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冠心病
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肌梗死会增加外科围术期死亡率。另外,心脏缺血事件与外科手术的时间间隔也会影响围术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目前,国外指南推荐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后至少60天再进行外科手术。
2.心衰
心功能不全也是外科围术期发生不良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除了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外,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也和不良事件明显相关。无症状心功能不全与不良事件的关系目前尚不确定,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显示它可能会增加围术期不良事件。
3.瓣膜病
严重瓣膜疾病会显著增加围术期事件。中度或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可以使术后30天死亡率翻倍,并使术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增加3倍。此外,二尖瓣及主动脉瓣返流也可以明显增加围术期死亡率。
4.心律失常
目前关于心律失常与围术期心脏风险的研究较少。无症状心律失常可能不增加手术风险,但有研究显示近期加重的室性早搏或非持续性室速可以增加围术期心脏风险。
5.肺血管疾病
肺血管疾病可以增加外科手术围术期风险。目前指南推荐围术期应用肺血管扩张剂,并推荐大型非心脏手术前由肺高压专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6.手术类型
手术类型与围术期心脏风险密切相关。围术期不良心脏事件率低于1%的手术可以定义为低危。通常这样的手术创伤性小,体液丢失少,心脏负荷轻。比如白内障和内镜手术。而开放性或血管手术一般为高危手术,围术期事件率高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