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病论歌括新编》周选堂

 nqj0108 2018-06-23


时病论歌括新编


作者:周选堂


 作者周选堂简介

  序一:李序

  序二:章序

  序三:徐序

  编者的话

  正文

  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卷二 春伤于风

  卷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卷四 夏伤于暑

  卷五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卷六 秋伤于湿

  卷七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卷八 冬伤于寒

  

  作者周选堂简介

  周选堂号莲溪(1914)、武汉市蔡甸区人,大专文化,共产党员,湖北省名老中医,爱诗词,历任汉阳县人民医院业务院长,中医医院名誉院长,湖北、武汉中医药学会理事、顾问,湖北、武汉诗词学会、作家协会会员,汉阳县政协常委、副主席以及国际交流出版社顾问、编辑等十余兼职。撰有《(时病论)歌括新编》、《莲溪医话》、《莲溪浪吟》等著作,获科技成果奖、老有所为精英奖多次。

  序一:李序

  余生当民元初造,尝睹旧时执政者多不关心民瘼,凡百废弛,医防间加事制度不讲,最能导致疫病流行,民病夭折者众矣。是故曩昔乡前辈之治医者,苟能立足社会,稍负声誉,率由精娴温热暑湿及疫病之治。足见中医药所关社会民生至巨,而中医药学术之发展,自是中华民族与疾病作斗争之经验总结,弥足贵也。

  今幸解放以来,"预防为主"为医药卫生四大方针之一,而防疫保健事业,与之相适应蓬勃兴起,遂使烈性传染病如天花已经绝迹,鼠疫、霍乱接近绝迹。惟常见病如春温、夏暑、秋燥等每随季节性而发病剧增者,大抵有之。

  周老医师从事中医数十年,学识经验,俱称上乘,夙为余所景仰。晚年息影家园,惧中医时病之学湮也,爰取雷丰《时病论》之书,撮其大意,厘为新编,缀以歌括,便利初学。余受而读之,见其文字流畅,说理透彻,立法精详,其处方用药又大都结合临床实用,以视雷氏原书,远为精审矣。学者苟能从此引而申之,触类而旁通之,则温热暑湿及时疫之治,皆能探其骊珠,得其涯略,一破中医能治慢性病而不能治急性病之陋见,厥功伟哉!

  抑吾有更进一言者,以周老医师学之渊博,,才之闳肆,若能秉如椽之笔,绍炎黄之绪余,发灵兰之幽光,使中医学术得以发扬而光大之,则造福群黎,有裨后世,其成就更不可限量也。凉风天末,寄语故人,其亦首肯吾言者乎,吾将伫以俟之矣。是为序。

  时在一九八二年八月乡学弟李培生

  敬识于湖北中医学院

  序二:章序

  我拜读周老医师佳作《时病论歌括新编》,捧读再三,不能释手。雷少逸《时病论》是晚清一部好书,对时行病搜罗无遗,论理恰当,其中创订了许多治疗大法,给后世治疗行时病树立了楷模。周老医师对本书领悟特深,诊务之暇,缀其精华,编成歌括,在其关键处,加以阐述并注释,使后学一目了然,能学能诵。倘使雷氏有知,岂不对其遗作得到发扬而含笑于九泉耶?是书出版,必将给祖国医学增辉非浅矣。是为序。

  壬戌之秋武汉市中医医院章真如谨识

  序三:徐序

  古今学者常言医书记诵之难,师亦屡困于教。乙丑秋,周公选堂见惠《时病论歌括新编》一卷,捧读之,爽于口,启于思,并能辅之于教而益之于学,诚佳作也!

  先生世居汉阳莲花湖畔,水秀、山青、人雅,晚年以莲溪翁为号,以志地域之胜及慕敦颐之风,极富清趣。翁为鄂之通儒,精医术,工诗词,且能溶二首于一体,缀韵律于医术论著之中,但不落前人窠臼,医道阐述邃而密,歌括结构清而雅,理本轩歧,韵步元白,于时病一端,贤秘间加之,发少逸之蕴,思精义远,为临床家枕秘之。尤堪仰者,翁古稀之年还任职政协,关心国是,医术、医风高洁,恫瘝在抱,誉满乡里,赞声载于道,出诊不避嶮巇,不计报酬,不畏凶险,善决疑难,勇起沉疴,实杏林之贤达,文士之楷模也。余爱是书,亦爱其人其道,兹序数言于扉页,以示来学云耳。

  丙寅夏·鄂·徐精诚于武汉职工医学院寓次

  编者的话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餮泄,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指明时有温热寒凉之别,病有表里新伏之分,诊有因时辨证之巧,治有知常应变之妙,诚时病之纲须,立论之大法,历代诸贤,靡不奉为圭臬。综观各家著述,言时病者,颇不乏人,然论专著,则雷氏之《时病论》尚矣。雷少逸氏秉承经旨,博览群书,结合临床心得,撰写《时病论》一书,对季节病之病因病理,诊断治疗,均别具匠心,纲目分明,立论新颖,从本从标,有常有变,多有发前人之未发。所拟诸法,亦多切实可用,理法方药,灿然大奋。窃思祖国医学,是一有机整体,诸凡阴阳五行,天时地气,机体情志,内外环境,莫不相互影响。就常病而言,时病居多,即非时病,然与时令之关系,亦不无影响。推而广之,则雷氏之书又不止言时病已也。故古人论治,有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非无谓也。时令之学,顾不重哉。选堂每当临床,黾勉求之,验之实践,诸多获效。然观其文体,不易熟记。因思学问之道,贵在精熟,盖熟能生巧,巧生悟,悟则融会贯通。运用自台矣。每观吾师魏越霆先生,遇冗繁难读之书,辄撮其要领编纂歌,详加注释,言简意赅,常收举一反三、事半功倍之效。余因是不揣冒昧,将《时病论》中之主要部分,如各章大意,拟用诸法,保存原意,删繁就简,提要钩玄,缀成歌括。对个别封建迷信色彩予以删去(如鬼疟)。不常用之医学术语,古典字句,均逐段注释。每卷之末附加按语,力求简单扼要,明瞭易读,便利初学,免生望洋兴叹之感。苟能熟读歌辞,理解文义,参照原著,结合实践,对继承发扬雷氏遗著或有助焉。至于原著中之临证治案、附论等,有雷氏之书在,故未录入,涓滴之见,草率成词,错误定多,阅者教之。是书在编著过程中,蒙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名宿刘荣星、许晴暄、万文谟、万济舫、黄云樵、周祖璜、魏绪振以及汉阳县吴良知、傅善清、骆绳武、杨曙初等审阅定稿,李培生、章真如、徐精诚等教授赐序,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老朴初署签书名;武汉市、汉阳县卫生局、中医学会、科协、县血防办办、站公室、血防站等单位对本书积极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周选堂

  一九八二年岁次壬戌

  仲秋之月于莲溪医舍

  卷一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一、概述

  《黄帝内经素问》云:"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是说明伏气之为病也。冬伤于寒,甚者即病,则为伤寒。微者不即病,其气伏藏于肌肤或少阴,至春阳气开泄(注1),外邪乘之,触动伏气乃发为诸温(亦偶有不因外邪而触发的)。然伏气之邪,因人而异,藏于肌肤者,多是冬令劳苦出汗之人;藏于少阴者,多是冬不藏精,肾经内亏之辈。此盖虚易受邪故也。

  盖春时之伏气有五。即:春温、风温、温病、温毒、晚发是也。春温,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受寒邪而易发;风温,由于冬受微寒,至春感受风邪而触发;温病,由于冬受微寒,寒酿为热,至来春阳气弛张,不因风寒触动,伏邪自内而发;温毒,由于冬受乖戾之气(注2),至春夏之交,又感受温热之邪,伏毒自内而发;晚发,由于冬受微寒,当时未发,直到来年清明之后才发。以上五种,都是由于冬伤于寒,伏而不发,直到来春才发而为病,此诸温之概说也。以下再分别论之。

  (总括)

  冬伤于寒春病温,伏邪为病本内经。

  春风温毒及晚发,五者有由春感成。

  感寒而发春温症,感风而发风温形。

  寒酿为热无所触,伏自内动温病名。

  冬受戾气春夏交,感热毒盛温毒焚。

  冬寒未发清明发,晚发一节晚发称。

  (注释)

  (1)泄:泄漏之意,阳气开泄,是说到了春季,就阳气升散,腠理开而汗液外泄。

  (2)乖戾:乖者违也,戾者暴也,指违反正常气候而暴发之不正之气。

  二、分述

  (一)春温

  春温初起,头身皆痛,寒热无汗,咳嗽口渴,舌苔薄白。脉象举之有余,或弦或紧,寻之或滑或数。此宜辛温解表法为先。倘若舌苔化燥,或黄或焦,是温热之邪已抵于胃,即用凉解里热法为治。如舌绛齿燥,谵语神昏(注1),是温热之邪深入阳明营分,急宜清热解毒以保其津液。如手足瘈疭(注2),脉来弦数,是为热极生风,急以却热熄风法以清热熄风。如昏愦不知人,不语如尸厥(注3),此温邪窜入心包,急以清热宣窍法治之。总之,春温变幻不一而足,务在临机应变可也。

  (歌括)

  春温寒热头身疼,举余滑数或弦紧,

  无汗咳渴苔浮白,辛温解表法可行。

  苔燥黄焦温抵胃,凉解里热谨当遵。

  舌绛昏谵胃营分,清热解毒保其律。

  瘈疭弦数热生风,却热熄风莫因循。

  昏愦尸厥入包络,祛热宣窍法甚明。

  春温变幻不一足,务在临机细评论。

  (注释)

  (1)谵语:即说胡话。神昏:指神识昏朦或昏迷不醒。

  (2)瘈疭:读如气从。瘈:指筋脉拘急。疭:指筋脉弛张。瘈疭:即四肢频繁抽搐,是热极生风、肝风内动的证候。

  (3)尸厥:指四肢冰冷,僵如死尸,这是温邪窜入心包之象。

  (二)风温

  风温为病之原,与春温相仿佛,亦由冬令受寒,当时未发。劳动之人,其气伏藏于肌腠;肾虚之体,其气伏藏于少阴。待来春感受新邪触动伏气而发。其症:头痛恶风,身热自汗,咳嗽口渴,舌苔微白,脉浮而数者,当用辛凉解表法。倘若舌绛苔黄,神昏谵语,手足瘈疭等变症,皆可仿照春温变症之法治之。

  (歌括)

  风温病原仿春温,冬令受寒伏来春。

  劳汗之人藏肌腠,肾虚之体伏少阴。

  头疼恶风自汗热,咳渴苔白浮数频。

  当用辛凉解表法,绛谵瘈疭仿春温。

  (三)温病

  温病之原,因冬受寒气伏而不发,久化为热,待来年春分之后,天气温暖,阳气弛张,伏气自内而动,一达于外,则表里皆热也。其症:口渴引饮,不恶寒而恶热,脉形愈按愈盛。不比春温外有寒邪,风温外有风邪,故初起时,寒邪可用辛温,风邪可用辛凉。而温病表无寒风,最忌辛散。若误表之,则变症蜂起,切当注意。如初起无汗,只宜用清凉透邪之法。有汗则用清热保津法。如脉象洪大而数,壮热谵妄,此为热在三焦,宜以清凉荡热法。若脉象沉实,口渴谵语,舌苔干燥,此为热在胃腑,宜用润下救津法。总之,凡属温病均忌辛温发汗,若误汗之则狂言脉躁,不可治也。然大热无汗则为死象;得汗反热,脉躁而盛者亦为死象;大热而脉反细小,手足厥冷者亦为死象;痉搐昏乱,脉见促结沉代者亦为死象。皆当注意。

  (歌括)

  温病之原冬受寒,伏至春分化热然。

  阳自内动达于外,表里皆热渴饮干,

  脉形愈按而愈盛,身但恶热不恶寒,

  不比风温春温症,风温有风春温寒。

  勿用辛温解表法,若误表之生变端。

  清凉透邪施无汗,有汗清热保津安。

  壮热谵妄洪大数,清凉荡热三焦宣。

  沉实苔燥谵语渴,腑热润下救津堪。

  若用辛温必狂躁,大热无汗凶象占。

  得汗反热躁甚死。大热细厥死必干。

  促结沉代昏痉搐,俱死之症医详参。

  (四)温毒

  温毒:是由于冬令过暖,感受乖戾之气,至春夏之交,更感温热,伏毒自内而出所致(又有风温,温病,冬温等误用辛温之剂,以火济火,亦能成为是病者)。其症:脉象浮沉俱盛,心烦热渴,咳嗽喉痛,舌绛苔黄。治宜清热解毒法加甘草,桔梗。亦有因温毒而发斑,发疹,发颐(注),喉肿等证,是温热之毒抵于阳明,发于肌肉而成斑。其色红者为胃热轻也;色紫者为热甚重也;色黑者为热极危也;色鲜红者为邪透之象主吉。治法:当其欲发未发之际,宜用清凉透斑法。如斑出,神气昏朦,则加犀角、玄参,或用清凉解表法加生地,绿豆衣治之,甚者加青黛、连翘。又有温热之毒,协少阳相火上攻,耳下肿硬而痛,此为发颐之病。颐虽属于阳明,然耳前耳后,皆少阳经脉所过之处,速当消散,缓则成脓为害。宜内用清热解毒法去洋参、麦冬,加马勃、青黛、荷叶治之。若连面皆肿加白芷、漏芦;肿硬不消,加穿甲、皂刺;外用水仙花根捣烂敷于患处,干则易之,俟皮肤出现黍米黄疮为度。又有温热之毒发越于上,盘结于喉而成肿痹,急用玉钥匙散以开其喉,继用清热解毒法去洋参、麦冬,加僵蚕、桔梗、射干、牛蒡治之。温毒之病,变症极多。至于斑,疹,颐,喉时有所发,务在临机应变可也。

  (歌括)

  冬受乖戾温毒病,伏毒内出春夏应。

  心烦热渴喉疼咳,舌绛苔黄浮沉盛。

  清热解毒加甘桔,诸温切勿进辛温。

  若发斑疹颐喉肿,温热之毒入阳明。

  红轻紫重黑多危,清凉透斑昏犀参。

  或用辛凉解表法,加地绿豆甚翘青。

  少阳相火耳肿硬,速令消散缓脓成。

  清热解毒去参麦,加勃青黛荷叶匀。

  连面皆肿芷漏芦,肿硬不消穿甲丁。

  外以水仙捣烂敷,干易黄疮黍米形。

  毒越盘结成喉肿,清热解毒去麦参。

  加蚕蒡桔射干治,玉钥匙散喉痹灵。

  (注释)

  颐:读如宜。即面颊,腮部。发颐指腮部发肿(类似腮腺炎)。

  (五)晚发

  晚发者,亦由冬受严寒,当时未发,发于来年清明之后,夏至以前,较诸温晚发一个节令,故名晚发病也。其症:头痛发热,或恶风恶寒,或有汗,或无汗,或烦燥,或口渴,脉来洪数是也。亦当先辨其因素,因风而触发者,始可定辛温,辛凉之法,辨症治之。但其曩受之伏寒(注),必较温热之伏气稍轻,峻烈之剂,不宜浪用。如无风寒所触,则仍以温病论治,宜以清凉透邪法加蝉衣,栀子,枳壳治之。但须注意者,这里所说的晚发,系春时晚发,较秋时晚发相去云泥。前者是冬时之伏寒而发于春,后者是夏时之伏暑而发于秋。当细辨之。慎勿以晚发同名而误同一治耳。

  (歌括)

  冬寒未发晚发由,来年发于清明后。

  恶风恶寒热有汗,头疼烦渴脉洪数。

  因寒因风明病因,辛温辛凉细研究。

  曩受伏寒较温轻,峻烈之剂莫浪投。

  如非风寒所触发,论治仍属温病畴。

  清凉透邪蝉栀枳,两种晚发细推求。

  (注释)

  曩:读如朗,昔日也。曩受之伏寒:指去冬所受伏藏于人体之寒邪。

  选按

  温病学说,争议较多。就一般讲:有伏气温病,外感温病之别,王士雄辨之甚明。此篇所论,主要是伏气温病,即《黄帝内经素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之旨。伏气温病的特点是由里出表,初起舌润无苔,脉软或弦或微数,口不渴而心烦恶热,治宜清营阴,冀其由血转气。如舌苔渐多,则清其气分。又如初起舌绛咽干,甚或肢冷脉伏,此温邪伤阴之候(肢冷脉伏是假象)亟宜大清阴分伏邪,随症施治,雷氏已详言之。外感温病,多由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多见发热咳嗽,口渴,不恶寒(亦有初微恶寒,口不渴,至二、三日后才口渴不恶寒者)。两寸脉大,右寸更盛,治宜辛凉轻剂为先,若有所夹,又需通变。若清解不已,邪从气分及于中下焦,是为顺传。如胃腑便结,可用白虎承气之属。亦有从皮毛而入者,初起发热头晕,口燥肢软,脉滑数,舌淡苔薄,治宜辛凉透表法为先。若内陷心包,则为逆传。症见神昏谵语等候,治宜犀角地黄之属。至于入营入血,变症繁多,有前贤之书在,临机应变可也。

  另有一说,谓新伏之邪,不在于感邪后发病迟早,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的分析,以区分温病初起的不同类型。并认为新感温病,初病在表,以发热恶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脉浮数、苔薄白等为主要表现。如传变入里,则以灼热烦躁、口渴、溺赤、舌红、苔黄等热郁于里的症候为主要表现。其病程较新感为重,病程较长。其传变趋向,既可达表,又可陷里(见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温病学》)。其意是否认伏邪的存在。特附此以供参考。

  此外,对晚发一症,雷氏谆谆告诫,春时晚发与秋时晚发,要截然分清,前者是冬令受寒未即发病,至来年清明后、夏至前触动伏气而发,属温病范畴。后者是夏令受暑未即发病,至秋为秋凉之气所触而发,似疟非疟,已任篇名之为秋时晚发,属暑病范畴。叶香岩氏言之甚详。宜明辨之,慎勿以同名而误同一治也。

  三、拟用诸法

  (一)辛温解表法

  (方歌)

  辛温解表治春温,风寒寒疫及暑阴,

  秋凉等症防桔梗,陈皮淡豉葱杏仁。

  (药物)

  防风、桔梗、杏仁、陈皮、淡豉、葱白。

  (解方)

  此法治春温初起,风寒寒疫及阴暑秋凉等症。以防风、桔梗去其在表之寒邪;杏仁、陈皮开其上中之气分;淡豉、葱白,即《肘后方》之葱豉汤,用代麻黄,通治寒伤于表。如表邪得解,即有伏气,亦可望其随解也。

  (二)凉解里热法

  (方歌)

  凉解里热温热病,外无风寒冬暑温,

  温热内炽天花粉,豆卷石膏草芦根。

  (药物)

  鲜芦根、大豆卷、花粉、生石膏、甘草。

  (解方)

  此方治温热内炽,外无风寒及冬温、暑热诸症。温热之邪初入胃者,宜此法治之。盖胃为阳土,得凉则安。方中以芦根为君,其胃甘,其性凉,其中空,不但能去胃中之热,抑且能透肌表之邪,诚凉而不滞之妙品,大胜寻常凉药。佐豆卷之甘平,花粉之甘凉,并能清胃除热。更以石膏凉而不苦,甘草泻而能和,景岳名为玉泉饮,以其治阳明胃热有功。凡寒凉之药,每多败胃,此法则无此弊。

  (三)清热解毒法

  (方歌)

  清热解毒温毒深,劫伤津液入阳明。

  舌绛齿燥麦玄地,银翘绿豆西洋参。

  (药物)

  西洋参、麦冬、生地、玄参、银花、连翘、绿豆衣。

  (方解)

  此方治温毒深入阳明,劫伤津液,舌绛齿燥。由于温热化火,灼伤津液,故用银花、连翘、绿豆以清其火而解其毒;洋参,麦冬以保其津;玄参、生地以保其液也。

  (四)却热熄风法

  却热熄风动肝风,温热劫液肢瘈疭。

  羚角先煎一刻候,菊花钩藤地麦冬。

  (药物)

  麦冬、生地、菊花、羚羊角(先煎)、钩藤。

  (方解)

  此法治温热不解,劫液动风,手足瘈疭。凡温热之病动肝风者,此法最宜。首用麦冬、生地,清其热以滋津液;菊花、钩藤,定其风以镇抽搐;佐钩藤以舒筋。标本兼治。

  (五)祛热宣窍法

  (方歌)

  祛热宣窍邪窜心,舌苔焦黑谵神昏。

  不语或笑痉犀角,翘贝菖蒲至宝灵。

  (药物)

  连翘、犀角、川贝、鲜石菖蒲、至宝丹、

  (方解)

  此法治温热。冬温、湿温之邪,窜入心包之症。如神昏谵语或不语,舌苔焦黑,或笑或痉等。连翘苦寒,苦入心,寒胜热,能泄心经之火邪。经云:"火淫于内,治以咸寒。"故犀角咸寒之品,更能强化泄心火之作用。凡邪入心包者,非特一火,且有痰随火升,蒙其清窍,故用贝母清心化痰,菖蒲入心开窍,更加牛黄至宝,以期救急扶危于俄顷耳。

  (六)辛凉解表法

  (方歌)

  辛凉解表初风温,冬温袭肺咳嗽频。

  风热新感薄豉蜕,前胡瓜蒡渴粉增。

  (药物)

  薄荷、蝉蜕、前胡、淡豆豉、瓜蒌皮、牛蒡子。如口渴加花粉。

  (方解)

  此方治风温初起,风热新感,冬温袭肺咳嗽。是法取其辛凉,以治风温初起,无论有无伏气皆可先施。用薄荷、蝉蜕清透其表;前胡、淡豉宣解其风。叶香岩云:"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故佐蒌壳、牛蒡开其肺气,气分舒畅,则新邪伏气均透达矣。如有口渴,即加花粉。

  (七)清凉透邪法

  (方歌)

  清凉透邪施无汗,冬温疟渴邪内陷。

  有汗保津石膏翘,竹芦豆衣豆豉赞。

  (药物)

  芦根、石膏、连翘、竹叶、豆豉、绿豆衣。

  (方解)

  此方为治温病无汗,温疟渴饮,温邪内陷之主方。其伏气虽不因风寒所触而发,然亦有有汗无汗之分。无汗者宜透邪,有汗者宜保津。凡清凉之剂,凉而不透者居多,唯此法既能清凉,又能透邪。芦根中空,石膏气轻,连翘性升浮,竹叶可清上,淡豆豉宣解,绿豆衣轻清,皆清凉透热之剂。伏邪得透,汗出微微,温热之邪,自然达解耳。

  (八)清热保津法

  (方歌)

  清热保津治有汗,风热化火津液干。

  温疟苔黑翘石斛,花粉地冬参叶赞。

  (药物)

  连翘、花粉、鲜石斛、生地、麦冬、人参叶。

  (方解)

  此方治温热有汗,风热化火,热病伤津,温疟舌苔变黑,为治温热有汗之主方。汗多者,因于里热伤阴损液,故用连翘、花粉清其上中之热;鲜斛、鲜地保其中下之阴;麦冬退热除烦;参叶生津除火。

  (九)清凉荡热法

  (方歌)

  清凉荡热三焦温,洪大数渴热谵昏。

  知膏翘草洋参地,清热保津以养阴。

  (药物)

  连翘、西洋参、石膏、甘草、知母、生地。加粳米一撮。

  (方解)

  治三焦温热,脉洪大而数,热渴谵妄。方中以仲景白虎汤为主,治其三焦之温热。连翘、洋参,清上焦之热以保津;石膏、甘草、粳米,清中焦之热以养胃;知母,生地,泻下焦之热以养阴。

  (十)润下救津法

  (方歌)

  润下救津胃热真,壮热口渴脉实沉,

  舌苔黄燥元明粉,冬地玄草制熟军。

  (药物)

  熟大黄、元明粉、甘草、玄参、麦冬、生地。

  (方解)

  治热在胃腑,脉沉实有力,壮热口渴,舌苔黄燥。按阳明实热之症,本应用大小承气,急下以存津液。但温热之病,体弱居多,虽有是症,不能遽用是药,故以仲景调胃承气为稳。芒硝改用元明粉,取其性稍缓耳。合用鞠通增液汤方,更有承阴养液之义。

  (十一)清热透斑法

  (方歌)

  清热透斑清胃毒,草翘膏卷银花芦,

  荷钱一枚轻升发,热邪一透斑自收。

  (药物)

  石膏、甘草、银花、莲翘、苇根、豆卷、荷钱。

  (方解)

  治阳明温毒发斑,凡温热发斑者,治以清胃解毒为主。石膏、甘草以清胃;银花、连翘以解毒;更以苇根、豆卷透发阳明之热;荷钱轻升透发。热邪得透则斑自化矣。

  四、备用成方(计十方)

  葳蕤汤:

  (主治)风温初起,六脉浮盛,表实壮热。汗少者,先用此方发表。

  (药物)葳蕤、白薇、羌活、葛根、麻黄、川芎、木香、杏仁、石膏、甘草。

  (服法)煎服。

  银翘散:

  (主治)风温、温病、冬温等症。

  (药物)银花、连翘、桔梗、薄荷、荆芥、淡豆豉、牛蒡子、竹叶、甘草、鲜芦根。

  (服法)煎服。

  小定风珠方:

  (主治)温病厥而且呃,脉细而有劲。

  (药物)生龟板、阿胶、淡菜、鸡子黄。

  (服法)童便冲服。

  大定风珠方:

  (主治)热病灼阴,或误表妄攻,以致神倦,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

  (药物)生地、白芍、阿胶、麦冬、生龟板、生鳖甲、生牡蛎、鸡子黄、麻仁、五味子、炙甘草。

  (服法)煎服。

  消毒犀角饮:

  (主治)风热之毒,喉肿而痛,发斑发疹。

  (药物)防风、荆芥、牛蒡子、甘草、犀角。如热盛加连翘、薄荷、黄芩、黄连。

  (服法)煎服。

  连翘败毒散:

  (主治)时毒发颐。

  (药物)连翘、花粉、柴胡、荆芥、防风、升麻、桔梗、羌活、独活、红花、苏木、川芎、归尾、甘草。如两颐连面皆肿,加白芷、漏芦、坚硬不消,加皂角、穿山甲;大便干结,加酒炒大黄。

  [服法]煎服。

  犀角地黄汤:

  (主治)胃火热盛,阳毒发斑,吐血衄血。

  (药物)生地、白芍、丹皮、犀角。热甚如狂者加黄芩。

  (服法)煎服。

  三黄石膏汤:

  (主治)伤寒温毒,表里俱盛,或已经汗下,或过经不解,三焦大热,六脉洪盛,阳毒发斑等。

  (药物)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栀子、麻黄、淡豆豉、加姜、枣、细茶。

  (服法)煎热服。

  凉膈散:

  (主治)温热时行,表里实热及心火亢盛,目赤便秘,发热发斑等。

  (药物)连翘、栀子、黄芩、薄荷、大黄、芒硝、甘草、竹叶、白蜜(冲入)

  (服法)煎服。

  九味羌活汤:

  (主治)感受四时不正之气,伤寒伤风,温病热病等。

  (药物)羌活、防风、细辛、苍术、川芎、白芷、黄苓、生地、甘草。加生姜、葱白。

  (服法)煎服。

  卷二 春伤于风

  一、概述

  《黄帝内经素问》云:春伤于风,谓当春厥阴行令,风木司权之候伤于风也。风邪为病,有轻重之分。轻曰冒,重曰伤,再重曰中。如寒热有汗,是风伤卫分,名曰伤风;鼻塞咳嗽,是风冒于表,名曰冒风;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是风中于里,名曰中风,当分轻重深浅而治之。且风为六气之首,能统诸气。如当春尚有余寒,则风中夹有寒气,感之即为风寒;天气暴热,则风中夹有热气,感之即为风热;春雨连绵,地上潮湿上泛,则风中夹有湿气,感之即为风湿;倘春应温而反寒,非其时而有其气,患寒热如伤寒者,是为寒疫。以上七者,皆春令所伤之新邪,感之即病。这与不即病之伏气,相去天渊,当细辨之。

  (总括):

  厥阴行令风木权,春伤于风分别看:

  轻冒重伤再重中,寒热有汗伤风然,

  鼻塞咳嗽冒风表,昏倒不省中风缘。

  风统六气分重浅,春余夹寒感风寒,

  暴热夹热为风热,绵雨夹湿风湿参,

  应温反寒为寒疫,新邪伏气别天渊。

  二、分述

  (一)伤风

  伤风之病,即仲景书中风伤于卫之症也。风邪初客于卫,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象浮缓者,宜用解肌散表法治之,以祛卫外之风。倘脉浮紧,发热汗不出,不可与也。若误用之。必生他变。当按仲景之法治之。

  (歌括):

  伤风客卫头先承,汗出恶风热头疼,

  浮缓解肌散表法,祛卫外风此方能。

  倘脉浮紧热无汗,解肌散表勿沾唇。

  若误解散生他变,仲景治法谨当遵。

  (二)冒风

  早风证,是风邪冒于皮毛,而未传经入里也。汪仞庵谓:"轻为冒,重为伤,又重则为中(注1)。"可见冒风之病,较伤风为轻浅。其症:微热,鼻塞,声重,头痛,咳嗽,脉象濡滑而不浮缓,此皆春时冒风之症据,与风伤卫分自有不同也。可用微辛轻解法治之。倘或口渴喜饮,是有伏气内潜(注2),如脉数有汗为风温,脉紧无汗为春温。务宜区别而治,庶几无误。

  (歌括):

  冒风风感皮毛病,症与伤寒有区分,

  鼻塞恶风声浊重,头痛发热比伤轻,

  脉象濡滑不浮缓,微辛轻解是准绳。

  倘若渴饮是伏气,脉数有汗为风温,

  脉紧无汗春温症,务宜区别莫混称。

  (注释):

  (1)中:读如仲,去声。射击之意,如中风、中暑、中湿、中寒、中经、中络、中腑、中脏等均属之。

  (2)潜:读如"全"。"伏气内潜",是指有伏气之邪,潜伏于体内之谓。

  (三)中风

  中风之病,如矢石中人,骤然而至。古人谓类中为多,真中较少。是书专为六气而设,故论真中为焏耳。卒中之病,在春中风为多,在夏中暑为多,在秋中湿为多,在冬中寒为多。是以中风之病详于春令。盖风之中人,呈现忽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喎斜舌强,痰响喉鸣等证。当其昏倒之时,急以通关散取嚏,有嚏可治,无嚏多死。口噤者,用开关散搽牙软之;如痰涎壅盛,用诸吐法涌之。此乃急则治标之法。考诸贤论治,独《金匮》分为四中,最为确当,堪为后学准绳。即中经、中络、中腑、中脏是也。如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在经也,当用顺气搜风法治之;口眼喎斜,肌肤不仁,邪在络也,当用活血祛风法治之;昏不识人,便溺阻隔,邪在腑也,当用宣窍导痰法,加百顺丸治之;神昏不语,唇缓涎流,邪在脏也,亦宜此法,佐以牛黄清心丸治之。又如口开则心绝,目合则肝绝,手撒则脾绝,鼾睡则肺绝,遗溺则肾绝,摆头上窜,汗出如油,脉大无伦,或小如纤,皆属难治。

  (歌括):

  中风如矢骤中人,类多真少仔细评。

  夏暑秋湿冬寒中,是以中风详春令。

  喎斜舌强喉痰响,卒然昏倒不省人。

  先用通关开关治,无嚏多死有嚏生。

  痰涎壅盛涌吐法,当分中络脏腑经。

  中经左右身不遂,筋废顺气搜风能。

  中络肌肤木不仁,喎斜活血祛风行。

  中腑神昏便溺阻,宣窍导痰加百顺。

  中脏涎流昏不语,治用上法佐清心。

  (四)风寒

  经云:"风为百病之长",以其能统诸气也。春令之风,多兼温气;夏令之风,多兼暑气;秋令之风,多兼湿气;冬令之风,多兼寒气。今风寒之病,不论于冬而论于春令者,盖以风为重耳。如冬令之风寒,以寒为重,以此别之。在春令,则辛温不宜过剂。如在冬令,则辛热亦可施也。此论多指初春风中夹寒,人感之即寒热头痛,汗出不多,或咳嗽,或体痠,脉来浮大或兼弦紧是也。宜以辛温解表法治之。然此病较当春之寒疫稍轻,较冬令之伤寒则更轻矣。但应审其兼症,如瘘兼者,益以茯令、半夏;兼食者,加神曲、山楂。随症加减可耳。

  (歌括):

  初春之风夹余寒,感受春寒风寒看,

  浮大弦紧寒热嗽,微汗头疼肢体痠。

  辛温解表不宜过,兼食楂曲痰苓半。

  (五)风热

  春应温而反热,是为非时之气。所感之风,风中必夹热气,故名风热。此不但与风温为两途,抑且与热病为各异。盖风温、热病,皆伏气也;风热之邪,是新感也。初起寒微热甚,头痛而昏,或多汗,或咳嗽,或目赤,或涕黄,舌起黄苔,脉来浮数是也。当用辛凉解表法为先。倘恶寒头痛得瘥(注1),转为口渴喜饮,苔色黄焦,此风热之邪已化为火,宜用清热保津法治之。倘或舌燥昏狂,或发斑发疹(注2),当仿热病门中之法治之。

  (歌括)

  春时过热气不正,风中夹热风热病。

  不但风温为两途,且与热病相迳庭。

  风温热病皆伏气,风热则是新感成。

  多汗目赤咳涕黄,寒微热甚头昏疼。

  舌起黄苔脉浮数,辛凉解表宜速进。

  倘若恶寒头痛已,舌苔焦黄转渴饮。

  此为风热已化火,清热保津莫因循。

  舌燥昏狂发斑疹,治法摩仿热病门。

  (注释)

  (1)瘥:即病愈也。

  (2)斑疹:点大成片,色红或紫,抚之不碍手的叫"斑",多由热郁阳明,近及营血而发于肌肤;其形如粟米,色红或紫,高出皮肤之上,抚之碍手的叫"疹"。多因风热郁滞,内闭营分,从血络透发于肌肤。

  (六)风湿

  春夏之交,人病如伤寒,为风湿证也。其证头痛发热,微汗恶风,骨节烦疼,体重微肿,小便欠利,脉来浮缓是也。用五苓散自愈。风湿之邪多伤于太阳,宜用两解太阳法,既疏膀胱之经,又利膀胱之腑。如风胜者多用羌防;湿胜者多加苓泽;阴虚之体,脉中兼数,宜加黄柏、车前;阳虚之体,脉内兼迟,宜入戟天、附片;风湿相搏,宜从汗解。然汗法贵徐不贵骤,骤则风去湿存,徐则风湿俱去也。

  (歌括)

  春夏之交如伤寒,风湿为病节疼烦。

  体重微肿头疼热,微汗恶风脉浮缓。

  溺短风湿伤太阳,两解太阳疏膀胱。

  湿胜五苓重苓泽,风胜多用防风羌,

  阴虚脉数车前柏,阳虚脉迟附戟量。

  风湿相搏宜汗透,汗法贵徐不贵骤。

  骤则风去湿犹存,徐则风湿俱去休。

  (七)寒疫

  《金鉴》谓:"春应温而反寒,名曰寒疫(注)。"其症初起头痛、身疼、寒热无汗或作呕逆,人迎之脉浮紧者,宜用辛温解表法治之。观此见症,与冬令伤寒初客太阳无异,因在春令,所以不名伤寒。又因众人之病相同,所以名为寒疫。然其治法,又与伤寒相去不远矣。如有变症,可仿伤寒法治之。

  (歌括):

  应温反寒寒疫症,初起寒热头身疼,

  无汗呕逆脉浮紧,辛温解表莫稍停,

  症与伤寒无大异,因在春令寒疫称。

  治与伤寒相仿佛,变症参考伤寒门。

  (注释)

  疫:指感受天地之疠气而成病,为流行性急性传染病之通称。

  选按

  经云:"风者百病之长也。"又曰:"风为六淫之首。"这说明风气是导致多种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且与寒暑湿热燥火均能合邪。其气四时皆有而特旺于春。本篇所指,即春伤于风之见症也。然其中中风一节,均是真中症候,并根据《金匮》四中(注)分类而拟出不同治法,从治疗观点讲,亦属得当。但就以时令言之,则春夏秋冬,皆能中风,非独春季为然也。雷氏仅详于春令,盖为时病而设。学者幸勿囿于时令之限而不及其余。

  又寒疫一症,列于"春伤于风"何也?盖因寒疫为春季之疾,这里是因时因病而提出的。《金匮》云:"春应温而反寒,名曰寒疫"。即此义耳。

  (注释)

  四中:即中经、中络、中腑、中脏。

  三、拟用诸法

  (一)解肌散表法

  (方歌)

  解肌散表风伤卫,头痛畏风热汗随。

  桂枝白芍粉甘草,生姜大枣调营卫。

  (药物)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方解)

  主治风邪伤卫,头痛畏风,发热有汗等症,此仲景之桂枝汤也。桂枝走太阳之表,专驱卫分之风,白芍和阴护营,甘草调中解热,姜辛能散,枣甘能和,又以行脾之津液而调和营卫也。

  (二)微辛轻解法

  (方歌)

  微辛轻解冒风症,鼻塞咳嗽头微疼。

  紫苏薄荷牛蒡桔,蒌壳橘红畅肺经。

  (药物)

  紫苏梗、薄荷梗、牛蒡子、瓜蒌壳、桔梗、橘红。

  (方解)

  主治冒风之证,头微痛,咳嗽,鼻塞等。新感风邪,惟冒为轻,可以微辛轻剂治之。风冒于皮毛,皮毛为肺之合,用梗而不用叶,取其微辛力薄之意也。风为阳邪,极易化火。辛温之药不宜过用。所以佐牛蒡之辛凉,桔梗之辛平,以解太阳之表;蒌壳之轻松,橘红之轻透,以畅肺经之气。气分舒则冒自解矣。

  (三)顺气搜风法

  (方歌)

  顺气搜风邪中经,左右不遂身不仁。

  天麻紫苏菊乌药,条参瓜草桑枝陈。

  (药物)

  乌药、陈皮、天麻、紫苏、甘菊、条参、甘草、木瓜、桑枝。

  (方解)

  主治风邪中经,左右不遂,筋骨不用。此师古人顺风匀气散之法,以治风邪中经之病也。乌药、陈皮以顺其气,天麻、苏、菊以搜其风。经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佐参、草辅其正气,木瓜得其筋骨,桑枝遂其左右之用也。

  (四)活血祛风法

  (方歌)

  活血祛风邪中络,肌肤不仁口眼喎。

  鸡血藤胶冬桑叶,秦艽归芎芍橘络。

  (药物)

  当归、川芎、白芍、秦艽、桑叶、鸡血腾、橘络。

  (方解)

  主治风邪中络,口眼喎斜,面肤不仁。此治风邪中络之法。叶香岩云:络属血。故用鸡血腾、川芎以活其血。盖古人所谓:"治风先养血、血行风自灭"也。经云:"营虚则不仁。"故用当归、白芍补益营血,以治其不仁。秦芎为风药中之润品,散药中之补品,且能活血荣筋;桑叶滋血祛风。此二者皆风中于络之要剂。更佐橘络以达其络,络舒血活,则风邪自解,喎斜自愈矣。

  (五)宣窍导痰法

  (方歌)

  宣窍导痰中脏腑,疟发昏倒杏菖蒲。

  远志蚕皂天竺蒌,牛黄中脏百顺腑。

  (药物)

  运志、石菖蒲、天竺黄、杏仁、瓜蒌实、僵蚕、皂角炭。

  (方解)

  此方主治风邪中脏中腑,疟发昏倒等症。方中用竺黄、远菖,宣其窍而解其语;杏仁、蒌实,导其痰以润其肠;僵蚕化中风之痰;皂角通上下之窍。收一法两用之效。更佐百顺、牛黄,以强化其宣化作用。

  (六)辛温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七)辛凉解表法

  同卷一、{三---(六)}

  (八)清热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九)两解太阳法

  (方歌)

  两解太阳风湿证,头痛身重骨节疼。

  小便欠利羌防桂,泽苓桔梗生苡仁。

  (药物)

  桂枝、羌活、防风、茯苓、泽泻、苡仁、桔梗。

  (方解)

  主治风湿之证,头痛身重,骨节疼烦,小便欠利。能两解太阳风湿之邪。风邪无形而居外,方中用桂枝、羌防,解其太阳之表,使风邪从汗而出;湿邪有形而居内,用苓、泽、苡仁,渗其膀胱之里,湿邪从溺而出;桔梗既能宣上,又能下行,可使风湿之邪,分表里而解也。

  四、备用成方(计十八方)

  海藏神术散:

  (主治)外感风寒,发热无汗。

  (药物)苍术、防风、甘草、生姜、葱煎。

  (服法)煎热服。

  香苏饮:

  (主治)外感内伤,发热咳嗽,伤风泄泻等症。

  (药物)人参、紫苏、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枳壳、桔梗、前胡、甘葛、木香,加姜枣。如外感多者去枣加葱白,肺中有火去人参,加杏仁、桑皮。

  (服法)煎服。

  金沸草汤:

  (主治)风伤于肺,头目昏痛,咳嗽多痰。

  (药物)金沸草、制半夏、茯苓、前胡、细辛、荆芥、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桂枝汤:

  (主治)风伤于卫,阳浮阴弱,发热头疼,自汗恶风,鼻鸣干呕等症。

  (药物)桂枝、白芍、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通关散:

  (主治)中风,不省人事

  (药物)南星、皂角、细辛、薄荷、生半夏。

  (服法)共为细末,吹入鼻中,促其取嚏。

  开关散:

  (主治)中风口噤。

  (药物)乌梅肉、冰片、生南星。

  (服法)为末擦牙。

  小续命汤:

  (主治)中风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眼喎斜,语言蹇涩及刚柔二痉。

  (药物)防风、桂枝、麻黄、杏仁、川芎、白芍、人参、甘草、黄芩、防己、附子。加姜、枣。

  (服汉)煎服。

  大秦芎汤:

  (主治)中风手足不能运掉,舌强不能言语,风邪散见,不拘于一经者。

  (药物)秦艽、石膏、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白术、茯苓、甘草、黄芩、防风、羌活、独活、白芷、细辛。

  (服法)煎服。

  乌药顺气散:

  (主治)中风遍身顽麻,骨节疼痛,步履艰难,语言蹇涩,口眼喎斜,喉中气急有痰等。

  (药物)乌药、橘红、麻黄、川芎、白芷、僵蚕、枳壳、桔梗、姜炭、炙草。加姜葱。

  (服法)煎服。

  顺风匀气散: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喎斜。

  (药物)乌药、沉香、青皮、木瓜、白芷、天麻、苏叶、人参、白术、甘草、加生姜。

  (服法)煎服。

  牵正散:

  (主治)中风口眼喎斜无他症者。

  (药物)白附子、僵蚕、金蝎。

  (服法)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下。

  黄芪五物汤:

  (主治)风痱身无痛,半身不遂,手足无力。

  (药物)炙黄芪、白芍、桂枝。加姜枣。

  (服法)煎服。

  防风通圣散:

  (主治)一切风寒暑湿、饥饱劳役、内外诸邪所伤及丹毒发斑、隐疹等。

  (药物)防风、荆芥、麻黄、桔梗、连翘、栀炭、黄芩、薄荷、大黄、芒硝、石膏、滑石、白术、甘草、当归、白芍、川芎,加姜、葱白。

  (服法)煎服。

  柴葛解肌汤:

  (主治)太阳、阳明、少阳合病,头目眼眶痛,鼻干不得眠,寒热无汗,脉象微洪或兼弦。

  (药物)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黄芩、赤芍、桔梗、甘草、石膏,加姜枣。

  (服法)煎服。

  苏羌饮:

  (主治)寒疫、伤风、伤寒,可代麻桂十神之用。

  (药物)紫苏、羌活、防风、陈皮、淡豉、生姜、葱白。

  (服法)煎服。

  三化汤:

  (主治)中风邪气作实,二便不通。

  (药物)羌活、大黄、厚朴、枳实。

  (服法)水煎、温服。

  防风黄芪汤:

  (主治)中风不能言,脉迟而弱者。

  (药物)防风、黄芪。

  (服法)水煎、温服。

  参苏饮:

  (主治)外感内伤,发热咳嗽,伤风泄泻。

  (药物)人参、紫苏、茯苓、陈皮、半夏、甘草、枳壳、桔梗、前胡、干葛、木香。加姜、枣。

  (服法)煎服。

  卷三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

  一、概述

  春伤于风,夏生飧泄者,此不即病之伏气为患也。盖风木之气,内通于肝,肝木乘脾,脾气下陷,日久而成泄泻。经云:"邪气留连,乃为洞泄"。皆为伏气而成。然而尚有寒泻、火泻、暑泻、湿泻、痰泻、食泻等,本不因乎伏气,但为便于区别,亦分述如下。盖飧泄则完谷不化;洞泻则直倾于下;寒泄则脉迟溺白,腹中绵痛;火泻则脉数溺赤,阵痛阵泻;暑泻则烦渴面垢;湿泻则胸痞不渴;痰泻则时泻时止;食泻则暧气吞酸,泻下腐臭。腹泻之病,盖于斯矣。

  《灵枢经》云:"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澼。"肠僻者,古之痢名也。夫痢:有风、寒、热、湿、噤口、水谷、休息、五色之分。均宜详辨。风痢:似肠风下血而有痛坠;寒痢:下稀水而清腥,腹痛甚;热痢:便似鱼脑而稠粘,窘迫而痛(注);湿痢:色如豆汁,胸闷腹痛;噤口痢:下痢不食或呕不能食;水谷痢:糟粕脓血杂下;休息痢:时发时止;五色痢:脓血混杂而下。总之,痢症类型很多,宜分别治之。所谓夏生后泄肠澼者,是指风痢而言。其余之痢,在夏为少,在秋为多。兹将诸痢特点分述如下:

  (总括)

  春伤于风夏飧泄,春不即病夏成痢。

  飧泄洞泻皆伏气,风木内通肝乘脾。

  脾气下陷久成泻,分寒火暑湿痰食。

  飧泄直倾洞完谷,寒泻腹痛溺白迟。

  火泻阵痛溺赤数,暑泻烦渴面垢题。

  湿泻胸痞口不渴,痰泻时泻而时停。

  食泻嗳气酸腐臭,泄泻之别如斯矣。

  肠澼为痢有多型,风热寒湿噤口称。

  水谷休息五色等,八者症象各区分。

  风痛坠血肠风似,热痢窘痛鱼脑形。

  寒痢清腥便稀水,湿痢豆汁闷腹疼。

  噤口不食或痢呕,水谷糟粕便血脓。

  休息时发而时止,五色脓血混杂成。

  夏生后泄指风痢,余痢秋多夏少分。

  (注释)

  "窘":窘急。"迫":迫切。"窘迫而痛":是很急切,迫不及待的要解大便,而又腹痛,便不爽。

  二、分述

  (一)飧泄

  《内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推其致病之因,凡风邪、木胜、寒气、脾虚、伏气。皆能致泄(泻)。论其发病之由,良由春伤于风,风气通于肝,肝木之邪,不能条达,郁伏于脾土之中,中土虚寒,则风木更胜,而脾土更不主升,反下陷而为泄也。经云:"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所以当春升发之令,而不得发,交夏而成斯症矣。其脉两关不调或弦而缓,肠鸣腹痛,完谷不消,宜以培土泻木法治之(1)。如尺脉沉迟,按之无力,乃属下焦虚寒,寒则不能消谷而成是病,宜以补火生土(2)法治之。倘脉细小而迟,手足寒者,不易治也。勉以暖培卑监法(3)治之。倘日久谷道不合,或肛门下脱,乃元气下陷,急以补中收脱法治之。总之,飧泄之病,属虚者多,属实者少,如执治泻不利小便之偏,必致不起矣。

  (歌括)

  飧泄良由春伤风,伤风之气与肝通,

  肝木有邪不条达,郁伏久在脾土中,

  中土虚寒木更胜,脾不主升下陷从,

  两关不调或弦缓,完谷不化腹痛鸣,

  治以培土泻木法,脾健肝调泄自停。

  沉迟无力下虚寒,食停补火生土能。

  细小而迟手足冷,暖培卑监可奏功。

  谷道不合肛门脱,气陷补中收脱宗。

  飧泄虚多属实少,执利之偏必致凶。

  (注释)

  (1)培土泻木法:即培中暖土而泻肝木,此乃治肠鸣腹痛完谷不化之法。

  (2)补火生土法:即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为治命门火衰,久泻虚痢之法。脾肾固则泻自止。

  (3)卑监:即土不及之谓也。暖培卑监法:即暖培脾土之法,治脾土虚寒泄泻。

  (二)洞泄

  经云:"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因风木之邪,留连既久,木气克土,则仓禀不藏而为洞泄。此即伏气之为病也。其症:脉象软缓乏力或脉兼弦,身重神疲,肢体懈怠,下利清谷,小便短赤等,宜培土泻木法加苍术、泽泻治之。经曰:"肾脉小甚为洞泄"。盖肾为胃关,因肾虚失藏闭之职,伏邪乘虚而深陷也,宜补火生土法加煨葛、荷叶治之。总之,脾虚以补中为先,肾虚以固下为亟,风胜佐疏透,湿胜佐渗利,临症之际神而明之可也。

  (歌括)

  风木留连克土气,仓禀不藏为洞泄。

  软缓乏力兼关弦,身重肢怠而神疲,

  下利清谷溺短赤,培土泻木苍泽随。

  肾虚失藏邪乘陷,补火生土葛荷宜。

  脾虚总以补中先,肾虚固下亦为亟。

  风胜疏透湿渗利,临症之间神明奇。

  (三)寒泻

  寒泻者,因寒而致泻也。不比飧泄洞泄皆属于春伤于风之伏气。寒泄致病之源,是由感受寒气,寒气内袭于脾,脾胃受寒则阳虚,虚则不司运用,清阳之气不主上升,反下陷而成便泻。其便澄沏清冷,俨如鸭粪,腹中绵痛,小便清白,脉缓怠近迟,宜用暖培卑监法去党参、益智,加木香、楂炭治之。若有湿症所著,又宜佐化湿之药。临机应变,随症加减可也。

  (歌括)

  寒泻寒气袭脾中,脾寒慢虚失运动。

  清阳不升反下陷,俨如鸭粪清沏澄,

  腹疼溺白脉迟缓,暖培卑监去智参,

  加楂木香随症治,若兼湿著佐宣温。

  (四)火泻

  火泻,即热泻也。经云:"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其症泻出如射,有烫热感,肛门焦痛难禁,肠呜,痛阵泻阵,泻后复感滞涩不畅,脉数苔黄,溺赤而涩,口渴,此皆火泻之症也。张介宾曰:热胜则泻。而小便不利者,以火乘阴分,水道闭塞而然,宜用通利州都法(1)去苍术加黄苓、黄连治之。论治之法,盖暴注新病者,实热闭塞者,形气强壮者,小腹胀满者,均可以利。如久病阴亏,气虚属寒者,皆不可用通利之法也。

  (歌括)

  火泻如射烫肛门,焦痛难禁腹疼呜。

  疼阵泻阵复滞涩,溺赤渴数苔黄呈。

  火乘阴分水道闭,通(利)州(都)去苍加连苓。

  暴注新病实热塞,体强腹满通利能。

  久病阴亏气虚寒,通利州都切莫行。

  (注释)

  (1)州都:指膀胱。《黄帝内经素问》:"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通利州都"是指疏通膀胱,使排尿通利之意。

  (五)暑泻

  长夏暑湿之令而患泄泻,多属暑泻。盖暑热之气,不离乎湿。因为天之暑气下逼,地之湿浊上腾,人在气交之中,气从口鼻而入,直扰中州,脾胃失消运之权,清浊不分,上升精华之气,反下降而为便泻矣。其症:泻出稠粘,小便热赤,脉来濡数或沉滑,面垢有汗,口渴喜凉,周身发热如火炎,宜以清凉涤暑法以却燔蒸。如夹有湿邪,则口不甚渴,当佐木通、泽泻。若湿盛于暑,则仿湿泻之法治之。

  (歌括)

  暑泻长夏暑湿令,天暑下逼地温腾。

  人在气交口鼻入,扰中失职清浊混。

  泻出稠粘溺赤热,面垢有汗喜冷饮,

  濡数沉滑身火炎,清凉涤暑却燔蒸。

  夹湿不渴佐通泽,湿胜于暑湿泻寻。

  (六)湿泻

  经云:"湿胜则濡泄"。又曰:"湿多成五泄"。可见泄泻之病属湿为多。湿侵于脾,脾失健运,不能渗化,以致阑门不能泌清别浊,水谷并入大肠而成泄泻。其症:脉象缓涩,泻水而无腹痛或微痛,胸前痞闷,口不作渴,小便黄赤,大便稀溏等。治法宜通利州都,以渗利膀胱。州都通则泻自止矣。

  (歌括)

  湿泻侵脾失健运,不能渗化阻阑门。

  不渴便溏溺黄赤,脉来缓涩胸痞闷,

  水泻腹痛或不痛,通利州都泻自停。

  (七)痰泻

  痰泻者,因痰而致泻也。昔贤云:"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盖痰乃湿气而生,湿由脾弱而起。脾为太阳湿土,得温则健,一被寒湿所侵,即形困顿。脾困则健运失权,水谷之精微变而为痰。痰气上袭于肺,肺与大肠相表里,若大肠固,则肺经自病而成痰嗽。肠不固,则胸腹迷闷,头晕恶心,神色不瘁(注),时泻时停等。宜以化痰顺气法治之。气顺痰消,则泻自止矣。

  (歌括)

  痰泻因湿由脾亏,脾被寒侵困顿惫。

  脾阳困顿失健运,精微变痰上袭肺。

  大肠若固成痰嗽,不固移肠痰泻坠,

  胸腹迷闷脉弦滑,头昏恶心色不瘁(注)

  时泻时停化痰(顺)气,气顺痰消病自退。

  (注释)

  瘁:即劳累之意。"神色不瘁"是指精神颜色没有劳累的表现。

  (八)食泻(附:饮泻)

  食泻者即胃泻也。由于脾为湿困不能健运,阳明胃腑失其消化,以致食积太仓而成便泻。其脉,气口紧盛或右关沉滑。其症;吞酸嗳臭,恶闻食气,腹满甚而不泻,得泻则腹疼缓解,当用楂曲平胃法治之。又有渴能饮水,水下腹泻,泻而大渴,名为"溢饮滑泻",即《金匮要略》中之饮泻,是由水渍于胃而然。宜用增损胃苓法去厚朴、苍术,加白术、甘草治之。须辨症详明,不可混称。

  (歌括)

  食泻因脾为湿困,胃失消化食积屯。

  右关沉滑气口紧,吞酸恶食胸脘闷,

  腹痛不泻泻得快,楂曲平胃迎刃应。

  渴饮复泻为饮泻,水积于胃增(损)胃苓,

  加入术草去苍朴,食泻饮泻莫混称。

  (九)风痢

  《针经》云:"春伤于风,夏生后泻肠澼"。注家谓春令伤于风邪,风木内干,损其胃气,则清阳之气不能上升,反内陷而为飧泄,久则传太阴而为肠澼(注)。因风所致,故称风痢。其症:先泻后痢,脉沉小而弦,腹微痛而有后重,似肠风而下清血,此由春令之伏气至夏而发,属木胜土亏之候。如体质素寒者,则用培土泻木法加木香、苍术治之;如体质素热,则宜本方去吴萸、炮姜,加黄苓、黄连、煨葛根治之;如胸闷溺赤,必夹湿也,宜佐赤苓、泽泻治之;如吞酸嗳腐,为夹食也,佐山楂、厚朴治之。

  (歌括)

  风木内干损胃气,清阳内陷为飧泄。

  久则传脾成肠澼,因风而致为风痢。

  先泄后痢沉小弦,腹有微痛后重继,

  体寒培土泻木法,再加苍术木香随。

  体质素热去吴姜,加入苓连煨葛宜。

  胸闷溺赤湿苓泽,嗳腐夹食楂朴议。

  (注释)

  肠澼:痢症名,为风痢损伤胃气,日久传于太阴所致。

  (十)寒痢

  寒痢之症,多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冷则凝滞,中州之阳不能运化(注),清气不升,脾气下陷,以致腹痛后重,痢下白色,稀而清腥,脉迟苔白者,当去其寒,兼扶脾土,则痢自止,宜用暖培卑监法佐以楂炭、木香治之。但寒痢亦有呈赤色者,不可不别,总以脉迟苔白为据。倘脉数苔黄,便为热痢,温热之品又不可乱施也。须细辨之。

  (歌括)

  寒痢冷饮过贪凉,寒滞中州不运阳。

  腹痛后重二便白,清腥脉迟苔白茫,

  祛寒扶脾痢自止,暖培卑监佐楂香。

  又有寒痢下赤色,脉迟苔白辨症详。

  脉数苔黄为热痢,温热之品不可尝。

  (注释)

  中州:指脾也。《难经·第四难》:"脾者中州"。

  (十一)热痢(附:暑痢)

  热痢,起于夏秋之交,热郁湿蒸,人感其气,内干脾胃,脾失健运,胃不消导,热夹湿食,酝酿中州而成滞下之症。其症:脉滑数有力,里急后重,烦渴引饮,喜冷畏热,小便热赤,痢下赤色如鱼脑,稠粘而秽者是也。治宜清痢荡积法加槟榔、楂肉。如体弱者以生军改为熟军。如因暑气致病者,名为暑痢,其症:自汗发热,面垢呕逆,渴欲饮水,腹内攻痛,小便不通,痢血频迸等。以清凉涤暑法去青蒿、西瓜翠衣,加黄连、荷叶治之。

  (歌括)

  热痢发病夏初辰,热郁湿蒸脾胃侵,

  热夹湿食失健运,酝酿中州滞下成,

  滑数有力里急重,烦渴畏热喜冷饮,

  小便色赤痢亦赤,稠粘而秽鱼脑形,

  清痢荡积加槟楂,体弱生军易熟军。

  尚有暑痢自汗热,面垢呕逆溺不通,

  渴饮腹痛血频迸,清凉涤暑荷连增,

  减去青蒿与瓜翠,临机应变神而明。

  (十二)湿痢

  湿痢,有寒湿、热湿之分。寒湿为痢,腹微痛而后坠,胸痞闷而不渴,不思谷食,小便清白或微黄,痢下白色或为豆汁,脉缓近迟,宜用温化湿邪加木香治之;热湿为痢,里急后重,忽思饮,饮亦不多,忽思食,食亦乏味,小便热赤,痢下赤色或淡红焦黄,脉濡数,当用通利州都法去苍术,加木香、黄连治之。又有阴虚患痢,里急欲便,虚坐努责(注)者,不可偏言乎湿而投渗利,利之益伤其阴。可用当归、白芍、生地、丹皮、阿胶、泽泻、石莲子等随症加减。

  (歌括)

  寒湿之痢腹绵疼,后坠不渴胸痞闷,

  小便清白或微黄,痢下白色豆汁形,

  不食脉缓或近迟,温化湿邪木香增。

  热湿之痢脉濡数,思饮不多食无味,

  小便热赤痢亦赤,焦黄淡红里急坠,

  通利州都去苍术,加入木香黄连配。

  阴虚里急坐努责,防伤其阴勿渗利,

  归芍地丹阿连泽,随症加减切注意。

  (注释)

  "虚坐努责":是形容屡欲大便,但虽用力,而大便却排不出的现象。

  (十三)噤口痢

  噤口者,下痢不食,或呕不能食也。痢而能食,知胃未病,如不能食,是由脾家湿热壅塞胃口而成。又有误服利药犯其胃气者;止涩太早邪留于中者;脾胃虚寒湿邪干犯者;气机闭塞热邪阻隔者;秽浊在下恶气熏蒸者;肝木所胜乘其脾胃者;宿食不消水饮停滞等等,皆能使噤口也。一般以调中开噤法,随症加减,缓缓调治,望其有效。更宜细审脉象,如右脉沉细浮濡或缓怠无力,为胃虚;洪大急滑,为火热;浮大或浮弦,为浊气上壅;沉而滑,或右涩滞,为宿食停积;迟细者为胃寒;弦急者为木胜。倘或绝不思食,下痢无度为难治。可用独参汤,合陈仓米浓煎频服,幸挽万一。

  (歌括)

  噤口或呕食不能,脾湿热壅胃口成。

  或因误利犯胃气,止涩太早邪留坑;

  脾胃虚寒湿邪犯;秽积在下恶熏蒸;

  气机闭塞热阻隔;宿食不消水饮停;

  肝木所胜乘脾胃;诸因皆使噤口成。

  调中开噤随加减,参照脉象辨分明;

  右部浮濡或沉细,缓怠无力胃虚因;

  浮大浮弦浊上壅;洪大急滑火热征;

  迟细胃寒弦木胜;沉滑右涩宿食停。

  绝不思饮痢无度,独参仓米煎服频。

  (十四)水谷痢

  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腹微疼,频频登圊,(注),饮食少餐,四肢困倦,脉来细小无力或关部兼弦,此因脾胃虚寒,虚则健运无力,寒则消化失能,当用暖培卑监法治之。亦当详其病因,如因风木克土,土虚不运,宜本方内加白芍、防风;因劳役过度,脾阳困倦者,加黄芪、荷叶;因下焦无火,不能熟腐者,加故纸、吴萸;因痢后中虚,饮食停积者,加陈皮、楂肉。总之,痢症不离乎脾胃有病,或木胜,或火衰,因症加减,庶乎无误。

  (歌括)

  水谷痢下腹微痛,糟粕脓血频登圊,

  细缓无力关兼弦,饮食少餐四肢困,

  脾胃虚寒难消谷,暖培卑监加所因;

  风木克土加防芍,劳困脾阳芪荷增;

  下焦无火萸故纸;痢后虚积加楂陈。

  痢症不离脾胃病,木胜火衰随症行。

  (注释)

  "圊":读如青。便桶,一作厕所。"频频登圊",是指大便频频欲解,屡有入厕之意。

  (十五)休息痢

  下痢屡发屡止,久而不愈,面色萎黄,脉形濡滑者,为休息痢也。多因止涩太早,积热未尽,或不能节饮食,戒嗜好,时发时止。亦有过服寒凉而致者;肝脾内伤而致者;元气下陷而致者;肾虚不固而致者。皆当审其因而治之,拟以调中畅气法,使其气机得畅,则积热自清。中州得调,则脾胃自复。倘或腹中隐痛,宜加吴萸、姜炭,以化中焦之寒;赤痢缠绵,当佐秦皮、白芍,以清肝脾之血;肛门重坠,则加升麻、桔梗,以升下陷之元;虚滑不禁,即加骨脂、龙骨,以固下焦之脱。更宜辨其脉象,若脉沉实,虽日久仍当攻下,宜细辨之。

  (歌括)

  屡发屡止痢不停,休息之痢各有因;

  未能节食戒嗜好,止涩太早积未尽;

  过服寒凉肝脾损,肾虚不固下陷成;

  宜用调中畅气法,气机得畅积自清;

  腹痛姜萸化中寒,赤痢缠绵秦芍增;

  虚滑不禁脂龙固,肛门重坠加麻梗;

  细究脉象若沉实,日久仍攻当细节。

  (十六)五色痢

  《金匮要略》:五色痢者,五色脓血相杂而下也。若有脏腑尸臭之气则凶,是因止涩太早,或滞热下之未尽,蕴于肠胃而伤脏气也。如进补养之药均不见效者,则知非涩之太早,即下之未尽也。若脉实有力,虽日久仍当攻下。还应辨其虚实。初起者为实,日久者为虚;里急后重者为实,频频虚坐者为虚;脉实有力者为实,脉虚无力者为虚;虚者宜补,以补火生土法治之;实则宜泻,以清痢荡积法治之。

  (歌括)

  五色杂下似血脓,脏腑尸臭则病凶。

  止涩太早滞未尽,蕴于肠胃脏器损。

  若进补养俱不应,脉实日久仍当攻。

  辨症论治分虚实,脉实有力为实证。

  实则初起里急重,清痢荡积法可从。

  虚则久病脉无力,虚坐补火生土循。

  选按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春伤于风夏生飧泄"。是言风伤于表,则内应于肝,肝气乘脾,故为飧泄。《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是言风气通肝,春肝木旺,木胜脾土,故为洞泄;《针经》:"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澼"。三者名异而实同。《难经》又云:"湿多成五泄"。(注)据此泄痢之疾,除风木伏气外,脾虚湿胜,实致病重要因素之一。故雷氏论治,多以补中泻木,补火生土,暖培卑监等为基本方法,随证加减。综观其意,对脾胃功能特别重视,盖以脾胃为后天之本,且与消化功能有直接重要影响故耳。但其中有非因伏气为病者,而雷氏一并言之,盖便于互相参照,以资鉴别,临床幸勿忽诸。

  (注释)

  五泄:胃泄、脾泄、大肠泄、小肠泄、大瘕泄。(见《难经·第五十七难》)。

  三、拟用诸法

  (一)培中泻木法

  (方歌)

  培中泻木治伏气,飧泄洞泄与风痢。

  苓术芍草吴茱萸,陈防姜炭荷叶蒂。

  (药物)白术、白芍、陈皮、防风、茯苓、甘草、炮姜、吴萸。

  (方解)

  此方是治伏气飧泄、洞泄之主方,术、芍、陈、防,四味即刘草窗痛泻要方,用之为君,以其泻木而益土也。佐苓、甘以培中,姜炭以暖土,吴萸疏木以止痛,荷叶升清而助脾。

  (二)补火生土法

  (方歌)

  补火生土飧洞赅,久泻虚痢命火衰。

  桂附吴萸菟丝子,益智骨脂芡莲偕。

  (药物)

  附片、肉桂、菟丝、补骨脂、吴萸、益智仁、芡实、莲肉。

  (方解)

  此治飧泄、洞泄、命门火衰、久泻虚痢之主方。以桂、附辛甘大热,补命门之火以生脾土;菟丝、补骨脂温补其下;吴萸、益智暖其下中,中下得其温暖,则火土自得相生,完谷自能消化;更佐芡实、莲子补其脾且固其肾。盖火土生,脾肾固,飧泄洞泄自然就愈矣。

  (三)暖培卑监法

  (方歌)

  暖培卑监脾虚寒,水谷冷痢泄泻缠。

  二术参苓益智草,葛根梗米炮姜炭。

  (药物)

  潞党、茯苓、白术、甘草、姜炭、苍术、益智仁、葛根。

  (方解)

  此治脾土虚寒泄泻、冷痢、水谷痢等之有效方。法中用四君理中以暖其脾土。因脾喜燥,故佐以苍术;喜温,故佐以益智;喜升,故佐以葛根;喜甘,故佐以梗米。相辅相成,收效益显。

  (四)补中收脱法

  (方歌)

  补中收脱痢久作,谷道不合肛门脱。

  气虚下陷术参芪,罂粟黎勒榴草芍。

  (药物)东洋参、黄芪、白术、甘草、罂粟壳、白芍、诃黎勒(注)、石榴皮。

  (方解)

  主治泄痢不止,气虚下陷,谷道不合,肛门下脱,以参芪术草之甘温,补中州以升其陷;罂粟诃黎之酸涩,止泻痢且敛其肛;榴皮为引,取其酸以收脱,涩以住利也。

  (注释)

  诃黎勒:即诃子,亦称黎勒,为收脱止泻药。

  (五)通利州都法

  (方歌)

  通利州都主渗利,火泻湿泻湿热痢。

  苓泽苍术车前子,滑通桔梗渗开提。

  (药物)

  茯苓、泽泻、苍术、前仁、通草、滑石、桔梗。

  (方解)

  主治火泻、湿泻、湿热、痢疾等症。首用茯苓甘淡平和,以通州都(注)为君;泽泻咸寒下达,而走膀胱为臣;佐苍术之苦温以化其湿;车前通滑之甘淡以渗其湿;更佐桔梗之升提以升上启下,则收效知宏矣。

  (注释)

  州都:是指膀胱而言。《内经》:"膀胱者州都之官也"。

  (六)清凉涤暑法

  (方歌)

  清凉涤暑治暑温,暑热暑泻秋暑能。

  扁豆青蒿通甘草,苓翘瓜翠滑石成。

  (药物)

  滑石、甘草、青蒿、扁豆、连翘、茯苓、通草,加西瓜翠衣。

  (方解)

  主治暑温、暑热、暑泻、秋暑。滑石、甘草即河间之天水散,以涤其暑热;更加蒿扁瓜衣以加强清暑之力;佐莲翘以清心;用通苓而渗湿。所以渗湿,盖取其暑必挟湿之意耳。

  (七)化痰顺气法

  (方歌)

  化痰顺气痰气闭,痰疟痰泻食疟贵。

  苓半厚朴广木香,甘草陈皮生姜配。

  (药物)

  茯苓、制半夏、陈皮、甘草、广木香、厚朴,加生姜。

  (方解)

  主治痰疟痰泻,兼治食疟等症。苓、夏、陈、甘,即局方二陈汤,为化痰之要剂。加木香、厚朴,以行其气。气行,则顺而不滞。所谓化痰须顺气,气行痰自消也。木香、厚朴,在某种意义上还有治泻之作用。

  (八)楂曲平胃法

  (方歌)

  楂曲平胃食泻因,兼治食疟此方灵。

  楂肉神曲苍术草,陈皮厚朴鸡内金。

  (药物)

  楂肉、神曲、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加鸡内金。

  (方解)

  主治食泻、食疟。苍陈朴草,系局方平胃散,为消导之要剂。佐渣肉健脾去积,神曲消食住泻,鸡金消水谷,治泻利,为治食泻之良方。

  (九)增损胃苓法

  (方歌)

  增损胃苓小便赤,腹疼水泻袭暑湿。

  二苓藿香苍术滑,厚朴泽泻陈皮适。

  (药物)

  苍术、厚朴、陈皮、猪苓、茯苓、泽泻、滑石、藿香。

  (方解)

  主治暑湿内袭,腹痛水泻,小便赤热。苍、朴、陈皮以化湿,即平胃散损去甘草;二苓、泽泻拆利湿,即五苓散损去桂术;增滑石清暑渗湿,藿香止泻和中。凡因暑湿而致泻者,此方最佳。

  (十)清痢荡积法

  (方歌)

  清痢荡积脉滑数,热痢夹食溺赤渴。

  芩连芍草酒大黄,枳壳木香荷煨葛。

  (药物)

  广木香、黄连、酒制大黄、枳壳、黄芩、白芍、甘草、葛根。加荷叶为引。

  (方解)

  主治热痢夹食,脉滑数,烦渴溺赤。首用香、连以治痢,加枳、黄以荡积,芩、芍以清血,甘草以解毒。更用荷葛升提。用于实热之痢多能奏效。

  (十一)温化湿邪法

  (方歌)

  温化湿邪小便白,寒湿为痢胸痞塞。

  曲陈蔻朴枳藿香,苍术加姜为引则。

  (药物)

  藿香、蔻壳、神曲、厚朴、陈皮。加生姜为引。

  (方解)

  主治寒湿酿痢,胸痞溺白。藿香、枳壳,宣上下之邪滞;神曲、厚朴,化脾胃之积湿;陈皮理其气分,苍术化其湿邪,更佐生姜温中,中焦通滞自下矣。

  (十二)调中开噤法

  (方歌)

  调中开噤痢不食,潞党黄连半夏制。

  藿香石莲陈苍术,绝不欲食连去之。

  (药物)

  潞党、黄连、制半夏、藿香、石莲肉,加陈仓米。

  (方解)

  主治下痢不食或不能食(噤口痢)。凡噤口痢脾胃俱惫,潞党补其中州,黄连清其余痢,半夏和中止呕,藿香醒胃苏脾,石莲开其噤,陈米养其胃。如绝不思食,可减去黄连。

  (十三)调中畅气法

  (方歌)

  调中畅气治虚气,脾亏泄泻休息痢。

  参术芪草鲜荷叶,煨广木香陈腹皮。

  (药物)

  潞党、白术、黄芪、甘草、陈皮、腹皮、煨广木香。加鲜荷叶。

  (方解)

  主治中虚气滞,休息痢,脾亏泄泻。参、芪、术、草调其中州;陈、腹、木香宣畅气分;加荷叶助脾胃而升阳。

  四、备用成方(计十二方)

  草窗痛泻方:

  (主治)腹痛便泻不止。

  (药物)白术、白芍、陈皮、防风。久泻加升麻。

  (服法)煎服。

  胃苓荡:

  (主治)中暑伤湿,腹痛泄泻。

  (药物)猪苓、茯苓、白术、泽泻、肉桂、厚朴、苍术、陈皮、甘草。夹食者加楂肉。

  (服法)煎服。

  四神丸:

  (主治)脾肾两虚久泻。

  (药物)肉果霜、破故纸、五味子、吴萸、枣肉。

  (服法)捣成丸服。

  胃关煎:

  (主治)脾肾虚寒作泻,甚至久泻,腹痛冷痢等。

  (药物)熟地、山药、干姜、吴萸、扁豆、白术、炙草。

  (服法)水煎服。

  姜茶饮:

  (主治)寒热疟及赤白痢。

  (药物)生姜、茶叶等量。

  (服法)浓煎服。

  香连丸:

  (主治)下痢赤白,脓血相杂,里急后重。

  (药物)木香、黄连。

  (服法)醋糊为丸。

  芍药汤:

  (主治)下痢脓血稠粘,腹痛后重。

  (药物)芍药、归尾、黄芩、黄连、木香、槟榔、大黄、甘草、肉桂。

  (服法)煎服。

  苍术地榆汤:

  (主治)脾经受湿,痢疾下血。

  (药物)苍术、地榆。

  (服法)煎服。

  补中益气汤:

  (主治)烦劳内伤,阳虚自汁,气虚不能摄血,久痢久疟。

  (药物)人参、黄芪、白术、炙草、归身、陈皮、柴胡、升麻,加姜枣。

  (服法)煎服。

  真人养脏汤:

  (主治)泻痢日久,虚寒脱肛。

  (药物)人参、白术、当归、白芍、罂粟壳、诃子、肉豆蔻、木香、炙甘草、肉桂。

  (服法)煎服。

  肉苁蓉汤:

  (主治)噤口痢,日久不愈,下焦累虚。

  (药物)肉苁蓉、附子、人参、姜炭、当归、白芍。

  (服法)煎服。

  人参樗皮散:

  (主治)脏毒夹热下血,久痢脓血不止。

  (药物)人参、樗白皮(醋炒)。

  (服法)等分为末,水饮或酒调下。

  卷四 夏伤于暑

  一、概述

  夏伤于暑,是指夏季小暑大暑之令,伤于暑也。其时天暑地热,人在其中,感之皆称暑病,暑邪伤人,有伤暑、冒暑、中暑之分,且有暑风、暑温、暑咳、暑瘵之异。伤暑者,静而得之称为阴暑,动而得之称为阳暑;冒暑者,较伤暑为轻,不过邪冒肌表而已;中暑者,即中暍(注)也,忽然卒倒如中风状;暑风者,突然昏倒,四肢抽搐;暑温者,症似阳暑而轻可;暑咳者,暑热袭肺而咳也;暑瘵者,暑热劫络而吐红。又有霍乱之症,因暑夹风、夹寒、夹湿、夹食,扰乱于中而起;痧气之症,是因偶犯痧秽之气而生;秽浊之症,因暑气夹秽气而袭人(俗称龌龊)。此皆夏季之时,由暑气所伤之症也。更有春末夏初之疰夏,孟夏之热病,仲夏之霉湿,皆当分别论治。疰夏:因时令之火为病。热病:因冬之伏气为病。霉湿:由入霉后,梅雨浸淫,感受雨湿之气而为病。以上诸疾,若详明之,则夏令之病无余蕴矣。

  (总括)

  夏季大小暑司令,天暑地热感为病。

  伤冒中暑分轻重,风温咳瘵当辨明。

  静而伤暑为阴暑,动而得之阳暑称。

  冒较伤轻在肌表,忽然卒倒中暑名。

  暑风昏扑肢抽搐,暑温症较阳暑轻。

  暑热袭肺成暑咳,劫络吐红暑瘵形。

  暑气夹风寒湿食,扰乱于中霍乱生。

  偶犯痧秽为痧气,暑热夹秽秽浊云。

  春末夏初病疰夏,时令之火所酿成。

  孟夏热病因伏气,仲夏霉湿梅雨淫。

  如斯诸疾须详辨,夏令之病无余蕴。

  (注释)

  暍:即暑,热盛也。中暍:即中暑。暍暍:形容热性病的热气极盛。

  二、分述

  (一)伤暑

  伤暑有阴阳之别。阴暑:由于天气炎热,纳凉广厦或扇风过长,为静而得之之阴暑也。其脉浮弦有力或浮紧,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痛而心烦,大热无汗。此为阴寒所逼,周身阳气不得升越。宜用辛温解表法去防风,加香薷、藿香治之。呕逆加茯苓、半夏;便泻加厚朴、木香。阳暑:由于赤日长途,劳动田野,动而得之之阳暑也。其脉浮有力或洪数,面垢喘咳,壮热心烦,口渴欲饮,蒸蒸自汗,此为炎热所蒸,周身内外皆热。宜以清凉涤暑法去扁豆、通草,加石膏、洋参治之。呕逆加黄连、竹茹;便泻加葛根、荷叶。临床上阴暑较为少见,须注意之。

  (歌括)

  伤暑之症阴阳分,纳凉广厦阴暑名。

  浮弦有力或浮紧,拘急节痛而烦心。

  头痛恶寒热无汗,阴逼阳不越周身。

  辛温减防加薷藿,泻加朴木呕半苓。

  长途田野阳暑症,渴饮烦热自汗蒸。

  浮洪力数垢喘咳,内外皆热涤暑君。

  加入参膏减通扁,呕加茹连泻荷根。

  (二)冒暑

  冒暑者,偶然感冒暑邪,较伤暑为轻浅。如暑热之邪,初冒于肌表,即有头昏、寒热、汗出、咳嗽等症。宜以清凉涤暑法加蒌壳、杏仁治之。如治疗不当,邪入肉分,则周身烦躁,头胀体烧,或身如针刺、赤肿等症。宜以祛暑解毒法治之。如入于肠胃,则有腹痛水泻,小便短赤,口渴饮水,呕逆等症,宜以增损胃苓法加黄连治之。

  (歌括)

  冒暑寒热汗头晕,清凉涤暑加蒌杏。

  邪入肉分头胀热,身躁赤肿刺如针。

  祛暑解毒宜急进,若入肠胃腹泻疼。

  渴饮呕逆尿赤短,增损胃苓黄连增。

  (三)中暑(即中喝)

  中暑之症,突然而发,如矢之中人,不似伤暑初则寒热无汗,或壮热蒸汗之可比。此病突然昏倒,不省人事,身热微汗,气喘不语,牙关微闭或口开,壮若中风,但无口眼喎斜。脉洪濡或滑而数,此为酷暑之气鼓动其痰,痰阻心包而然。宜清暑开痰法治之。如手足厥冷,名曰暑厥,宜苏合香丸或来复丹研末或蒜水灌之均可。

  (歌括)

  中暑昏倒不省人,口开牙关或微紧,

  气喘痰阻中风似,口眼不斜可区分,

  洪濡滑数热微汗,清暑开痰法可行。

  手足厥冷名暑厥,苏合来复蒜水能。

  (四)暑风

  暑风之病,由暑热极盛,金被火刑木无所畏,则风从内生。此与外感风邪之治法,相去天壤。若误发汗,则变症百出矣。木既化风,脾土受制,所以卒然昏倒,四肢抽搦,内扰神舍,意识不清。脉多弦劲或洪大,或滑数,当去时令之火,火去则金自清而木自平;兼开郁闷之痰,痰开则神自安而气自宁也。宜用清离定巽(注)法佐郁金、川贝治之。倘角弓反张,牙关紧闭者,加犀角、羚羊;痰塞喉间有声者,加胆星、天竺;药后依然昏愦者,加远志、菖蒲。

  (歌括)

  暑风热极火刑金,木无所畏风内生。

  不比外感风邪症,若误汗之变症成。

  木既化风脾受制,卒倒抽搦识不清,

  弦劲洪大或滑数,火去金清木自平。

  兼开郁闷化痰气,清离定巽佐贝金。

  痰呜星竺愦远蒲,角张牙紧加犀羚。

  (注释)

  离巽:皆卦名。离属火;巽属风。清离定巽:即清火热而熄内风之渭。

  (五)暑温

  暑温症似阳暑而略轻。初起,右脉偏盛或洪数,舌苔微白或黄润,身热有汗,或口渴咳嗽。此邪在上焦气分,当用清凉涤暑法加杏仁、蒌壳治之。`如少汗微寒或有头痛,宜透肌肤之暑,于本法内去扁豆、瓜翠,加藿香、香薷治之。口不渴者,乃兼湿也,加苡米、半夏治之。如舌苔黄燥,渴欲喜饮,宜清胃家之热,用凉解里热法治之。如舌苔光绛,伤于阴也,宜用清热保律法加西洋参、沙参、玄参治之。

  (歌括)

  暑温初起右脉盛,洪数苔白或黄润,

  热汗渴咳上焦气,清凉涤暑加蒌杏。

  汗少微寒或头痛,肌肤之冒宜透尽,

  方去扁翠加藿薷,不渴兼湿苡夏增。

  苔燥渴饮清胃热,凉解里热急当进。

  舌苔光绛伤阴候,清热保律加三参。

  (六)暑咳

  暑咳一症,是因暑热下逼,肺先受之,其脉濡滑而数,两寸有力而强,咳逆乏痰或少,或身热口渴,或胸闷胁痛,此皆暑热入肺之脉症也。宜用清宣金脏法加滑石、甘草治之。如痰多者,不因暑而因湿,不名咳而名嗽,不在肺而在脾,不用清而用温。如果因痰致漱,宜用加味二陈法治之。加误温伤络,必致吐血,宜用却暑调元法去东参、半夏,加杏仁、花粉、旱莲、生地治之。总以清暑保金,庶不致误。

  (歌括)

  暑咳伤肺濡数滑,寸强咳逆痰沫乏。

  身热口渴胸胁痛,清宣金脏加甘滑。

  痰多因湿而为咳,温脾加味二陈夸。

  误温扰络致吐血,却暑调元去参夏。

  加杏花粉旱莲地,清暑保金庶不差。

  (七)暑瘵

  暑瘵者,骤然吐血衄血,头目不清,烦热口渴,咳嗽气喘。脉象浮取则洪,中取则空,沉取复有。此为盛夏相火灼金(注),络血上溢所致。当清暑热以保肺,清络热以止血。如初起体实,宜用清宣金脏法加黄芩、黑栀治之。体弱者,宜以却暑调元法去石膏、半夏、梗米,加鲜地、鲜石斛、鲜藕节治之。如未止,再加丹皮、旱莲草等。失血后潮热咳嗽为阴亏,用甘咸养阴法,谨防伤及真阴为要。

  (歌括)

  暑瘵吐衄头不清,浮洪中空复有沉。

  烦热口渴咳嗽喘,咯血上溢火灼金。

  初起体实清保肺,清宣金脏加栀芩。

  体弱却暑调元法,膏半梗去地斛增。

  未止再加丹旱草,阴亏甘咸以养阴。

  (注释)

  相火灼金:相火,与君火相对而言。二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功能活动。一般认为命门、肝、胆、三焦均内有相火,而相火的根源主要发自命门。相火灼金:是指相火妄动,上灼肺金,肺络受伤,以致溢血。

  (八)霍乱

  霍乱症,在夏秋为多,由于风寒暑热,饮食生冷之邪杂糅交病于中,致令三焦混乱,清浊相干,乱于肠胃也。其症吐泻腹痛,脉多微涩或沉细而伏,或大而虚。如风甚则头痛寒热;寒甚则转筋厥冷;暑甚则大渴引饮;邪在上焦则吐多;在下焦则泻多;在中焦则吐泻俱甚。总宜治乱保安法治之。如风甚加苏叶、橘红;寒甚加草蔻、木瓜;暑甚加芦根、竹茹。吐多加黄连、干姜;泻多加荷叶、葛根;吐泻不已,损伤中焦之气,以致阴阳间阻,手足厥冷,脉微欲绝,不多饮水者,不分风寒暑热,急以挽正回阳法救之。若欲吐不吐,欲泻不泻者,名干霍乱,急用炒盐调童便,服之探吐。若舌卷囊缩为难治。脉象洪大而滑者生,微涩渐迟者死。

  (歌括)

  霍乱吐泻腹绞疼,脉涩沉伏大虚分。

  风甚头痛兼寒热,寒甚转筋厥冷形。

  暑甚大渴而引饮,吐泻当分三焦因。

  总以治乱保安法,寒加瓜蔻风苏红。

  暑加芦茹吐连姜,泻加葛根荷叶能。

  吐泻不止损中气,阴阳间隔手足冰。

  急用挽正回阳法,干霍盐便探吐灵。

  舌卷囊缩为难治,微涩迟死洪滑生。

  (九)痧气

  南人体弱,偶触粪土痧秽之气,即患痧症。痧在皮肤气分者宜括之,在肌肉血分者宜刺之,此指轻浅者而言也。重症则非药剂不能效。痧无定脉,脉症每不相应。由于病因不同,名称各异,故有风痧、暑痧、阴痧、阳痧、红痧、乌痧,绞肠痧等。皆各有其特点。如风痧:头疼自汗,腹痛肢麻;暑痧:头晕汗多,呕泻腹痛;阴痧(即凉痧):腹痛肢冷;阳痧(即热痧):腹痛肢暖;尚有红痧,肤隐红点如麻疹,此痧毒在肌表;乌痧:满身胀痛,且有黑斑,此痧毒在脏腑;绞肠痧: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大痛等等。治法,总以芳香化浊法,各按其病因加味治之。如风痧加荆芥、防风;暑痧加滑石、木瓜;阴痧加豆蔻、砂仁;阳痧加连翘、栀子;红痧加牛蒡、薄荷;乌痧加槟榔、枳壳;闷痧加细辛、桔梗;绞肠痧加檀香、乌药。倘病危急,不及待汤药者,可先予痧疫回春丹救之。

  (歌括)

  南人体弱易痧症,脉无定体不相应。

  症因不同分类别,风暑阴阳乌绞红。

  风痧汗麻头腹痛,暑汗吐泻阴肢冷。

  阳痧腹痛肢温暖,红痧麻疹肌肤隐,

  吐泻不出绞肠痧,身胀黑痧乌痧名。

  芳香化浊加味治,风痧荆防阴二仁。

  暑痧瓜滑阳栀翘,红痧蒡薄闷桔辛。

  乌痧槟枳绞乌檀,仓卒痧疫回春灵。

  (十)秽浊

  秽浊症:俗称龌龊病也。多发于夏秋之间,由于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由口鼻吸收,直犯膜原。初起头痛而胀,胸脘痞闷,肤热有汗,频欲恶心,右脉滞钝是也。然有暑湿之分。如偏于暑者,则苔黄烦渴,称为暑秽;偏于湿者,苔白腻而口不渴,称为湿秽。均宜芳香化浊治之。暑秽加滑石,甘草。湿秽加恒曲、苍术。

  (歌括)

  秽浊俗称龌龊病,秽浊之气暑湿腾。

  气由口鼻犯膜原,初起脘闷头胀疼。

  热汗恶心脉滞钝,须察暑湿各有因。

  统以芳香化浊法,暑加滑草湿苍恒。

  (十一)疰夏

  疰夏(注)之症,每值春夏之交,日长暴暖,突然眩晕头疼,身倦足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是也。盖火土交旺之候,金水多衰,金衰不能制木,木动则生内风,故眩晕头痛。金为土之子,子虚则盗母气,脾神困顿,故有身倦足软,体热食少。水衰不能上济于心,故有频欲呵欠,心烦自汗等症。此皆时令之火为患,非春夏温热之为病也。宜以金水相生法治之。如眩晕甚者加桑叶、菊花;头痛甚者加佩兰、荷钱;疲倦身热,加潞党、石斛;心烦多汗,加浮麦、莲子。随症损益可也。

  (歌括)

  春夏之交疰夏病,日长暴暖头晕疼。

  倦软食少频欲欠,心烦自汗困脾神。

  火土交旺金水衰,不能制木生内风。

  宜以金水相生法,晕甚菊花桑叶增。

  头痛甚加荷钱佩,烦汗麦莲倦斛参。

  (注释)

  疰夏:即夏痿之别称。夏痿:即痿之发于夏日者,多由脾胃薄弱及停有湿热或留饮所致。

  (十二)热病

  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至夏为热病。"热病者,乃冬伤正令之微寒,未即发病,至交立夏,久伏之气,随时令之热而触发。初起发热汗出,口渴心烦,不恶寒而反恶热,脉洪大,是为热病也。此病较晚发发作而更晚,比诸温伏邪更深,此其特点。初起宜用清热透邪法。如热势不衰,则继用清凉荡热法。倘兼恶寒,脉象浮紧,是有夏时暴寒所加,寒在外而热在里,先用辛凉解表法以透其外。外邪得透,再用清凉之剂荡其里热。如脉不浮紧,又无恶寒,误用辛温之剂伤其津液者,宜清热保津法加西洋参、石膏治之。倘兼恶风微汗,脉浮缓,此表有风邪所加,风在外而热在里,当用辛凉解表法以先解其外。若舌苔化燥,谵语昏狂,急用清凉荡热法加紫雪丹治之。发斑加黄连、栀子;发疹加荷叶、牛蒡。但须注意,热病最易伤阴,时刻都应注意保阴为要,辛温劫液之剂,慎勿浪用。

  (歌括)

  冬寒久伏夏热病,时令之邪触发成。

  初病热汗心烦渴,不寒恶热脉来洪。

  首用清凉透邪法,不衰清凉荡热宗。

  暴寒在外热在里,辛温解表透外行。

  清凉荡热透里邪,不寒不浮勿伤津,

  误用辛温伤津液,清热保津加膏参。

  倘兼恶风汗微出,浮缓里热外有风。

  宜用辛凉解表法,先解其表奏效宏。

  若有谵狂苔化燥,清凉荡热紫雪斟。

  发斑连栀疹荷旁,热病注意防伤阴。

  (十三)霉湿

  芒种之后,乍雨作晴,天热下逼,地湿上蒸,物感其气则霉,人感其气则病,因其气从口鼻而入,即犯上中焦,以致胸痞腹闷,身热有汗,时有恶心,右脉极钝,舌苔白滑,此为霉湿之浊气,壅遏上中气分之症,名曰霉湿。非香燥之气不能破也。宜用芳香化浊法,使气机开畅,则上中之邪,不散而自解也。倘连冒风雨,身痛腰疼,恶寒发热,此邪由太阳之表,而入于少阴之里,即《内经》所谓两气通于肾也。宜表里两解,拟用二活同祛法。倘兼痛泻,再加煨葛、木香治之。

  (歌括)

  芒种之后霉湿病,天热下逼地湿腾。

  气从口鼻犯上中,痞闷热汗时恶心。

  脉钝白滑皆霉湿,壅遏上中伤气分。

  芳香化浊气机畅,上中邪解病自轻。

  风雨身疼恶寒热,太阳之表入少阴。

  二活同祛表里解,若兼痛泻葛木增。

  选按

  《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少阳所至为炎暑"。《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篇》:"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当暑气行令之时,人感其气而为病,则为暑病。张景岳:暑即暍也。诊治之法,雷氏分辨较详。叶香岩"暑必挟湿"之论更深为中肯。故治暑方中,多以清暑利湿为法,每获良效。又凡治暑病,均忌发表疏散之药,否则必致痞满发热,烦躁益剧,亦当注意。至于霍乱、痧秽、疰夏、热病、霉湿诸症,前贤富有经验,如清郭家邃之《痧胀玉衡》言之较详。认为春夏之间,感受风寒暑湿之气或疫气秽浊,症见寒热头重,胸腹闷胀疼痛或上吐下泻,或指甲青紫,或腰如束带,或手足僵麻,皆属肠胃阻塞,经络停滞,若不急救,命可立毙。并拟其治法:在气分者括之,在血分者刺之,在外者淬之,在里者涤之。总之,痧无补法,总以开泄祛邪为主。此说与雷氏所论,大致相同。惜乎晚近以来,每为医家所忽视,甚至认为不足置信,良可慨也!应在继承基础上,加以重视,古为今用,进一步挖掘提高,是所至望。

  三、拟用诸法

  (一)辛温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二)清凉涤暑法

  同卷三{三---(六)}

  (三)祛暑解毒法

  (方歌)

  祛暑解毒毒郁身,烦热赤肿刺如针。

  黄连银翘滑半草,参叶茯苓豆衣增。

  (药物)

  茯苓、制半夏、滑石、甘草、参叶、黄连、银花、连翘、绿豆衣。

  (方解)

  主治暑毒烦热赤肿,身如针刺,凡暑热成毒者,此法最宜。方中苓、夏偕甘草,即海藏消暑方也。滑石偕甘草,即河间消暑方也。更佐参叶以却暑,黄连以清心,银翘、绿豆以解毒,则疗效更好矣。

  (四)增损胃苓法

  同卷三{三---(九)}

  (五)清暑开痰法

  (方歌)

  清暑开痰治中暑,身热汗微昏不语。

  气喘补扁杏薷连,陈半益元荷梗伍。

  (药物)

  黄连、香薷、扁豆衣、厚朴、杏仁、陈皮、制半夏、益元散、荷梗。如汗多即除云香薷。

  (方解)

  主治中暑神昏不语,身热汗微气喘等症。方中连、薷、扁、朴,清热去暑;杏仁、陈、夏、顺气开痰;益元散清暑宁心;荷叶梗透邪宣窍。

  (六)却暑调元法

  (方歌)

  却暑调元保金脏,暑热极盛气受伤。

  滑膏东参茯苓草,麦冬半夏粳米良。

  (药物)

  石膏、滑石、茯苓、半夏、东洋参、麦冬、甘草、粳米为引。

  (方解)

  此治暑热盛极,元气受伤之有效方。以石膏、滑石,却暑泻火为君;茯苓、半夏,消暑调中为臣;暑热刑金,故以麦冬、人参,保肺为佐;暑热伤气,故以甘草、粳米,调元为使。

  (七)清离定巽法

  (方歌)

  清离定巽热生风,昏倒抽搐菊钩藤。

  连翘竹叶冬桑叶,木瓜生地与玄参。

  (药物)

  连翘、竹叶、生地、玄参、甘菊、桑叶、钩藤、木瓜。

  (方解)

  此治热极生风之方。连翘、竹叶以清其热;热甚必伤阴,故用生地、玄参,以保其阴;菊花、桑叶平其木而定肝风;钩藤、木瓜舒其筋而宁抽搐。

  (八)凉解里热法

  同卷一{三---(二)}

  (九)清热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十)清宣金脏法

  (方歌)

  清宣金脏热灼肺,咳逆胸闷身热微。

  蔸铃蒌壳陈桑叶,牛蒡把杏桔川贝。

  (药物)

  牛蒡子、川贝母、马蔸铃、杏仁、陈皮、蒌壳、桔梗、桑叶、炙枇杷叶。

  (方解)

  主治热灼肺金,咳逆胸闷,身体发热。法中蒡、贝、蔸铃,清其肺热;桑、蒌、桔梗,宣其肺气;佐桑叶以平肝,枇叶以降肺。升降如常,咳逆自安。

  (十一)加味二陈法

  (方歌)

  加味二陈治痰多,咳嗽痰饮口不渴。

  茯苓陈夏炒苡米,杏仁生姜饴糖酌。

  (药物)

  茯苓、陈皮、制半夏、甘草、苡米、杏仁、生姜、饴糖。

  (方解)

  主治痰多作咳,口不作渴。方中苓、陈、夏、草,即二陈汤。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陈皮、杏仁利气为臣,茯苓、苡米渗湿为佐,盖取其气顺则痰降,湿去则痰消之用,甘草和中补土,更佐生姜助半夏以消痰,饴糖助甘草以和中。凡因痰致咳嗽者,此方甚宜。

  (十二)甘咸养阴法

  (方歌)

  甘咸养阴咳血症,久嗽潮热损及阴。

  干地龟板旱莲草,淡菜丹皮阿女贞。

  (药物)

  干地黄、龟板、阿胶、旱莲草、女贞子、丹皮、淡菜。

  (方解)

  此治热伤血络,损及阴分,潮热咳嗽之法。干地甘寒,龟板咸寒,皆养阴之要药;阿胶甘平,淡菜咸温,为治血之佳珍;旱莲甘寒,色黑属肾,女贞甘凉,隆冬不凋,皆能补益肾阴。更佐丹皮之苦凉,清血中之伏火,火得平静,则潮热咳嗽自愈矣。

  (十三)治乱保安法

  (方歌)

  治乱保安霍乱症,夏秋之间腹绞疼。

  吐泻藿木乌药半,龙肝苍术茯砂仁。

  (药物)

  藿香、乌药、木香、制夏、茯苓、苍术、砂仁、伏龙肝。

  (方解)

  治夏秋之间,霍乱吐泻,腹中绞痛。凡邪扰中州,挥霍扰乱,均宜此法。首用藿香、乌、木,行气分以治其乱;夏、苓、苍术,祛暑湿以保其中。更佐砂仁和脾,龙肝安胃,取剿抚兼施之义也。

  (十四)挽正回阳法

  (方歌)

  挽正回阳寒腹疼,叶泻肢冷不识人。

  胲微欲绝姜附桂,吴萸参术草茯苓。

  (药物)

  东洋参、茯苓、白术、甘草、肉桂、附片、炮姜、吴萸。

  (方解)

  此方是从陶节安回阳急救汤中除去陈皮、半夏、五味是也。方中以参苓术草挽其正,炮姜、桂、附回其阳,更佐吴萸破中下之阴寒。阴寒得破,则云雾开,天日见也。

  (十五)芳香化浊法

  (方解)

  芳香化浊霉湿节,秽浊之气一起泄。

  陈皮朴半大腹皮,藿香佩兰鲜荷叶。

  (药物)

  藿香、佩兰、陈皮、制夏、腹皮、厚朴、鲜荷叶。

  (方解)

  治五月霉湿,并治秽浊之气。法中君以藿、佩之芳香以化其浊;臣以夏、陈之温燥以化其湿;佐腹皮宽其胸腹,厚朴畅其脾胃,上中气机一得宽畅,则湿浊不能凝滞;使以荷叶之升清,清升则浊自降矣。

  (十六)金水相生法

  (方歌)

  金水相生疰夏病,神倦眩昏呵欠频。

  肺肾并虚烦汗咳,麦味知草玄东参。

  (药物)

  东洋参、麦冬、五味子、知母、玄参、炙甘草。

  (方解)

  治疰夏眩晕神疲,呵欠烦汗及久咳肺肾并亏等症。人参补肺,麦冬清肺、五味敛肺,此千金生脉散方。知母色白以清肺,复清其肾;玄参色黑以滋肾,兼滋其肺;甘草协和诸药使金能生水,水能润金,咸得其运用之妙。

  (十七)二活同祛法

  (方歌)

  二活同祛表里湿,寒热身疼腰痛适。

  独辛搜里羌防表,苍术甘草生姜施。

  (药物)

  羌活、防风、独活、细辛、苍术、甘草、生姜。

  (方解)

  治表里受湿,寒热身痛腰痛等症,为两感表里湿症之要方。羌活、防风,散太阳之表湿;独活、细辛,搜少阴之里湿;苍术躁湿气;生姜消水气。恐诸药之辛温苦燥,故佐甘草以缓之。

  四、备用成方(计二十三方)

  藿香正气散:

  (主治)治外感风寒,内伤饮食,伤冷伤湿,疟疾,中暑,霍乱吐泻,凡感岚瘴之气皆可增减用之。

  (药物)藿香、紫苏、白芷、桔梗、腹皮、厚朴、陈皮、半夏、白术、茯苓、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六合汤:

  (主治)治夏月饮食不调,内伤生冷,外伤暑气,寒热交作,霍乱吐泻及伏暑烦闷等症。

  (药物)藿香、砂仁、杏仁、厚朴、扁豆、木瓜、人参、白术、茯苓、半夏、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缩脾饮:

  (主治)清暑气,除烦渴,止吐泻霍乱及暑月酒食所伤。

  (药物)扁豆、葛根、乌梅、草果、砂仁、甘草。

  (服法)煎服。

  香薷饮:

  (主治)感冒暑气,皮肤蒸热,头痛肢倦,或烦渴或吐泻。

  (药物)香薷、厚朴、扁豆(加黄连名四味香薷饮,治同)。

  (服法)煎服。

  新加香薷饮:

  (主治)暑温汗不出者。

  (药物)香薷、厚朴、鲜扁豆花、银花、连翘。

  (服法)煎凉服。

  桂苓甘露饮:

  (主治)中暑受湿,引饮过多,头痛烦渴,温热便秘等。

  (药物)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白术、云苓、猪苓、泽泻、肉桂。

  (服法)煎服。

  竹叶石膏汤:

  (主治)伤暑发渴,脉虚。

  (药物)竹叶、石膏、人参、甘草、麦冬夏。加粳米、生姜。

  (服法)煎服。

  人参白虎汤:

  (主治)太阳中暍,身热汗出,恶寒足冷,脉微口渴。

  (药物)人参、石膏、知母、甘草。加粳米。

  (服法)煎服。

  六一散:

  (主治)伤寒中暑,表里俱热,烦燥口渴,小便欠利,泻痢暑症,霍乱吐泻等。

  (药物)滑石甘草。

  (服法)研极细末。冲服。

  三石汤:

  (主治)暑热蔓延三焦,苔滑微黄,邪在气分者。

  (药物)生石膏、寒水石、滑石、通草、杏仁、竹茹、银花、金汁。

  (服法)煎服。

  清营汤:

  (主治)暑温逼近心包,舌赤烦渴,不寐谵语。

  (药物)元参、丹参、生地、麦冬、黄连、竹叶、连翘、银花、犀角。

  (服法)煎服。

  来复丹:

  (主治)上盛下虚,里寒外热,及伏暑泄泻,中暑冒暑等。

  (药物)元精石、硝石、硫磺、五灵脂、青皮、陈皮。

  (服法)米饮糊丸(备用)。

  介宾玉女煎:

  (主治)水亏火盛,六脉浮洪滑大,烦热干渴失血等症。

  (药物)生石膏、知母、麦冬、熟地、牛膝。

  (服法)煎服。

  生脉散:

  (主治)热伤元气,气短倦怠,口渴多汗,脉虚而咳。

  (药物)人参、麦冬、五味。

  (服法)煎服。

  浆水散:

  (主治)中暑泄泻,多汗脉弱。

  (药物)炮姜、附子、炙甘草、肉桂、良姜、醋制半夏。

  (服法)浆水煎,去渣冷饮。

  清暑益气汤:

  (主治)长夏湿热炎蒸,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胸满气促,身热心烦,口渴恶食,自汗身重,身体疼痛,小便赤涩,大便溏黄,脉虚。

  (药物)人参、黄芪、白术、炙草、麦冬、五味、苍术、神曲、青皮、陈皮、黄柏、泽泻、升麻、葛根、当归,加姜枣。

  (服法)煎服。

  冷香饮子:

  (主治)中暑,内夹生冷饮食,腹痛泻痢。

  (药物)附子、草果、橘红、炙草,加生姜。

  (服法)煎,冷服。

  大顺散:

  (主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受湿,霍乱吐泻。

  (药物)干姜、肉桂、杏仁、甘草,加姜。

  (服法)煎,冷服。

  痧疫回春丹:

  (主治)一切痧疫之症。

  (药物)苍术、雄黄、沉香、丁香、木香、郁金、蟾酥、麝香。

  (服法)研末水泛为丸,朱砂为衣,开水服送。

  行军散:

  (主治)霍乱痧疫,去一切秽恶。

  (药物)西牛黄、麝香、雄黄、火硝、蓬砂、冰片、金箔真珠。

  (服法)研极细,冷开水送下。

  绛雪丹(一名红灵丹):

  (主治)霍乱吐泻,痧胀时疫等症。

  (药物)朱砂、雄黄、飞金、礞石、牙硝、蓬砂、麝香、梅片。

  (服法)末吞。每次一分,开水送服。

  紫雪丹:

  (主治)内外烦热,一切火症。

  (药物)寒水石、石膏、滑石、磁石、硝石、朴硝、辰砂、沉香、木香、丁香、麝香、升麻、元参、羚羊角、犀角、甘草,黄金。

  (服法)每次一钱,冷开水调服。

  黄龙汤

  (主法)失下循衣撮空,体虚热盛,不下必死。此攻补兼施之方。荡邪不伤正,补正不碍邪。

  (药物)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熟地、当归、人参。

  (服法)煎服。

  卷五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一、概述

  经云:"夏伤于暑,秋必痎疟(注)。是谓夏令伤于暑邪,甚者即患暑病,微者则舍于营,复感秋气凉风,与卫并居,则暑与风凉合邪,而成痎疟矣。疟之为病,非止一端,当分析治之。古有风疟、暑疟、寒疟、温疟、湿疟、瘴疟、瘅疟、牝疟、痰疟、食疟、疫疟、虚疟、劳疟、疟母、三日疟等名。暑疟:恶寒壮热,烦渴引饮;风疟:寒少热多,头痛自汗;寒疟:寒长热短,头痛无汗;湿疟:寒重热轻,一身尽痛;温疟:先热后寒,由冬令伏气所致;瘴疟:发时昏闷,由受山岚瘴气而成;瘅疟:独热无寒;牝疟:寒多热少;痰疟:头痛而眩,疟发昏倒;食疟:寒热交并,嗳气恶食;疫疟:沿门阖境,症皆相似;虚疟:元气本虚,感邪即作;劳疟:患疟日久,遇劳即发;疟母:久疟不愈,腹有痞块;三日疟:间二日一发,由于正气本虚,邪客于腑等等。此外,还有似疟非疟之伏暑,亦因伏天受暑而发于秋,最难速愈;倘秋时炎蒸于夏,而内并无伏气,其症与阳暑相似者,名日秋暑。此二者皆出于秋,宜辨别之。

  (总括)

  夏伤于暑秋痎疟,营卫并居暑风合。

  疟有多型须分析,风寒暑湿温瘴疴。

  瘅牝痰食疫虚劳,疟母三日十五疟。

  风疟寒少热多汗,暑疟寒热烦饮渴。

  寒长热短无汗痛,湿痛热少寒偏多。

  温疟先热而后寒,瘴疟发时昏闷疴。

  瘅疟独寒无热候,牝疟热少寒较多。

  痰疟昏迷头疼眩,食寒热并嗳气恶。

  疫疟沿门阖境似,虚感时邪元本弱。

  疟母腹胁成痞块,劳疟遇劳即发作。

  三日疟发间二日,伏暑、秋暑当别酌。

  (注释)

  痎:同皆。痎疟:泛指疟之总称。亦有谓:"夜病为痎,昼病为疟。"

  二、分述

  (一)风疟

  经云:"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金匮要略》谓:"风疟,先伤于寒,后伤于风"。是同长夏先受阴暑,至秋感风而发。然有暑无风惟病暑,有风无暑惟病风,必风暑合邪,始成疟病。但症有攸分,不可不辨也,盖风疟寒少热多,不似暑疟恶寒壮热,或著衣则烦,去衣则凛(1);风疟则头痛,自汗出,不似暑疟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其脉弦而兼浮。治法:初宜辛散太阳法去羌活,加秦艽治之。必候寒热分清,始可进和解之剂。

  (歌括)

  风疟由夏受暑阴,症与暑疟有攸分。

  寒少热多头痛汗,脉弦兼浮无烦凛。

  辛散太阳羌易艽,和解当候寒热清。

  (注释)

  (1)凛:寒甚之意。

  (二)暑疟

  暑疟:多因长夏纳凉,感受阴暑,暑汗不出,邪伏于内,直至秋凉,冒凉气而发。先贤云:"暑气内伏者,阳气也;秋凉外束者,阴邪也;新邪与卫气并居,则内合伏暑,故阴阳相搏而疟作矣"。其症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弦或洪或软,或著衣则烦,去衣则凛,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治以清营捍疟法,如渴甚加麦冬、花粉以佐之。初起多实,以祛邪为先,久病多虚,以养正为主。当分深浅治之。

  (歌括)

  暑疟长夏受暑阴,暑汗不出邪遂侵。

  恶寒壮热引饮渴,著衣则烦去衣凛。

  初起无汗热汗解,脉弦或洪或软形。

  清营捍疟渴麦粉,实则祛邪虚扶正。

  (三)寒疟

  寒疟者,由于先受阴寒,寒气伏于肌腠之中,复因外感邪风触之而发。其症先寒后热,寒长热短,连日或间日一发,发时头痛微汗或无汗干热。治法当本古训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旨,拟用辛散太阳法。候寒热按时而至,方可继进和解。

  (歌括)

  寒疟寒气伏腠中,发由外感触邪风。

  先寒而长后热短,脉浮紧力发头疼。

  连间头痛汗或无,辛散太阳去燔蒸。

  若待寒热按时至,继进和解细评论。

  (四)湿疟

  湿疟之症,因于久受阴邪,湿气伏于太阴,偶有所触而发。其症恶寒而不甚热,身痛有汗,手足沉重,呕逆胀满,脉象缓钝不弦。治法宜宣透膜原,使其邪化疟除。但辛燥之剂,对阴亏体热者慎用,如属阳虚体寒,可加老蔻、干姜。但截疟之法,不宜早用。否则易膨胀或成疟母。宜分虚实治之。

  (歌括)

  湿疟阴湿伏太阴,触发恶寒热不甚。

  缓钝不弦身痛汗,呕逆肤满四肢沉。

  宣透膜原阴虚禁,阳虚体寒蔻姜增。

  (五)温疟

  温疟由冬令感受风寒,伏藏于骨髓之中,交夏阳气大泄,腠理不密,或有所用力,伏邪与汗并出,此邪藏于肾,自内而达于外也。如是者,阴虚而阳盛,阳盛则热矣。衰则其气复入,入则阳虚,阳虚生外寒矣。其症先热后寒,或汗多,或汗少,口渴喜凉。脉象阳浮而阴弱,宜以清凉透邪法治之。如汗多者,即去淡豉加麦冬、花粉。如舌苔化为焦黑者,以清热保津治之。嘉言云:"治温疟当知壮水以救其阴,恐十数发而阴精尽,尽则真火自焚,顷之死矣"。

  (歌括)

  温疟冬令感寒风,当不即病伏髓中。

  春不发病夏用力,阳气大泄腠理松。

  伏邪并汗邪藏肾,自内达外温疟成。

  阳浮阴弱汗多少,先热后寒渴凉饮。

  清热透邪急当进,汗多去豉加麦粉。

  苔转焦黑急壮水,清热保津以救阴。

  (六)瘴疟

  瘴疟之症,乃因天气炎热,山气湿蒸,多有瘴岚之毒,人感之者,即时昏闷,一身沉重,或寒盛热微,或寒微热盛,或狂言妄语,或口喑不言(注)。初起邪入气分,甚则邪瘀于心,凝聚于脾。治法先用宣窍导痰法,以探吐其痰,然后辨其轻重表里。轻者在表,以芳香化浊法加草果,槟榔!重者在里,以和解兼攻法治之。

  (歌括)

  瘴疟天炎山湿蒸,人感瘴毒昏闷沉。

  身重寒热微或甚,狂言妄语或口喑。

  初起邪郁在气分,甚延聚脾血瘀心。

  先用宣窍导痰治,再辨表里和重轻。

  表轻化浊加槟果,里重和解兼攻行。

  (注释)

  "喑":口不能言也《黄帝内经素问》"邪入于阴则喑"。

  (七)瘅疟

  瘅疟者,肺素有热,气盛于身,厥逆上冲,中气实而不外泄,有所用力,腠理开泄,风寒舍于皮肤之内,分肉之间而发。发则阳气盛,阳气盛则四肢热。火邪上冲,胃气逆则欲呕。其气不及于阴,故但热而不寒也。气内藏于心,而外舍于分肉之间,故令人肌肉消砾。肺受火邪则烦冤作热,可用白虎退热伍而治之。

  (歌括)

  瘅疟但热不恶寒,肺受火刑气烦冤。

  肢热欲呕灼肌肉,甘寒生津白虎参。

  (八)牝疟

  《金匮要略》:"疟多寒者,名曰牝疟"。此邪气伏藏于肾。故多寒而少热。以邪气伏结,则阳气不行于外,故作外寒。此在真阳素虚之体为多。由盛夏贪凉饮冷,感受阴寒或寒湿,导致阳不制阴,而发为牝疟。其症:寒甚热微,惨戚振粟(注),病以时作,脉沉迟,面色惨白。治法宜宣阳透伏治之。因寒者以姜附为君,因湿者以苍果为君,日久不愈者以温补为宜。

  (歌括)

  牝疟邪气伏于肾,盛夏纳凉多饮冷,

  寒多热少邪伏结,阳不制阴牝疟成。

  寒盛热微惨振粟,面色淡白脉迟沉。

  宣阳透伏寒姜附,温加苍果久补温。

  (注释)

  惨戚振粟:是形容面色惨淡牙齿振颤,全身发抖等寒盛的现象。

  (九)痰疟

  痰疟者,因夏月多食瓜果油腻,郁结成痰;或素系痰体,痰据太阴,伏而不发,一旦外感凉风,痰随风起,变成疟病。初发头痛而眩,痰气呕逆,寒热交作,脉来滑弦。治以化痰顺气法,加草果、藿香;如昏迷卒倒,宜以宣窍导痰法,加厚朴、草果、苏合香丸治之。

  (歌括)

  痰疟夏食腻瓜果,郁结成痰伏脾多。

  外感凉风痰随起,头痛而眩寒热作。

  痰气呕逆脉弦滑,化痰顺气加草藿。

  昏倒宣窍导痰用,加朴草果丸苏合。

  (十)食疟

  食疟者,即胃疟也。因于饮食失节,饥饱失常,谷气乖乱,营卫失和,外邪冒之,遂成疟疾。其症寒已复热,热已复寒,寒热交并,噫气恶食,食则呕逆,胸满腹胀,脉滑有力或气口紧盛者,宜以楂曲平胃法,加藿香、草果治之。如脉迟滞,必兼寒也,可加干姜、白蔻。如脉缓纯,必兼湿也,可加半夏、茯苓。食疟之症,兼寒兼湿者多,法当分治。

  (歌括)

  食疟饥饱谷气乱,邪冒营卫致失和。

  寒热交并胸腹胀,食则呕逆噫气恶。

  气口紧盛滑有力,楂曲平胃加果藿。

  迟滞兼寒入姜蔻,缓钝兼湿半苓可。

  (十一)疫疟

  疫疟之为病,因天时寒热不正,邪气乘虚而侵袭膜原,欲出表而未能透达,欲陷里又不得空隙,故作寒热往来,一日二、三次或一次,而无定期。其症:寒轻热重,口渴有汗,右脉多胜于左,沿门阖境,长幻相似,是为疫疟。治法,宜以宣透膜原法治之。

  (歌括)

  疫疟天时气不正,乘虚而入膜原侵。

  欲出不透陷无隙,寒热往来期无定。

  寒轻热重有汗渴,右脉更比左脉盛。

  沿门阖境长幼似,宣透膜原为主治。

  (十二)虚疟

  元气本虚,感邪患疟者为虚疟。其症寒热交作,自汗倦卧,饮食并减,四肢无力,脉象举按俱弦,寻之则弱。宜以补气升阳法治之。又有久疟脾胃虚者,亦名虚疟也,盖胃虚则恶寒,脾虚则发热,寒则洒洒,热则烘烘。脉象浮按濡弱。治宜营卫双解法,则不截而疟自罢矣。倘肢凉便泻,加附子、干姜;呕涎不食,加砂仁、半夏。

  (歌括)

  虚疟原于元气弱,感邪而发寒热作。

  自汗倦卧饮食减,四肢乏力身软弱。

  寻之脉弱举按弦,补中益气法可瘥。

  更有久疟脾胃虚,脉浮濡弱亦虚疟。

  胃虚恶寒脾虚热,寒则洒洒热烘灼。

  营卫双调疟自罢,肢凉便泻姜附酌。

  吐涎不食加砂半,两种虚疟细琢磨。

  (十三)劳疟

  劳疟,由于患疟日久,延而为劳,或久病劳损,气血两虚而成。劳役过度,营卫空虚。亦能致之。脉象或软而弱,或小滑或细数。其症:发热恶寒,寒热兼作,或昼或夜,发无定时。每遇小劳即发。气虚者多汗,饮食少进;血虚者午后发热,至晚则微汗而解。此似疟非疟之症,如误为疟治,妄图剥削,未有不成瘵疾也。治宜营卫双调法。气虚者,倍加参芪;血虚者,倍加归芍。倘寒热分清,按时而至,脉兼弦象,显出少阳兼症者,始可佐以柴胡、青蒿,否则不可用也。

  (歌括)

  劳疟由于久病因,劳损气血两虚成。

  营卫空虚劳役过,软弱小滑细数分。

  寒热昼夜发无定,气虚汗多食少进。

  血虚午热晚汗解,似疟非疟细辨明。

  如若误诊当疟治,妄投剥削瘵疾生。

  营卫双调补虚用,血倍归芍气芪参。

  寒热分明按时至,少阳兼症柴蒿增。

  (十四)疟母

  凡疟经年不愈者,谓之老疟。食积、痰延、瘀血,皆能结成痞块。腹胀胁痛,令人多汗,此谓疟母。亦有因调治失宜,营卫俱虚,或截疟过早,邪伏肝经胁下而成痞块者。治法以补虚之中兼以疏肝为宜。可用调中畅气法去芪、术、甘、荷,加青皮、鳖甲、牡蛎、半夏治之。如形气未衰,块痛甚者,可加莪术、三陵、肉桂。但偏用攻破剥削以治其块,而不顾其正者,必延成中满,致不可治。

  (歌括)

  疟母经年久不愈,食积痰涎或血瘀。

  痞在左胁胀痛汗,调治失宜营卫虚。

  补虚疏肝畅气法,减去甘荷及芪术。

  加鳖青皮牡蛎半,痛甚莪棱肉桂入。

  若钝剥削不顾正,延为中满病难除。

  (十五)三日疟

  经曰:疟有间日或至数日而发者,为邪气与卫气客于六腑,而有时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而又复作者曰三日疟,宜以双甲搜邪法治之。如阴虚之体,益以首乌、当归;阳虚之体,益以鹿霜、潞党。凡邪深陷者,必因正气空虚,当用补气升阳法,助其既虚之正,提起已陷之邪,使正气复旺,邪气自出,则疟不驱自遁矣。

  (歌括)

  三日疟邪深客腑,双甲搜邪法可祛。

  阳虚之体鹿霜党,阴虚须用归首乌。

  邪陷心虚当提陷,补气升阳助正复。

  (十六)伏暑

  伏天受暑,其邪甚,发于当时,其邪微,发于秋后。所谓秋时晚发,即伏暑之症也,当是时也,凉风飒飒,侵袭肌肤,新邪欲入,伏邪欲出,以致寒热如疟,或微寒,或微热,不能与疟疾分清。脉滞苔腻,脘痞气窒,渴闷烦冤,午后则甚,入夜更剧,热至天明,得汗则诸恙稍缓。日日如是,必要二、三候(注)外,日减一日,方得全解。如元气不支或调理非法,不治者甚多。不比风寒之邪一汗而解,温热之气投凉即安,宜清宣温化法,使其气分开,则新邪先解,伏邪也随之而出也。如初起如疟,可先服清宣温化法。倘畏寒已解,独发热淹绵,可加竹叶、芦根、连翘,减半夏、陈皮,免伤津液。其舌苔本腻,若渐黄燥黑焦,是伏暑之热已伤其阴,于本法内加洋参、麦冬、玄参、生地治之。倘神志昏蒙,是邪逼心包,可用益元散、紫雪丹,量其轻重投之。倘壮热舌焦,神昏谵语,脉实不虚,是热邪归并阳明,宜用润下救津法治之。如年壮体强,即以熟军改为生军。

  (歌括)

  伏暑之症受暑由,甚发当时微发秋。

  伏于秋时称晚发,凉风飒飒侵肌腠。

  新入伏出形如疟,寒热不如疟清楚。

  脉滞舌腻脘痞塞,渴闷烦冤甚午后。

  入暮热甚晨汗解,全解须待二、三候。

  不比风寒温热邪,调理非法多不救。

  清宣温化开气分,新邪先解伏邪搜。

  畏寒已解热淹绵,减陈关加翘竹芦。

  苔腻见黄黑焦燥,麦冬生地玄洋参。

  邪逼心包神昏蒙,益元紫雪量重轻。

  壮热舌焦昏谵语,脉实邪热并阳明。

  润下救津急当进,体强生军代熟军。

  (注释)

  候:五日谓之一候。二、三候外,即十至十五日以外也。

  (十七)秋暑(附:秋凉)

  秋令较盛夏更热,人感其热而病者,称为秋暑。俗称秋老虎是也。斯时湿土主气,暑湿交蒸,若症见壮热烦渴,蒸蒸自汗,脉洪濡或数,即为秋暑也。治法与阳暑相同,以清凉涤暑法治之。倘伙令凉气袭人,人感其气,即患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脉洪弦或紧,是为秋凉之症。治法与阴暑相同,宜辛温解表法;若在秋分之后,燥金主气,遇有秋凉之见症者,是为燥之胜气,宜用苦温平燥法;如遇秋暑之见症者,是为燥之复气,治宜甘寒生津法。三者宜细别之。

  (歌括)

  秋暑秋热甚于暑,秋暑俗称秋老虎。

  暑湿交蒸热烦渴,蒸蒸自汗数洪濡。

  秋暑治法同阳暑,应以清凉涤暑治。

  交秋凉袭人感气,头痛恶寒热汗无。

  浮弦或紧秋凉症,辛温解表如阴暑。

  秋分之后燥胜气,苦温平燥法可施。

  秋暑见症为复气,甘寒生津法可予。

  选按

  疟有多种,论中已详述之。所举疫疟、痰疟、瘴疟,皆类似现代之恶性疟或脑型疟疾。虚疟、劳疟等均系疟疾的兼症,而不是病因。故治之必求其本。鬼疟一节,认为是尸疰客忤所致,治以所谓驱邪辟祟甚至念咒等法,纯属迷信之谈,故删去之。治疟之法,古人有丰富经验。余曾师其意,用双甲搜邪法加味治疗三阴大疟,屡见良效。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防治方法多有胜过古人之处。如能今古合参,可收相得益彰之妙。

  三、拟用诸法

  (一)清宫捍疟法

  (歌括)

  清营捍疟治暑疟,恶寒壮热引饮渴。

  芩翘竹叶青皮贼,扁衣瓜翠青蒿酌。

  (药物)

  连翘、竹叶、扁豆衣、青蒿、木贼草、黄苓、青皮,加西瓜翠衣。

  (方解)

  主治暑疟恶寒壮热,口渴引饮。暑疟,是由暑气内舍于营,故君以翘、竹清心,却其上焦之热;臣以扁豆衣解暑,青蒿祛疟;佐以木贼发汗于外,黄芩清热于内。古云:疟不离乎少阳,故使以青皮,引诸药达少阳之经,瓜翠引伏暑透肌肤之表。

  (二)辛散太阳法

  (方歌)

  辛散太阳治疟风,寒少热多汗头疼。

  桂枝羌防淡豆豉,前胡甘草枣姜成。

  (药物)

  桂枝、羌活、防风、甘草、前胡、淡豆豉、生姜、红枣。

  (方解)主治风疟寒少热多,头痛自汗,兼治伤寒、伤湿。盖风疟有风在表,故宜辛散之方。方中桂、羌、防、草,即成方桂枝羌活汤,本治风疟之剂也。内加前胡散太阳,复泄厥阴;淡豉解肌表,且祛疟疾。更加生姜以攘外,红枣以安内,表里俱安,而疟疾自去矣。

  (三)宣透膜原法

  (方歌)

  宣透膜原病有湿,寒甚热微重四肢。

  身疼有汗脘闷半,槟芩果朴草藿施。

  (药物)

  厚朴、槟榔、草果、黄芩、甘草、藿香、半夏,加生姜。

  (方解)

  主治湿疟寒甚热微,身痛自汗,肢肿脘闷。此师吴又可达原饮之法。方中去知母之苦寒,白芍之酸敛,用朴、槟、草果达其膜原,祛其盘踞之邪,黄芩清燥热之余,甘草为和中之用,加藿、夏畅气调脾,生姜破阴化湿。凡湿秽乘入膜原为疟者,此法必能奏效。

  (四)和解兼攻法

  (方歌)

  和解兼攻寒热疟,兼有里积此方酌。

  柴胡黄芩元明粉,熟军甘草半枳壳。

  (药物)

  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元明粉、熟军、枳壳。

  (方解)

  主治寒热疟,兼治里积。方中用柴、芩、夏、草以和解,用元明、军、枳以攻里。此仿长沙大柴胡之法也。

  (五)甘寒生津法

  (方歌)

  甘寒生津治疟瘅,独热无寒肢热烦。

  麦地膏翘沙参竹,蔗浆梨汁生津源。

  (药物)

  生地、麦冬、连翘、竹叶、沙参、石膏,加蔗浆、梨汁。

  (方解)

  主治瘅疟独热无寒,手足热而欲呕。方中首用生地、麦冬,取其甘寒滋腻以生津液。此症不离心、肺、胃三经,故以翘、竹清心,沙参清肺,膏蔗清胃,梨汁生津。

  (六)宣阳透伏法

  (方歌)

  宣阳透伏牝疟缠,寒甚热微或独寒。

  干姜附片蜀漆果,白蔻苍术厚朴参。

  (药物)

  干姜、附片、厚朴、苍术、草果、蜀漆,加白豆蔻,研末冲服。

  (方解)

  此为治疗牝疟寒甚热微,或独寒无热之有效方。方中用干姜宣其阳气,附子制其阴胜,厚朴开其滞气,苍术化其阴湿,草果制独胜之寒,蜀漆逐盘结之疟,佐以白蔻,不惟透伏有功,抑且散寒化湿。

  (七)补气升阳法

  (方歌)

  补气升阳疟气虚,寒热汗多倦食濡。

  参芪陈草归升麻,柴胡姜枣于潜术。

  (药物)

  潞党、黄芪、于术、甘草、陈皮、归身、升麻、柴胡,加生姜、大枣。

  (方解)主治气虚患疟,寒热汗多,倦怠食减。此东垣补中益气汤也。首用参、芪、术、草,以补其气,陈皮以行其气,不使补而呆滞。用当归活血,使血气流畅,升、柴提其疟邪,姜枣和其营卫。以此治疗虚疟,诚为得当。

  (八)营卫双调法

  (方歌)

  营卫双调脉濡弱,洒寒烘热虚劳疟。

  桂枝当归黄芪皮,参竹枣姜杭白芍。

  (药物)

  桂枝、黄芪皮、当归身、潞党、白芍、甘草,加姜、枣。

  (方解)

  昔贤云:胃者卫之源,脾者营之本。因脾胃累虚而作寒热者,宜以营卫双调法治之。方中用桂、芪护胃,归、芍养营,参草补益胃脾,枣姜调和营卫,此从源本立方,勿见寒热,便投和解。

  (九)双甲搜邪法

  (方歌)

  双甲搜邪三日疟,缠绵不愈久难脱。

  阴虚加归贼首乌,阳虚参桂霜鹿角。

  (药物)

  穿山甲、鳖甲、木贼草、桂枝、制首乌、鹿角霜、东洋参、当归身。

  (方解)

  主治三日疟,久缠不愈。方中穿山甲为善窜之物,主搜深踞之疟。鳖甲为爬动之物,最搜阴络之邪。木贼中空而轻,桂枝气薄而升,合而用之,不独能发其深入阴分之邪,而且能达于阳分之表。更以何首乌养其阴,鹿角霜助其阳,人参益其气,当归补其血。阴阳气血并复,则疟邪自无容身之地矣。

  (十)清宣温化法

  (方歌)

  清宣温化湿温初,秋时晚发伏暑留。

  翘苓瓜蒌陈半杏,甘草佩兰荷叶俦。

  (药物)

  连翘、杏仁、瓜蒌壳、陈皮、茯苓、制半夏、佩兰叶,加荷叶引。

  (方解)

  此方治秋时晚发之伏暑,并治湿温初起。方中用连翘,寒而不滞,取其轻宣;杏仁温而不燥,取其温化;蒌壳宣气于上,陈皮化气而中,茯苓、夏、草,消伏暑于内;佩兰、荷叶,解新邪于外也。

  (十一)清凉透邪法

  同卷一{三---(七)}

  (十二)清热保津法

  同卷一{三---(八)}

  (十三)宣窍导痰法

  同卷二{三---(五)}

  (十四)芳香化浊法

  同卷四{三---(十五)}

  (十五)化痰顺气法

  同卷三{三---(七)}

  (十六)楂曲平胃法

  同卷三{三---(八)}

  (十七)调中畅气法

  同卷三{三---(十三)}

  (十八)润下救津法

  同卷一{三---(十)}

  (十九)辛温解表法

  同卷一{三---(一)}

  (二十)清凉涤暑法

  同卷三{三---(六)}

  (二十一)苦温平燥法

  同卷六{三---(二)}

  四、备用成方(计十六方)

  小柴胡汤:

  (主治)伤寒少阳症,往来寒热,口苦耳聋,胁痛脉弦,疟发寒热,及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等症。

  (药物)柴胡、半夏、黄苓、人参、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景岳木贼煎:

  (主治)疟疾形实气强,多湿多痰者。

  (药物)木贼草、青皮、厚朴、制夏、槟榔、苍术。

  (服法)煎服。

  严氏清脾饮:

  (主治)疟疾热多寒少,口苦咽干,小便赤数,脉弦数。

  (药物)青皮、厚朴、柴胡、黄苓、制夏、草果、茯苓、白术、甘草,加姜。

  (服法)煎服。

  麻杏石甘汤:

  (主治)温疟,先热后寒。

  (药物)麻黄、杏仁、石膏、甘草。

  (服法)煎服。

  柴平汤:

  (主治)湿疟,身重身痛。

  (药物)柴胡、制夏、黄芩、人参、厚朴、苍术、陈皮、甘草、姜枣。

  (服法)煎服。

  藿香平胃散:

  (主治)胃寒腹痛呕吐及瘴疫湿疟。

  (药物)藿香、制夏、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服法)煎湿服。

  太无神术散:

  (主治)感山岚瘴气,憎寒壮热,一身尽痛,头面肿大,瘴疟时毒。

  (药物)藿香、石菖蒲、苍术、厚朴、陈皮、甘草。

  (服法)煎服。

  人参败毒散:

  (主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及时气疫疠,山岚瘴气,腮肿毒痢,诸疮斑疹。

  (药物)人参、茯苓、枳壳、桔梗、羌活、独活、前胡、柴胡、川芎、薄荷、甘草,加姜。

  (服法)煎服。

  截疟七宝散:

  (主治)寒疟久发不已,食疟等。

  (药物)常山、草果、青皮、陈皮、槟榔、厚朴、甘草。

  (服法)酒水煎服。

  局方常山饮:

  (主治)疟久不止者用此截之。

  (药物)常山、草果、槟榔、乌梅、知母、贝母、姜枣。

  (服法)煎服。

  子和常山饮:

  (主治)痰疟。

  (药物)常山、甘草。

  (服法)研末水煎,空腹取吐。

  鳖甲饮:

  (主治)久疟不愈,腹中结块,名曰疟母者。

  (药物)鳖甲、白术、黄芪、川芎、白芍、槟榔、草果、厚朴、陈皮、甘草、姜。

  (服法)煎服。

  四兽饮:

  (主治)疟病胃虚,中夹痰食。

  (药物)人参、云苓、白术、炙草、陈皮、制夏、草果、乌梅、姜枣。

  (服法)煎服。

  追疟饮:

  (主治)血气未衰,疟发不止者。

  (药物)首乌、当归、青皮、陈皮、半夏、甘草。加煨姜。

  (服法)煎服。

  何人饮:

  (主治)气血俱虚,久疟不止者。

  (药物)首乌、人参、当归、陈皮、煨姜。

  (服治)煎服。发作前二、三小时用。

  休疟饮:

  (主治)汗散既多,元气不复,或衰老弱质,久疟不已者。

  (药物)人参、白术、当归、首乌、甘草。

  (服法)煎服。

  卷六 秋伤于湿

  一、概述

  土寄四季之末,四时皆有湿气。经谓:"秋伤于湿"。盖以大暑至白露,正值湿土司权故也。湿之为病有六,即:伤湿、中湿、冒湿、湿热、寒湿、湿温是也。伤湿有表里之分。表湿,由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从外而受。里湿,由于多食生冷瓜果,湿邪从内而生。中湿,卒然昏倒,形如中风。冒湿,因早晨冒雾露之气或云瘴山岚。湿热,夏末秋初感受为多,他时较少。寒湿,先伤于湿,后伤生冷。湿温,湿酿成温,温未化热,最难速愈,非比寒湿之症辛温可化,湿热之症清利可平也。

  (总括)

  土寄季末皆有湿,大暑白露湿权司。

  湿病有六伤中冒,湿热寒湿湿温是。

  伤湿之症分表里:表由居湿雨浸衣,

  里由湿伤冷饮过,多食瓜果自内起。

  中湿卒倒类中风,冒湿雾露岚瘴气。

  湿热多在夏秋交,寒湿伤湿复伤冷。

  湿温由湿酿成温,温未化热最难已。

  二、分述

  (一)伤湿

  伤湿有表里之分,伤于表者,因于居湿涉水,雨露沾衣,其湿从外而受,束于肌壳。症见头胀而痛,胸闷,苔白滑,不渴,身重而痛,发热体痠,小便清长,脉浮缓或濡,此皆湿伤于表之症也。治以辛散太阳法去桂枝、豆豉,加苍朴,俾其在表之湿,从微汗而解也。伤于里者,由于多食瓜果茶酒冷饮之物,其湿从内而生,踞于脾脏。症见肌肉隐黄,脘闷不畅,舌苔黄腻,口渴不欲饮水,身体倦怠,微热汗少,小便短赤,脉沉而缓者,此皆湿伤于里之见症也。治以通利州都法,俾其在里之湿,从小便而出也。

  (歌括)

  伤湿之症表里分,表湿涉水雨露浸,

  湿从外受束躯壳,白滑胸痞头胀疼,

  口不作渴身重痛,发热身疲溺长清,

  浮缓濡小湿伤表,辛散太阳去桂豉,

  加苍厚朴微汗解,风以胜湿仿时珍(注)。

  里湿饮冷过瓜果,湿从内生踞太阴。

  舌苔黄腻渴不饮,肌肉隐黄中脘闷,

  微热汗少溺短赤,身肢倦怠脉缓沉,

  通利州都从溲去,加减之法各本因。

  (注释)

  李时珍曰:"凡风药可以胜湿;利小便可以引湿。此为治表里湿邪之大法也。"

  附:倪松亭治湿总则

  治湿之道非止一端,如湿在皮肤者,宜用麻、桂二术之属以表其汗,亦有羌防白芷之风药以胜之者,譬如清风荐爽(1),湿气自消也。水湿积于肠胃,肚腹肿胀者,宜用遂戟芫牵之属以攻其下,譬如水满沟渠,非导之不去也。寒湿在于肌肉筋骨之间,拘挛作痛或麻木不仁者,宜用姜附丁桂之属以温其经,譬如太阳中天,则湿自干也。湿气在脏腑之内,肌肤之外,微而不甚者,宜用苍术朴夏之属以健脾燥湿,譬如些微之湿,以灰土掺之,则湿自燥也。湿气在于小肠膀胱,或肿或渴,或小便不通,宜用二苓车泽之属以渗利之,譬如水溢沟浍,非疏通其道不达也。均按其病因而分治之。

  (歌括)

  治湿之道非一式,细察其因辨症治。

  皮湿桂麻二术汗,或羌防芷以胜之。

  湿积胃肠腹肿胀,遂戟芫牵攻下施。

  寒湿肌肉筋骨犯,拘挛作痛麻不知,

  姜附丁桂温经用,太阳中天湿自除。

  内湿脏腑外肌肤,微而不重朴二术。

  湿在膀胱尿涩渴,或肿二苓车泽适。

  (二)中湿

  中湿者,即类中门之湿中也。盖湿为阴邪,发病一般徐缓。今忽中者,必因脾胃素亏之体,宿有痰饮内停,偶被湿气所侵,与痰相持而上冲,令人涎潮壅塞,忽然昏倒,神识昏迷。此与中风之症亦颇相似。但其脉有沉缓、沉细、沉涩之不同,且无口眼喎斜、不仁不用之各异,此即丹溪所谓湿热生痰。感冒之症也。宜以增损胃苓法去猪苓、泽泻、滑石,加苏子、制半夏、远志、菖蒲治之。倘痰阻喉间,声如鼎沸,此为危重之象,可加苏合香冲服,望其有效。

  (歌括)

  中湿脾胃素亏因,痰饮内留被湿侵。

  湿痰相持上冲逆,涎潮壅塞倒神昏。

  状如中风无喎斜,肢无不用或不仁。

  脉沉或缓细涩异,增损胃(苓)减滑泽苓。

  加入苏子半远蒲,喉痰鼎沸苏合增。

  (三)冒湿

  冒湿之病,得之于晨冒雾露,云瘴山岚,或天阴淫雨,睛后湿蒸。初受其气者,首蒙如裹,遍体不舒,四肢懈怠,脉象濡缓,此邪在表也。宜用宣疏表邪法取其微汗,勿使由表入里。倘或脘中痞闷,微热汗少,小便短赤,是湿邪已入于里也。宣疏之剂又不相宜。宜用通利之方,参照伤湿门治之可也。

  (歌括)

  冒湿得之雾露晨,瘴岚淫雨及天阴。

  初晴湿蒸新感受,首蒙如裹肢懈沉。

  遍体不舒脉濡缓,宣疏表湿微汗行。

  入里微热而汗少,小便短赤脘中闷。

  宣疏之剂不宜用,通利须参伤湿门。

  (四)湿热

  立秋处暑之令,炎蒸如夏,患者非秋湿即为秋暑。其实秋令之湿热亦必夹有秋暑也。湿热之见症:身热有汗,苔黄而泽,烦渴溺赤,脉来洪数是也。当用通利州都法治之。如大便秘结加瓜蒌、薤白,开其上以润其下。如大便未下,脉形实大有力者,是湿热夹有积滞也。宜本法加元明粉、制熟军治之。

  (歌括)

  湿热秋令秋暑并,身热有汗苔黄润。

  烦渴溺赤脉洪数,通利州都法可遵。

  便秘加入瓜蒌薤,开上润下症自轻。

  倘便未下脉实力,湿热夹滞加元军。

  (五)寒湿

  伤湿又兼伤寒,名曰寒湿。盖因先伤于湿,又伤生冷也。寒湿之症,头有汗而身无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转侧,近之则痛剧,脉缓近迟,小便清白,宜以辛热燥湿法治之,勿使其久酿成温,而成湿温之病,温甚成热而成湿热之病。又勿令变为痰饮,伏而不发,交冬发为咳嗽之病。寒湿之病,患于阳虚体寒者为多,宜用辛热燥湿之法。湿热之症,患于阴虚火体者为多,此法又不可浪用也。慎之慎之。

  (歌括)

  寒湿伤寒又生冷,拘急难转遍身疼。

  头部有汗身无汗,脉缓近迟小便清。

  辛热燥湿法可进,勿使久酿成湿温。

  温盛成热为湿热,若变痰饮冬咳生。

  阳虚寒体辛燥用,阴虚火体慎沾唇。

  (六)湿温

  长夏初秋,湿中生热,即暑病之偏于湿者,名曰湿温。考其致病之因,乃由湿邪踞于气分,酝酿成温,尚未化热,不比寒湿之病辛散可瘳,湿热之病清利即解耳。此病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故难以一定之脉可以印证也。其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苔白或黄,渴不引饮,宜用清宣温化法去连翘,加厚朴、豆卷治之。倘头痛无汗,恶寒身重,有邪在表,宜用宣疏表湿法加葛、羌、神曲治之。倘口渴自利,是湿流下焦,宜本法去半夏,加苡仁、泽泻治之。倘有胫冷腹满,是湿邪抑遏阳气,宜用宣阳透伏法去草果、蜀漆,加陈皮、腹皮治之。如寒热似疟,舌苔白滑,是为邪遏膜原,宜用宣透膜原法治之。如或失治,变为神昏谵语,或笑或痉,是为邪逼心包,营分被扰,宜用祛热宣窍法加羚角、钩腾、元参、生地治之。如撮空理线,苔黄起刺,或转黑色,大便不通,此湿热化燥,闭结胃腑,宜用润下救津法以生军代替熟军,加枳壳,望其攻下有力耳。倘苔不起刺又不焦黄,此法又不可乱投也。

  (歌括)

  湿温夏霜末初症,湿邪盘踞气分成。

  酝酿为温未化热,脉无定体难印凭。

  开始恶寒后但热,苔白或黄汗痞闷。

  口渴不饮清宣化(湿),去翘加朴豆卷行。

  头痛无汗寒身重,宣疏表湿羌葛神。

  口渴自利湿流下,宣疏去夏加泽仁。

  湿遏阳气胫逆冷,腹满宣阳透伏斟。

  减去蜀漆与草果,再加腹皮和广陈。

  寒热似疟舌滑白,邪遏膜原宣透能。

  失治变昏谵痉笑,宣窍加羚钩地参。

  撮空理线黄刺黑,化燥腑结便不通。

  急以润下救津法,加枳熟军代生军。

  倘苔无刺不焦黄,润下救津不可行。

  (七)秋燥

  六气之中,燥金主气,自秋分而至立冬。盖秋燥之气,初客于表,头微痛,畏寒咳嗽,无汗鼻塞,舌苔白薄者,宜用苦温平燥法治之。若热渴有汗,咽喉作痛,是燥之凉气已化为火。宜本法内除去苏、荆、桂、芍,加玄参、牛蒡、象贝治之。如咳嗽胸痛,痰中兼血,是肺络被燥火所劫。宜用金水相生法去东参、五味加西洋参、旱莲草治之。如诸症一无,惟腹作胀,大便不行,此燥结盘踞于里。宜用松柏通幽法治之。总之,燥气侵表,病在于肺;入里,病在胃肠;其余肝燥、肾燥,血虚枯燥,皆属内伤之病也。

  (歌括)

  秋燥秋分至立冬,燥金主气肺应从。

  初客于表畏寒咳,无汗鼻塞头微疼。

  舌苔薄白无热渴,苦温平燥法可遵。

  倘热有汗渴咽痛,燥气凉气化火成。

  本法去苏荆桂芍,加麦牛蒡贝玄参。

  咳嗽胸痛痰带血,肺络被劫嗽伤阴。

  金水相生去东味,加入旱莲西洋参。

  诸症一无惟腹胀,燥结盘里便不行。

  治宜松柏通幽法,肝肾血燥内伤论。

  选按

  经云:"秋伤于湿"。喻嘉言谓:"秋伤于燥"。学者屡有争议。雷氏本立秋至白露主气湿土,秋分至霜降主气燥金,前者始于暑气之末,后者终于寒冬之前,既言湿,又言燥,各得其宜。盖取《内经》备化之纪……其令湿,审平之纪……其令燥之义耳。湿之为病,雷氏已分论之,并举倪松亭治湿原则,誉为治湿之纲领。湿病总论言之亦详,谓湿为重浊有形之邪,有从内而生者,有从外而感者,外感者为轻,内生者为重。然其甚也,外感之湿,必渐入于脏腑,内生之湿,必渐传于经络。治则总以理脾清热,利小便为主。在上者宜发汗,在里者宜渗利,里虚宜实脾,挟风宜解肌,阳虚者补火,阴虚者壮水,湿而有热以苦寒燥之,湿而有寒以辛热除之等等。随症应变,此亦治湿之要道也(参阅《中国医学大辞典》湿条)。尚有湿温一症,亦众说纷纭,有言温病复感于湿者;有言湿盛之体,复中于暑,暑湿相搏者;有言长夏初秋湿中生热,暑病之兼于湿者。雷氏则谓湿邪遏于气分,酝酿成温,尚未化热,故以湿温名之。又谓湿温之脉或洪或缓,或细或伏,无一定体例,未足印证,此亦经验之谈。必须验之于舌,结合具体症象而明辨之,庶不致误。

  三、拟用诸法

  (一)宣疏表湿法

  (方歌)

  宣疏表湿首如裹,遍体不舒肢懈堕。

  秦艽防风苍术草,藿香陈皮姜砂壳。

  (药物)

  苍术、防风、秦艽、藿香、陈皮、砂仁壳、甘草、加生姜。

  (方解)

  此治冒湿之法。君以苍术、防、秦,宣疏肌表之湿;臣以藿、陈、砂壳,通畅不舒之气;佐甘草以润燥;使生姜以温湿。肌表疏,表湿去,病自霍然矣。

  (二)辛热燥湿法

  (方歌)

  辛热燥湿寒湿堪,拘急头汗身无汗。

  苍术白芷二活草,干姜防风草蔻赞。

  (药物)

  苍术、防风、甘草、羌活、独活、白芷、草豆蔻、干姜。

  (方解)

  此治寒湿为病,头有汗而身无汗,周身拘急而痛之法。苍、防、甘草即海藏神术散方,治外感寒湿甚为中的。更加二活白芷,透湿于表;草蔻、干姜,燥湿于里。但要注意,阴虚火旺之体,不可浪用,因此方皆辛散温热之药也。

  (三)苦温平燥法

  (方歌)

  苦温平燥治燥胜,畏寒无汗头微疼。

  鼻塞咳嗽前桔芥,桂芍紫苏陈杏仁。

  (药物)

  杏仁、陈皮、紫苏、荆芥、桂枝、白芍、前胡、桔梗。

  (方解)

  此治燥气侵表,头微疼,畏寒无汗,鼻塞咳嗽之法。凡感燥之胜气,宜苦温为主。故以陈、杏、苏、荆以解之,加白芍之酸,桂枝之辛,取其"燥淫所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是也。秋燥之症,每多咳嗽,故佐前、桔以宣其肺,肺得宣畅,则燥气自解。

  (四)松柏通幽法

  (方歌)

  松柏通幽燥结症,腹胀便闭松柏仁,

  冬葵火麻瓜蒌壳,腹皮薤白桔蜜冲。

  (药物)

  松子仁、柏子仁、冬葵子、火麻仁、桔梗、瓜蒌壳、薤白、大腹皮,加蜂蜜冲服。

  (方解)

  此仿五仁丸方。治燥结盘踞于里,腹胀便闭之法。松、柏、葵、麻,皆滑利润肠之品,较硝、黄之推荡为稳妥;桔梗、蒌、薤,为开上润下之药;更佐腹皮宽肠,蜂蜜润燥。

  (五)辛散太阳法

  同卷五{三---(二)}

  (六)清宣温化法

  同卷五{三---(十)}

  (七)宣透膜原法。

  同卷五{三---(三)}

  (八)宣阳透伏法

  同卷五{三---(六)}

  (九)通利州都法

  同卷三{三---(五)}

  (十)增损胃苓法

  同卷三{三---(九)}

  (十一)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十二)祛热宣窍法

  同卷一{三---(五)}

  (十三)润下救津法

  同卷一{三---(十)}

  四、备用成方(计十二方)

  桂苓甘露饮:

  (主治)统治湿温湿热。

  (药物)茯苓、猪苓、白术、泽泻、肉桂、滑石、石膏、寒水石。

  (服法)煎服。

  松峰达原饮:

  又叫达原饮。有知母、黄芩、无黄柏、栀子、茯苓。

  (主治)治湿热盘踞膜原。

  (药物)槟榔、草果、厚朴、白芍、甘草、黄柏、栀子、茯苓。

  (服法)煎服。

  苍苓白虎汤:

  (主治)湿温身重,胸满头痛,妄言多汗,两胫逆冷。

  (药物)苍术、茯苓、石膏、知母、甘草。

  (服法)煎服。

  三仁汤:

  (主治)湿温胸闷不肌,舌白不渴,午后身热,状若阴暑等。

  (药物)杏仁、蔻仁、苡仁、滑石、通草、竹叶、厚朴、制夏。

  (服法)煎服。

  清燥救肺汤:

  (主治)治诸气膹郁,诸痿喘呕之因于燥者。

  (药物)麦冬、阿胶、杏仁、麻仁、桑叶、枇杷叶、人参、甘草、石膏。

  (服法)煎服。

  杏苏散:

  (主治)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稀痰,鼻塞,脉弦无汗。

  (药物)杏仁、苏梗、茯苓、半夏、陈皮、甘草、枳壳、桔梗、前胡,加姜枣。

  (服法)煎服。

  滋燥养营汤:

  (主治)火灼肺金,血虚外燥,皮肤皱揭,筋急爪枯或便秘等。

  (药物)当归、黄芩、生地、熟地、白芍、甘草、秦艽、防风。

  (服法)煎温服。

  金匮肾着汤:

  (主治)伤湿身重,腹痛腰冷。

  (药物)干姜、茯苓、白术、甘草。

  (服法)煎服。

  羌活胜湿汤:

  (主治)湿气在表,头痛头重,或腰脊得痛,或一身尽痛,微热昏倦等。

  (药物)羌活、独法、川芎、藁本、蔓荆子、防风、甘草。

  (服法)煎服。

  平胃散:

  (主治)湿淫于内,脾胃不能克制者。

  (药物)苍术、陈皮、厚朴、甘草。

  (服法)煎服。

  蜜煎导法:

  (主治)阳明症,自汗,小便利,大便秘结等。

  (药物)蜂蜜。

  (服法)微火热,勿令焦,捻作挺子,糁皂角末,插谷道中。

  除湿汤:

  (主治)伤湿腹痛,身重足软,大便溏泻。

  (药物)苍术、陈皮、茯苓、制半夏、厚朴、甘草。

  (服法)煎服。

  卷七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一、概述

  六气之中,湿气在秋。经谓:"秋伤于湿"。盖湿土之气,内应乎脾,脾土受湿,不司运化,内湿酿成痰饮,上袭于肺,而成咳嗽者,名曰痰嗽。治宜理脾为主,渗湿为佐。如由秋末伤燥,至冬燥气内侵乎肺,肺失清降而作咳者,名曰干咳。治宜理肺为主,润肺为佐。此皆秋令之伏气而发于冬。至于风寒暑热皆令咳嗽,已分别于各章阐术矣。

  (总括)

  湿土之气内应脾,脾土受温运化低。

  初秋伤湿不及发,久酿成痰上袭肺,

  湿为痰嗽燥干咳,症各有因须分类。

  痰嗽理脾佐渗湿,干咳理肺润燥配。

  此皆伏气入冬发,风寒暑热咳另汇。

  二、分述

  (一)痰嗽

  此病由立秋以后秋分以前,先伤于湿,湿气内踞于脾,酿久成痰,痰袭于肺,气分壅塞,节制无权,来冬稍感寒气,初客皮毛,渐入于肺,肺气上逆,则潜伏之湿痰,随气而逆,遂成痰嗽之病。脉弦滑或微紧,舌苔白润,胸次不舒,痰白而稀,口不作渴,此皆秋湿伏气之症也。治当理脾为主,渗湿化痰为佐,宜以加味二陈丸治之。如有感寒发热者,加苏梗、前胡;气喘加旋覆、苏子。随症损益。

  (歌括)

  秋分之先前伤湿,湿痰袭肺痰嗽成。

  气分壅塞失节治,入冬感寒客肺经。

  潜伏湿痰随气逆,弦滑微紧苔白润。

  痰稀胸闷口不渴,此皆秋湿伏气症。

  治脾为主佐渗化,加味二陈法可循。

  倘有寒热前苏梗,气喘旋覆苏子增。

  (二)干咳

  此因秋分之后,先伤乎燥,燥气侵肺,当时未发,至交闭藏之令乃发,斯为金寒水冷之咳也,名曰干咳。其症咳逆乏痰,即有痰亦清稀而少,喉痒咳甚,胸胁引疼,脉沉而劲,苔薄白少津,当用温润辛金法治之。如胸胁痛者,加旋覆、橘络;咳逆艰难者,加松子、款冬。如剧咳震动血络,喉痛吐红,脉转沉滑或沉数者,此燥气已化为火也,当用清金宁络法治之。

  (歌括)

  干咳咳逆秋分后,先伤乎燥肺受侵。

  当时未发闭藏发,金寒水冷干咳成。

  咳逆乏痰清稀少,喉痒咳甚胸胁疼。

  脉沉而劲苔薄白,温润辛金法甚明。

  胸胁痛加旋橘络,痰艰松子与款冬。

  剧咳吐血燥化火,沉数清金宁络充。

  气短咽干甚有汗,金水相生莫因循。

  选按

  本篇所举咳嗽,一为伤于初秋之湿,湿气内踞于脾,脾失运化,湿酿为痰,上袭于肺而成痰嗽;一为伤于秋末之燥,燥气伤肺,当时未发,至冬令金寒水冷发为干咳,二者皆伏气为患也。然而致咳之因,非止一端。《黄帝内经素问·欬论篇》:"五脏六腑皆令人欬,非独肺也。"又曰:"春夏秋冬六淫之邪均可致欬。"综观发病之由,不外外感、内伤两大途径。风寒暑湿之感于外者,必自皮毛而入,皮毛为肺之合,故先入于肺,久则传递于五脏;七情饥饱之伤于内者,阴损于下则火亢于上,肺为中气出入之道,故五脏之邪火上逆而迫肺。"雷氏因时病之限,未言及此。总之,咳嗽之因甚多,症治亦异,均各有专论,幸勿仅限于伏气之说,而忽视其他因也。

  三、拟用诸法

  (一)加味二陈法

  (方歌)

  加味二陈治痰多,咳嗽频频口不渴。

  苓半甘草苡陈皮,杏仁生姜饴糖酌。

  (药物)

  茯苓、陈皮、制半夏、甘草、苡米、生姜、饴糖。

  (方解)

  此治痰多作嗽,口不作渴之方。苓、陈、夏、草,即二陈汤。半夏辛温,体滑性燥,行水利痰为君。盖痰因气滞,气顺则痰降,故以陈皮利气。痰由湿生,湿去则痰消,故以茯苓渗湿为臣。中不和则痰涎聚,又以甘草和中补土为佐。加苡仁助茯苓以利湿;杏仁助陈皮以利气;生姜助半夏以消痰;饴糖助甘草以和中。凡因痰致嗽者此法均宜。

  (二)温润辛金法

  (方歌)

  温润辛金治无痰,干咳喉痒胁疼烦。

  松子冬花陈百部,甜杏冰糖与紫菀。

  (药物)

  紫菀、百部、松子、冬花、甜杏、广陈皮,冰糖为引。

  (方解)

  治干咳无痰,喉痒胁痛。肺属辛金,金胜则燥,所以恶寒冷而喜温润也。紫菀、百部均温且润,能畅上焦之肺,久咳暴咳均宜。更加松子润肺燥,杏仁降肺气,款冬冰糖治干咳,蜜炙陈皮去燥以理肺。肺得温润,咳逆自止。

  (三)清金宁络法

  (方歌)

  清金宁络治咳红,燥气化火火刑金。

  麦竹旱莲地桑叶,炙枇杷叶玄沙参。

  (方解)

  此治燥气化火,刑金劫络之法。麦冬、玉竹,清其燥火;沙参、玄参,润其肺金;生地、旱莲,宁其血络。盖血藏肝脏,故加桑叶以平其肝;肺气上逆,故加杷叶以降其肺。使肺气得降,肝血得藏,则咳逆吐红,自可就愈矣。

  (四)金水相生法

  同卷四{三---(十六)}

  四、备用成方(计七方)

  丹溪咳血方:

  (主治)咳嗽痰血。

  (药物)青黛、瓜蒌、海石、栀子、诃肉。

  (服法)蜜丸。

  清肺饮:

  (主治)痰气上逆而致咳嗽。

  (药物)杏仁、贝母、茯苓、橘红、桔梗、甘草、五味子、生姜。

  (服法)煎服。

  千金久嗽方:

  (主治)久嗽不已。

  (药物)白蜜、生姜汗。

  (服法)蜜丸。

  二陈汤:

  (主治)一切痰饮,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等。

  (药物)茯苓、制半夏、陈皮、甘草、生姜,饴糖为引。

  (服法)煎服。

  琼玉膏:

  (主治)干咳无痰。

  (药物)生地、茯苓、人参、白蜜。

  (服法)膏服。

  泻白散:

  (主治)肺经有火,皮肤蒸热,洒淅、寒热,日晡尤甚,喘咳气急等。

  (药物)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

  (服法)煎服。

  景岳六安煎:

  (主治)风寒咳嗽,痰滞气逆等。

  (药物)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杏仁、白芥子、生姜。

  (服法)煎服。

  卷八 冬伤于寒

  一、概述

  经云:"冬伤于寒"。是指立冬之后寒气伤人而致病也。有伤寒、中寒、冒寒之别。伤寒:寒热无汗,脉来浮紧;中寒:寒邪直中于三阴之里,故吐泻腹痛,急宜热剂祛寒;冒寒:即寒邪冒于躯壳之外(注),症见寒热身疼,得汗即解。尚有冬温一症,是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即病是也。宜用辛凉之法治之。若误用麻桂、青龙,必变症百出矣。以上四者,皆冬时即病之新感也。如受微温微寒之气,当时未发,必待来春而发者,便为伏气之病。这与以上诸温有本质区别。现分述如下:

  (总括)

  立冬之后伤于寒,伤中冒寒冬温缠。

  伤寒恶寒热无汗,脉来浮紧仔细参。

  中寒直中吐泻痛,甘热祛寒法可宣。

  冒寒寒邪冒体表,寒热身疼得汗宽。

  冬温更宜详辨症,应寒反温致病然。

  辛凉之法当急进,麻桂青龙切勿沾。

  如此四者皆新感,来春而发伏气看。

  (注释)

  躯壳之外:指体表而言。寒邪冒于躯壳之外:是指寒邪冒于体表而为病。

  二、分述

  (一)伤寒

  伤寒者,乃由冬令寒邪伤于寒水之经而为病。其症:头疼身痛,寒热无汗,脉浮紧。治宜辛散太阳法去前胡、红枣,加紫苏、葱白。如体实邪甚者,麻黄汤亦可用之。若有汗,脉浮而缓,便是伤风之病,若误用之,必变症蜂起矣。尚有传经、两感、合病、并病及误治、变症、坯症等,均须参阅《伤寒论》以明辨之。

  尤须注意者,伤寒之病必须是发病于立冬之后,寒水主政之时。一交春令,便不可以伤寒名也。即有是症,可于寒疫中求之。

  (歌括)

  冬伤于寒伤寒病,寒热无汗头身疼。

  浮紧辛散太阳法,去枣前胡加紫葱。

  体实邪盛麻黄汤,有汗浮缓为伤风。

  误投麻黄变症起,详参伤寒论详明。

  若在春令为寒疫,治法详参伤寒门。

  (二)中寒

  中寒一症,时令过寒,突受寒淫杀厉之气(注)而成。其症:突然腹痛,面青吐泻,四肢逆冷,手足挛踡,或昏闭身凉,或微热不渴等。但三阴脉症各有不同。太阴中寒则脘中作痛,脉沉缓;少阴则脐腹作痛,脉沉细;厥阴则少腹作痛,脉沉迟。宜细别之。治法:三阴中寒,皆以甘热祛寒法治之。寒中太阴以干姜为君,少阴以附子为君,厥阴以吴萸为君。吐甚加藿香、豆蔻,泻甚加苍术、木香,筋挛加木瓜、橘皮,呃逆加柿蒂、丁香。如脉微欲绝,昏不知人,问之不能答,难辨经络者,可遵丹溪温补之剂,用挽正回阳之法积极救治。

  (歌括)

  寒邪直中中寒称,突受寒侵杀厉成。

  腹痛肢踡吐泻逆,昏闭身凉面色青。

  或有微热口不渴,三阴脉症应区分。

  太阴脘痛脉沉缓,少阴脐痛脉细沉。

  厥阴沉迟少腹痛,甘热祛寒治三阴。

  太阴干姜少阴附,厥阴吴萸各有君。

  吐加藿香泻苍术,筋挛瓜橘呃柿丁。

  (注释)寒淫:即寒邪。杀厉:即凶猛。寒淫杀厉:指凶猛刚悍的寒邪。

  (三)冒寒

  冒寒之病,由外冒寒邪而致,比之伤寒则轻。比之中寒则缓。其发病系由寒气冒于体表,未传入里。症见:遍体痠疼,头微痛,畏寒发热无汗,脉浮。宜辛温解表法治之。服药后,谨避风寒,覆被而卧,俾得微汗而解,否则传经入里。倘伏而不发,至来年则发为春温,风温等病。

  (歌括)

  冒寒寒冒体表然,未传入里体痛痠。

  头痛畏寒热无汗,脉浮辛温解表参。

  药后避风微汗解,否则传经入里盘。

  伏而不发来年发,春温风温必纠缠。

  (四)冬温

  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即为冬温。对劳苦出汗之人,温气多袭于表;对冬不藏精,肾经不足之人,温气多袭于里,冬温之病,虽发于冬时,然用药之法,却与伤寒大异。盖温则气泄,寒则气敛,二气本属相反,如误用辛温必变症迭出。冬温之症,头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恶寒而反恶热,或面浮,咽疼胸痛,阳脉浮滑有力者,乃温邪窜入肺经也,宜用辛凉解表法加连翘、象贝治之。口渴甚者,是温邪入于胃腑,再加芦根、花粉治之。如或下痢,阴脉不浮而滑,是温邪已陷入里,宜清凉透邪法加葛根、黄芩治之。倘热势转甚,神昏谵语,舌苔转黑者为难治。急以清热宣窍法或紫雪丹抢治之。

  (歌括)

  应寒反温病冬温,温气袭表劳汗身。

  肾虚之体温袭里,此因冬不藏精成。

  用药之法各有别,冬温伤寒各不同。

  温则气泄寒气敛,误用辛温变症生。

  头痛有汗咳渴浮,不寒恶热咽胸疼。

  浮滑有力温窜肺,辛凉解表贝翘增。

  渴甚温邪入胃腑,再加花粉与芦根。

  下痢温邪陷入里,清热透邪加葛芩。

  热甚昏谵苔转黑,祛热宣窍紫雪斟。

  选按

  本卷所论冬伤于寒,是指狭义伤寒而言。对其发病季节见解不一。雷氏对诸贤霜降之后,春分以前,有触发者是为伤寒之说,颇有非议。认为霜降以后,犹是燥气主气,春分以前,正是风木主气,感之或为燥,或为风。只有在立冬之后,寒水主气之时,人感其气即病,乃为伤寒。对此,拙意认为雷氏之说,亦非无据。盖季节交替,有其一定之规律,在理论上是极为强调时日的。但另一方面,对其临床运用,拙意认为气候之变化,则是互相渗透,并非固定不移,同时天气有异常,地区在差别,人们的适应性亦各有不同,因此对发病的影响,似未可硬以节令之时日为界。古人有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是有其科学根据的。当视其具体情况而推断之,庶乎切合实际。此外,尚有广义伤寒,即《难经·第五十八难》中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此皆外感病之总称,均各有其专论。

  卷中还论及冬温一症,系由冬时过暖,冬应寒而反温,温热郁闷而然,属于新感温病。因发病在冬,故雷氏列于冬伤于寒门。前者治宜辛温,此则治宜辛凉,宜详辨之。

  三、拟用诸法

  (一)辛散太阳法

  (方歌)

  辛散太阳治疟风,热多寒少汗头疼。

  桂枝羌活淡豆豉,前胡甘草枣姜充。

  (药物)

  桂枝、羌活、防风、甘草、前胡、淡豆豉、生姜、红枣。

  (方解)

  此方乃治风疟之剂,大凡外邪袭人,必先伤于太阳之表。其中桂、羌、防、草,即成方桂枝羌活汤内加前胡、豆豉而成。这里去前胡、红枣,加紫苏、葱白,盖取其加强辛温散表之作用也。

  (二)甘热祛寒法

  (方歌)

  甘热祛寒直中阴,冷服不拒阳可伸。

  姜附吴萸炙甘草,寒邪一散望回春。

  (药物)

  甘草、干姜、附片、吴萸。微煎冷服。

  (方解)

  此方治寒邪直中三阴之症,亦即仲景四逆汤也。方中加吴萸之大热,以祛厥阴之寒邪。治疗寒中三阴最为中的。汪仞庵原解谓寒淫于内,治以甘热,故以姜附大热之剂,以伸发阳气,表散寒邪。甘草也是散寒补中之品,又以缓姜附之上僭(注1)也。必冷服者,因寒盛于中,热饮则格拒(注2)不纳,即经所谓热因寒用之意耳。

  (注释)

  (1)僭:读如见。超越本分之意。这里所指是用甘草以缓解干姜、附片之大热以免僭越于上,导致燥热太过之弊。

  (2)格:阴障、拒阴之意。《灵枢经·百病始生篇》:"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这是阳气偏盛,阴气受阻,不能营运内外而与阳气相交所致。这叫阳盛格阴,反之亦有阴盛格阳的,即阴寒过盛,把阳气格拒于外,出现内真寒而外假热的症候。

  (三)挽正回阳法

  同卷四{三---(十四)}

  四、备用成方(计八方)

  麻黄汤:

  (主治)伤寒太阳病,恶寒发热,头痛项强,无汗而喘,脉浮而紧诸症。

  (药物)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服法)水煎,温服取汗。

  葛根汤:

  (主治)伤寒太阳未罢,又传阳明,脉浮而长,缘缘面赤,头痛连额,发热恶寒无汗,目痛鼻干不得眠等症。

  (药物)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服法)煎服取汗。

  小柴胡汤:

  (主治)伤寒少阳病,往来寒热,口苦耳聋,胁满脉弦,目眩,不欲食,心烦喜呕及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等症。

  (药物)柴胡、人参、半夏、黄芩、甘草、姜、枣。

  (服法)煎服。

  理中汤:

  (主治)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痛便溏,脉沉无力,或厥冷拘急,或结胸吐蛔,感寒霍乱等。

  (药物)人参、白术、炮姜、炙草。如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

  真武汤:

  (主治)少阴伤寒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此为有水气,或咳、呕,小便利及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仍发热,心悸头眩,筋惕肉瞤、振振欲擗地,气虚恶寒等。

  (药物)附子、白芍、白术、茯苓,加生姜。

  (服法)煎服。

  四逆汤:

  (主治)三阴伤寒,身痛腹痛,下痢清谷,恶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恶寒,面赤烦燥,里寒外热,或干呕,或咽痛,脉沉微细欲绝。

  (药物)附子、干姜、炙甘草。

  (服法)

  水煎冷服。

  千金阳旦汤:

  (主治)冬温脉浮发热,项强头痛。

  (药物)桂枝、白芍、黄芩、甘草,加姜、枣。

  (服法)煎服。

  千金阴旦汤:

  (主治)冬温内寒外热,肢节疼痛,中挟寒食。

  (药物)桂枝、白芍、黄芩、甘草、干姜。

  (服法)煎服。

  

  

NQJ0108·欢迎朋友光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