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管仲帮助齐桓公九合一匡、称霸诸侯之后,生活很奢侈,但是没有相应的爵位,仅仅是因为他在国内推行的主要是经济改革吗?这是否间接表明管仲在齐国地位不高吗? 而实际情况是,对于管仲的大功,齐桓公虽然不能封他为诸侯,但仍在能力范围之内,封他以很了不得的食邑,使管仲这一族成为齐国有数的强宗。一定程度上,管仲在齐国的地位已经突破天际,无法更高。他的社会地位相当于齐国的国务总理+太上皇。 齐桓公给了他富、贵、亲三项特权:钱不比齐桓公少,地位在国氏和高氏两位命卿之上,而且齐桓公称他为“仲父”。国君管他叫“爹”,他还能怎么高? 因此,在笔者看来:从职位上讲,国氏和高氏比管仲高,因为他们是“命卿”,也就是由周天子任命、辅佐国君的人,这其实是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一种控制手段,也就是给每个国君指定两个直属手下;从势力上讲,管仲的地位更高,因为实权在握。简单说,三人工作组,管仲是副职,但是实权在握,另外两个是正职,但是权力没管仲大。至于没有爵位,那是当时的社会制度不允许,因为爵位是周天子赐予的——即使齐桓公愿意僭越周天子的权力,爵位也是没法给的,因为那个时代的爵位不是空头衔,有了爵位就要有封国,难道管仲要在齐国之内再建一个小国给他?而且这也不符合“尊王攘夷”的战略,等于自己打脸。 值得注意的是,管仲有自己的封地,但不是“封国”。所以说,管仲和齐桓公都是“实在人”,富于天下,贵过天子,要那些虚名干什么?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难道他的地位就比曹操、刘备高了?韦小宝封了个“鹿鼎公”,小玄子不是想办他就办他?至于管仲的地位到底高不高,那看怎么说了,从职位上讲,不算最高;从实际上看,真的无法再高。 文/情怀历史 |
|
来自: 昵称VChmUhmv > 《情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