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3.咳痰

 学中医书馆 2018-11-24

203.咳痰

   咳痰系指痰液由咳嗽而吐出,来自肺、肺系的痰液,由于咳嗽经喉、口而排出。痰字古与澹(淡)同,即“水摇貌”(<说文))。故体内一切停水证(如停于肠间、胸、胁、四肢)均称痰或痰饮,亦即水,水饮之意。而由肺、肺系所产生的痰液,古称“涎”、“沫”、“唾”、“浊”((金匮要略))。大体上清稀一点的可称涎或沫,粘稠一些的可称唾或浊。这些涎沫、唾浊同样是由于水湿不化,而成为痰液停聚于肺所造成的。后世即将涎沫、唾浊称为痰或痰饮,清稀的称为饮,粘稠的则称为痰(<医宗金鉴))。所以痰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痰即水,痰饮即水饮;狭义之痰乃是肺、肺系的产物,稠者称为痰,稀者称为饮。本条所述仅限于由咳嗽而排出的狭义之痰,或痰饮。
  常见证候 .   
  肺热咳痰:咳出之痰色黄、粘稠,有块,或痰中带血。证见发热咳嗽,胸痛喘促或鼻翼煽动,面红目赤,咽喉红肿疼痛,口渴唇燥,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数而有力。
  肺寒咳痰:咳出之痰色白清稀,患者形寒肢冷,恶寒重而发热轻,咳嗽胸痛,喘促,面色青白,亦可见面唇黧黑,.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舌淡白或紫暗,苔白滑,脉沉弦或紧。
  风邪犯肺咳痰:痰液清稀多泡沫,伴见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涕,咽干痒,头身痛,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紧或浮数。
  阴虚肺燥咳痰:痰少粘稠难于咳出,咳痰带血或咳血。燥邪所致者,兼见发热或恶风寒,胸痛,唇焦,鼻燥,咽干,口渴;如为阴虚所致,则见手足心热,虚烦不寐,潮热盗汗,两颧红赤,舌鲜红少苔或苔黄而燥,脉浮数或沉细数。
  湿邪犯肺咳痰:咳痰量多,白滑易于咳出,四肢困重无力,眩晕,嗜卧,面虚浮,脘闷纳呆,便溏,口甜粘,多见于咳嗽日久,或老年病人,舌体胖大有齿痕,色晦暗,苔白腻,脉滑缓。
  湿热蕴肺咳痰:咳吐脓血痰或咳痰腥臭,高热或潮热,胸闷疼痛,转侧不利,甚则喘不能卧,有汗,口干咽燥而不渴,烦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数而有力。

  1.风邪犯肺咳痰与肺热咳痰、肺寒咳痰:
   风邪犯肺多为外感风邪,可为风热或风寒袭肺,肺为娇脏,一旦受风邪(风寒或风热)侵袭,则导致肺气失宣,水液潴留而为痰浊,引起咳痰;
   肺热咳痰是因外感温热之邪,或由于过食油腻肥甘,积痰蒸热所致;
   肺寒咳痰每由形寒饮冷,寒饮内停或素体阳虚阴盛,寒邪内伏于肺,复感风寒而发。

   三者临床特点各异,首先痰之性状不同:
   风邪犯肺为泡沫样痰;
   肺热咳痰则为黄色粘稠之痰;
   肺寒咳痰则为白色清稀之痰。
   风邪犯肺属表证,可见咳嗽,鼻塞流涕,咽痒,兼头痛,发热恶寒等症;
    若风寒犯肺,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紧;
    若风热犯肺则发热重,恶寒轻,咽喉红肿疼痛,恶风,有汗,舌苔薄黄,浮数。
    肺热咳痰主要兼见火热之象,如发热口渴,面红目赤,尿黄便干,舌红苔黄,脉数。
    肺寒咳痰主要兼有寒象,如形寒肢冷,面白目清,舌淡白,脉沉弦等。

   风热犯肺,治以桑菊饮为主方;

 桑  菊  饮
桑叶7.5克  菊花3克  杏仁6克  连翘5克  薄荷2.5克  桔梗6克  生甘草2.5克 苇根6克  
1..气粗似喘,气分热盛,加石膏、知母。
2.若舌降、暮热,是邪气入营,加犀角(水牛角代)、玄参。
3.若热入血分,舌质深降,躁扰或神昏谵语,恐耗血动血,宜去薄荷、苇根,加生地、丹皮、麦冬、玉竹。
4.若肺热甚,加黄芩。
5.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
6.若兼咽喉红肿疼痛的,加玄参、板蓝根。
7.若咳嗽咯血者,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
8.若目赤肿痛,宜加剌蒺藜、蝉蜕、木贼、决明子。
    (《温病条辨》卷1)
    [组成]  桑叶二钱五分(7.5g)  菊花一钱(3g)  杏仁二钱(6g)  连翘一钱五分
(5g)  薄荷八分(2.5g)  桔梗二钱(6g)  生甘草八分(2.5g)  苇根二钱(6g)
    [用法]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功用]  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主治]  风温初起,表热轻证。但咳,身热不甚,口微渴,脉浮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辛凉轻剂”,是主治风热咳嗽轻证的常用方剂,以咳嗽,发
热不甚,微渴,脉浮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若二三日后,气粗似喘,是气分热势渐盛,加石膏、知母以清解气分
之热;若舌绛、暮热,是邪初人营之象,加犀角、玄参以清营凉血,仍用原方清宣肺
卫,透热转气;若热人血分,.舌质深绛,躁扰或神昏谵语,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
血,宜去薄荷、苇根,加生地、丹皮、麦冬、玉竹凉血和血养阴;若肺热甚,可加黄芩
清肺热;若口渴甚者,加天花粉生津止渴。兼咽喉红肿疼痛,加玄参、板蓝根清热利
咽;若咳痰黄稠,咯吐不爽,加瓜蒌、黄芩、桑白皮、贝母以清热化痰;咳嗽咯血者,
可加白茅根、茜草根、丹皮以凉血止血。用治目赤肿痛,宜加刺蒺藜、蝉蜕、木贼、决
明子以祛风清热明目。    .  .    .’    .
  3.现代常用本方治疗感冒、急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肺炎、急性结膜炎、
角膜炎等辨证属风热犯肺或肝经风热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为“辛凉轻剂”,若肺热甚者,当予加味后运用,否则病重药轻,
药不胜病;风寒咳嗽禁用。由于本方药物均系轻清之品,故不宜久煎。

   风寒犯肺,可用金沸草散加减;

 金沸草散
荆芥穗12克 旋覆花9克 前胡9克 麻黄9克 炙甘草3克 姜半夏3克 赤芍3克
(《博济方》卷1)  荆芥穗四两  旋覆花三两  前胡三两  麻
黄去节三两  甘草一两炙  半夏一两洗净,姜汁略浸  赤芍药一两  上七味,同为末。每
服二钱(6R),水一盏,人生姜、枣同煎至六分,热服。如汗出,并三服。功用:发散
风寒,降气化痰。主治:伤寒壮热,风气壅盛,头目心胸不利,妇人血风朝发,丈夫风
气上攻,状如中脘有痰,令人壮热头疼,项筋紧急,时发寒热,皆类伤风,有寒气则出
汗,如风盛则解利。
    本方与止嗽散都为风邪犯肺的常用方。止嗽散以紫菀、白前、百部、桔梗等利肺止
咳药为多,而解表宣肺之力不足,故主治外邪将尽,肺气不利的咳嗽不止;本方则以旋
覆花、麻黄、荆芥穗等宣肺解表药为主,而佐以化痰之品,故主治风邪犯肺初起,而咳
嗽痰多者。

   肺热咳痰,宜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减;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麻黄12克(包) 杏仁8.5克 炙甘草6克 石膏18克  
1.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
2.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减石膏,加薄荷、苏叶、桑叶。
3.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
4.痰黄稠、胸痛者,宜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
5.若属麻疹内陷,加连翘、银花、黄芩、赤芍等。
6.麻疹未透出,或出而隐没时,加薄荷、荆芥、牛蒡子。
7.若麻疹色暗红,加丹皮、紫草。
8、医治小儿肺炎初期发热咳嗽时,石膏必用至麻黄的5-8倍。
    (《伤寒论》)
[异名]  麻黄杏仁汤(《普济方》卷39)、麻黄杏子草膏汤(《赤水玄珠》卷29)、麻
杏甘石汤(《张氏医通》卷16)、四物甘草汤(《千金方衍义》卷9)、麻杏石甘汤(《医宗金
鉴》卷59)。    …
    [组成]  麻黄四两去节(9g)  杏仁五十个去皮尖(9g)  甘草二两炙(6g)  石膏半
斤碎,绵裹(18g)
    [用法]  以水七升,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功用]  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  外感风邪,肺热咳喘证。身热不解,咳逆气急,甚则鼻煽,口渴,有汗或
无汗,舌苔薄白或黄,脉浮而数者。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外感风邪,人里化热,以致肺热喘咳的常用方剂。因石
膏倍麻黄,其功用重在清宣肺热,不在发汗,所以临床运用,以发热,喘咳,苔薄黄,
脉数为证治要点,不必悉具表证。
    《伤寒论》原用本方治疗太阳病,发汗未愈,风寒人里化热,“汗出而喘”者。后世
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犯肺,以及内热外寒,但见热邪壅肺,而见身热喘咳.口渴脉
数,无论有汗、无汗,皆可以本方加减而获效。
  麻疹已透或未透,出现身热烦渴,咳嗽气粗而喘,属疹毒内陷,肺热炽盛者,亦可
加味用之。
  2.加减法  如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
母清泄肺热;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石膏用量宜减轻,酌加薄荷、苏叶、桑叶等以助
解表宣肺之力;.痰多气急,可加葶苈子、枇杷叶降气化痰;痰黄稠、胸痛者,宜加瓜
蒌、贝母、黄芩、桔梗清热化痰,宽胸利膈。用于麻疹,若属麻疹内陷,症见高热,咳
嗽,呼吸急促,鼻煽,烦躁,舌质红,苔黄,脉数者,可酌加连翘、银花、黄芩、赤芍
等清热解毒;麻疹尚未出透,或出而隐没时,加薄荷、荆芥、牛蒡子疏表透疹;疹色暗
红,加丹皮、紫草凉血活血。    、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大叶
性肺炎、支气管哮喘、麻疹合并肺炎、百日咳、夏季热及皮肤科、肛肠科、五官科的一
些疾病,辨证属表证未尽,热邪壅肺者。    .
  [使用注意]  风寒咳喘,痰热壅盛者,本方均非所宜。

 泻白散
地骨皮15克 炒桑白皮15克 炙甘草3克  粳米一撮   
1.肺经热重,加黄芩、知母。
2.燥热咳嗽者,可加瓜蒌皮、川贝母。
    (《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异名]  泻肺散(《小儿药证直诀》卷下)、泻肺汤(《证治准绳。幼科》卷9)。
    [组成]  地骨皮  桑白皮炒  各一两(各15g)  甘草炙  一钱(3g)
    [用法]  上药锉散,人粳米一撮,水二小盏,煎七分,食前服。
    [功用]  清泻肺热,平喘止咳。
    [主治]  肺热喘咳证。气喘咳嗽,皮肤蒸热,日哺尤甚,舌红苔黄,脉细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肺热喘咳证设。临床以喘咳气急,皮肤蒸热,舌红苔黄,脉
细数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肺经热重,加黄芩、知母等以增强清泄肺热之效;燥热咳嗽者,可加
瓜蒌皮、川贝母等润肺止咳。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小儿麻疹初期、肺炎或支气管炎等辨证属肺中伏火郁热者。
    [使用注意]  由外感风寒引起的喘咳,或虚寒性咳嗽,不宜使用本方。
    [源流发展]  本方出自《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原治小儿肺盛,气急喘咳。后世医
家根据本方清泻肺热,平喘止咳之功,其临床应用范围又有所扩展。例如,《斑论萃英》
用于治疗肺热目黄,口不吮乳,喘嗽。《保婴撮要》卷13用于治疗肺经有热生疮。《医
方集解。泻火之剂》用于治疗肺火,皮肤蒸热,洒淅寒热,日晡尤甚,喘嗽气急。
    在本方基础上,加减药味而衍化的同名异方较多。例如,南宋.严用和《济生方》
卷2方,即本方去粳米,加桔梗、半夏、瓜蒌子、升麻、杏仁、生姜而成,兼可化痰宽
胸润肠,治疗肺脏实热,心胸壅闷,咳嗽烦喘,大便不利。元。朱震亨《脉因证治》卷
中方,即本方去粳米,加青皮、五味、茯苓、参、杏仁、半夏、桔梗、生姜,治疗阴气
在下,阳气在上,咳喘呕逆。明。陶华《痈疽验方》方,为本方去粳米,加贝母、紫菀、
桔梗、当归、瓜蒌仁、生姜而成,主治肺痈。万全《幼科发挥》卷4方,即本方去粳
米,加桔梗、陈皮,治疗小儿肺热证。芮经《杏苑生春》卷3方,系本方去粳米,加麦
冬,则兼可养阴清热,治疗肺热证。孙文胤《丹台玉案》卷3方,在上方的基础上再加
五味子、天冬、贝母,治疗肺经发热。清.秦景明《症因脉洽》卷3方,乃本方去粳米,
加荆芥穗、防风、柴胡、葛根,兼可疏风解表,治疗外感嗽血,表邪外束,身发寒热,
咳嗽带血者;同卷同名方,为本方去粳米,加干葛、石膏而成,其清泄伏热之功较佳,
治疗外感嗽血,热邪内伏者。张璐《张氏医通》卷13方,即本方加竹叶而成,治疗肺
热咳嗽,手足心热。张琰《种痘新书》卷12方,即本方去粳米,加淡竹叶、灯心、马
兜铃而成,治疗麻疹咳嗽。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卷1方,即本方加人参、茯苓、知
母、黄芩,治疗晨嗽。王清源《医方简义》卷2方,即本方加知母而成,治疗肺火喘咳
者。以上诸方均进一步发展了钱氏泻白散的立法配伍用药及其适应证,同时也充分说明
钱氏泻白散对后世医家影响之深远。

   肺寒咳痰,当用杏苏散或华盖散加减。

   杏苏散
苏叶9克 半夏9克 茯苓9克 甘草3克 前胡9克 苦桔梗6克 枳壳6克 生姜三片 橘皮6克 红枣3枚 杏仁9克  
1.风寒较重,肌腠紧闭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发散风寒;
2.汗后咳不止,系经发汗表解而肺气不利,去苏叶、羌活者,不欲再表散以防伤津也,加苏梗可畅肺气以止咳;
3.兼泄泻腹满,为湿盛气滞,加苍术、厚朴以燥湿行气;
4.眉棱骨痛,属阳明经病,加白芷之善入阳明而散寒止痛;
5.兼见热象,故加黄芩清热,泄泻腹满者不用,是恶其苦寒易于伤中损阳也。
    (《温病条辨》卷1)
    [组成]  苏叶(9g)  半夏(9g)  茯苓(9g)  甘草(3g)  前胡(9g)  苦桔梗(6g)  枳
壳(6g)  生姜(3片)  橘皮(6g)  大枣去核(3枚)  杏仁(9g)(原方未著用量)
    [用法]  水煎温服。
    [功用]  轻宣凉燥,宣肺化痰。    ’
.  [主治]  外感凉燥证。恶寒无汗,头微痛,咳嗽痰稀,鼻塞,咽干,苔白,脉弦。
    [临床运用]    :
    1.证治要点  本方是治疗凉燥的代表方剂。病发于深秋气凉之令,以恶寒无汗,
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原方加减法云:“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微透汗;汗后咳不止,
去苏叶、羌活,加苏梗;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
热甚,加黄芩,泄泻腹满者不用。”盖因无汗,脉弦甚或紧,为感寒较重,肌腠紧闭之
象,加羌活发散风寒,速去外邪;汗后咳不止,系经发汗表解而肺气不利,去苏叶、羌
活者,不欲再表散以防伤津也,加苏梗可畅利肺气以止咳;兼泄泻腹满,为湿盛气滞,
加苍术、厚朴以燥湿行气;眉棱骨痛,属阳明经病,加白芷之善人阳明而散寒止痛;兼
见热象,故加黄芩清热,泄泻腹满者不用,是恶其苦寒易于伤中损阳也。
    3.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辨证属外感凉燥(或外
感风寒轻证),肺气不宣,内有痰湿者。
    [源流发展]  杏苏散是从杏苏饮加减发展而来。杏苏饮出自清代《医宗金鉴》卷
58,由苏叶、枳壳(麸炒)、桔梗、葛根、前胡、陈皮、甘草(生)、半夏(姜炒)、杏
仁(炒,去皮尖)、茯苓组成,主治风寒客肺作喘。杏苏散系杏苏饮去葛根,加生姜、
大枣而成.去葛根,则减弱了解表的力量;加姜、枣,则可调和营卫以利解表,通行津
液而润干燥。《医宗金鉴》系清代政府组织编写的教科书,故该书的影响之大,是可以
推想的。吴瑭曾云“杏苏散乃时人统治四时伤风咳嗽之方”(《温病条辨》卷1),说明
杏苏散在《温病条辨》问世前就已存在,而且是一首常用方。据此,可以认为吴瑭所讲
的杏苏散就是指的《医宗金鉴》杏苏饮(《医钞类编》卷19便径称此方为杏苏散)。由于
杏苏饮苦辛温润,外可解表散寒,内能宣肺化痰,因此,吴瑭遵照《素问。至真要大论》
“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之旨,对于“小寒”的凉燥袭表,肺有停饮病证用
杏苏饮稍作加减,化裁而为杏苏散以治之。吴瑭采用杏苏散治疗凉燥,确实言前人之未
所言,故一经表出,就得到了医界的公认。如清.张秉成汇集“世所常用,同道所习尚”
的方剂,著为《成方便读》(《成方便读。自序》),  “润燥之剂”第一首方剂就是杏苏
散。    .
  上溯《医宗金鉴》杏苏饮之源,则又当属《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13的参苏饮。
参苏饮由前胡、人参、苏叶、茯苓、桔梗、木香、半夏、陈皮、枳壳、甘草组成,后世
将此方作为益气扶正,解表止咳的代表方。杏苏饮系参苏饮去人参、木香,加葛根、杏
仁而成。去人参,则无益气扶正之功;去木香,则减弱了和中的作用;加葛根、杏仁,
则加强了解表宣肺止咳的作用。这样就从参苏饮之扶正解表,一变而为杏苏饮之单纯解
表宣肺,化痰止咳。

华  盖  散
炒紫苏15克  麻黄15克  杏仁15克  陈皮15克  桑白皮15克  赤茯苓15克  甘草7.5克 
1.表寒重,加生姜、苏叶、防风等。
2.鼻塞,加入苍耳子、辛夷花。
3.胸闷,加入枳壳、桔梗、厚朴。
4.咳嗽,加入前胡、半夏、白芥子。
    (《博济方》卷2)
[异名]  华盖汤(《圣济总录》卷48)。
    [组成]  紫苏子炒  麻黄去根节  杏仁去皮尖  陈皮去白  桑白皮  赤茯苓去皮各一
两(30g)  甘草半两(15g)
    [用法]  上为末。每服2钱(6g),水一盏,煎至六分,食后温服(现代用法:作
汤剂煎服,按原书用量比例酌情增减)。
    [功用]  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主治]  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咳嗽上气,呀呷有声,吐痰色白,胸膈痞满,鼻
塞声重,恶寒发热,苔白润,脉浮紧。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风寒袭肺,内兼痰湿之常用方剂。临床应用时以咳喘,喉
间痰鸣,恶寒发热,苔白润,脉浮紧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表寒较重者,可加生姜、苏叶、防风等以解表散寒;鼻塞流涕明显者,
可加苍耳子、辛夷花以宣表通窍;胸膈痞闷甚者,宜加枳壳、桔梗、厚朴以行气宽胸消
痞;咳痰甚,选加前胡、半夏、白芥子等以化痰止咳。
    3.本方现代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证属肺感寒邪,内挟痰湿者。
    [使用注意]  本方虽有甘寒之桑白皮,但全方药性偏温,故痰热咳喘者忌用。
    [源流发展]  本方系《伤寒论》之麻黄汤去桂枝,加苏子、桑白皮、陈皮、茯苓
衍化而来。原治“肺感寒气,有痰咳嗽,久疗不瘥”。《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又将本
方用于“肺感寒邪,咳嗽上气,胸膈烦满,项背拘急,声重鼻塞,头昏目眩,痰气
不利,呀呷有声”。可见,本方对新咳、久咳皆可应用。后世运用,或宗《博济方》
治久咳,加益气收敛之品,防止肺气耗散,如《普济方》卷368之华盖散,即本方
去陈皮,加知母、人参、乌梅、五味子、葱白、葶苈子组成。或从《局方》治新
咳,增人散寒宣肺化痰之品,加强解表止咳平喘之功,如《医学启源》卷4之华盖
散,以本方去甘草,加枳壳、生姜、半夏组成;《医学集成》卷2之华盖散,以本
方加前胡、生姜组成。

  2.阴虚肺燥咳痰与湿邪犯肺咳痰:
   阴虚肺燥咳痰之病因为外感或由内伤引起。外感温热之邪伤肺灼津,而致阴虚肺燥,或久咳耗伤肺阴,肺失清肃之职,肺气上逆故咳出燥痰(稠不易咳出,或带血);  湿邪犯肺之咳痰,多由脾虚引起,“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虚不运,水湿聚而为痰,痰浊上渍于肺而致咳痰。

   二者临床表现:
    前者痰少粘稠而难于咳出,有时咳血或咳痰带血;前者每兼阴虚之症状(颧红、咽干、潮热盗汗、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后者痰量多、白滑易于咳出,极少见咳血。而后者可表现为脾虚(纳呆、便溏、无力)及湿盛(肢困、脘闷、舌胖大、苔白腻等)之证。
    治疗
    阴虚肺燥咳痰予清燥救肺汤、养阴清肺汤或百合固金汤加减;

    清肺汤
   
    方剂来源  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与用法  薏苡仁9克  防己9克  杏仁9克  冬瓜仁9克
鸡子白皮3克
    上药共研为末。每用12克,加苇叶半握,水煎服。也可用饮片作
汤剂煎服。
    功效与主治  功能清肺化痰。主治肺壅咳嗽,喘逆上气,发热,汗
出,咽中如有物梗塞,或咳唾脓血,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现代临床  常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炎,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病症。例如:
    支气管炎  本方加黄芩、桑白皮、贝母等,治疗痰热型支气管炎。
    应用要点  主要用于治疗痰热壅肺之证。方用薏苡仁清泄肺热,佐
以冬瓜仁、杏仁止咳,为其配伍特点。临床应用以咳嗽、痰稠、气急、发
热、汗出、苔黄腻、脉滑数,为其辨证要点。
    临床如见发热较甚,加蒲公英、连翘等;咳痰黄稠较甚,加黄芩、桑
白皮等;咳唾脓血,加桃仁、苇茎等。
    本方适用于肺实热证,若属虚证、寒证之咳嗽、气急,均不宜使用.
    历代方书中与本方同名者,尚有。
    (1)《增补万病回春》清肺汤,由黄芩、栀子、枳实、桑白皮、杏仁,陈
皮、茯苓、苏子、麦门冬、贝母、沉香、朱砂组成,功能清肺泻火,降气化痰,主治火热炽盛之咳喘。
    (2)<张氏医通’清肺汤,由桔梗、甘草、麦门冬、款冬花、杏仁、贝
母、牛蒡子组成,功能清肺化痰止咳,主治肺热痘疹,咳喘痰多。
    (3)<杂病源流犀烛>清肺汤,由茯苓、陈皮、当归、生地、赤芍、天门
冬、麦门冬、栀子、黄芩、紫菀、桑白皮、阿胶、甘草、大枣组成,功能清肺
化痰,滋阴养血,主治咳嗽痰多,痰中带血.

 百合固金汤
熟地 生地 归身各三钱(各9g) 白芍 甘草各一钱(各3g) 桔梗 玄参各八分(各6g) 贝母 麦冬 百合各一钱半(各4.5g)
    (《慎斋遗书》卷7)
    [组成]  熟地  生地  归身各三钱(各9g)  白芍  甘草各一钱(各3g)  桔梗  玄
参各八分(各6g)  贝母  麦冬  百合各一钱半(各4.5g)
    [用法]  水煎服(本方原书无用法)。
    [功用]  滋肾保肺,止咳化痰。
    [主治]  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证。咳嗽气喘,痰中带血,咽喉燥痛,眩晕耳鸣,骨
.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治疗肺肾阴亏,虚火上炎而致咳嗽痰血证的常用方剂,临床
以咳嗽,咽喉燥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使用要点。
    2。加减法  痰多而色黄者,加胆南星、黄芩、瓜蒌皮以清肺化痰;咳喘甚者,加
杏仁、五味子、款冬花以止咳平喘;若咳血重者,可去桔梗之升提。,或加白及、白茅
根、仙鹤草以增止血之功;兼纳差食少者,用砂仁3g拌炒熟地,或再加陈皮理气和胃。
    3.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咯血、
慢性咽喉炎、自发性气胸等辨证属肺肾阴虚,虚火上炎者。
    [使用注意]  本方中药物多属甘寒滋润之品,对于脾虚便溏,饮食减少者,慎用或
忌用。服用本方时应忌食生冷、辛辣;油腻之品。    ;
    [源流发展]  本方为明代著名医家周慎斋所制,用以治疗“手太阴肺病,因悲哀伤
肺,背心、前胸、肺募间热,咳嗽咽痛,咯血恶寒,手大拇指循白肉际间上肩房至胸前
如火烙”。原书中周氏所论较简,但亦可看出斯证与肺热有关。至清代汪昂始明确指出
本方有“助肾滋水,保肺安神,清热润燥,除痰养血”之功,用于肺肾阴虚,虚火上炎
之“肺伤咽痛,咳嗽痰血”(《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汪氏还指出:本证之成,始于
“金不生水,火炎水干”,方中配伍二地、玄参意在滋水以生金,因“肺肾为子母之脏,
故补肺者,多兼滋肾”(同上),提示运用本方时应主要着眼于肺阴之虚。汪氏之论得到
了后世医家的广泛认同,本方沿用至今,成为临床治疗阴虚肺燥咳嗽痰血证的首选方
剂。使用时还当视肺肾二脏阴虚之主次轻重,酌情调整方中润肺滋肾药物的比例。
    后世还有人将本方改作丸剂,名“百合固金丸”(《医钞类编》卷7),又名“固金
丸”(《中药成方配本》)。    .
    湿邪犯肺咳痰则可用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二  陈  汤
半夏6克 陈皮3克 茯苓9克 炙甘草2.4克 生姜6克 红枣2枚 
1.风痰加南星、白附子、皂角、竹沥;
2.寒痰加半夏、姜汁;
3.火痰加石膏、青黛;
4.湿痰加苍术、白术;
5.燥痰加栝蒌、杏仁;
6.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莱菔子;
7.老痰加枳实、海石、芒硝;
8.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
9.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化痰;
10.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
11.气痰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
12.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13.苔腻,痰湿盛,加川朴燥湿化痰。
14.痰多气逆,加杏仁、紫菀、旋覆花化痰肃肺降逆。
15.感冒鼻炎,鼻涕多且青浠者,加细辛1.5克(后下)、桂枝4.5克,桔梗6克、辛荑花6克。(小儿更效),也可合小青龙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4绍兴续添方)
    [组成]  半夏汤洗七次  橘红各五两(各15g)  白茯苓三两(9g)  甘草炙一两半(4。5g)
    [用法]  上药哎咀。每服四钱(12g),用水一盏,生姜七片,乌梅一个,同煎六
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7片,乌梅1个,水煎服)。
    [功用]  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主治]  湿痰证。咳嗽痰多,色白易咯,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肢体倦怠,或头眩心悸,舌苔白润,脉滑。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为主治湿痰的常用代表方剂。临证以咳嗽痰多易咯,舌苔白腻
或白润,脉缓、滑为证治要点。
    2.加减法  本方通过加减亦可广泛应用于多种痰证。  《医方集解.除痰之剂》云:
“治痰通用二陈。风痰加南星、白附、皂角、竹沥;寒痰加半夏、姜汁;火痰加石膏、
青黛;湿痰加苍术、白术;燥痰加栝蒌、杏仁;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老痰加枳
实、海石、芒硝;气痰加香附、枳壳;胁痰在皮里膜外加白芥子;四肢痰加竹沥。”现
代临床常用加减有:风痰加南星、竹沥等,以熄风化痰;热痰加黄芩、胆星等,以清热
化痰;寒痰加干姜、细辛等,以温化痰饮;食痰加莱菔子、神曲等,以消食化痰;气痰
加枳实、厚朴等,以理气化痰;皮里膜外之痰加白芥子等,以通络化痰。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胃炎、妊娠呕吐、神经性呕吐等属湿痰或痰阻气
机者,均可加减应用本方。

  三子养亲汤
炒白芥子9克 炒苏子9克 炒莱菔子9克  
1.以食滞脘满为主,则重用莱菔子,酌加枳实、白术、神曲等以助化食行滞;
2.如以气滞气逆为主,则重用苏子,酌加厚朴、杏仁、沉香等以助行气降逆;
3.如以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
    [异名]  三子汤(《寿世保元》卷3)。
    [组成]  白芥子(9g)  苏子(9g)  莱菔子(9g)
    [用法]  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
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现代用法:三药
捣碎,用纱布包裹,煎汤分服)。
    [功用]  祛痰,降气,消食。
    [主治]  痰壅气滞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临床运用]
    1.证治要点  本方主治痰壅气滞证,临证以喘咳痰多色白,食少脘痞,苔白腻为
证治要点。
    2.加减法  以食滞脘满为主,则重用莱菔子,酌加枳实、白术、神曲等以助化食
行滞;如以气滞气逆为主,则重用苏子,酌加厚朴、杏仁、沉香等以助行气降逆;如以
寒痰凝滞为主,则重用白芥子,酌加干姜、细辛、半夏等以助温化寒痰。
    3.本方现代常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等,凡证属寒痰壅盛,肺
气不利者,均可用本方化裁治之。
    [使用注意]  本方以温化降气消食为先,意在治标。加之莱菔子、白芥子等开破之
力较厚,故体虚脾弱之人,不宜久服,俟症状稍解,即当标本兼顾。    ,
    [源流发展]  本方选自《杂病广要》引《皆效方》,原为年高痰多气实者所设。临
床医家在应用时偏重痰、食。如《寿世保元》卷3三子养亲汤将本方与二陈汤相合,并
人南星、片芩、枳实等,则祛痰行气之力得增,更具健脾之能,补本方无治本之偏,适
用于痰多咳嗽气逆喘急之证;《症因脉治》卷2三子养亲汤易苏子为山楂,减弱了化痰
降气之功,而消食导滞之力倍增,善治食积为主,饱满不食,恶心呕吐之食积痰证。
《镐京直指》卷2三子养亲汤,加入枳实三钱、葶苈子四钱、瓜蒌子八钱,则君臣配伍
关系改变,取本方降逆祛痰之功,增伍治痰之品,主治气逆痰火,膈膜痰裹,大便秘结
之证。近代痰饮丸在本方基础上,加入附子、肉桂,补其温化不足之力以善治寒痰,更
人苍术、白术、甘草意在健脾祛湿,治痰之本,增其补脾不足之偏。可见,后世在运用
三子养亲汤化裁时,皆推崇其降气祛痰之力。然虑其温性不足,健脾力微,或增伍温化
之品以治寒痰,或配健脾之物以治其本。  

3.湿热蕴肺咳痰与肺热咳痰:
   二者病因不同,
   前者可由外感湿热之邪或痰热素盛,或恣食酒酪,恣啖辛辣,湿热蕴结上蒸于肺;
   而后者多为外感热邪引起。
    临床特点是:
    湿热所致者,吐大量脓痰或脓血痰;前者有湿热之象,如脘腹胀闷,纳呆,苔腻等;前者舌红、苔黄腻是其主要特点;治疗前者可用银翘散加黄芩、黄连等;
    而热邪所致者,则吐黄痰,或粘稠有块。而后者常见高热,面红, 目赤,尿黄便干。而后者则为舌红或绛、苔黄而燥。后者方药宜麻杏石甘汤合泻白散加减;。
  总之,咳痰之鉴别主要在于痰之性状,以及兼见症状之不同。如风、寒、热、湿、燥之象等。

  [文献别录]
  <素问.评热病论):“劳风法在肺下,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以救俯仰。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
  <症因脉治.外感痰证):“风痰之因,外感风邪,袭人肌表,束其内郁之火,不得发泄,外邪传里,内外熏蒸,则风痰之症作矣。风痰之脉,浮滑者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若见沉滑,风邪内结,洪大易治,沉细难痊”。“湿痰之因,或坐卧卑湿,或冲风冒雨,则湿气袭人,内与身中之水液,交凝积聚。灵枢所云,风雨袭阴之虚,病起于上而成积,清湿袭阴之虚,病生于下而生聚,此即湿痰之因也。湿痰之脉,脉多浮大,浮缓兼风,浮涩主湿,浮滑湿痰,沉滑顽结”。“燥痰之因,或亢阳行役,时逢火令。燥热之气,干于肺家,为喘为晓伤于肠胃,为痰为嗽,此外感燥痰作矣。燥痰之脉,脉必洪数,浮数伤表,沉数伤里,左脉洪数,燥伤肝胆,右脉洪数,燥伤肺胃”。
  <症因脉治。内伤痰症): “燥痰之因,五志之火,时动于中,或色欲过度,真水涸竭,或膏粱积热,肠胃煎熬,熏蒸于肺,锻炼为痰,则燥痰之症作矣。燥痰之脉,右寸数大,肺家有热,右关沉数,肠胃有热,左关脉数,木火之邪,两尺沉数,肾水燥竭”。“湿痰之因,中气不足, 胃阳不能消化,脾阳不能敷布,则水谷停留,为痰为饮,而湿痰之症成矣。湿痰之脉,多见沉滑,滑实顽痰,滑輭虚滞,滑而不数,脾湿成痰,滑而带数,湿热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