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宇宙生成过程的重要解释 238--《老子天道论》原文连载

 徒步者的收藏 2018-06-22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在天地生成之前,橐龠内发生的是由“无物”混成为“有物”的过程,物质逐渐积聚增大,成形成体,玄牝生成,直到天清地浊。

有物,是物的形体状态之有。有物混成,就是宇宙星球体逐渐生成的过程。

有物混成开始于道的大远反运动发生,基本结束于天地生成完成。大远反运动是道的主动运行,是生成天地的运动,这个过程是道生一的重要过程,所以老子对道的这个作用给予了特殊的强调和说明。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说明,“有物混成”是道“生”天地的过程,而“无物”不属于“混”的范围,“无物”是外来动力消失后的物质被动变化,被动的变化不是道的动力主动作用的结果。“无物”为“天下有始”外来动力消失所导致的变化,并不是“混”的结果。

 

(一)“先天地生”是构词的后前结构

“先天地生”是老子关于宇宙生成过程的重要提示,这是名词和名词的后前限制结构。“先天地生”分为“先天地”和“生”两个意义组。“先”为表示时期的名词;“天地”为名词,是五行生成的宇宙存在状态,“先天地”就是天地存在状态之前;“生”为动词,意为发生。具有后前结构意义的是“先天地”这三个字,是后面的“天地”限定了前面的“先”,“先天地”,天地存在之前所“生”的就是整个“有物混成”过程。“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整个意义是天地形成之前所发生的一切,就是物质逐渐形成的整个过程。

从另一种角度来看,“有物混成”和“先天地生”也是一种叙述方式的主句从句结构,主句是“有物混成”,后接由时间状语“先”引导的“先天地生” 从句,从而构成一个意义完整的美妙句子。

 

(二)有物混成的字词辨析

1.有,就是形体、物质和概念的存在,如哲学概念之有,有无相生之有,物体之有。作为天地之有是宇宙的现世,是万物芸芸的世界;天地之无,就是混沌状态;宇宙之无和有之间的过渡阶段,就是宇宙的生成过程,也就包括了“无物”和“有物混成”的这个阶段。此处为物体之有,就是具有形体、体积、状态的物体的实际存在。

宇宙之“无”和宇宙之“有”间,为“无物”和“有物混成”的整个阶段。

物态之无和物态之有间,就是“无物” 的阶段,“有物混成”阶段是为物态之有的逐渐发展的过程。

2.物,为物态,为成形的物体,宇宙存在状态的一种形式,从最小形体的物到最大的物都属于“物”的范围。宇宙天地的物为成型的物体,具有一定的物态形体,符合物理的原理,具有这样一切因素的物体在《道德经》中称之为物。

中小学课题研究

作者:陈岩 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