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阳饮食文化》连载(五)

 铁捻山 2018-06-19
  笔者用三年时间搜集整理资料,完成《庆阳饮食文化》的编写工作,现按章刊载,欢迎朋友们指正。

第五章 特色食品

1、庆阳暖锅 以鸡汤或自行调制的汤料,加入花椒、姜粉、盐、红辣椒等煮熬,之后再加进粉条、肉丸子、鸡肉块、酥肉、大肉片、豆腐、蘑菇、木耳、黄花菜、萝卜片、油菜、白菜等盛入中心带烟、下端有火膛的铜质或砂质火锅内,煨以木炭火,烧煎后,全家人围坐一圈,边烧边吃,为冬季食品,亦有团圆之意。因其味道醇香、可口、独特,即成为庆阳人招待贵客的佳肴。近年,庆阳暖锅已成为西安、兰州、天水、平凉等大、中城市各大洒店对外经营的重要饮食品牌。

2、环县羊羔肉

环县羊羔肉的种类近十多种,有清汤羊肉、手抓羊肉、清炖羊肉、小炒羊肉、大件羊肉、蒸羊肉、羊肉串等等,而只有羊羔肉最为驰名。因为羊羔哺乳期肥壮、鲜嫩,配以佐料蒸、炒、煮都可,味道十分鲜美。环县羊羔肉不同于其它地方,主要是肥而不腻,味美不膻,特别是县北部的甜水、毛井、秦团庄、四合原的羊羔肉十分好吃,其原因是在这里的山上长着一种叫“地椒椒”的山草,羊非常喜欢吃,吃到“地椒椒”的羊,肉好吃而无膻味。

环县羊羔肉有三种不同风味,即清汤羊肉、清炖羊肉、蒸羊肉。

清汤羊肉的制作方法是:将羊羔宰杀后剥皮掏腹,剐净肉入锅,倒凉水用大火煎煮,水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然后把配好的调料即姜片、胡椒、花椒、大香等用纱布包袋与辣椒入进锅内再煮,肉快熟时放食盐。肉煮熟后捞出,把锅刷净,倒入清油,爆炒备好的清菜。待青菜半熟时,往锅里倒入煮肉的汤水,烧开。将煮好的肉块切成四公分长,二公分宽的薄片盛在碗内,把熬好的汤舀进碗里,撒上香菜,葱花即可食之。

清炖羊肉的制作方法是:把羊羔肉剁成带骨小块入锅,倒凉水,用大火煎煮,文火慢炖,然后把配好的食盐、调料和红干辣椒放入锅内煮熟。在上面撒上香菜和葱花即可食之。

蒸羊肉的制作方法是:把羊肉切块,准备一定的发酵面团,并在面团里揉进调料和盐。然后用面团包裹羊肉块,放进蒸笼里蒸熟,调上蒜泥和酱油即可食之。

羊羔肉可以壮阳补气、开胃健脾、预防感冒,又是妇女产后气血不足及腰酸背痛的良药,羊羔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盐、钙、铁等营养成份,经常食用对人体健康有百利而无一害。

环县羊羔肉不仅是款待亲朋好友的美味佳肴,而且是倍受国内外宾客青睐的餐桌珍品,环县人抓住这个优势,在羊肉上大做文章。环县金鹏公司投资建起了大型羊肉加工车间,还和深圳人联营在深圳办起了环县羊肉加工企业,食品销往国外和国内各大中城市,效益十分可观。在全国不少大中城市,凡挂有环县羊羔肉招牌的饭店、食堂,总是门庭若市,生意兴隆。(杜青湘供稿)

3、镇原糖油饼 油饼本是平常吃食。各地都有,南北无异,但要做得酥甜可口、色泽鲜美、皮薄味醇、久放不柔,却并不容易。久负盛名的镇原糖油饼在发面、配料、油炸、上色等操作工序上有许多讲究。首先,面要发的软硬适度,特别是将调对的干面粉,揉和的功夫要到家,直至挫揉均匀,没有丝毫干面为至。炸油饼的面比平素蒸馍的面团要略微硬一点,饼子要擀得薄厚适度匀称,大小一致,浑园美观,且保持一定的温度,不让面上发皱;其次,面团里拌入一定量的大油、蜂蜜,否则既不甜,也不酥;最后是油炸,油饼入锅后一定要把握住火侯,让表皮上好火色,及时翻身,使两面入油受热一致均匀。要达到外表红润,颜色清亮,全在这一刻。其后就是注意翻转,炸到面熟出锅。

4、搅团 这是庆阳人常吃的饭食,冬夏时节尤为时兴,因为它操作方便,热和好吃,为妇女、老太太喜食不厌。俗传女人吃一次搅团等于坐一回娘家。搅团最好的原料是荞面和莜面,高梁面,玉米面次之,没有这些面粉的地方,也常用麦面去做。做的程序是,先将水烧开,一边往锅里撒面一边用擀杖搅和,当水和面稀稠适度时,再继续搅动,俗称“搅团要好,七十二搅”,配以大火,搅成团状后,舀出放置案上或碟里,冷却后,配以荤汤或素汤食之,也可用辣子、蒜泥、盐、醋等配料汤蘸食。近年,搅团也进入酒店,登上大雅之堂,兰州“庆阳大厦”的搅团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对外品牌。

5、合水白瓜籽 合水的白瓜籽以粒大、皮薄、仁饱、味香及含油量高为特点。备受外商欢迎,畅销不衰。它不但是酒筵桌上调节味口的最佳食品。也是家庭用来招待客人和在电影院、剧院里便于携带的随口食品。

6、细长面 以纯细白面加适量碱水或盐水拌和,团起搁置一段时间后反复揉动至匀,手感有劲,再搁置一阵,擀成薄片,折叠切成细长面条,入锅后煮熟盛碗,调以浆水、葱花,为“浆水面”;调以葱花、姜粉、醋、味精为“酸汤面”;调以清油及煎炒好的豆腐、肉丁、菜沫,为“炸酱面”;浇上臊子汤(用肉丁、胡萝卜丁、土豆丁、豆腐丁、菠菜、鸡蛋等调料烹制而成),称“臊子面”。这几种面是庆阳人的家常饭,也常用来招待客人。近年,庆阳的手擀细长面已普遍上市,成为饮食业的特色品牌。

7、饸饹面 俗称床子面。把麦面或荞面和成团,放入床模内,将床子置于开水锅上,从床模底细铁孔中挤压出圆细线状面条,等煮熟后挑入臊子汤内或素调干食。其荞面配以羊肉臊子汤者,味香鲜美。大部分人家,凡过红、白喜事均先以饸饹面招待客人,叫“喝汤”,后再以宴席招待。饸饹面已成为庆阳饮食业的重要品牌,西北各省到处有星罗棋佈的饸饹面馆,可见它对人们的影响非同一般。

8、环县荞剁面 用冷水将上等荞面和好,反复揉搓均匀后,放在案板上,撒面粉,用擀杖将面团近锅的一面擀薄,双手持长约尺余的双柄刀剁成可粗可细的面条,入锅煮熟,干调或配以荤、素汤食用,以羊肉臊子汤为最香醇。干调时可用葱花、韮菜、油泼辣子配料。剁面手艺精者,剁的面条细如香柱,一人剁面,现剁现吃,可供数人连续吃。荞剁面为环县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

9、狗舌头馍 是用鏊锅盛油石烫熟的一种烧馍,有许多豆粒的斑点,因其形似狗舌头而得名。也有微成炉齿状的,故又称“炉齿子馍”。其色白皮干、内软,自带一种清香味。若加入调料可做出各种口味。这是流行在宁县、正宁、庆城、西峰一带的特色食品。庆城又叫“石子馍”。

10、宁县餱餱 是一种用糜子面、玉米面经发甜蒸熟的甜食,又名“窝窝”,其形状特异,为顶尖、底有窝,整体为桃形,又似女人乳房。其制作工艺是把面玩成圆球,两手半握拳拿面球,掌根夹紧,两手不断旋转,在旋转中前4指把面球旋转成深窝,掌根则把顶部挤成尖状,蒸熟出锅后黄亮,酥软香甜。这是一种杂粮精做食品。它的特点尚不在此,而是周祖公刘时代餱粮之餱的孑遗,为古食物的活化石。

11、黄酒 用酒谷米加粬酿制而成,属传统酿酒法。先把酒谷米入锅煮熟,加酒粬拌和后,加以中药渣水倒入缸内,封严缸口。冬季放在热炕上使其发酵,一月后,即可倒入带孔的小缸内用竹筒或芋子筒掖过滤入大盆内即成,此称为底子酒(上等酒);再边加水边掖滤,一连数天,可过滤出二等酒、三等酒,以备年节或红、白喜事之用。黄酒清澈亮黄,甘美醇厚,优者以火可燃。有舒筋、强筋健体之功效。可作中药引,可泡药酒。过量即醉,比白酒性慢。庆阳黄酒属环县、庆城马岭 、镇原三岔的为最佳,均已畅销各地。

12、洋芋拨拉 将洋芋洗净去皮切成丝状、条状(略短),用少许面粉,加盐水及调料拌匀上笼蒸熟即可食用。用蒜泥拌食,其味更美。这是庆阳的特色食品,兰州“庆阳大厦”对外餐厅的洋芋拨拉生意火爆,誉满金城。

13、米面馍馍 米面馍馍是华池县面食中制做工艺最复杂的一种,大约需要9道工序:将新鲜黄米用沸水浇烫,不断搅动,直至冷却后捞出,谓之“浆米”;晾干表面水份,炒米至有香味(也可在磨粉后炒面粉);碾磨炒米,箩出米粉;在开水锅中撒入少量米粉,使其成稀米浆,俗称做“面芡”;用滚面芡烫米粉成硬面团,将硬面团置热锅或热炕约8至12小时,使之产生甜味,俗称“发面”;移出发面,稍降温,加入酵母继续保温,发酵5至10小时(视温度而定),谓之“起面”;面起后加入适量灰水或碱水和匀,晾冷,可长时间搁置;用时将冷起面做成团状,上笼蒸30分种即成米面馍馍。这是当地最具特色的风味面食,金黄酥软,糜香浓郁,入口甜美,食后回味无穷。

14、荞面圈圈 将荞面置于盆中,用沸水烫成半熟,入热锅微火发甜,然后兑入酵母发酵成软面团,用手搓成直经5—6厘米大小的圆圈,入油锅炸熟食之,软甜适口,油香味美,是华池一带独具特色的风味食品。

15、酿皮子 将麦面和成团,入水中反复擦洗取面筋,过滤沉淀后取浮上清水,成糊状,用勺倒入铁皮箩中,摊成薄汁,将箩浮于开水锅中蒸熟即成。加醋、盐、酱油、蒜泥、黄辣沫、熟油辣子等佐料,色、味俱佳,盛夏酷暑吃上一碗,不仅凉爽开胃,且解热消暑,有益健康,酿皮子早已成为庆阳普遍上市的风味小吃,颇受顾客的欢迎。

16、罐罐酒(酒罐子)将糟酒装入小罐,加开水浸泡,再以竹或芋子筒衬箩底,插入灌中吸饮,俗称吸酒罐子。这是镇原南三镇及北四镇长期盛行的一种饮用黄酒的独特方法。有一首诗对吸饮罐罐酒作了颇为有趣的形容,诗云:“千颗明珠一瓮收,君王到此也低头,五岳抱住擎天柱,吸尽黄河水倒流。”

17、羊捣炖 羊捣炖为庆城古来的食品,在现今的市面上仍有出售。羊捣炖好吃,但难制作,要经过接血、兑血、浸血、烩血等四个环节,以兑血最难掌握。先是接血。把适量的青盐放在瓷盆内,用此盆接现杀的羊血。羊血不能放置过久,最好现接现做。其次为兑血。待羊血未冷却之前,将荞面逐步加入,边加边用擀杖向同一个方向搅动,使血与面互相融合,达到稠稀适中,即将擀杖提起时面血自然下流便可。然后加水,夏季为凉水,冬季为温水,再搅动,搅到面血开始冒白花时,立即将擀杖提出,千万可别搅动。第三为浸血。捣炖兑好后盆内的捣炖已凝固起来、用勺将凝固的捣炖舀成薄片或用刀在盆内打成块状,再舀入开水锅里煮一下,捣炖定型。第四为烩血。把清油、葱花、各种调料(以花椒为主)放入炒勺里炝出味,放入已浸过血的捣炖和羊汤里烩制,即可。羊捣炖一般是边吃边烩,即把烩好的羊捣炖舀在碗里,加入用羊油熟好的辣椒油、葱花、香菜、配上蒜瓣就可食用。羊捣炖的软硬适中,麻辣香三味俱全,营养丰富,是庆阳人喜欢吃的一种特色食品。用猪血做的捣炖叫猪血捣炖。

18、猪肉捂茄子 猪肉捂茄子是庆城家常菜,凡是吃过的赞不绝口。它是将茄子洗净削皮,在茄子的四面用刀划开口子,放入肉汤煮熟,上放条子肉一层捂一会即成。再配以蒜水蘸着吃,茄子同肉一个味,非常可口。也有将熟肉夹到茄子里面的做法,其味道是一样的。

19、王百万油糕 取白细面发酵和好,枣末、黑糖作馅,包成小圆球压扁,入油锅炸熟即可食用。从前,因宁县新庄王百万的油糕皮酥、肉脆、糖蕊甜爽,不腻不淡而火色尤佳,人多研习其技艺,后来,人们即将上乘优质油糕通称“王百万油糕”。此为宁县特色食品。

20、豌豆面撒饭 将豌豆妙熟,去皮,加调料磨粉,撒入米汤或稀饭中,做成豆面糊粥,调以油沧葱花;一家做汤,邻院皆闻豆香;冬夏皆宜,食后耐饥,耐渴。因环县盛产豌豆,且质量好,面粉优,做出的食品广受群众欢迎。近年,豌豆面撒饭竟登上大雅之堂,进入宾馆酒店,成为陇东食品的一大特色。

21、锅盔 将一大块起好的麦面面团置 于大黑老锅中烙成。由于以锅底成形,为弧形,吃时切块,属硬面类,热吃内软外干,非常可口,冷吃酥绵。是上路携带的最佳食品。

22、正宁豆腐 把黄豆磨成瓣,簸去皮,再磨成豆浆,入锅加温,待煎后点入石膏水或卤水,点入石膏者成豆腐脑。把豆腐脑舀到筛子内,用高梁杆盖、驮砖等重物压制挤干水份,成为四、五寸厚的圆形状即可成豆腐,可打切成小块食用。或包包子,或做臊子汤,或炒炸配菜,营养价值极高,老幼皆宜。人传若用马尾穿正宁的豆腐,不是“难提”,而是“可提”。这也说明正宁豆腐的质量无可置疑。

23、猪血面 此为环县的特色食品。杀猪时接好鲜净猪血,趁未凝固之前,撒入干净麸面致猪血吸附后,混合拌成一小团,为防潮防蛀,晒干后装进布袋备用。用时取出,用凉水浸泡一夜,充分溶化后过滤除去麸子,用留下滤液加面粉调成稀糊状,摊成薄饼,再切成细条,调入炒熟的韮菜、蒜泥、辣子食用。柔软可口,且有壮身补血之功效。

24、黄儿(发糕) 一般用糜子面或玉米面发酵后,蒸成大圆形糕,切成平形四边形或长方形体小块糕食用,色呈金黄,味道酥甜,加入大枣蒸制则更有香味。此为正宁、宁县最普遍之食品,其做工也最为精细。

25、燕麦面柔柔 燕麦面柔柔是环县独具特色的风味小吃。制作方法是把燕麦入开水锅,煮三成熟,捞出晾干,磨成面,用水搅成团或饼状入笼蒸熟,出笼后稍凉,切成薄片,配以佐料即可食用。因它筋柔可口,颇得食者好评。现在,它登上了大雅之堂和星级饭店,成为人们款待佳宾的美味佳肴。

26、燕麦炒面 燕麦炒面制作比较简单,即把脱皮烂炒的燕麦加入适量的野炒面花、小茴香和食盐等佐料,用石磨磨成细面方可食用。可干食也可用水松散拌和食之,其味美爽口,清香扑鼻。燕麦不仅属于稀罕的地方名优特产,而且是强身健体的保健食品。

27、炉食  也叫点心。把熟面粉与黑、白糖加热拌匀,置模子内,制做成带花纹的方形或园形炉食,再放入鏊锅煨烫上色即成。其味醇香、酥甜、可口,可存放半月之久,多用于筵席,也是赠礼的最佳食品。

28、油涮饼子  以沸水烫白面,使之稍软,加入精盐、调料、葱花等,趁热揉团擀饼,入油锅中闷烙,务必盖严锅盖,不使漏气,保持锅内水份,须臾即熟。其色黄亮,柔软滑润,油香可口,味道极妙。油涮饼子制作速度极快,档次又高,是农村招待远道来客最方便而又不失体面的饭食。

29、糖酥角  用冰糖、白糖、核桃仁及饼干渣等加少许熟油,捣碎和匀做成馅儿,以冷凝猪油加三分之一的白面和好,称为油酥面;以温水加少许猪油和白酒,再和三分之二的白面,称为水油面。将二者分别揉成软硬适度的面团,然后用水油面将油酥面包裹起来,擀成长方形,卷成直径约一寸的面柱,切成小面坨,再擀成小园饼,包裹适量甜馅儿,捏成角状或饺子形,扭上花边入油锅炸成金黄色捞出即成。糖酥角千层薄皮,酥脆香甜,油润适口,滋味丰富。是庆阳人普遍食用的甜食风味小吃。庆城把糖酥角称酥合子,用以馈赠亲友,也可作为筵席上的一道菜。

30、血条汤 用猪、羊、鸡血加上白麦面或荞面,搅匀揉成面团,然后用手工切或用床子压成细长血面,蒸熟晒干,用时再煮,烩热汤中,配以各种调料,盛碗,泡以蒸馍或干粮,分外好吃,一些地方宴席前吃便饭就以血条汤泡馍招待。

31、宁县花馍 白面馍上做出各种花形,有莲花、海棠、梅花、菊花、佛手、水果、波纹、云景等,还需着色,也有做小动物的。其种类有“寿馍”(祝寿专用)“献馍”(为祭祀供品)、还有正月十五专用的“牛馍”,是十二生肖的代表 ,即用面做牛头带尾,其他各相属也做,只是把牛相和猪相做的较多,这是宁县、正宁一带流传的习俗。

32、庆华火腿 庆城的庆华火腿,很有名气,曾远销北京、西安等地。其制作方法是先将猪后坐胴除腿部外的其他部位镟为圆形,再从后腿上的眼子和保合盖下的眼子里填入青盐,外皮涂上盐水,肉面上撒上青盐,便将腌制了的后坐胴一层一层摞起来,上压石块,把肉内的血水挤干。加盐要分几次加,每次加的盐数量也有规定。要随时翻看,发现肉中出现普螋(一种小虫),就加入清油和盐末根治。到第二年春天,将腌制的火腿挂在房檐下让日光晒。在晒的过程中,不时用花椒水涂刷猪皮,使其发红。经过几个月的腌晒,火腿就制成了。在食用时,先用热水将火腿洗刷干净,切成块,上笼蒸。如皮硬切不下,可用火烤一烤,使皮变脆,就容易切了。用笼蒸后,还要加各种佐料下锅煮,煮熟后放凉,切成片上凉盘,作下酒菜,也可用作其它佐料。庆华火腿,肥黄瘦红,色泽鲜艳,味淳不腻,富含腊味,存放时间长,是人们非常喜欢的食品。

33、十香菜 苦杏仁去苦脱皮后与红萝卜切成 的小薄方块相拌,加醋、盐、酱油、蒜泥等佐料调匀即可食用。为镇原传统 筵席有名的佐酒凉菜。近年在隆冬嗯广泛传播并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庆阳的对外特色饮食品牌。兰州“庆阳大厦”的十香菜已成为消费者最喜欢食用的佐酒凉菜之一。

34、正宁面筋 将麦面和成面团,然后在水里揉洗成面浆,使面和面筋分开,经过沉淀,放在锅里将面浆烧熟,这是制作的关键环节。再上笼蒸一会儿,用床子压出即可。

   35猪血烩豆腐 这是庆城以北的马岭及周边乡镇农家常用的大众食品。其作法是用猪血、荞面、豆腐、菠菜等原料。先取适量的鲜猪血,加入荞面,调成稠稀适中的糊状,放在文火的锅中摊成薄厚均匀的圆形片状,再切成长方、正方、菱形。然后用猪油、豆腐、菠菜、葱花、姜粉、食盐、味精等入锅烩制而成。其特点是色泽好看,红白相间,光滑爽口,麻辣适中,油而不腻,素而不淡,众口皆宜。且猪血可以滤去人体内的灰尘与废气,有益于健康。

   36腊羊腱子 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选较肥的山羊后腿截下,挂在锅灶后锅上面靠每天做饭的烟火自然熏燎,待到腊月天取下洗净,加各种调料下锅煮熟,即可上桌食用。这样制作后的,羊腿腱子肉不膻、不腥,带有腊味。以庆城县韩彦庆家的腊羊腱子肉最为有名。

37、宁县金枣 宁县大枣儿,因其个大、肉厚、汁浓、色鲜、味醇,周代曾作为方物晋贡王室,故名“晋枣”;唐时武则天喜用,因之名声远扬。至今盛名仍在。因“晋”是山西的简称,易引起误解,近年已将“晋枣”改称“金枣”。

38、宁县黄柑桃 宁县的黄柑桃栽培始于周末,距今已有2700多年之久。它体大核小,肉厚汁浓,隋唐盛销京城,宋代曾为贡品,直至现在,盛名不衰,远销全国各地,为董志塬上的上等佳品。

39、早胜曹杏 宁县早胜的曹杏,色鲜、个大、汁浓、味美,为宁县的特产佳果,古时曾作为贡品敬献朝廷。其优良品种早已传遍全国各地,久负盛名。用早胜曹杏制做的杏产品,均优于其它杏类产品。获得极高的市场信誉。

40、庆阳黄花菜  又名“金针菜”,色黄味鲜,可与各种汤羹、面食、素菜及荤菜配伍,使其味更鲜、更浓、更香。被称为菜肴配伍之王。既可配菜熟食,亦可煮熟凉拌。庆阳七县一区盛产黄花,其产量、质量雄居全国之首,产品畅销国内外,是出口创汇的支柱产业。

41、澳洲青苹 这是近年由国外引进的最新苹果品种。已在庆阳安家落户,成为庆阳新的特色食品,目前已栽植2。6万亩之多。澳洲青苹原产澳大利亚,因其着色青绿,故称青苹。果实圆形而端正,单果重100-200克,果面翠绿、美观,充分成熟后呈淡黄绿色。果肉质脆而粗,果汁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8%,极耐运输储藏,是榨汁、储藏和烹饪的理想品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