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阿鲁科尔沁旗天山镇气温一下子高至零上34摄氏度,这是入夏以来第一个高温天气。查布嘎线路车间主任吕文静与前来盯控施工作业的线路技术科原曙光开玩笑:“这日子让你给挑的,撤52根旧枕、上52根新枕,里外一反100多根,这大热天,够弟兄们受。” 按照施工计划,6月21日查布嘎线路车间组织更换管内上行线K753大桥Ⅲ型混凝土轨枕。为保证作业安全质量,大板综合维修段精心细化施工方案、跨车间班组抽调作业人员,分层级落实责任,严控施工安全关、质量关。 12时53分,林东线路车间8名职工乘坐K995次列车到达查布嘎地区。由于车间没有足够的休息床位,等待作业的职工们在会议室椅子上、过道中临时休憩。长长的过道中回响着甜美的鼾声,桌子上印着“为人民服务”的背包格外显眼。 由于作业人员多,职工食堂成了临时会议室。13时30分,副段长季红卫组织作业人员在食堂召开会议,再次对人员分组、任务分配、安全防护等事项进行确认部署。 14时40分,刚到作业现场,不少弟兄“开小灶”,摸出藿香正气水一饮而尽,防中暑,这是最有效的一招。不管多热,可不能耽搁工作,顶上点药,开始卸作业工具。陡峭的路基边坡、沉重的作业机具,几个来回,弟兄们已经汗流浃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卸完工具,负责抬轨枕的职工找到有棱角的围栏,修理抬杠上的毛刺。聪明人,啥时候都知道,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还有更聪明的找了“利器”——碎玻璃,躲到桥下阴凉处刮磨。 这是在干啥?给钢轨浇水降温,难道是抬钢轨的时候怕烫手吗?查布嘎线路车间党支部书记许宏宇给出了正确答案:气温在零上30摄氏度左右,钢轨的温度能达到五六十摄氏度,由于钢轨膨胀,成段拆卸的时候不降温拆卸难度大。
拖拉钢轨,最前面的是查布嘎线路工区工长祝志勇,吕文静看着他奔跑的背影,给大伙叨咕:“老祝就是太认真,昨天晚上他老父亲骑电瓶车摔折了5根肋骨,现在还在医院呢,我说不让他过来,这不又跑来了。” 旧轨枕一根300多斤,四个人抬着好像还轻松。Ⅲ型轨枕一根700余斤,8个人一组,看看他们的表情,看看压弯的钢管,是不是就感觉到了有多重。 54根新型轨枕铺排整齐,作业队伍已经筋疲力尽。顾不得休整,大家又有条不紊的完成了安装钢轨、扣件,配合大机捣固、补充道砟、质量检验等作业任务。 从开工会到撤离作业现场,6个多小时的劳作,高温高热的工作环境,高强度的作业,一张张黝黑的面孔沾满灰尘、淌着汗水。瘦瘦弱弱、吃苦耐劳的查布嘎线路工区副工长迟贵远,能说会道、足智多谋的福兴地线路工区工长商和利,年近五十、敢拼敢闯的线路工于鹏……还有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弟兄,用激情和汗水,守卫着铁路行车安全,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忠诚誓言。 本期图文 杨树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