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阳抑阴”在诸多老年疾病中的运用体会

 易针堂 2018-06-25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著名医家张介宾尤其重视阳气对人体的作用,他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由此可见,阳气对人体是何等重要。

  但是,人之阳气源于肾气,肾气的盛衰又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笔者自1975年以来,对50岁以上的多种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了观察治疗,发现许多老年疾病发生发展的病机与“阳衰阴盛”有关,急用“扶阳抑阴”之法,效果满意,现举例报告如下:

  病例1:林××,男,52岁,农民,19817月就诊。自述1月前远行归途车中受风寒,而后,发冷发热,倦怠乏力,不知节制,夜间合房,立觉腰膝酸楚难忍,周身疲软无力,晨起发现面部及周身浮肿,急入我院内科就诊,诊为“急性肾炎”。经内科用西药治疗近1月,未见好转,更增畏寒肢冷。于是转中医治疗,余见患者表情忧虑,周身浮肿,腰以下按之凹陷,舌淡胖嫩少苔,脉濡弱,据上脉证,正合“阳衰阴盛”病机,应急扶阳抑阴利水,用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五皮饮三方化裁急煎服,每日1剂,忌盐、卧床。用药20余剂后,诸证皆失,尿常规如常。

  病例2:王××,男,65岁,农民。1978年元月13日,因肺心病心衰收入我院内科。经内科强心、利尿、抗感染、吸氧等处理10天以后,病情未减。上午8时刻诊,见患者端坐直视,神情紧张,张口抬肩,喘息有声,面色暗滞,冷汗淋漓,唇紫舌暗,四肢逆冷,脉躁疾,腰以下凹陷性水肿。其妻代诉:近5天~ 6天,每逢午夜,喘息加重,头部冷汗,不能平卧,上午9时后,喘息渐轻,冷汗渐止。根据以上脉证及天人相应理论,此患者病机的关键是阳气极微,阴盛之极,宜急扶阳抑阴。于是急用回阳救急汤,每日1剂,煎后频频服之,服完3剂后,于第3日早晨7时左右,患者突发烦躁不安,惊呼欲死,随即吐出青色冻胶样痰300ml许,吐后喘息立轻,夜间能平卧,午夜未再出现喘息冷汗。

  病例3:尚氏,女,72岁,本院职工家属。19788月,因食物中毒,出现高烧,腹泄日数十次,传染科用西药治疗5天~ 6天后,发烧退,腹泄未轻,反而泄而不知,完谷不化。刻诊,患者极度痿靡,倦卧无力,四肢逆冷,舌淡,脉细数。考虑此患者由于泄泻无度,致使虚弱之阳下脱,阳脱则胃关不固,发展到滑脱不禁,完谷不化。此时宜急扶阳抑阴,涩肠固脱。于是用四逆汤合赤石脂禹余粮汤加味急煎服,3剂以后,厥回泄止。

  病例4:王××,男,76岁,农民。19806月就诊。外感后,突发心慌、气喘、烦躁不安,呼吸闷憋4天~ 5天,查四肢不温,脉结代,心电图示频繁室性早搏。诊后认为此患者素体阳衰,外感以后,更损其虚弱之阳,使本已虚弱之阳难以供应心脏之用,宜急扶阳抑阴。于是急用四逆汤合生脉散煎服,用药3剂后,诸证皆失。

  病例5:王××,男,64岁,农民。19951024日就诊,2月以前因腰部剧痛,经某医院X线拍片、B超确诊为右肾结石,在家服用排石汤治疗,服药近2月,结石未排出,近几日更觉腰部冰冷难忍,下肢麻木,不能站立。今日少腹急胀,小便不畅,急入院。查患者舌淡少苔,四肢逆冷,脉沉弱无力。考虑此患者老年阳衰,连受排石之剂攻伐,使其肾阳更弱,阴寒更盛,气化无权,故出现以上诸证。此时必须急扶微弱之真阳,急用四逆汤合小剂量八正散加味,3剂后,小便通畅,诸证大减,连进15剂以后,排出结石数块,诸证已失,X线拍片,B超再诊,结石已无。

  以上类似案例,在老年性疾病中屡见不鲜,所以在临证中,只要见到“阳衰阴盛”的病机,不管是哪一系统的疾病,只要不失时机的运用扶阳抑阴之法,定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