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医验方】钱育寿老中医临证经验撷菁(传统医学)

 zd山笑 2018-06-19
     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东台 224200)

    原载于《辽宁中医杂志》1995年3月第22卷 第3期

    常州市中医院钱育寿主任医师,是省儿科名老中医,幼承家学,业医五十载,学验俱丰。笔者曾有幸随钱师学习,亲聆教诲,受益匪浅。兹介绍临证经验一二,以窥其学术思想之斑。

    1 治脾胃诸疾 统以疏运

    小儿脾常不足,寒温不知自调,饮食不知自节,极易为外邪饮食所伤,因此小儿脾胃疾病也较成人更为多见。钱师通过数十年的临床实践,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独特经验,即“疏和运化”法统治脾胃诸病。如厌食疳证、积滞、吐泻、虫积腹痛等。疏者,疏理气机也;和者,和其脾胃也;运者,运脾也;化者,化湿化滞也。钱师常以苏梗、藿梗二药作为疏运君药。《本草汇言》云苏梗能“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是治气之神药也”;藿梗芳香化湿,悦脾和中,二者相配,理气宽中,运脾化湿,疏邪消滞;临证伍以陈皮砂仁白术木香枳壳茯苓等药组成基本方,随症加减治疗脾胃诸疾,效果显著。曾治陈某,3个月女孩。1987—01—04诊。胸闷嗳气,泛恶呕吐,腹饱鸣响,大便溏泄,昨行7~8次,苔薄根腻,脉濡数,肠胃失运,气滞不畅,清浊混淆,升降失司,姑拟芳香疏化。药用:苏梗、藿梗、焦白术、煨木香、白茯苓、炒扁豆、姜竹茹、炙藕节各1Og,甜广皮、煨葛根各5g,砂仁3g(后入)。2剂。药后呕吐已止,泛恶未除,腹饱略软,大便溏泄夹有不消化残渣,次数已疏,寤寐不安,苔薄根腻,脉濡弱,肠胃失运好转未复,再从原意出入,上方去茯苓加诃子10g。再服3剂,诸症悉除。

    2 疗百日痉咳 肝肺同治

    百日痉咳临床大多从清肺化痰论治,但钱师认为痉咳病机除痰热蕴肺外,主要责之于金不制木,木旺生火,木火刑金,木叩金鸣。此正合《内经》所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旨。对于痉咳期的治疗,钱师强调应肝肺同治,不仅要清肺化痰热,更须泻肝降气火,常用桑丹泻白汤合黛蛤散为代表方。而麻黄及虫类药,钱师则极少使用,认为多用易致金木气火相煽,不只痉咳变剧,且有伤络动血之弊。这是钱师治疗百日痉咳的独特经验。曾治顾某,4岁女孩。1986—12诊。近半月来,初起咳嗽不甚,近旬咳嗽增剧,咳则连声不绝,头面红胀,涕泪俱下,咳毕有鸡鸣样回声,人夜尤甚,目睛红赤。舌红苔薄黄腻,脉细滑数。听诊两肺呼吸音粗,WBC15.8×1O9/L,S 0.32,L 0.68。治拟泻肝清肺。药用:炙桑皮、黛蛤散(包)、葶苈子、嫩射干、炙百部侧柏叶、南天竺、丹皮、炙兜铃各1Og,生甘草3g。5剂。药后咳势已减,次数亦疏,目睛红赤已退,苔薄黄,脉细弦。痰热虽化未清,气火未熄。原方去丹皮加大贝母1Og。再服6剂,诸症消失。复查血常规正常,病告愈。

    3 敛口疮口糜 护阴清化

    口颊、舌上,腭龈等处发生溃疡者称为口疮,满口糜碎,色红作痛者称口糜。《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火气内发,上为口糜。”舌为心之苗,脾脉络于口,故口疮、口糜多责之于心脾积热,治疗多从清心泻脾入手。钱师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感邪之后,极易化热,或因口腔不洁,过食辛辣炙煿之品,极易耗损肺胃之阴,治疗口疮口糜应以护阴存津为第一要义。常以大队甘寒养阴之品中佐以一二味清热解毒药,而苦寒清热之品如连、柏、栀、芩等用之甚少,可谓用药别具一格。验之临床,效如桴鼓。曾治吴某,11个月女孩。1986—11—23诊。素禀体弱,形瘦萎黄,近1周来,初起发热,经治表虽和而里不解,鼻涕咽红,口舌糜碎,影响饮食,时时流涎,脉细而数。治以护阴清化。药用:南沙参玄参、川石斛、茯苓、碧玉散(包)、竹茹叶各1Og,生石膏30g(先煎),薄荷尖5g(后入),鲜芦根15g。另用珠黄散吹口。3剂。药后内热渐清,口舌糜碎已消,食欲渐馨,苔薄舌红,脉细数。前方去碧玉散、生石膏、薄荷、人中黄加鸡内金5g。继服3帖而愈。

    4 用药独具匠心 讲究炮制

    钱师尝谓,同一味药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功效亦殊。因而他在临床上非常强调要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选用不同炮制的药物,以期与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相吻合。如麻黄生用发汗力著,小儿用之不多,钱老常用蜜炙麻黄,减弱其峻猛之性而取其宣肺止咳平喘之功;泻肺行水用生桑白皮,泻肺止咳用炙桑皮;理气止痛用广木香,理肠止泻用煨木香;清肠热用炒银花,解表热用生银花。再如治疗外感表热证,钱老喜用豆豉、豆卷等,但由于炮制不同,临床有别,豆黄卷为麻黄煎汤浸黑大豆所发芽晒干而成(含有麻黄成分),常用于偏于肺经苔不腻的表证,豆豉以麻黄、紫苏叶煎汤拌黑大豆发酵晒干而成(含麻黄、苏叶成分),用于偏胃经苔腻的表证。有汗用炒豆豉,无汗用淡豆鼓

    钱师在长期临证实践中,形成许多独特的用药规律。除以上所述外,治疗婴幼儿腹泻,常用炙藕节一药,认为有止泻通气之功,无论寒热虚实泄泻均可用之,涩而不敛,通而不泻,验之临床,疗效确著。鸡内金一般用于实证积滞,但钱老认为脾胃诸疾无论虚实用之无妨,实则能消,虚则能补。后读《医学衷中参西录》有云:“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为消化瘀积之要药,更为健脾补胃之妙品。”方悟钱老用药的独具匠心。(张铭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