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最牛的科举罢考案, 130人只有23人参考, 皇帝发飙, 引血腥结果

 思明居士 2018-06-23

前些年,有一部在全国风靡一时,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叫《雍正王朝》。在这部电视剧中,有一个情节与科举考试相关:由于河南总督田文镜严格执行雍正皇帝的“秀才一体当差、一体纳粮”政策,秀才们认为这样做有损读书人的脸面,他们非常不满,就抬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牌位当街游行,拒绝参加乡试,想为天下读书人挽回面子,保住他们原有的特权。这样一来,朝野轰动,于上惊动了满朝文武大臣,于下则弓引起了河南的官场、知识界的一场大地震,雍正皇帝也大为恼火,甚至杀了不少为秀才们求情的官员,情节跌宕起伏,确实非常好看。

那么,雍正年间有没有发生电视剧里说的罢考事件呢?

答案是肯定蝗,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封丘的秀才罢考案。

这次罢考的原因确实跟电视剧里所提到的一样,就是因为河南实行的秀才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政策引起的。秀才“一体当差,一体纳粮”具体是指什么呢?就是要求绅士、秀才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承担差役和税,不能有特权。这条诏令是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发布的。

罢考之所以会在封丘发生,与雍正二年(1724年)五月封丘的天气有直接的关联。为什么这么说呢?

当时封丘正好遇到伏汛,使得修筑黄河北岸大堤的工程非常紧张。封丘知县唐绥祖为能尽快完成工程,下令大量增加修大堤的人力,这也就意味着秀才们要么花更多的时间去修大堤,要么付更多的钱雇人上工修大堤。这真是火上浇油,让原本就窝了一肚子火的秀才们更加愤怒了,他们认为这是知县唐绥祖在有意整他们,于是在一个叫王逊的秀才的带领下,来到河南巡抚衙门抗议。他们控告什么呢?

他们控告知县唐绥祖自作主张,肆意增加工程人力,无非是故意整他们读书人。接到抗议信之后,作为一省之长的河南巡抚石文焯本来应该知道封丘新修黄河工程的进展,应该能理解封丘知县的做法是迫不得已。更重要的是,他完全知道,秀才们的做法明显违反了雍正皇帝下令的秀才一体当差,一体纳粮的诏令。

王逊等人真的罢考了。到五月底,学政张廷璐主持的岁试,原本有一百三十多人参加考试的封丘县,竟然只有23名秀才参加,人数远远不够,考试都没有办法正常举行。岁试罢考了。院试呢?

院试的时候,王逊他们就更加嚣张了。他们带领一批秀才堵在考场外面,用武力阻止考生进考场。更为严重的是,有一个叫范瑚的武秀才,他不但把参加这次院试的童生的花名册全部抢走了,而且他站在考场外面,扬言谁敢进场,就得从他身上跨过去,那些考生个个都是文弱书生,看到他这样一个会功夫的彪形大汉挡在门口,谁敢进考场啊。没有考生进场,院试也就没有办法照常举行。

封丘秀才组织罢考,而且是用暴力罢考,让河南的官员震惊了,毕竟这种大规模罢考不仅在清代,就是在中国科举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于是,他们紧急商量处置措施的同时,也第一时间向朝廷、向雍正皇帝报告。在雍正皇帝帝的最高指示还没有下达之前,布政使田文镜和巡抚石文焯觉得再不能手软了,必须出重拳。他们将带头罢考、闹考的王逊、范瑚等十多个人抓了起来。

得到罢考的消息之后,雍正皇帝在密旨中明确表示,要坚决刹住读书人动不动就用罢考来对抗朝廷政策的歪风。那么派谁来处理这一事件呢?

雍正皇帝点了两个人的名,让他们充当钦差大臣,一个是吏部侍郎,也就是吏部的副部长沈近思。另一位是刑部侍郎阿尔松阿,阿尔松阿是满洲镶黄旗人,钮钴禄氏。

两位钦差大臣对涉案人员进行了审理。进士出身的沈近思是同情这些秀才的,最初想祖护他们,毕竟自己也是读书人。但是另外一个钦差大臣阿尔松阿却没有科举功名,他主张严惩肇事者,两位钦差大臣最初的想法是不同的。但是,在审理过程中,王逊他们承认了所有的犯罪事实,沈近思知道他们犯罪情节如此严重,不可能从轻处罚罚,也就再也没有祖护他们的意思了。钦差大臣的审理结果上报之后,雍正皇帝会怎么判决呢?

雍正皇帝的态度非常明确,王逊等人以暴力罢考,情节极其严重,影响非常恶劣,必须从重判决。因此,这起案件的最终判决是,判处王逊和范瑚斩立决,还有一个叫王前的人判处绞监候,也就是死缓。

此后,清朝很长时间都没有发生过罢考事件。过了一百二十多年之后,在成丰元年(1851年),发生过广东南海和东莞两个县考生罢考事件,清廷立即沿用雍正年间制定的法律,停止了这两个县所有考生的考试资格。可见,雍正年间关于打击罢考、闹考的措施是有效的,被清朝后世的皇帝所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