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老子的语文特点,才能读懂《道德经》---3

 王天神 2018-08-02

名词并列的结构

《道德经》中出现了许多这样名词并列现象,与“玄德”“玄牝”“道冲”那样的偏正结构不同,并列的名词之间不是互相修饰的关系,而是平等的主体。

《道德经》中有许多名词并列的句子,如金玉、明白、清静、安平太、微妙玄。并列的名词是平等关系而非互相修饰,金玉就是金和玉,明白就是明和白,刍狗就是刍和狗。

1.刍狗

我认为“刍狗”是两个名词的并列,刍就是草,狗就是狗,刍狗就是草和狗这两个名词的并列。

刍和狗就是草和狗,草代表了植物,狗代表了动物,植物和动物就代表了天下所有的生命。老子在这里用“刍狗”来指代天下的所有生物,“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是天地对待天下万物一律平等,“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指圣人对待世间众生一律平等。

2.明白

太阳之光热布洒大地,阴阳之德无处不到,作用于世间万物而生生不息。

“明白四达”不但说明了光和热的照耀,而且也包含了光和热的功能,“和其光”就是“明白四达”的作用,光和热作用于物质,起到“和”的功能,使生命发生,从而万物芸芸。

“明白”即光和热的作用,既作用于生命,也作用于人的感官。合适数量的光和热作用于生物,使“万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光和热作用于人的感官,使人们看见并分辨微细的差别。

“明白”是明和白两个名词并列,可见为白,白是光的作用,有光的照耀才能看见物体;见小曰明,有足够数量的光才能分辨细微的差别;阳光照耀并看清楚物体就是明白。明白就是光作用于物体并且反映到人的感官,既说明光和热的功用,又要求光和热的数量,要明白就必须有合适数量的光的存在。

3.安平泰

安平泰者,一字一义,既安又平且太,乃安稳、平和、顺畅之意。

天道运行,自然和谐,平稳顺畅,即为安平泰。

4.微妙玄

“微妙玄通”的意思是通微、通妙、通玄。

“微”是万物之间的差别,只能从常道的视点发现“微”。

“妙”是万物的生命过程,只能从非常道的视点观察“妙”。

“玄”是天道运行的体现,天道玄之又玄而使万物妙而又妙。

玄的基本概念指树圭表测晷影,显示出的太阳运行轨迹为玄影,进而推测宇宙的运行。

微妙玄是三个不同概念的名词,各自具有独立的意义又互相关联。玄决定了微和妙,微妙永远和玄相联系。

 

.重要词句解析

(一)道生的一、二、三

对《道德经》中的一、二、三的准确含义,不能靠猜,必须找出其理论根据,根据在于《河图》之中。

《河图》的文字表述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天二生火,地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天四生金,地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生之。”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明显与之相符。

把《河图》与《道德经》重合起来观察,就可以发现两者的共同之处。

 

图一:《河图》《道德经》关系图


           

“道生一”的一,指天地生成的第一步,具体内容是脱离混沌状态到宇宙形体的基本形成,作为“玄牝”的地球之土就是先天之数“五”。水与先天之数为“五”的地土完美结合,就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一生二”的二,指天地生成过程的第二步,在已经形成的星球体中,某个具有特殊成分的星球发出了光和热,也就成了所谓的太阳,太阳的光和热照耀到距离合适的地球上,地球获得了恰当的君火和相火,就是“天二生火,地七成之。”

“二生三”的三,指天地生成过程的第三步,地球上水和火齐备,阴和阳的功能齐全,天地相运,阴阳和合,阳热作用于物质而“和其光”,就有了生发之性,也就是产生了木之性,即“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在木性形成的时候,也就同时形成了金性和土性。这样,五行完全生成,就是后天的开始。

 

(二)先天地生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阐述了天地生成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把“无物”混成为“有物”,物质逐渐积聚增大,成形成体,生成“玄牝”。

从句型的分析来说,这个“混成”属于生的过程,这个过程发生在天地形成之前。换言之,“有物混成”就是天地形成之前的一个过程,完成了这个过程也就生成了天地。

“先天地生”分为“先……生”和“天地”两个意义组。“天地”为名词,是五行生成的宇宙存在状态,“先天地生”就是天地存在之前所发生的物质变化,即玄牝形成的整个过程。

“有物混成”和“先天地生”是一种叙述方式的主句从句结构,主句是“有物混成”,后接由时间状语“先”引导的“先天地生”从句,从而构成一个意义完整的美妙句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