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 这是一个知识、信息爆炸的时代。调查研究显示:全球信息量每24个月增加近一倍,进入90年代,信息量继续以几何级别增长,伴随着第五媒体——互联网的出现,让我们切身体会到了周边信息量的急剧增加和获取信息渠道的增多。 然而,面对极度膨胀的信息量,人们对于信息的追求和期待忽然间变得踟蹰了,因为即使每天24小时浏览这些信息,也阅读不完,更何况其中还存在着大量无用的、不真实的信息。 那我们应该如何采集并记录这些数据呢?如何将这些数据应用到临床中去呢? 美国在互联网化、智慧化方面已取得了优异成效,他们用实践告诉我们互联网技术将成为现行healthcare的终结者,未来的模式将是以互联网产业为基础,“化”掉当前的医院模式,形成新的医院模式——互联网+。 科技为护理做了什么? 李作英副主任介绍了振兴医院的护理系统,她整理出近10年的护理信息资料,和大家一起分享: (1)生理数据自动抛转:振兴医院的每位护士都配有一辆移动护理车和手持PDA,他们在患者床旁收集资料后,可直接上传到云端,医护人员随时可上网查看相应资料,从而进行决策;当医生开出新医嘱时,通过云端抛转,护士的移动护理车会出现闪烁,提醒护士执行新医嘱,提高了工作效率。 (2)护理记录资料库:相关研究表明,护士书写一本护理记录的时间由9.1分钟缩减至3.7分钟,护理数据的完整率由94.7%提升至97.4%,信息采集改变了以往人工记录再转抄的重复工作模式,直接在现场通过PDA进行数据录入,并实时上传至护理病历系统中,自动生成相应趋势图,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也避免了转抄过程可能引起的医疗差错。 (3)扫条码系统:以发药为例:当医生开具发药医嘱后,护士点击此医嘱滑索条目,此药品的大小、形状、颜色就会呈现出来,当药品无误时,护士到患者床旁进行腕带扫描,正确后给予相应提示,然后再扫描护士的识别码,这样就实现了患者身份和药品之间的电子核对,并准确记录了实际执行人和执行时间,避免了人工核对带来的医疗差错。 (4)电子交班系统:在交班时,医务人员可直接在电脑上实时查看患者的各项信息,了解每位患者护理计划的实行情况,这样不仅缩短了交班时间,还降低了交班抄写的错误率。同时,交班系统还有相应栏目可进行自动编辑,记录其他护理事件,增加了交班内容的完整性。 (5)护理资讯系统与通讯系统整合:当护士不在护理站,患者呼叫找不到护士怎么办?此系统应用后,护士长会将责任护士所管床位的床号和电话号码输入护士的手持机中,当患者呼叫时,护士无论在哪里,她的手持机都会出现此患者的床号闪烁,护士就会立刻回应,节约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此系统还可缩短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降低住院天数,减少纸张浪费,提高床位利用率等,不仅有效控制了医疗成本,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还提升了医院管理水平。 护理如何拥抱科技? 在美国旧金山医院,机器人已代替药师进行工作,同时还有一些机器人取得了美国医师资格证;传统的社区照护逐渐被远程云端取代,护士能通过云端系统监测患者的心音、肺音,协助医生进行诊断;全美最大医疗保险集团之一——凯撒医疗集团掌门人伯纳德·泰森表示,凯撒医疗系统看诊有三个选项:医生看诊、线上问诊、电话问诊,2016年全美在凯撒医疗集团初诊人数超过一亿人次,其中52%在线上完成,打造出了便宜、方便、快捷的医疗服务系统。 日本将在2018年计划推出一款机器人,名为Vevo,帮助照看儿童,例如辨别儿童脸孔、与人打招呼、以温度计帮助儿童测量体温,并且在儿童床内装感应器,检测小孩的心跳、呼吸,以确保小孩的生命安全,若有情况,报警系统自动开启。 无论是美国的云端照看还是日本的Vevo,都在为未来医疗探索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在我们护理学科方面,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也终将走进更加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 当然,李作英副主任强调:我们在进行智慧选择与价值回归的同时,不能忘记,护理最根本的是人文关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