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案例分享】医院科室如何成功转型?一靠新技术,二靠院领导!

 林涔涔 2018-06-23


编者按

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院,在新医改的大潮中,不少的临床科室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都面临危机,急需转型。转型怎么转才能成功?广西靖西市中医院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医院科室的成功转型,离不开特色适宜新技术的引进,更离不开院领导的慧眼、决心和支持。


1

“从濒临倒闭到月入百万,小小一根弧刃针救了我们科!” 靖西市中医院农雪理主任,在和大家分享科室发展历程时深情地说。“我们衷心感谢王学昌教授发明对颈肩腰腿痛疾病如此神奇疗效的弧刃针,并倾囊传授弧刃针技术!

农雪理主任分享壮医科发展历程


“其实拯救你们科室的,不仅仅是一根弧刃针,还有你们李鸿翔院长的一双慧眼!”弧刃针、线针刀发明人,河南省中医院疼痛科主任王学昌教授,回应他第31期精华班学员农雪理。

弧刃针、线针刀发明人王学昌教授


2

农雪理主任为什么说一根弧刃针拯救了她们科?王学昌教授为什么说也要感谢她们医院院长李鸿翔的一双慧眼?发生在中国广西靖西市中医院的这个真实故事,还要从靖西市中医院院长李鸿翔的一次蹭会说起。

靖西市中医院院长李鸿翔(左二)


2016年底,李鸿翔院长带着两名业务副院长,参加在郑州举办的第五届针刀学术交流会。会议期间,看到会议简介上有王学昌教授为参会嘉宾分享弧刃针及标准疗法的信息,就让一名副院长去听听,但副院长回来后反馈说弧刃针也没啥了不起。第二天李鸿翔自己又专门溜进去再次蹭会,这一蹭不要紧,他敏锐地发现:弧刃针及其标准疗法,正是医院急需引进的适宜新技术!

2017年初,科室老主任调到其他医院当院长。带头人一走,马上让科室濒临倒闭的困境。农雪理、许恩波等几位留下的年轻大夫,所擅长的只是针灸、针刀、推拿和理疗等大众化的传统疗法,缺技术、缺特色、缺病源、缺影响力,院领导还有他们自己都发愁:科室该如何存活下去?

2017年3月底,李鸿翔院长下决心专门安排农雪理和许恩波,到郑州参加弧刃针第31期精华班。

农雪理(前排左三)、许恩波(后排左一)参加培训班合影


3

培训结束后,两位大夫拿着发票去财务科报销的时候,为医院精打细算的会计还抱怨: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3万块的支出,啥时候才能挣回来啊?

让会计和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农雪理、许恩波两位大夫,回去后尝试用参加培训时赠送的弧刃针给患者治病,其神奇疗效立即引起轰动,不仅一个月就治疗了上百个病例,更赢得了患者的高度认可和口碑!

目前,壮医科的床位从当初的35张,增加到48张。月收入超过了百万元,是过去的N多倍!“以前科室也开展有小针刀,但是都怕做,现在是都乐意去做弧刃针,排着队做!”,谈到科室引进弧刃针技术后的变化,农雪理主任显得很激动。靖西市中医院,由此也一举成为本地区治疗颈肩腰腿痛高水平医院的典型代表,整个医院的核心竞争力、综合实力和影响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显著提升。

虽然农雪理、许恩波两位大夫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弧刃针技术给病人治病,但在临床过程中仍有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进一步解决。李鸿翔院长再接再厉,又进一步决定,专门邀请痛王医学院老师到靖西市中医院做讲座,进一步分享弧刃针标准疗法的治疗理念和临床应用经验,还专门组织了靖西市100多名基层医生参加了2017年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让更多的基层医生们专门了解学习弧刃针。

痛王医学院郭胜于老师(右一)在靖西市中医院讲解弧刃针


靖西市专门举办2017年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

(前排左二为郭胜于老师)



4

总结:无论是三甲医院还是基层医院,在新医改的大潮中,不少的临床科室在面临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都面临危机,急需转型。转型怎么转才能成功?广西靖西市中医院活生生的案例告诉我们,医院科室的成功转型,离不开特色适宜新技术的引进,更离不开院领导的慧眼、决心和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