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游戏的种类 积木游戏: 用各种积木或其他代用品作为游戏材料进行的结构游戏。积木的式样很多,有大、中、小型积木,有空心或实心型积木,有动物拼图积木等。这种结构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较早,也较为普遍。 玩沙玩水玩雪的游戏:沙土是一种不定型的结构材料,幼儿可以随意操作,幼儿也可利用水、雪玩划船、堆雪人、打雪仗等游戏。玩沙、玩水、玩雪都是一种简便易行的结构游戏。 此外还有,积塑、金属构造、拼棒、拼图等游戏。
建构游戏的类型 单元建构 这种建构的形式主要在小班,幼儿年龄小,相对而言对周围建筑物的观察及了解经验不足,那么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及年龄特点重点开展单元式的建构技能的游戏,如:单一的搭建房子、火车、轮船、围栏、花坛等,从中掌握基本的搭建技能。 主题建构 适合在中、大班开展。小班下学期可尝试开展主题式的建构, 建构主题的来源可以直接来自于幼儿的区角建构,也可以来自于幼儿的想法;还可以来源于教师的建议或近期主题开展的需要。 建构游戏的技能目标 小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 能用平铺、延长、围合、堆高、加宽、盖顶等基本技能建构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 ![]() 中大班应掌握的建构技能 综合运用排列、组合、接插、镶嵌、旋转等技能,建构较复杂、精细、匀称的物体形象。 建构游戏的指导 游戏前的指导 1、关键经验准备。(即丰富幼儿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生活经验。) (1)对周围物体和建筑物的形状、结构的观察体验。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多种建筑,感知各部位的名称、形状、结构特征、组合关系与色泽特点。如楼房是有层次的,房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是桥面和桥墩组成的,等等。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材料,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2)建构材料的认识。 引导幼儿认识、了解建构材料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会选用建构材料去构造物体,会灵活使用材料。 (3)基本建构技能的掌握。 建构操作技能引导幼儿学会积木的排列组合(平铺、延长对称加宽加长加高围合,盖顶、搭台阶等),积塑的插接、镶嵌(整体连接、交叉连接、端点连接、围合连接等),以及穿套编织,粘合造型等技能。这是幼儿构造物体的基础。 (4)设计构思能力,引导幼儿整体构思构造计划,使幼儿能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构造活动。在构造实践中能根据需要修改、补充,以取得结构成功。 (5)建构图纸,掌握建构分析技能使幼儿学会看平面图纸,设计建构图纸,能把平面结构变为立体结构,会评议结构物,而且能够在搭建过程中发现问题,灵活的修改建构图。 (6)合作的能力,集体构造的技能引导幼儿在集体构造中学会分工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2、游戏材料准备 : 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场地及所需的、丰富的游戏材料。 教师在充分利用本园现有的游戏材料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利用废旧物品为幼儿设计游戏材料。游戏材料的准备要体现幼儿不同年龄特点,不同游戏特点。 小班要提供同一种类数量较多的游戏材料,避免幼儿因相互模仿而争抢玩具;大中型空心或软体积木、沙、水等都是幼儿喜欢且是以的建构材料。 中大班提供丰富有变化的游戏材料,并让幼儿参与材料的收集、设计和制作,既丰富游戏主题,又能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幼儿设计和制作游戏材料是游戏的组成部分。一些简单的材料都可以是孩子们首选、且百玩不厌的好材料。 游戏中的指导 1、经验回顾 围绕问题展开讨论 ,梳理经验形成方案 ,以谈话的方式激发幼儿对游戏主题产生兴趣,从而鼓励和启发幼儿根据游戏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搭建主题,分别对对游戏中的材料使用、建构技能、各设施的布局规划(搭建场所的分布)等主要问题进行指导。后续的游戏则可根据上次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探讨,以得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1)回顾与游戏主题相关的经验, 开展交流,引发前期经验、看录像、图片、记录表的回顾、现场再现搭建问题。 (2)归纳建构物体的结构。 (3)启发幼儿探究、学习建构技能。 2、快乐游戏 建构游戏中,教师可引导幼儿按意愿设计建构方案,适时增添辅助材料,有意识地给自己的建构物命名并逐步完善。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相互合作,提高建构技能。 小班幼儿: 对建构的动作感兴趣,常常把建构材料堆起垒高,然后推倒,不断重复,从中得到快乐和满足。他们没有明确的、目的,只是无目的地摆弄建构材料,只有当有人问他“你搭的是什么”时,他才会注意自己的建构物,思考“这是什么”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对建构的物体加以命名。 因此,小班应侧重认识建构材料,学习简单的建构技能为主,逐渐明确建构的主题并建立结构游戏的规则,学会整理和保管玩具材料的最简单方法,养成爱护玩具材料的好习惯。 中班幼儿: 不但对操作过程感兴趣,同时也关心结构的成果,目的比较明确,主题比较鲜明。会根据平面图进行建构,掌握基本的建构技能,并尝试与同伴合作共同完成搭建任务。 因此,应在进一步掌握建构技能的同时,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共同构造,并能相互评议建构成果。 大班幼儿: 已有了较强的建构技能,目的明确、计划性较强,能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长时间的建构活动,合作意识增强。大班应共同设计方案、分工合作、明确规则,适度借助辅助材料进行主题建构,灵活运用辅助材料参与搭建,增强建构的目的性,彰显各小组搭建特色。 3、游戏基本环节: (1)自愿组合,协商分工,明确搭建任务 。 在幼儿按意愿自主选择分工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幼儿运用竞聘、轮流、猜拳等方法分组及协商分配搭建任务。分组的形式可根据主题搭建的需要开展。即可一组搭建一种物体,也可以每组搭建一个小主题建筑。 小班幼儿可在老师的带领下分组,一起协商。 中大班幼儿自主分工游戏。 (2)共同设计小组搭建图纸。 小组成立后,由组长带领组员根据搭建的任务思考、讨论并设计出初步的搭建图纸。在后期的搭建中,如果有些地方行不通或出现问题,还可以进行图纸修改,重新按新图纸搭建,图纸的设计在建构游戏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虽然孩子们画的图纸看起来很幼稚,很粗略,但这是建构中不可忽略的过程,它能约束幼儿有计划有章法的搭建。而不是随心所欲,要知道工程师们做工程是很严谨的,一定要严格按规划图来施工,从小培养幼儿这种素养,将对他们做事做人终身受用。 小班可由幼儿表述,老师帮助画图或直接用图片、实物照片作为图纸; 中大班可指导幼儿先各自阐述想法,相互协商,达成共识后形成统一方案,画出图纸。 (3) 自主选择建构材料 。 幼儿根据搭建场所的位置、布局及大小,确定用什么材料搭建合适,然后各自按商量的要求到游戏材料放置区选择、采集建构材料。 (4) 按规划图合作建构。 幼儿按照小组分工,根据图纸的方案搭建所负责的工程任务。小班若有图纸,教师要帮助幼儿看懂。鼓励幼儿不知道的地方要向老师或同伴求助。 (5)教师有效介入指导,推动游戏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