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工作策略和个人实现的最终逻辑和解决办法

 书海泛舟1994 2018-06-21


上一篇文章(公众号后台回复5)讲了在这个年代,你应该怎么选择行业和职业。里面说到了工作中的一些实际落地的逻辑我会之后讲。


那今天就说一说,你在工作中需要拥有的逻辑和思维。


我其实并不想写这么功利的文章,这些文章虽然有用,但是很厚黑,所以我一直都会把一些细节的逻辑分拆到每篇文章里去让大家理解。所以你们也会发现,公众号回复5和6的这两篇文章我并没有公开群发,因为这两篇基本都说的非常功利化,也说的非常具体化,甚至具体到了某些行业。


因为我不想让你们不思考,就获得道路,这样的道路,是不可能走得通的。只有你通过我其他文章思考了,得到收获了,并且辅助上你的主动性和深刻的理解,你才能最终得到进步,才能最终反馈到你的生活和学业里,帮助你实现理想,赚更多钱,找到最好的爱情,甚至是提高人生满意度。


至于你问我,如果我没主动能动性,我看了你的文章,连转发或者期待我的课程都不愿意都懒得动(算了这句话没说),第二天这种壮志澎湃就失去动力了。那我只能说


你命该如此。我不可能天天给你打电话催着你去做,你父母也不可能绑定你一辈子更何况他们也没有我的思维,你这辈子想实现一些东西,如果连主动性都没有,也没有意识去锻炼,那你这辈子基本就这样了。


回归正题。


首先,还是几个前提,是你看这篇文章的基础:


1 风险和自由都是相对的:你在公司工作打工,公司黄了没你什么事,倒霉的是你的老板,那么你承担的风险,连那些自己摆摊自己开面馆的人都不如。所以,你所拥有的自由度也同样不如人家。


刨除掉钱的影响,你能承担多大风险,你才会有多大的心理自由。


2 摆脱学生思维:大部分人对于工作内容,都能达到及格分,你们之间的差距远远没有你想的那么大,你在工作中的情商和自我意识和能动性的觉醒,才是你们未来差距的关键,摆脱学生思维是你进步的第一步。


3 没有所谓的财务自由:我们人生大部分人,这辈子是不可能财务自由的,钱永远赚不完,自由也永远是有限度。


4 每个人都是互相独立的。你的老板也有家庭,你的老板也有老板,而你终将有一天也会有下属,我们都是活在这个政治-经济-产业的牢笼中,你不可能把自己完全和其他人绑在一起,要分清自私和独立的差别。因为,除非你颠覆世界,不然你没法打破这个牢笼。


好,下面开始讲不同工作路径所面临的不同的战略方式:


一篇文章是讲不清的。具体的我会在我以后的线上课里讲,这里粗浅的讲几条道路。


首先,还是回归本心。人,为什么工作?当然首先满足你的生存需求。


一个大学毕业生,或者一个初中毕业高中毕业进入社会的人,首先要做的是养活自己。所以你工作,最原始的动力就是赚钱。


而只有当你生活需求被满足后,你才可能达到“实现理想”而工作。所以无论你工作前期,是不是喜欢一份工作,是不是有天赋去做这份工作,其实你的目的都应该围绕着商业回报来。


因为,这回报不仅是你生存的意义,更是你未来实现理想的一个基础。


但回过头来你又会发现,你的工资有起点,有加速度,更有匹配度,到底怎么在初期实现你资本的回报,是一个有三六九等的差异化选择。


有人选择进大公司,慢慢在大公司里从螺丝钉往上面爬,最终实现年薪几十万的管理岗,再考虑以后的路。那么这一条路,其实是大部分毕业生安安稳稳的一条路,而这条路的加速度,是很慢的,它需要的情商和战略能力,也是一般的。


但在这个期间里,很多人会享受到大公司的buff加成,那就是你周围也有很多比你优秀的人,而这里面会有少部分人,依靠自我的主动性,更快的锻炼自己的情商和对社会的认知,他们会在一个时间点,觉醒发现自己的加速度很慢,然后选择跳出去自己干。或者是选择跳槽。


其实,本质上,这是改变自己加速度的方式。跳槽是为了将加速度从5%变成10%,而出去自己干则是将这个加速度从5%变成50%。


而在小公司里,你享受的buff加成很少,但他更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小公司的加速度很快。同样的情商和认识,你在这里可以更快的认识到这个行业,认识到这个社会。可能你很快就要接触到这个行业最真实残酷的一面,也会接触到社会上利益置换的人情冷暖。


但是在小公司里,你之后提升你自己加速度的方式,又会有瓶颈。因为小公司的跳槽问题。这就类似于,你的加速度从7%(比大公司5%)高,但是你跳槽只能从7%到9%。而出去自己干则是也从7%提升到50%。


有没有发现,其实无论你选择什么,只要你未来不自己干,你永远没有加速度,你也就永远无法实现所谓30岁年薪百万的梦。


这就是德马科的惊世骇俗之作The Millionare Fastlane所传递的思维。如果你不自己做,不承担这巨大的风险,那你永远不可能把加速度提升上来,无论你在大公司还是小公司。


我帮你总结一下,从你毕业开始,到你30岁,40岁。围绕你、公司、行业本身,会有如下模块影响着你,就像一个H=3x 4y的方程式一样:


公司的本身客观条件:决定了你的x,而这其中可能又包括

x1(公司大小地位决定其能让你学多少东西),

x2(公司里优秀人才多不多,提升你的buff),

x3(公司能否愿意让你接触更多模块还是你必须靠很强的能动性才能去了解各个模块)

这些共同构成了这个x。


你自身的能力:决定了y。这其中可能包括

y1(你的主动性,你是不是愿意去主动了解其他模块)

y2(你的情商能力是不是很容易提高,而且很容易匹配社会)

y3(你对于社会的认知到底能不能尽快跟得上你的年龄)

y4(你自我的战略意思,能不能看的更远)

这些共同构成了你的y。


这这些所有模块,通过固定的比率加一起构成了你的H,就是你觉醒的那个时刻。


但是问题就在于,到底x1在x里占多少比例,还有x在H里占了多少比例,这个是谁也说不清的。并不是我说H=3x 4y就是的。因为每个人的大脑构成和个人经历都是不同的。


这也就造成了一个结果,那就是每个人都觉得很迷茫,没有一条通用的道路可以走。


废话,如果你只想找到一条万能的道路,那你的脑袋构成岂不是和其他人一样了。把迷茫当成一个正常的事情,你只要明白一点,那就是这些比例里,是没有负数的。


所以,只要你尽力的每一块都提升,你就会发现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的加速度处在一个什么阶段了。


而这也给大家造成了一种迷茫,那就是我不知道到底该在哪一块提升自己,说白了,就是你还是不知道每一块的比重是多少。所以你每一块都要去提升。


其实根本不重要。


你看到了别人游刃有余,但你不可能透过他的行为去推断他的大脑。你只会知道他在y1上比你强,比如你会看到他经常的去主动突破一些限制,去做工作上下游的其他事情。


在你看来,你可能觉得吃力不讨好。


那套入上面的公式,虽然公司限定了每一个螺丝钉,但他依然去做其他上下游的事情,比如去了解财务,去了解仓储。做产品的互联网的就去了解一些程序,了解运维,了解市场等等。他的y1提升了。别管占比多少,他的y也就提升了。而他就会比你更快的达到H这点。


现在再看,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为什么说你不需要迷茫,不需要去考虑提升哪一块呢?


因为你自己是可以了解自己的。你一定知道你哪一块不行,和别人比起来不行的,其实就是你需要提升的。不管哪一块,因为他们最终都会构成你的Y,然后构成你的H。如果你去和你的BOSS去比y2,你会差很多,但如果你真的有能力把y2提升到你BOSS的阶段,你甚至都不用怎么提升y1和y3等等,因为总值够了。



人都是量变产生质变的动物,你不能因为只考虑着我想要H,你就忽视他里面所有的变量。人正因为分不清这样的关系,才会造成短视,才会造成迷茫,才会造成做出各种错误的选择。


至于你选择什么行业,那就是我上一篇文章的事情了,因为对行业的理解,也是你H点多高的一个构成。科技行业就要更快的理解风口,军工行业就要更好的把握时机,政府体制内就要更好的处理人脉并理解政治和资源底层对社会的逻辑,而教育行业则是要更深刻的了解人性。


各行各业的构成都不同,而每个人的构成也不同,不同乘以不同,构成了我们这个复杂的世界。


但你不用担心,因为这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爬不上去的。或者说,他们的加速度是远远落后于年龄增长的速度,导致他们在短短的三十几年的工作时光里,连H点都达不到,更不要说实现理想。


50%的人,H点都达不到,浑浑噩噩度过了一生。

30%的人达到了H点,但是速度太慢,等到的时候已经35岁了,有家有孩子有社会压力,导致最终只能继续妥协,变成上面50%的人。

10%的人比年龄更快的达到了H点,所以他们成了领导。


而余下的人,达到了H点后,则把注意力放到了提升加速度上,于是他们选择主动性跳槽,选择自己做,选择扩张规模,选择其他的道路。


其实大部分人是没必要追求很高的加速度的。你们只要保证自己比年龄快一点,就足够你在大公司做管理层,在小公司做领导。


因为更高的加速度面临着更高的风险,你又要去平衡和评估自己能承担多大的风险,对很多平凡人来说,他们是承受不了50%的加速度的,这样会让他们面临巨大的危机。


所以年轻的人应该做什么?


发现自己的天赋。寻找最适合你的那个加速度的公司,在公司里通过上述所有变量的提升,尽快的达到H点,然后再选择走风险高还是风险低的道路。选择了,就继续走下去。你这辈子活的不会很差。


至于怎么提升这些变量,我就不再细说了,因为每一个模块,都是一个漫长又区隔的过程。不可能一篇文章讲明白。


至于你如果一路犯懒了,高中应试教育随大流,大学浑浑噩噩根本没发现过自己的天赋,导致毕业的时候选了一条不适合自己的道路走到现在,那我只能问你,你为什么犯懒。。。你要知道有结果必有原因,你必然要为你曾经的懒惰付出代价,不然这对那些一直勤于思考的人,是不公平的。


如果你现在处在这个阶段,那如果你继续这样走下去,基本上你就是那50%的,这几十年工作都要浑浑噩噩过去达不到H点的人了。你要为之前的懒惰买单,重新去思考自己的天赋,思考自己现在的加速度,重新比别人更快的更刻苦的构建这所有的模块。你才有机会回到正轨。


而那些按部就班走过来的人,你们是幸运的,你们曾经的经历和刻苦已经可以保证你有足够的选择权,那么,你们就要去挑战,看看自己H点来的快,还是自己的年龄变大的更快了。


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我是没必要去拯救所有人的,而我也不会说非要让你巴拉巴拉等我课程什么的,虽然我也会讲这些,但是我很忙,而且课程时间也不确定。因为我根本不靠这个活着。。。


想到了,就去做,去思考怎么提升你每一个模块,犯懒的人,这一年里能不能彻底的思考自己的天赋所在然后去调整道路? 按部就班的人,这一年里能不能彻底的吃透你所在的行业的上下游和利益链条?体制内的人,这一年里能不能去了解认知心理学,能不能去真正理解资源是怎么影响一方水土国计民生的?


还是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开始看美剧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


好好想想吧。每个人处在的阶段都不同,但是


他们追求加速度的心态,都是一样的。你不追求,那你在35岁有家有室的时候觉醒的那一天,就不要怨自己没思考过了,妥协然后度过一生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