书》卷49《向秀传》。


山涛(205年—283年3月3日),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举孝廉,州辟部河南从事。与司马懿之妻穆皇后有中表亲,举秀才,除郎中。转骠骑将军王昶从事中郎。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咸熙初,封新沓子。转相国左长史,司马炎受禅,以涛守大鸿胪,护送陈留王曹奂诣鄴。泰始初,加奉车都尉,进爵新沓伯。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转北中郎将,督鄴城守事。入为侍中,迁尚书。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就。母丧,归乡里。涛年逾耳顺古人谓六十岁为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为吏部尚书。故后人亦称其为山尚书,前后选举,周遍内外,并得其才。咸宁初,转太子少傅,加散骑常侍;除尚书仆射,加侍中,领吏部。太康初,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后拜司徒,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谥曰康。其生平事迹具载《晋书》卷43《山涛传》。

王戎(234年-305年7月11日),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又与群兒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诸少儿皆竞相前往摘取,戎独不往。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果如其言。阮籍与王戎的父亲王浑为友。戎年十五,少籍二十岁,籍与之交。籍每次去拜访王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谓王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为人短小,任率不修威仪,善发谈端。袭父爵,辟相国掾,历吏部黄门郎、散骑常侍、河东太守、荆州刺史,迁豫州刺史,加建威将军,受诏伐吴。吴平,进爵安丰侯,增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杨骏执政,拜戎为太子太傅。转中书令,加光禄大夫,给恩信五十人。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寻转司徒。以王政将圮,苟媚取容。愍怀太子被废时,王戎贵为司徒,竟无一言匡谏,为时人讥刺。其生平事迹具载《晋书》卷43《王戎传》。


刘伶(生卒年不详,一说约221年-约300年),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澹默少言,不妄交游,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嗜酒不羁,被称为“醉侯”。尝渴甚,求酒于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兒之言,慎不可听。”仍引酒御肉,隗然复醉。其生平事迹具载《晋书》卷49《刘伶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