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馆藏品鉴丨清拓本《石鼓文》

 诺南 2018-06-24

石上刻字在我国出现非常早,商和西周已有石刻文字资料保存至今,但数量少,形制简单,不具典型意义,无法与其他载体资料相提并论。石刻文字从战国时期的《石鼓文》起,逐渐替代了铜器的铭刻,成为了重要的文献资料。


△石鼓原石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国的石刻文字。共十石,每石约一米髙,其形如鼓;文为四言诗,述秦国国君游猎事,故又称为“猎碣”。其刻制时代尚无定论,约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公元七世纪初,即唐代初期,在陝西雍县(今凤翔)发现出土,先置于田野,后被郑馀庆迁于凤翔府夫子庙存放;五代复又散佚,北宋司马池再把它运到凤翔府学保存,但已遗失一鼓,皇祐四年(公元1052年)复经向传师访求,方得以补齐。宋徽宗大观年间,蔡京将它取到东京(今河南开封)置于辟雍,后入保和殿侧之稽古阁,据说曾用金填其字,以示珍贵,永不复拓。金朝破汴京,又将它劫运中都。元时把石鼓置于大都的国子学大门内,历明、清至民国,六百余年未再移动。抗日战争爆发,马衡先生曾将它南迁峨眉,日本投降后经南京回到北京,现存故宫博物院。


故宫藏明拓《石鼓文


《石鼓文》出土后,当即引起了重视。当时书法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等撰文推崇它的书法;诗人、文学家杜甫、韦应物、韩愈等则赋诗作歌(如《石鼓歌》等)以赞扬它的成就;欧阳修等编《集古录》强调其文物价值,把它列为石刻中最重要的遗物。此后研究者继起,论著日多。


《石鼓文》是大篆向小篆演进过程中的重要资料。其字犹存大篆典型,但笔划趋于均匀,体势趋于方整,已有小篆风度。因系原石,历来受到宝爱,由唐至今,每视为国宝,咏赞极多。唐张怀瑾以为“仓颉之嗣,小篆之祖”,清康有为许为“篆之宗”,前者标其历史意义,后者彰其艺术价值,均可谓中肯。师法者或强调其大篆气息,求其高古,或取小篆之意参之,得其匀稳端重,左右逢源皆得如意。


先锋本


中权本


△后劲本


《石鼓文》在唐朝和北宋都有拓本问世,但保存至今者,唐拓已不可见,宋拓有数本,如明安国(安桂坡)就藏有三本,他根据其好坏的程度,分别定名为“先锋”(又称“前茅”)、“中权”和“后劲”,解放前流入日本。南宋时无拓本,元、明、清时拓本增多,但翻本伪本亦不少。


国图藏清整拓《石鼓文


国内现存拓本以明拓为最早,现存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藏《石鼓文》为清初整幅拓本,拓本高49厘米,宽39.5厘米,乃“铁琴铜剑楼”旧藏、顾千里收校,非常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