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过目不忘的《道德经》智慧 第十一章

 木桩指路 2018-06-14

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令人过目不忘的《道德经》智慧 第十一章

这段话的意思是:车轮上的三十根辐条聚集到中间的一根毂上,正是因为有了车毂中间的孔洞,才有了车的作用。加工陶土,把它制成器皿,正是因为器皿中间的虚空,才有了器皿的盛物之用。在山体上凿出来空间,再凿出来窗户,正是因为有了中间的虚空,才有了房屋的能够用来居住的功用。所以说“有”为人民提供了便利,“无”则发挥了“有”的作用。
令人过目不忘的《道德经》智慧 第十一章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视有形之物的作用,但是往往忽略“无”和“虚空”的作用。老子运用日常生活中的车子、器皿、房屋,来形象地说明“无”和“虚空”的巨大作用。大道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有无相生,大道的衍生物车子、器皿、房屋……产生于道,都有道的属性,都有道的影子,百姓日用而不知。
令人过目不忘的《道德经》智慧 第十一章

无:虚空、空旷、悠远、深邃、具有无限的生发潜能、可生妙有、无始无终、无穷无尽、无形无状、变幻莫测。

有:产生于无、千姿百态、成住坏空、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有形有状、客观直接。
令人过目不忘的《道德经》智慧 第十一章

反者道之动。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贫苦农民的儿子,在幼小的时候,吃了很多苦,培养了自己坚毅、勇敢、勤俭、节约、耐劳的品性。贫穷的过往,促使他们产生改变贫穷面貌的强烈愿望,这为他们奋斗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李嘉诚、牛根生、任正非……他们的财富,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点滴积累。企业相互竞争,到最后拼的都是老总的人品、人生境界、人生格局、人的胸怀,自天子以至庶人,宜是皆以修身为本。井不修则无养人之用,人不修则无济人之德。厚德才能载物,德行宽厚,才能德行天下。由此可见,进行人心修炼,使自己的德行与大道相符合,成就人生,靠的是人的德行!
令人过目不忘的《道德经》智慧 第十一章

人的德行、境界、格局、胸怀,是修来的。从无到有。有是无的衍生,无是有的前身。无通过有来发挥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