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水疮是一种常见的化脓性浅表性脓疱疹。习称“脓疱疮”。 因其皮损主要表现为脓疱脓痂而得名,多发于夏秋季节,常见于2至6岁儿童。由暑湿热毒熏蒸导致皮损,与化脓性球菌感染有关,具有传染性。内外合治,治以清热化湿解毒为法。 湿热蕴毒证: 症状:脓疱密集,色黄有红晕,糜烂面鲜红,痒痛相间,或伴身热,淋巴结肿大,口干不思饮,小便黄,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数。 可选药物:首选赛金化毒散,口服,1岁以内,每回1/4袋(每袋0.5克);1至3岁,每回1/2袋;3至5岁,每回2/3袋;5岁以上小儿,每回一袋。每天两至三次。若水疱未破者,可用青黛散以芝麻油调涂患处;破烂流黄水者,以青黛散或湿疹散干粉撒布疮面;脓痂较厚,脓疱数目少者,用红油膏掺九一丹外贴,或用颠倒散洗剂外搽患处,每天4至5次,痂脱即愈。若温邪入里引起的高热、烦躁不宁诸状,宜服牛黄清热散,每回1.5克,每天两回,1岁以下小儿酌减。 提醒:本病多由儿童脏气不充,或喂养失调,积食停饮,脾胃蕴湿化热,又值湿热交蒸季节,湿热毒邪侵袭肌表,充斥肺卫,郁于肌肤而发病,治宜清热化湿,凉血解毒。寒金化毒散功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适用于小儿毒火内热诸症,内服外用均显良效,故为首选。若本病兼见高热,烦躁不宁,甚则惊风抽搐,佐服牛黄清热散,可奏清热化痰止痉之效。黄水疮为皮损性皮肤病,具有传染性,并注意调护,预防传染。 黄水疮主要是湿热毒邪蕴蒸,损伤皮肤所致,内外合治,总以清热利湿解毒为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