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孩子读英文绘本时,要不要翻译?这不是一道选择题...

 昵称44943940 2018-06-25

给孩子读英文图书时,需要翻译吗?这可能是亲子阅读中,最令家长头疼的一个问题了。


关于这个问题,存在各种答案,有人说必须翻译,否则就是无效输入;有人说压根不用翻译,时间长了孩子就懂了。


家长的担心是:不翻译怕孩子听不懂、不愿意听;翻译了又怕孩子的输入不够纯粹,不够所谓的英文“全浸泡”。

 

别急,悠悠妈今天请我北外毕业的朋友晓华来说说她自己的独家经验。从我与悠悠共读的体验来看,我是非常认同她的做法的。


 文:晓华

 来源:晓华亲子英语


小龄宝宝不翻译

 


年龄较小的宝宝,在读英文绘本时,父母不用翻译,这点大家似乎达成了相对共识。为什么小宝宝不用翻译呢?因为孩子在小的时候,即使是母语也没有很好地发展,他们对于“完全听不懂你在说什么”这件事,可以说是相当适应的。


2岁以内的孩子,亲子阅读最主要的意义是提供阅读氛围、语言环境,至于孩子究竟听懂了多少,我们是没办法搞得很清楚的,也不需要搞清楚。

 

一般孩子在2-4岁期间,母语能力会飞速发展,等到了5岁,就能相当流畅地和别人沟通了。所以,如果孩子5岁以后,才开始英文启蒙,这时,父母多多少少都必须加上中文解释。因为孩子已经熟悉了用母语沟通,突然来了一门陌生语言,一定会不适应。

 

所以,2岁以内宝宝不用翻译,2-4岁时,家长可以看读绘本时孩子的反应决定要不要翻译,要怎么翻译,5岁以后才开始启蒙,那就一定得加上中文了。


总的原则是:尽量少翻译,但是以不妨碍理解、不让孩子难受为限。

 

翻译与不翻译之间


 

我个人是比较反对一刀切的解决方案的,虽然一刀切看上去最容易操作:翻译,那就逐句翻译;不翻译,那就一句中文都不说。


其实,这个问题远不是to be or not to be这样的两难,翻与不翻之间还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完全不用做二选一的选择题。

 

在给Emma启蒙的时候,我走的基本是一条中间路线:读了一小段后,用中文进行一定的解释,但不是完全翻译,只解释大意,且中文说得尽量简短。


能用手势、表情、动作的,就尽量用肢体语言来让孩子意会。我们俩录的绘本故事,大都是这样的。

 

为什么我会选择这么一条中间路线呢?因为这两种方式我觉得都不够好。

 

第一派:提倡直接读英文、不加翻译的一派,是相信“全浸泡”理论。即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衣食住行全方位、全时间段只能使用英语,从而阻断母语的干扰,在短时间内形成思维习惯,达到灵活运用英语的目的。

 

个人觉得,这种方法更适合国际学校、英语营或课外班。在这些地方,即使孩子不适应语言环境也没办法,因为要想融入,甚至生存,就必须使用英语,虽然还远没有掌握,但是连比带划也能达意。

 

然而,孩子在家里,则是处于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父母应该是最能给孩子安全感的,最不会“难为”自己小孩的。如果不顾孩子的感受,自己在一旁叽里呱啦,孩子多半会大声说'我不要听英文,你不要说'。

 

这也是很多妈妈会问我的问题,孩子不喜欢听怎么办?


一说英文就捂住妈妈的嘴,不让说。亲们,换位思考下,要是你亲近的人,忽然给你来门陌生语言,还急迫地想让你听,听又听不懂,你是什么感受?


第二派:逐句完全翻译故事,这样的做法,也并不可取。只要想想看,我们成人在学习英语的阶段看双语小说的时候,哪一个是看一句英文再看一句中文的?

 

如果我们有一定英文基础,那肯定会大部分时间看英文,不懂的地方再去找对应的中文;而如果我们英文不好,看着看着看累了,就会直接跳过去看中文了。


一句英文一句中文地读,很容易把人搞晕,也达不到学习的目的。

 

两个基本点,让你事半功倍

 


我的方法是,读一小段英文故事之后,再用中文解释一下。这一段的长短,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英文水平,以及适应大段英文的能力,灵活掌握。最好是有了一段完整情节,比如一段对话、一个场景结束后,再来解释。

 

解释也不是逐句翻译,而是把大致内容告诉孩子,必要的地方可以翻回上页指着画来用英文讲、图文对应,孩子马上就能理解。

 

我认为理想状态是中文解释不要超过英文。也有的时候,由于英文绘本语言的简洁性以及我个人的啰嗦,想告诉Emma更多信息,导致自己经常不能达标。当然,咱们也不用总掐着算着,轻松自然是第一位的。

 

总的来说,读原版图书,做到下面基本的两点,就事半功倍了:

 

第一点,在讲故事前,把人物和故事梗概介绍一下,让孩子对故事有个大致了解。


比如,讲小狗Biscuit的故事前,就可以先告诉孩子,Biscuit是一只puppy,他很调皮,和他的主人-一个小女孩之间,发生了很多好玩的故事。


讲Frog and Toad这个故事,可以告诉孩子,frog和toad是好朋友good friends,住得不远。


这些介绍可以用双语来讲,保证孩子明白,人物的英文名字是什么。

 

第二点在用英文读故事时候,声音要尽量生动、夸张,能使用肢体语言来解读时候一定要用肢体语言。


比如,当小女孩对Biscuit说“It’s time for bed”时,不妨用困倦的声音,再把手枕在耳旁,打个哈欠;在说“No Biscuit!”的时候要坚决,加上摇头,表示出小主人的威严。

 

和孩子一起阅读的时候,记得这两点——简要介绍人物和内容,夸张的表情和手势。这样,能让孩子坚持听较长时间的英文故事,而不厌倦。


还有一点,那就是在用中文解释的时候,不要让语气和表情的夸张度超过读英文的时候,平缓解释就好。

 

三个实用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可能有的家长还是觉得我说的这条中间路线比较模糊。那么,我就再清晰一点,来介绍三个既实用又具体的小方法。家长可以自己选择用哪个。

 

递减法


刚开始启蒙的时候,读一页英文来一次中文解释,过几天,削减一下,读了两页再用中文解释。


再过几天,读过两三页之后,再大概总结一下前面讲了什么。这个方法可以让孩子慢慢扔掉中文的拐棍。

 

递增法


刚开始的时候只读英文,完全不翻译,看看孩子有什么反应。如果孩子听得一样很高兴,说明他/她的读图能力很好,可以从绘本的图中读懂故事。


如果孩子开始表现出反抗或是不专注,那就一点点的加翻译,看孩子逐渐能专注的听故事了,就停止。

 

夹带法


有些孩子一看是英语绘本,直接拒绝。


这就需要家长仔细分析了,也许孩子想听这个故事,只是不懂正确表达。这个时候,你可以试试,“咱们来讲中文吧”。


等孩子听故事听进去的时候,夹带些私货英文,也就是说读点英文,再翻成中文,孩子往往就不介意了。


所以慢慢的夹带,其实就是在和孩子斗智斗勇。这种方法也更适合那些已经对英文有点抗拒的孩子。

 

作者简介:晓华老师,亲子英语启蒙专家,童书译者。专注双语学习近10年,提倡自然习得。著有畅销图书《让孩子轻松说出地道英语》。曾获中国新闻奖、彩虹奖、亚广联广播节目特别大奖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