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大山1L2R7S 2017-08-01

        《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杨再隋: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杨再隋,男, 1937 年生, 1958 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 1979 年评聘为讲师, 1985 年评聘为副教授, 1993 年评聘为教授。长期从事“教育学”、“语文学科教学论”、“语文学科心理学”、“教育美学”等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工作,现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小学语文教材审查委员召集人、全国语文教师继续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近些年来应邀到全国各地讲学数 10 次,参加过海峡两岸及香港、澳门地区以及新加坡等地学者参加的“面向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改革研讨会”等多个学术会议。主持过“运用‘发现法'改革语文教学”的实验研究,参与过“希望教育”等教改实验,撰写并出版《语文教学探新》(获省社联优秀轮着奖)、《小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教育求索集》等著作,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小语卷),该书作为丛书之一获国家图书奖。发表“论语文教学的审美特征”、“作文教学的时代特征”、“审美教育与儿童心理”、“转变观念、澄清认识”等论文,有的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有的被收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的《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育论集》、四川教育出版社编辑《二十世纪后期中、小学语文教育论集》等大型书卷中。

语文本色和本色语文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何谓语文的本色,又何谓本色语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既然如此,为什么有的老师说:“语文越教越难教了!”“语文越教越糊涂了!”……语文课怎么啦?看来,语文课又该重新审视,又该自我反思了。众所周知,课程改革实验启动四年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给迷茫的、困惑的语文教学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增强了改革的信心。从实验区所反映的情况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能力、综合性学习能力都比过去增强了。老师们重视了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了对学生创新潜能的开掘。通过课程改革,密切了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和社会的沟通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在课程改革中,开始重视校本研究,重视本土课程文化的发掘,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的资源。特别要提出的是,跟课程改革一起成长的广大教师、教研员经受了一次教育思想的洗礼,更新了教学观念,提升了课程意识,焕发了“课改”热情,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同时,也锻炼了一批特级教师,他们“周游列国”,四处传经送宝,用生动的课示范式地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营造了“课改”的氛围,活跃了教研空气,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这是“课改”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要轻视。

  第一,虚。 这表现在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虚晃一枪,虚以应付,因而花花动作多,花拳绣腿多,花里胡哨多。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虚,还表现在课堂上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字形。该认的不认,该写的不写,该积累的不积累。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起来了,可真正面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所以课件的使用要适时、适度和有效。有些课离开课本,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集体讨论取代了学生个人言语实践活动,还美其名曰开拓延伸;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去传播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

  第二,闹。 课堂上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因“假主体行为”造成的课堂上表面的活跃,掩盖了教学的真相。闹,反而使课堂封闭,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迸发的火花。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缺失了自我,缺失了个性,众声喧哗,异口同声,许多是虚假的反应,甚至连笑也是勉强挤出来的。为了应付场面,有时不得不故作姿态,故作矫情,这种情况令人不安。我们希望给孩子们一片宁静的天空,一块安静而干净的土地。

  第三,杂。 由于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的开展,因而另一种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线。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了,思想内容太深了。教师用大量的时间去深究思想内容。有些问题脱离了时代背景,远离了学生实际。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在课堂上尽显其能,占据了课堂。课堂上吹拉弹唱等非语文活动,与文本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有的只是教师才艺的展现。还有一些好像是语文活动的东西也塞进了课堂,耽误了教学时间。比如举办记者招待会、电视访谈、实话实说,等等。这些形式偶尔为之也可以,但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且需要教师具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由于只是给少数优等生提供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教学不是面向全体学生,效果不大。

  第四,碎。 课文是一个整体,即内容的整体、语言形式的整体和形象的整体。当前有些课随意宰割、肢解,弄得支离破碎。在教学中,要学生凭兴趣选读某个段落,难道不感兴趣的就不读了吗?最后又不返回整体;有的教师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文章整体,让学生孤立地理解课文中的一句话;有的教师让学生在预习后写下对这篇课文最感兴趣的一句话,难道学生就对一句话感兴趣,其他的都不感兴趣,不感兴趣的就不学了吗?随意性很大。由于大量使用课件,课本被闲置一旁,让学生只读屏幕上的某段、某句、某词,脱离了课文整体。

  第五,偏。 当前在某些实验区出现了轻视“双基”的现象,尤其是轻视基础知识的传授。小学处于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语文是基础的基础,无知即无能,没有知识就没有创造。有位教育家说得好,什么叫智慧,智慧就是组织得很好的知识体系。由于轻视知识,导致轻视讲解、轻视讲授等这些基本的教学方法,把接受性学习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对立起来。由于轻视知识传授,还导致了完全否定分析。我们过去所否定的是繁琐分析,新“课标”修改稿明确提出:“不应完全用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思考。”说明部分的分析还是必要的。比如说,面对文章整体要找一个切入点,当然要分析;在具体形象的描绘后,或在情感活动的熏陶后,教师以简明的语言,对文章某部分进行分析、讲解、提炼、归纳,作出小结,引导学生从具体到抽象,当然要分析;对段意的归纳,对中心思想的体会,都离不开必要的分析。当然,分析不宜多而杂,更不能变成繁琐的分析。所以,分析要适时,不宜处处分析,尽可能以“读”或其他个体的语言实践取代。再者,由于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要在打好基础的前提下尽量让学生去感悟、体会、揣摩、体验。总之,分析和综合要交替使用,分析是综合的基础上的分析,是在整体背景上的分析,分析之后又必须回归整体。偏,还反映在弱化教师职能,不敢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中“出格”的言行也不敢批评,廉价表扬,普遍肯定。我们说,赏识学生是必要的,严格要求学生也是必要的;愉快学习是必要的,勤奋学习、刻苦学习更是必要的。当前,尤其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决心、恒心和信心,培养学生的韧性和知难而进的精神。上述现象,反映出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吸纳不够,对我国母语教学的历史经历和现时成果的认同和吸纳不够,对我国的国情实际特别是广大农村教育实际深入了解不够,以致缺乏厚实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依托和生动的教育实践的支撑。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

语文课又怎么啦?

  语文课文该怎么样?语文课应怎么教?我国哲学家在探讨“当代中国哲学发展道路”之时,曾发问道:我们能否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能平凡、真实和快乐地生活?究其原因,是“由于我们文化传统中陈义太高,对人的期待和要求太高,事实上即使个人竭尽全力也不能真的践履笃行,这就不可避免地弄虚作假”,加之“我们精神文化中尚有许多神圣的、虚灵的幻象需要消解”(参见《新华文摘》2005年12月20期孙利天著文《朴素地追问我们自己的希望》),使我们难以过上平凡、真实、快乐的生活。其实,平凡、真实、快乐地生活正是人们对自身解放的吁求。冷静思考着这个简单而又平凡的生活真理,朴素地追问语文教学的问题和希望,让我们平淡地、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难道不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发自内心的希望吗?

  一、平平淡淡教语文《现代汉语词典》对“平淡”的解释是“平常;没有曲折”。本文拟改其意而用之。平淡即平实淡雅,不加色彩,不加修饰,不刻意雕琢,不自作矫情,不故作姿态,不故弄玄虚,是原色、原汁、原味,是本色语文,本体语文,本真语文。平淡为真。返于自然之色,归于纯净无欺。教师持这种心态,就会心平气和,以真心跟文本、跟学生作平等的对话,以真情和作者和学生作真诚的交流。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平淡致静。教师心静如水,学生雅静无声,不讲奢糜,不求浮华。师生之间,师生和文本之间有心灵的絮语,有自然的默契,有随机的暗示,有会心的微笑。这就是潜移默化,也就是“不言之教”。即所谓“萧条淡泊,闲和严静”(欧阳修)。平平淡淡不是平板淡漠,更不是平庸散淡。平淡之中,有时也会奇峰突起,有奇思妙想,有神来之笔;有时也会峰回路转,有曲径通幽,有柳暗花明。平平淡淡教语文,方露语文本色。如司空图在《诗品》中所言“生气远出,妙造自然”,又如苏轼所言“无穷出清新”、“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可见对教师的综合素养,尤其是人文素养的要求更高了。在某种意义上说,平平淡淡更像一种心态,一种风格,一种修养,一种境界。

  二、 简简单单教语文 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课。不要硬给语文课加码,加重任务,拔高要求,也不要脱离学生实际,求全、求多。不要把教学环节设计得过于复杂,也不要使教学方法花样常常翻新,更不要让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不要因为语文的综合性强,把什么都“综合”了起来,也不要因为语文和其他方面的关系、联系很多,和什么“结合”、与什么“统一”太多,结果把自身也“综合”掉了、“统一”掉了,使语文本体淡化了,削弱了,甚至消溶了。当然,有些课,尤其是公开课,容量太大,节奏太快,课件太多(画面太多、音乐太响)。教师连珠炮式地讲话,手忙脚乱地演示,学生急匆匆地对答,扫描式地观看,没有回旋的余地,没有咀嚼回味的时间,知识如浮光掠影,训练似蜻蜓点水。如此,知识如何能内化?技能如何能熟练?鉴于此,语文课要“消肿”、“减肥”、“SHOUSHEN”,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理清主线。所以要念好“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写字)”十字真经,紧抠“知识、能力、方法、习惯”八字要诀,强调“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基本应用”四项要求。再次倡行“一课一得”,即一堂课,目标要集中,任务要单一,要求要明确,训练要落实。一,言其少也,精也。不是说只有一个要求、一项任务。也要重提“精讲多练”,精讲,即讲精炼,讲精华,讲精髓,画龙点睛,提要钩玄,要言不烦,惜时如金。当然也要求学生的问答简明扼要。多练是相对精讲而言,即让学生多读、多写,自主参与言语实践。当前语文教学中有“脱离文本,过度发挥”以及“用学生集体讨论代替学生的个体言语实践”的现象,因此要强调,对话主要是和文本的对话,要深入钻研教材,疑问主要从文本中来,答案主要到文本中去找,要不离文本,紧抠词语,有时要咬文嚼字。把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使冗长拖沓的教学过程变得便捷,使复杂多样的教学方法变得简单易行,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教学素养。荀子说:“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教学中要求面面俱到,平均用力,点滴勿漏是不可能的,效果也未必好。其实,正是这种“不全、不粹、不足”,才使得语文教学更精炼、更精彩。所谓“简洁为美”,意在于此。

  三、 扎扎实实教语文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学科,母语是民族之魂、国家之根、智慧之泉、创新之源。从小打好学习母语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最重要的就是要奠基固本,要求切实,训练扎实,效果落实。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记得老一辈特级教师袁瑢执教《少年闰土》,文中有“秕谷”一词,学生查字典回答:“秕谷是干瘪的谷子。”一般来说,到此为止就够了,可袁老师又问学生:“能不能说瘪枣啊?”学生答:“不能。”袁老师笑问:“为什么?”学生答:“因为秕字是禾旁,是专用来形容谷子的。”解释一个“秕”字,增长了多少见识啊!要认真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行,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如有错误要及时矫正,如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不要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仍按“预设”,一成不变,也不要虚晃一枪,虚以应付。由于语文学习不可能一步到位,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有时需要回旋反复,有时需要重槌敲打,有时又需要“轻拢慢撚”,有时甚至需要以退为进。教师要善于审时度势,穿针引线,因势利导。实,不是僵硬死板,应实中求活,活中求变,变中求新,使语文教学永远充满生机活力。

  四、 轻轻松松教语文 当前语文教学,师生都感到负担重。广东某地一位教师写信给我说:班额大,作业多,师生不堪重负,考试频繁,加之统考,压力太大。他呼喊:救救老师,救救孩子!但愿这不是普遍现象。为何教师负担重、不轻松、不开心?有教育体制的制约,尤其是考试制度的羁绊,也有学校自身的问题。就语文教学而言,要求太高,任务太多,挤得满满的,填得死死的,作业多多的,哪有多少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就一堂课而言,也是铺天盖地、倾盆大雨,教师气喘吁吁地牵着学生走,学生匆匆忙忙地跟着教师跑。我认为,为了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学习,要留下空白,留有弹性。所谓留下空白,就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坚持和文本对话,善于从文本中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中去发现文本中的空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去揣摩作者的未尽之言、未了之情,从作者写出来的文字中去发掘未写出来的文外之意、弦上之音。所谓留有弹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学习态势,能伸缩自如,进退有节,开合有度。一是由浅到深之间的弹性,使全班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都能自由选择,自主发挥;二是从一种思路到多种思路的弹性。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思路并梳理学生解决疑难的思路,引导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完成从一种思路到另一种思路的转换;三是从一元结论到多元结论的弹性,学生阅读文本,是重新创造意义的过程,因此要鼓励探讨多元结论。轻轻松松学语文,并非降低要求,放松训练,而是营造氛围,研究策略,讲求方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自己品尝到智力活动的快乐,体验到学习成功后的喜悦。如能如上述四点,我想,这就是语文本色,或称之为本色语文。刘勰说:“生也有涯,无涯惟智。逐物实难,凭性良易。”(刘勰《文心雕龙》)的确,人生有尽,知识无涯,在有限的人生里,去穷尽万物之奥妙真是太难了。还是凭着天性,顺乎自然去做吧!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返璞归真,与时俱进!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第3期)

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语文课又怎么啦?”“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近来常常听到这样的议论。

  语文课改成绩有目共睹,不容置疑;对语文课改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事物总是在否定之否定中不断前进,得到逐步完善的。语文教学要敢于正视自身,直面现实,不掩饰,不护短,以新理念为指导,深入剖析某些倾向,不断深化课程改革。

  当前主要的倾向是,有时以“学科渗透”为名的各种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占用了学生言语实践活动的时间;有时远离文本,让学生随意发挥,把从网上收集到的科学知识,未经筛选地一古脑儿在课堂上堆砌;有时又以“合作学习”为名,花太多的时间进行“集体讨论”,学生不着边际地议论纷纷,从而取代了学生的个人阅读实践;有时又以运用“多媒体”为名,不管该用不该用、有用无用,在课堂上大量演示课件,取消了教师的板书和范读,甚至必要的讲解等等。

  语文教学面临世纪挑战,语文教师面临观念更新、角色转换。这都触动了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引发我们思考:怎样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

  不能因为要“综合”而异化了本体

  奠基、固本、消肿、减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首先要做的事情。

  奠基,是奠知识能力之基,奠做人之基,奠生命之基。奠好基是为了促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对此已有表述;

  固本,即强根固本。语文学科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形态,有自己特定的目标和任务,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个性,这便是语文的“本”。语文学科虽然也重视“综合”,但这种“综合”不是抽象的综合,而是有利于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不能因为要“综合”而异化了本体,甚至消融了本体。语文课上学生的主要活动应是学生学习母语的实践活动,即听、说、读、写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观察、思维、想象活动、情感活动等等。在语文课上“不务正业”而丢掉了“本”,必然会挤占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时间,大大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消肿、减负。当前课程改革中,由“形式主义”演化出来的“浮华”现象有所抬头,所谓“热热闹闹走过场,高高兴兴搞形式”。课程名目多,门类多,活动多,形式多,造成教师负担重,学生负担也重。因此,要化繁为简,突出重点,力戒浮华,讲求实效。

  激发潜能 引发创新

  语文教学要始终贯穿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红线。要在打好基础、强根固本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发创新的天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对语文教师而言,一是学会尊重和宽容学生。这不仅仅是教学艺术,而且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二是珍惜学生的独特和创新,鼓励学生敢于与众不同,独树一帜,甚至力排众议,标新立异,独创中往往蕴含着创新;三是重视学生的自我感悟和自我体验。学生学习母语,不是从零开始。他们既掌握了大量的口头语言,又具有一定的感性经验,可以通过语言实践自主感悟、自我体验。教师则引导、点拨,让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在这里,要实现两个转变:一是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思想的转变,主要是教学重心的转移,变教师为主为学生为主,从以教定学转变到以学定教;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都是为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就要有效地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让学生在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中激发兴趣,唤起形象,引发情感,体验情境,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感悟语言,在揣摩、探究中学语言、用语言、积累语言和发展语言。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取决于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而后者涉及到教学目标的复合性(三个维度的统一)、教学过程的规律性、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评价的激励性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思维的惯性,这种转变是很艰难的,且容易反复,我们需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真正的语文课什么样?    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语文教学,将是这样的状态: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无拘无束地敞开心扉,袒露情怀,倾吐心声,表露真情;思绪在想像的天地中飞舞,在思维的星空里翱翔;

  --自主、互动的教学对话。对话,首先是和文本的对话,在此前提下,学生把自主的单数变为互动的复数。在有效的自主、合作、探究中习得语文能力;

  --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有限性和无限性并存的教学生态。在语文教学中,预制的和生成的交互着。学生在新生成的、不确定的因素中闪现智慧之光,在不断拓展的无限性中打开思维的新视野,开掘学习语文的丰厚资源。教师需要不断调整预制方案,调控教学节奏,因势利导,灵活机智地变化,使教学开合有度,收放自如,动静有节,快慢有致;

  --情思飞扬、言语鲜活的在场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不仅用感官去感知世界,而且用心去倾听世界,用情去体验世界。学生的思维在现实和想象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跳跃、飞腾。想象飞起来,思维动起来,言语也就会活起来。

  呼唤新理念指导下的新的语文教学,把语文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课,这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和基点;赋予新课程内涵之后,又将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亮点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走进新课程?

成也师 败也师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已在全国绝大部分省市的几百个地区进行实验。从各实验区反映的情况看,老师们热情高,劲头足,课程实践起步好,发展的势头也好。课程实验正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策略、新的课程文化、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如何走进新课程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随波逐流不行,因循守旧也不行,袖手旁观更不行。教育部一位领导说,此次课改,成也师,败也师。可见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调整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倡导师生共建课程文化,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当务之急。

  的确,实施新课程,不仅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而且必将改变教师生活,实现教学观念、教学行为的根本转变。改革就是变革,在变中求新,在变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了走进新课程,教师们应有哪些转变呢?

  一、教育理念要变

  究竟是以传授知识为本,还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是以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主,还是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是基于“定论”、“事实”的传统的学习方式,还是批判性学习、反思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这是新旧教育理念的分水岭。

  教育理念的变化,必将带来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无论是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还是选择教学方法,都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以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为目标。

  为此,要关注儿童的经验和体验,并以儿童的经验、体验为中介,解决语文课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与儿童生活的具体性、多样性、独特性的矛盾。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课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共鸣。

  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我们不仅关注学生的共性,还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独特的理解和独特的体验,着力解决学生学习语文的独特性、创造性和教师要求的规范性、划一性之间的矛盾。即使是学生发表了一些“异想天开”的看法,也不要轻易否定。我们常常见到的恰恰是学生天真幼稚、毫无忌讳的“童言稚语”表露了儿童纯真的天性,闪烁着智慧的火花。

  二、师生关系要变

  师生关系是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新型的师生关系必将导致师生平等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产生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

  此次《语文课程标准》避开了通常所谓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提法,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些提法表明,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的过程,是焕发师生生命激情、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鉴于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常被置于从属的地位,处于被动的状态,当前特别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张扬学生的个性特征,引发学生创新天赋,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

  过去,我们常常把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作用看成是此消彼长或彼消此长的过程。似乎若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必然削弱教师的作用;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必然削弱学生的作用。这是一种形而上学的观点。其实,正是发挥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学生作为语文学习主人的地位才能真正落实,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对教材及其呈现形式的认识要变

  教材要变,对教材的认识也要变。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凭借,不是不容怀疑的“圣经”,不是冷冰冰的教条,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载体。教材不是凝固、僵化的各种符号的堆砌,还应是师生互动、平等对话的媒体。

  师生和教材的关系,即读者和文本的关系。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创造的。为了填补文本留下的“不确定的空白”,每个读者都以自己独有的经验、独特的理解和体验参与解读文本,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正是文本解读的独特性和结论的多样性,使阅读活动如此丰富多彩,魅力无穷。

  教师要驾驭教材,吃透教材的重点、难点、疑点,了解文章的思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驾驭教材的目的是把教材变为学材,把教本变为学本。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作为学生通向教材的桥梁,使学生感到亲近、亲切。要整体把握教材的编辑思想、编排体例,了解教材的基本特点。使用教材时,应提倡教师对教材作符合学情的处理。要把创造性地解读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结合起来。

  四、教学策略要变

  教学策略包括学习策略,其要点是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策略的变,就语文教学而言,应针对教学现状,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重感悟,重语感培养。能理解的则理解,暂时不能理解的,可“不求甚解”。

  2.重积累,包括词语、篇章积累,也包括语感积累。理解了的可以积累,暂不理解的也可以积累。所谓“厚积而薄发”,一旦知识阅历丰富了,为某种理解和表达的需要,沉睡的“积累”就会苏醒。

  3.重读书,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出对课文的感受。重朗读指导,也要重视默读、略读、浏览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用较短时间、较快速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4.重情感培养。课文蕴含丰富的情感,即使是叙述性课文也隐含着作者特有的感情和特定的态度。特别是对一些情感含量丰富的课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文的情感,并逐层引发学生和作者感情的共鸣。

  5.重探究,引导学生反复尝试。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勇于暴露自己的错误,敢于独立思考,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

  6.重合作,多向互补。合作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课堂上的“合作”,主要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精神沟通、情感交融和智力互补。具有合作意识的学生在课堂上会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敏锐地发现自身和别人的问题。

  7.重方法,学会迁移。

  语文教学应注意选择切合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使学生逐渐掌握适合自己思维特点的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以一例带出多例,以一篇带多篇;又使学生能举三反一,即通过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自己去悟出学习语文的规律。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语文教学除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外,1~6年级还要求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段),要求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因此,还要注意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慢节奏、细嚼慢咽的现象。提倡长文短学,以一篇带多篇,通过学生自学、同学互帮、教师辅导的形式,逐渐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读书、自主作文的能力。

  《中国教育报》2003年9月11日第8版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根据杨再隋教授7月20日在佛山的讲话整理)

  一、背景

  我国1950年颁布小学语文教学暂行标准,后来1960年、1963年、1978年、1987年、1992年先后5次修订教学大纲。2000年颁布大纲试用修订本。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学存在忽视学生主体地位和个性培养,过分追求知识体系的倾向。具体表现在:

  1、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老师在课上讲得太多、问得太细、统得太死,导致繁琐分析。老师辛辛苦苦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学生听到的并非课文的精彩语言,而是教师繁琐的分析和讲解,加上语文模式化、程式化,每课都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学生留下的是抽象的概念。老师总在问:当黄继光堵住机枪眼时他怎么想?邱少云烈火烧身时会怎么想?董存瑞顶住炸药包时怎么想……教师为什么这样喋喋不休地问呢?目的在于进行思想教育。这样的问既无思维训练价值,又无语言训练价值。尤其是低年级的课文明白如画,一看就懂,我们的老师仍在问:文章有几段?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书上就那么个意思,还用讲吗?)第二、三句话呢?再想想,这三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三句话合起来就是三句话合起来的意思!)看来,问什么,怎么问?值得认真推敲。

  小学语文教学不但统一教材,统一方法,而且统一结论。语文教学讲标准答案,真是笑话。老师用相当多的时间解释词语,越解越烦,我不赞成下定义式的解释。有一个例子,一个小朋友看电视过程中,突然张开双手,往沙发后一倒,说:“我陶醉了!”奶奶问:“陶醉是什么意思?”小朋友想了想说:“就是喝醉了酒,逃跑了。”(笑)这个小孩本来意会了“陶醉”的意思,但一解释就不行了。

  更为严重是统一感情。刚拿到课本时,老师就说:“请同学们以十分激动的心情读第二自然段,以十分悲痛的心情读第三自然段。”有的学生提出:“老师,我还激动(悲痛)不起来,等一下再激动(悲痛)行不行?”(笑)学生的感情是不能统一和强制的,否则就成了虚假的感情。这样的语文教学只能产生悲哀的结果:小学生害怕学语文,更怕写作文。

  2、忽视人文精神的培养。(1)忽视形象感染。小学语文教学太重理性、说教、灌输,把人的真善美淡化了,留下抽象的东西而弱化了形象的事物,应让学生留下生动的形象而非抽象的几个教条。形象应大于抽象。(2)忽视情感交流。一些优美文字饱含作者丰富的情感,许多教材的情感含量非常丰富,但老师讲起来索然无味。面无表情的教师,冷漠的面孔,公开课学生虚假的兴奋,失去了最美好的东西。其实,融洽和谐的情感交流,潜移默化的情感可影响人的一生。(3)忽视审美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大量课文中的人物、意境、语言等都很美,却未能被真正地表现出来。课本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和挖掘。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12345”

  1、一个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两个性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3、三个维度: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贯穿语文教学全过程。

  4、四个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目标);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特点(前提);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本策略);建立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体系(保证)。

  5、五个版块:识字写字(包含汉语拼音),阅读,写话(习作),口语交际(过去的听说),综合性学习。

  其中“综合性学习”可以语文园地、语文天地、我发现、我会认、我展示等形式出现。主要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强调传授知识,特别强调自主合作,强调儿童本身经验的改造。杜威曾说过:“教育的本质主要是儿童经验的改造。”怎样把课程标准的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呢?宜体现国情化、本土化、具体化、操作化。

  三、语文课程标准的三个新思路

  1、突出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并以此贯穿全部语文课程。

  “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说法不很科学,“双主体作用”的观点比较盛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回避了过去“主导”的提法,是“引导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师生间的作用相辅相成,而非此消彼长,必须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互促、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激发师生生命潜能的过程。

  在这里,我反对讲台舞台化、表演化,提倡教学生活化。首先教师要有生命的激情,在课堂教学中敢哭敢笑,不要封闭自己的感情。为什么不能用教师的本色来上课呢?我们的教师很权威,把自己封闭得太紧了,应该打开心灵的窗户与学生进行交流,以平常心上好每一堂平常课。教学是揭示人的真善美的过程,师生都是大写的人,应受到彼此尊重和关爱。现在有一种怪现象,教师怕学生,这也是不正常的。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常处于被动状态,例如概括中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感情,只有一个结论。应有多个结论,而且表现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可以是表情或动作,也可以是有一定弹性的口头语言。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特别强调要呼唤学生的主体精神,激活学生的生命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样才能真正落实学生是主人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严重存在虚假的主体现象。例如,教古诗时,有老师问学生:“同学们,预习了吗?请按自己的兴趣读这首古诗。”教某篇课文时,有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学哪段就学哪段。”又有老师说:“同学们,预习了吗?请你把最感兴趣、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写在黑板上,你认为哪句话全文最关键?”(每个学生就象在用手术刀把全文刮成碎片。)其实,每篇文章是按作者思维的横线编织起来的逻辑整体,在教学中特别强调整体把握,不要以为学生一动、一热闹就是主体。有时教师要言不烦,学生都在听,这也是主体。一堂课最大的缺点是教学过程太顺畅,学生没问题。宁要错误的真实的课,不要正确的顺畅的假课。

  2、明确提出语文教育目标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素养包含了能力,素养的提出淡化了训练。为什么要提“素养”呢?一是强调综合性。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包含多方面,可分为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二是强调过程性。素养是一个人形成发展、动态的过程。语文素养可从8个方面阐述:

  (1)语文知识:小学生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强调知识的理解、掌握、应用。(2)语文能力: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3)语言态度:对语言认同、接受态度,特别强调热爱祖国语言文字。

  (4)语言体验:对语言材料作出恰当的理解、选择、批判等。

  (5)语感能力:对语言含义的迅速、准确捕捉能力,伴随想象思维能力对文字的画面再现。

  (6)语言积累:词汇量、优秀诗文的储备量。

  (7)语言品质:语言使用时是否准确、生动、鲜明、流畅、严谨、有条理。(8)语言行为:使用语言的规范化,能用普通话交流,包括语言品味、语言修养、语言习惯等。其中语言品味有高低之分,雅俗之别。

  3、发掘教材的人文素材。

  什么叫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最佳状态?怎样处理好教材统一要求与个人独特体验?是发掘教材人文素材的热点问题。语文教学过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补充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其文化品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语文课程标准的主要亮点

  1、汉语拼音:作为识字和说好普通话的工具。

  2、识字和写字:(1)重提一年级是识字教学的重点。(2)多认少写。解决阅读量的问题。(3)强调独立识字能力。

  3、阅读:(1)提出诵读。诵读强调过程和投入感情。而背诵则强调结论。(2)提出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以后的教学可能要一篇课文教一个课时,甚至几篇课文一起教,提倡“量中求质”。(3)词语教学要不要抓?要!这是基本知识点。上海市有些学校开展“淡化篇章,强化词语”的实验。

  4、写话(习作):提倡自由表达、说真话。长期以来教师喜欢听正确的假话,不喜欢听错误的真话。有这么一个例子,某幼儿园用金鱼缸说话,一小孩说:“金鱼喜欢在金鱼缸里乱游。”这个“乱”字用得好!不过,在幼儿园可以乱,在小学教室里学生就不敢乱了。因为教师一说“一二三”,学生就会齐说“快坐好!”或“坐端正!”然后几十双小手“唰”的一声端端正正地压在课桌上。

  5、口语交际:(1)注重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2)注重互动(双向互动或多向互动)。(3)口语交际的最后归宿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学习和发展语言,培养学生当场应变能力,而不是主要培养学生礼貌。(4)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语言形式的评价。例如某学生哪个字用得好,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说得好,态度大方,语言流畅等。

  6、综合性学习:(1)综合化。渗透在语文教材当中,沟通了听说读写,沟通了语文及其他学科。(2)生活化。不是产生间接知识,而是生活经验的学习。大多采用问题探究、问题解决的形式。(3)个性化学习。不再是标准化和模式化。(4)主要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而非学习内容的增加。

  推荐部分杂志:《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学论坛》、《小学教学科研论坛》。

  五、问题解疑

  1、教学大纲与课程标准的区别是什么?

  大纲主要说明它的重要性,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是未来人才培养的蓝图,包括很多方面。课程标准指课程要达到的什么标准,既是编写教材的依据,又是指导教学的依据。它包括教材、教师、环境、学生等四要素,是隐性和显性课程的总和。

  2、课程标准中提倡个性化阅读,当学生观点与社会伦理相违背时,教师是否应进行引导?

  当然要!不要斥责,主要从情感上引导,提高其道德认识,重要的是建立其道德情感。

  3、大修改后的教材把课后问题改为较综合的问题,但老师在教学中为引导学生理解,分解成若干小问题。这算不算引导学生自读自悟?

  老师根据学生实际觉得学生对综合性问题把握不住,就予以分解,这是教师在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其关键是分解成小问题后要再综合,回原到综合。再有,这个过程是教师包办代替还是引导学生自读解疑呢?

  教学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一般来说,还需要教师帮读、助读。教学中的自学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学,最终达到学生能自学。“导”和“牵”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导”学生是主动的、积极的,是隐形的、看不见的、轻松的,最终是打开学生的思路。“牵”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学生是被动的、消极的、被强制的,是赶鸭子上架,是强按牛头喝水,最终是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方法上,“导”是启发式,“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牵”是注入式、灌输式。至于能否导得到位就要看教师的功底,到了较成熟的阶段就变成了导的艺术。

  4、能否用“换词、比较句子”等方式来体验情感?

  可以。比较是鉴别方法。关键是这个过程不要老师灌输,要让学生自己去说。

  5、“把”字句,“被”字句,反(近)义词等练习能否再让学生训练?

  不能全盘否定以前的做法。没有基础知识,谈何创新!只是不要铺天盖地都是这样的东西。

  6、如何看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小学阶段要从基础抓起。不要见风就是雨,传闻哪里的小学生能够写小论文,作研究报告,就盲目地去模仿,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进行。小学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和研究意识,只要学生动动脑筋就可以了,到了高年级可尝试搞一个研究雏形。

  7、如何看待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 

  创新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主要指创新精神。是在促进学生发展语言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要有助于学习语言。

  创新包括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主要指创新精神。是在促进学生发展语言中创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要有助于学习语言。

  8、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体现三个实:切实、扎实、朴实。教学目标切实;儿童学习语言的实践过程扎实;教学过程不搞花架子,风格朴实。

  (2)从把握教材、优化过程、掌握方法等三方面评价教师。教师准确地把握教材重难点和作者思路是“前提”;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是“难点”;如何选择教学方法是“关键”。目前常常出现夸大某一教学方法的怪现象。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各种方法巧妙地组合、搭配,体现综合性。

  (3)就学生而言,语言和思维的机制激活了没有?学生读书活动、言语实践活动的面大不大?扎实吗?学生探究创新有没有一些表现?创新精神是否萌芽?智慧火花是否闪现?

  一堂课中教师卡壳、学生出差错是正常的。教学过程千变万化,学生活动多姿多彩。

  9、部分观点

  (1) 作文教学两条路:多观察、多作文。

  (2) 想象作文不宜提倡写实作文,想象作文是在基本事实基础上的想象。

  (3) 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学习是举三反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